職場中為什麼感覺年輕人幹得多卻拿得少?

那個大叔有點飄


乾的真多嗎?拿的真少嗎?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嗎?

從人情,網友的角度,我理解你的感受。從職場的角度,從我們能一起迎接更好明天的角度,我覺得咱們可以換個角度想這個問題。

一、乾的確實多,拿的確實少。

從量上講,這確實是個事實。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確實工作乾的比較多,工資也比較少。每天干不完的領導安排的工作,細節工作,修改工作,臨時性任務。工資拿到手只夠付個房租,維持基本生活。每天覺得精力,時間被大量繁瑣工作佔據,每天想著努力就會有好未來,每天想著自己一定能擁有美好的明天與未來的成功。可一想到卡里的餘額與自己的職業進步就感覺出頭無日。是不是經常會有這種一會激情似火,一會心涼如冰的感覺呢?我相信很多職場的年輕朋友會有這種感覺,甚至很多職場老鳥也會有這種感覺。

二、乾的確實少,拿的確實多。

很不好意思,寫出了這個標題,不知道你能否接受。如果咱們仔細看了想了第一個標題中的內容,會發現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做的很多工作都是事件性,事務性的工作,都是一些執行性工作,細節工作。說的殘忍些,做的都是一些替代性很強的工作,本質上還是屬於體力性勞動,而初級體力性勞動很多人都可以幹,可以乾的人一抓一大把。另外初級體力性勞動工作的價值到底有多大,到底為公司創造了多少不可替代的價值呢?從這個角度上將,也許在領導的眼中,確實是“乾的確實少,沒幹啥不可或缺的工作,隨時可以被取代;拿的確實多,這種可替代的工作很多人都可以幹,也許很多很多人乾的更快更好,還不抱怨”。

三、怎麼辦?

1.不抱怨他人,不放棄自己。

不要抱怨,抱怨會轉移我們的注意力,會讓我們將目光集中在自己的不利處境上。抱怨除了讓自己心情更糟,讓別人覺得自己像個祥林嫂一樣,讓人覺得咱們抗壓力不強,踏實程度不夠,眼高手低之外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總之,抱怨打開的一定是讓人各種不好的潘多拉盒子。

停止了抱怨就讓自己恢復到心態平穩的平均水平,正常水平。這是關鍵一步。下一步就是不放棄自己。不放棄自己就是給自己灌輸成功學知識嗎?就是給自己喝一缸心靈雞湯嗎?都沒用。心靈雞湯也好,成功學也罷,最多可以點起激情鬥志的星星之火,“心靈雞湯挺好,怕就怕找不到能喝好這碗湯的勺”。不放棄自己的核心就是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實現自己目標的方法,而不是抱著阿Q精神的天天自我安慰,幻想不勞而獲明天的成功。

2. 短線求存,長線求穩。

既然已經有了幹得多掙得少的想法,就說明自己已經開始出現這個心理狀態問題,也說明經濟上感受到了壓力這個實際生活問題。所以必須先把這個具體解決掉。怎麼解決?人與人最大的差別就是思維的差別。我們一定要在自己的思維方式上下功夫。最常見也最有效的起步思維方式就是搞清問題,換位思考。


想想自己為什麼會這麼想,這麼想的原因是什麼,這麼想能解決問題嗎?找出自己的心結然後嘗試自我疏導解決它。然後一定站在問題的對立面,對手考慮。剛才講的領導會怎們想,組織會怎麼想就是換位思考的方式。

當咱們考慮清楚了這個問題,意識到這也許是磨練自己的一個過程,心態調整好了,就開始行動吧。怎麼行動?還是幹這些事務性的工作嗎?當然是!不要小看了這些工作,這些工作是鍛鍊自己“技術能力,實踐能力”的關鍵一步。職場能力分為三種,管理能力,專業能力,技術能力。層級越高越注重管理能力,層級越接近一線,越需要技術能力。技術能力是職場一線員工的保命手段,技術能力不一定指專業技術,也可以指能把簡單事務性工作高效完成的能力。我們是不是可以嘗試總結出具體事務性工作高效完成的竅門,總結出這些事情發生的規律,週期,我們是不是可以低頭拉車,抬頭看路,拉好具體工作的車,看好“建模,驗證,複製”的路,首先開始建模,建立做好這一具體事情的規律模型,建立高效完成這一事情的效率模型,然後在低頭拉車幹具體工作的過程中驗證後修正,然後考慮這種模型是不是可以複製在其他工作中呢?我們是不是可以在這些具體的事務性工作中,把自己“建模,驗證,複製”的能力鍛煉出來呢? 其實這種能力也是完成職場跨階,邁向更高層級的必備能力。標題中講的短線求存就是解決目前的具體問題,長線求穩就是始終為未來在打基礎。做好當下工作的同時,不斷儲備衝擊未來的能力的思維方式,行動方式有很多,希望朋友你能靜下心來好好考慮。

我們很多人為什麼會感到困惑:書讀的不夠,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我們可以多讀書,多思考,多行動。還有一條路,就是努力做到“手比頭高”,實在讀書讀不下去,想不清楚,就先幹,也許幹著幹著就明白了。

祝你職場順利,前程似錦。


千曲千劍先生


年輕人乾的多,掙得少是普遍現象。
因為工作中收入的高低與學歷、工作經驗、專業、職位等多種因素有關。年輕人一般工作經驗相對較少,因此一般都處於基層崗位,乾的都是基礎工作,技術含量相對不高,有很強的可替代性,所以工作內容一般比較繁瑣,工作量大,收入不高,而年長一些的員工一般工作經驗多,擅長處理更復雜,難度更大的問題,工作的含金量高,因此,收入相對較高。
工作經驗和收入都要經過循序漸進的過程,年輕人應該沉下心,不要太在意剛開始的收入,把握機會多向老師傅學習,積累經驗,升職加薪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fd661f0d6304165b1740046afb72f73\

穿越千年的姜丄


年輕人才出社會的時候急著學習東西,雖然做的事情比較多,但是都是一些比較基礎的事情。職場中真正拿得多的事情一般都是一些人替代不了的事情、

另外,就是有的人雖然看起來做的不是很多,但是也許是他們做事兒的事情根本沒有人看見,或者說這些人做的事情需要動更多的腦力,會給一些人造成一些錯覺做的少。


職場小白客棧


這是一個職場普遍現象,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年輕人一般屬於生手,甚至還在邊工作邊學習階段

  1. 年輕人普遍經驗不足,在公司內部,一般是打下手的工作性質。通常公司的做法是以老帶新,通過老員工給其分配工作任務。而這種工作屬於簡單易上手的。
  2. 有些公司會給年輕人一個過渡期,來適應工作。在這個期間會安排一些相應的技能培訓,也就意味著他並不能算是百分之百給公司創造直接價值。
  3. 年輕人由於工作技能不熟練,穩定性不強等特點。這就會自然讓公司負擔用人風險,比如離職風險,犯錯風險直接給公司帶來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你乾的再多,相應的報酬也會低一些。

年輕人做事情多,不等同於產生價值大

  1. 年輕人做的事情,也是比較繁雜,也就是我們說的事情很多。但是,他每一件事情,可能都是底層重複勞動。
  2. 年輕人做的一些事情,看起來多,但是有可能不得其法,走很多的彎路。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有可能浪費了公司資源,事倍功半,產生了很多無用功。
  3. 對比公司裡的老員工,或者負責人。他們工作方向方法得當,有時候做到事半功倍。同時他考慮的問題更加長遠,可以持續帶來長遠經濟效益。

社會環境和薪酬體系決定

  1. 自古以來這麼多年,我們的社會已經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觀念。那就是老人比年輕人閱歷多,經驗足。常言道: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些觀念也在影響著公司對年輕人的定位和回報
  2. 大多數企業的酬體系已經決定了按照年資來定崗定酬。剛進公司的年輕人,就必然不會比老員工拿的多。

小結:年輕人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你拿的多少,總是跟你產生的價值相關。既然無法改變社會大環境,那就先從自身做起,努力積累經驗,提升自我價值。


張白的職場人生


職場中為什麼年輕人幹活多反而報酬少呢?

我打算從新人觀念、競爭人數心態不穩三方面簡單分析一下:

首先是新人觀念:

大部分公司業務部門大體上由經理、主管、普通員工組成,如果是銷售部門應該不存在幹得多拿得少這種情況,所以以下都考慮題主所在為其他部門。

誤區1:認為幹雜活等同於創造了價值。

新人剛入職,往往是給職場老人打下手,處理關鍵事務的還是這些老人,特別是實習期。這時候新人沒有什麼經驗,有時候乾的活雖然多,但也雜,不能對公司產生直接效益。因此容易誤以為自己貢獻明明不小。

其次是競爭激烈:

雖然這幾年受到上世紀90年代計劃生育影響,年輕勞動力每年增速放緩,但是19年高校畢業生還是有突破800萬人,這是什麼概念?這就意味著這些人大部分會參與職業競爭。

誤區2:認為個人價值高。

在這種背景下,職場新人如果不珍惜工作機遇,三天捕魚兩天曬網,哪怕你平常在領導同事面前,表現得很忙很突出也於事無補,最好是能憑藉自己的實力贏得領導青睞,而不是整天幻想著自己崗位特殊,自己能力出眾而要求漲工資。

最後講講職場新人心態:

除了以上兩種誤區,還可能是職場新人真的很努力了,但就是不被待見,不被提拔。這種情況其實蠻多的,與其每天想著漲工資,倒不如好好思考一二:

  • 與其抱怨不如轉化為動力,可以是積年累月刻苦學習技能、沉澱經驗等等。
  • 與其被動不如主動創造機遇,更多的準備是為了機會來臨就能抓住。
  • 誤以為跳槽就能獲得高工資,殊不知容易造成心態不穩,被認定為過於浮躁。

除此之外,關於漲工資,領導會考量你真正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部門效益、個人績效等方面,這裡面還涉及如何平衡的問題,很複雜。

當你確實對公司有高付出,可以多彙報工作,甚至主動跟領導聊聊你的看法,還可以嘗試站在公司角度看待公司發展的看法等等,相信領導能感受到你的真誠和忠心!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雲高說職場


1、以成果為導向 乾的多不代表取得的效益高。

有句話叫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在職場裡,這句話沒有作用。

老闆們都是以成果為導向,沒有功勞的苦勞,其實是不被認可的。

我見過很多剛進入公司的大學生不會用複印機、傳真機。被公司的老人指派去打印文件時,做好了是應該的,做差了會被指著鼻子說。

假如老闆要開會部署工作,老人花半個小時寫了篇報告,新人花2個小時吭哧吭哧全部打印出來發給大家。

看上去新人乾的更多,但對於結果來說,老闆當然更注重這份報告的內容,而不在乎是誰打印出來的。

2、沒有免費的課程,年輕人成長需要付出。

大學主要教導理論課程,實際的內容偏少。初入職場,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學習初級的職場技能。這個學習的過程,有點像是打雜,做的全部是繁複單調的初級工作。

這些工作對老闆來說並不能產生多高的效益。

要想跳過這個過程,就需要在大學裡能主動接觸到更實用的技能,特別是去好的公司參加實習。

3、乾的多拿的少 是幹得少拿的多的必要前提。

以銷售工作來說,公司的新人可能需要去做發傳單、爬樓、推銷等各種工作,每天都非常幸苦。而公司的老人成天在辦公室摸魚,什麼都不幹。

但到了月底,新人一單沒開,老人獎金大把。

老人也是新人過來的,他們能這麼瀟灑,是因為在他們當新人的時候,通過幸苦的工作積攢了很多老客戶。這些老客戶只要有業務就會首先想到他們。

其他工作也一樣,初入職場首先就是給自己攢資源。資源攢的越多,以後的工作就越輕鬆,收入也會越高。


曾不識


職場中為什麼年輕人幹得多卻拿的不多,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年輕人一般在基層

年輕人剛入職場不久,新手期工作技能、經驗積累都不夠,工作效率低,一般會被安排在基層工作,做一些基礎的打雜工作或其他簡單低風險的工作。工作內容簡單好上手,可替代性強換誰都能取做所以收入相對低。

而老員工已經熟悉事務流程,在做事效率、技能經驗方面都更勝一籌,工作價值也更能體現。自然收入就相應高一些。


2、工資體系的偏重

公司都有自己內部的工資體系,很多單位為了員工的穩定性、人才的長期留用考慮,工資體系中對工齡長、資歷老的員工都有所偏重,給予相應的激勵措施。特別是在一些外資企業和事業單位,比較看重員工的資歷和忠誠度,在單位呆的時間越長工資越高,而普通職位的新人一般也只招聘年輕人。等新員工一年年熬下去,最終媳婦熬成婆,即使沒有晉升為管理層,也比其他更新的新人要拿得多。


3、老員工的職業倦怠

單位的老員工,到了一定的年齡對升遷加薪指望不上了,便無慾無求,工作積極性肯定不如正蓬勃向上的年輕人,反正就呆在崗位上等退休了。他們拿著比新員工更好的報酬,混著更油的日子。但是畢竟對公司貢獻了這麼多年,只要他們不過分懈怠,公司可能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以上便是我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葉姐來羅


我是一名90後在廠上班人員。一個月3500(交5險一金)幹一年了 和其他老員工相比 人家每個月都拿4500—6500有的還多 人家乾的時間長在當個班長啥的一個月加500 工齡5到10年 工齡獎一年200 你算算 人家為什比我多吧!


戶外大板


“年輕人又沒結婚又沒孩子的,下了班幹嘛著急回家”

“年輕多幹一點,都是給自己學東西嘞”

“年紀輕輕,多幹一點又累不死,回家睡一覺都休息過來了”

“年輕人嘛,你不比你的老師們多幹一些多辛苦一點,這不太好吧”

這是軟暴力使我無限制無償加班的幾大荒謬論調。

我年輕雖然沒成家生子,難道就不需要我的正常的社交活動或業餘生活嗎?你們知道什麼是正當的私人空間嗎?你們知道從來沒辦法和朋友約個確切時間的尷尬和無奈嗎?

我年輕多幹確實可能學東西,畢竟至少可以練出對機械重複工作的一種熟能生巧。但一再壓給我無節制的完全超出可行範圍的機械性工作量,你讓我拿什麼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更新的操作規程和業務培訓?

我年紀輕身體當然比你們七零後好一些,大部分情況下睡一覺確實恢復很多,但常年“6X12➕,週末被隨時召喚,從沒加班費”的狗屁工作制下,常年累月的頸肩腰腿疼痛已經酸困難耐,難以想象我將來到你們這個年紀會成啥樣。

我年輕,確實從人道主義應該為那些年老體衰的老同事們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多分擔一些,但是你們喝茶聊天看報紙卻拿著比真正幹活的多幾倍的工資,每個月恬不知恥分贓的時候,怎麼沒想到我呢?

請不要以廉價勞動力成本和對我好的名號來無限透支我的青春。





趙鵬品牌宣傳


你好,對於這種現象,我認為是在機關單位,或者是在體制內的企業是比較常見的,所以我就以個人的一個經歷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方面,是因為年輕人資歷淺,幹勁足,領導更願意把工作交給年輕人。
第二個方面,是因為分工的一個不公平,所謂三個和尚沒水喝,在機關單位或者體制內的企業,很容易就會出現這種互相推諉的情況,推來推去,到最後就只能是由年輕人來幹了。
第三個方面,對於為什麼年輕人乾的多卻拿的少,是因為在事業單位他的工資是不按勞分配的, 更多的是與資歷,經驗和工作年限有關。
那麼對於這種問題,作為年輕人,我們只能擺正自己的一個工作態度,調整自己的心態,如果能多幹一點就多幹一點,如果實在兼顧不了,那麼就和領導溝通,爭取給領導一個勤奮好學,服從大局的好印象,有助於以後的晉升,我的看法就這三點。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3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910fc3196b64020a7256b85d19b8e7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