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喝酒會使血糖降低?

用戶5733358691


喝酒可能的確能讓人血糖降低,不過如果看長期的影響的話,其實喝酒可能會讓血糖更難以控制,如果是有糖尿病或高血糖的患者不能通過喝酒來降血糖,一定要在醫生的正確指導下配合藥物、控制飲食來共同調理。

那為什麼喝酒會有血糖降低的情況出現?

首先是因為酒精攝入後對肝臟的影響。酒精進入人體後99%的部分都會交給肝臟處理,能被直接吸收的只有1%左右,所以無論喝酒是多是少,對肝臟都是增加負荷,讓它要加班加點的做法。酒精是肝臟的VIP客人,酒精進入後肝臟一定會首先處理酒精,其他關於它的工作都會先放在腦後,比如脂肪的代謝,比如糖原的分解,因為酒精(乙醇)首先被脫氫生成乙醛,乙醛無法在人體大量存在,因為它有毒害效果,所以肝臟必須快速讓它繼續脫氫生成無毒的乙酸,由於脂肪代謝、糖原分解的滯後,特別在我們空腹時,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較低時,飲酒後,肝臟中糖原無法得到及時分解補充葡萄糖,我們就很容易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對於普通人來說都如此,那麼對於本來血糖就難以控制好的高血糖、糖尿病的糖友來說更容易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另外,酒精會導致一些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服用的降糖藥效果發生變化。例如二甲雙胍,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等降糖藥,酒後效果提高,讓原本能平穩血糖的藥效增幅,也容易導致低血糖發生。所以一般來說,服用降糖藥的糖友是不推薦還喝酒的,對於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戒酒。如果在必須要飲酒的場合最好是飲酒前吃一些含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如一碗粥,一個包子饅頭,喝酒時小口抿酒,不要喝得太快太多。

但前文也提到,酒精會影響肝臟的正常工作,讓脂肪代謝怠慢,所以長期飲酒很容易堆積內臟脂肪,內臟脂肪的囤積很容易導致多種慢性疾病,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肥胖,這些症狀還會增加糖友的胰島素抵抗,讓血糖更難調整。酒精的熱量自身也不低,1g酒精能釋放7kcal熱量,可以和脂肪“媲美”了,長期喝酒後其實對我們的血糖控制不利,可能還會增加高血糖的症狀。


只有營養師知道


在全國各地辦糖尿病患者沙龍時,經常會有糖友告訴我說:發現一個小秘密,喝酒能降糖。這引起很多其他糖友一陣竊喜:那以後可以少吃藥物多喝酒了?

呵呵,要是這麼好,糖尿病還能算是個病嗎?應該叫“欠喝酒”的病。



喝酒降糖的原理

要想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說說血糖的來源與去路。

血糖的來源包括兩方面,一是靠攝入食物,其中的澱粉類物質產生葡萄糖;

二是靠肝臟,通過糖異生的途徑和分解肝糖原來產生葡萄糖。前者是我們血糖的常規來源,是主力,後者是保證在飢餓時維持血糖穩定,相當於替補。

血糖的去路則需要體內唯一的降糖激素——胰島素髮揮作用。

那麼,喝酒是否真能降血糖呢?

從表面上看,的確如此。 首先,酒精會影響胰臟的功能,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加快血糖的去路。

其次,酒精的代謝會影響肝臟的代謝,從而抑制糖異生的過程並且阻止糖原轉化為葡萄糖,減少了葡萄糖的來源。

最後,許多“糖友”在飲酒時會不自覺地降低食物的攝入量尤其是澱粉類物質的攝入,從而也減少了血糖的來源。因此在測餐後血糖時,血糖的確會出現下降的情況。



被矇蔽的現實

但是,以上我們看到的只是表象。

事實上飲酒不僅不能治療糖尿病,而且對我們的危害還很大,如長期或過量飲酒造成的脂肪肝、肥胖等疾病,都會對糖尿病造成不好的影響,尤其飲酒過量的時候還可能造成嚴重的低血糖昏迷。

更為嚴重的是,低血糖症狀常常會被醉酒所掩蓋,因為低血糖和醉酒都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都會出現煩躁、意識混亂、多語、昏迷等症狀,這時往往很難識別出低血糖的現象從而造成持久的低血糖危及生命。

除了導致低血糖外,過量飲酒還會導致高血糖。這是因為每1毫升酒精大約會產生7千卡的熱量,而1克蛋白質或1克糖類大約產生4千克熱量,相比之下,酒精產生的熱量更多,它會影響葡萄糖的利用分解,從而間接造成了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升高。



而且,大部分的酒類是通過澱粉類物質經加工發酵而成,含有大量的糖類物質,尤其是啤酒中酒精濃度較低卻含有大量的麥芽糖,都會造成血糖升高。

雖然酒精會暫時抑制血糖的上升,但是當肝臟將酒精代謝之後,胰島素分泌減少,肝臟的糖異生途徑也被解除了抑制,產生葡萄糖,加之酒精產生的大量熱能,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低血糖後,血糖會出現上升甚至會出現血糖的急劇升高,進而機體嚴重失水,產生一系列昏睡、幻覺、定向障礙等症狀,危害極大。

此外,飲酒還會對降糖藥、降壓藥和調脂藥造成干擾。

因此當血糖控制不穩定時,儘量不要飲酒;若血糖控制尚可或必須要飲酒時,可按照新版糖尿病指南,每日飲酒不超過1-2份標準量。一份標準量為:啤酒350毫升,紅酒150毫升,或低度白酒45毫升,各約含酒精15克。

而且喝酒之前一定要先吃些食物,注意補充一些綠葉蔬菜和含維生素高的食物保護肝臟。


糖尿病之敵


您好,我是一名在醫院工作多年的藥劑師,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酒,對於每一個國人而言並不會陌生,我們華夏民族有著源遠流長的酒文化,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當代,“無酒不成席”這句話已經深入每一個炎黃子孫心中。從養生學角度出發,喝酒對於人體的各大臟器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尤其是肝臟,因為肝臟起著解毒的功效。除此外,像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高血脂症、高血糖等許多疾病都是不建議喝酒的。您沒有看錯,包括高血糖都是不建議喝酒的。那這時朋友們會問了:“難道喝酒後血糖會升高嗎?”

首先我先把結論同朋友們說一下:喝酒後,血糖會在一定時間內出現下降的現象。既然是這樣,為什麼我們在臨床上會建議高血糖患者禁止喝酒呢?那就要把酒對血糖的影響這個話題拆開來看了。

首先酒進入人體後,會對我們的胰臟產生影響。沒有學過醫的人,可能對胰臟不是很瞭解,我來簡單介紹一下。胰臟在我們人體中的功效最常見的就是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這兩種激素前者會起到降低血糖的功效,後者則是升高血糖;而我們對高血糖的臨床定義是指:人體內胰島素絕對或者相對不足。結合這兩個角度,我相信朋友們就會對酒、血糖、胰腺這三者的關係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了:酒精進入人體,刺激了胰島素的產生,從而加快了血糖的去路,降低了血糖的水平。

其次,如果是在空腹狀態下引用了大量酒,會使體內本身儲存的肝糖原分解,從而營造一個暫時的血糖低的情況。

說到這裡,可能有的朋友就會問:難道究竟是降血糖的良方嗎?當然不是!實際上喝酒引起的血糖降低僅僅是一個暫時的情況,起不到降低血糖的效用;其次長期或者過量飲酒,對我們的人體危害很大,會加大脂肪肝、酒精肝、肥胖症等疾病患病的幾率。


所以我們在日常飲食或是應酬時,應培養我們對酒精的敏感意識,從而保障身體的健康!

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頭條號:【沐歌夜談】。我會定期分享一些藥品應用及營養養生知識,謝謝大家!


沐歌夜談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

喝酒的確會使得血糖降低,因為酒精會破壞肝臟細胞,肝臟細胞受損後,對肝糖原的分解能力就會降低,使得葡萄糖的釋放速度變慢,也就降低了餐後血糖的升高速度。但這是個好事嗎?並不是。

因為酒精傷肝,它會損傷胰腺功能,使得糖尿病人原本就受損的胰島功能雪上加霜。而且酒也只是在短時間內使得血糖降低,長期來看則是升高血糖的。糖尿病人如果過量飲酒,尤其是高度白酒,還會使得血壓失控,甚至會發生酒精性酮症酸中毒、心血管突發事件。所以醫生不建議糖尿病人喝酒,最好能夠戒酒。

那糖尿病人真的一口酒都不能喝了嗎?

也不是,還是得看患者的具體病情,如果血糖控制較穩定,沒有嚴重併發症、沒有肝功能異常、沒有低血糖傾向,還是可以少量喝酒的。估算的話,大概就是每日飲用啤酒不超過400毫升,紅酒的話不超過150毫升,白酒的話不要超過50毫升。女性的話,飲用量還應更少,而且每週喝酒的次數最好不要超過2次。

最重要的一點,糖尿病人嚴禁空腹飲酒,因為很容易發生嚴重的低血糖,飲酒導致的低血糖又容易與醉酒現象混淆,搞不好低血糖昏迷還有生命危險。

當然了,最好還是不要喝酒,日常喝點茶也不錯。

希望小糖的回答對大家有用,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糖人健康網


沒聽說過這麼奇葩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