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人物篇:別無選擇的嚴嵩

《大明王朝1566》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小編都看了好多遍了。雖然每一遍都會有新的感受和體會,但是對於大部分人物的印象,幾乎都沒有什麼新的改變,很多人都可以用一句來形容。

比如絕頂官僚——徐階,最佳員工——呂芳,又或者懟天懟地——海瑞。不管是好或是壞,都可以“一言以蔽之”。

大明王朝人物篇:別無選擇的嚴嵩


唯獨一個人,小編不知道怎麼形容他。說他是奸臣,可是他對君主的忠心不下於最佳員工呂芳;說他是利己主義的官僚,可是他也任賢用能,心裡裝著天下穩定;說他貪財,可是那些清流們,也不見得比他乾淨。

誠然,嚴嵩肯定不是什麼賢臣良相,但是你要說他只是一個單純的奸臣貪官,那也不是很恰當。

大明王朝人物篇:別無選擇的嚴嵩


我們在評價嚴嵩這個人物時,要把握兩個關鍵:一是,嚴嵩的所作所為與嘉靖有多少關係;畢竟在大明王朝,想做“黃河”,還是“長江”,是由不得自己的。再者,嚴黨的所做所為與嚴嵩有多少關係;雖然嚴黨是嚴嵩創建的,但是嚴黨並不等於嚴嵩,很多朋友都會發現:在《大明王朝》裡,其實嚴黨的很多事情,是完全脫離了嚴嵩控制的,甚至是和嚴嵩的意願背道而馳的。

現在我們來具體談一談這兩個問題:

一、嚴嵩的所作所為與嘉靖有多少關係。

在大明王朝裡,嘉靖是一個buff似的存在,不管是嚴黨、清流、還是百姓,甚或是懟天懟地的海瑞,都對其敬佩有加,忠心不二。

作為嘉靖坐下第一大將,嚴嵩自然也不例外。很多事情,並不是嚴嵩想做,而是他不得不做。

大明王朝人物篇:別無選擇的嚴嵩


比如,貪汙這件事。嚴嵩已經貴為宰輔,各種灰色收入肯定已經相當可觀。就如六必居的醬菜,他想吃多少就有多少,完全不用巧取豪奪,授人以柄。

再不濟,他也可以像徐階一樣,在家鄉廣置田產、合理避稅,鑽制度的空子發家致富。而且這樣做,是沒有任何人會說他貪汙腐敗的,因為文官集團都這麼做。可是,嚴嵩(黨)卻不得不瘋狂斂財,因為這是嘉靖賦予其的基本屬性。嘉靖要修道,要煉丹,要修殿宇,要用茅臺洗腳,嚴嵩不斂財,嚴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再說,打壓清流這件事。

其實對於一個獨裁帝王來說,他最討厭的不是權奸,而是道德君子(清流)。因為,權奸有汙點,可以利用,可以打壓罷免,甚至可以除之而後快,不論怎麼做,都沒有人說皇帝的不是。

可是清流就不同了。整天不幹正事,總是鍵盤在手,看誰都不順眼。連久旱無雪這種事,都能聯想到皇帝的德行上,這就是在找茬。

更可氣的是,你還不能直接修理他,不然阻塞言路的昏君惡名你就擔定了。所以嘉靖急需一個“背鍋俠”,來替自己擔惡名,修理這些人,於是嚴嵩(黨)應運而起。

大明王朝人物篇:別無選擇的嚴嵩


而且,由於嚴黨是嘉靖既得利益的代言人,所以清流們的每次攻擊,總是拿嚴黨開刀。所以,不是嚴黨要打擊清流,而是清流們欺軟怕硬,只敢拿嚴黨開刀

(海瑞除外)。從某種程度上說,嚴嵩只是在自衛反擊。

總之一句話,不是嚴嵩想做惡人,而是他做不成好人,或者說,自從嘉靖選中他的那天起,嚴嵩再也做不成好人了。


二、嚴黨的所做所為與嚴嵩有多少關係。

我們都知道,嚴黨倒臺最根本原因是嚴黨太作,觸碰了嘉靖的容忍底線。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不在於嚴嵩,而在於嚴世蕃(嚴黨)。

比如,對待胡宗憲的態度。嚴嵩一直以國士之禮相待。因為他知道,胡宗憲是一個可以做事人才,更是嚴黨保持地位的底牌。可是嚴世蕃卻嫉賢妒能、急功近利把老成謀國胡宗憲踢出局,讓貪腐成性的鄭泌昌和茂才瞎搞一氣。

再比如,“毀堤淹田”,這種刀尖上跳舞的計劃,完全是嚴世蕃等人揹著嚴嵩乾的。

又或者,最後的鄢懋卿巡鹽,分贓分成那樣,也只有利令智昏的二桿子才幹的出來吧?

也許在本局中,嚴嵩唯一的汙點,就是讓胡宗憲養寇自重吧!可是,你不要忘了,當浙江百姓遭遇水災之後,清流們也是拒不借糧,視人命如草芥。

大明王朝人物篇:別無選擇的嚴嵩


而在當時,整個大明王朝裡唯一真心想著借糧給浙江只有嚴嵩一人而已。

所以,不要說什麼奸臣,什麼良相,嚴嵩只是在嘉靖設計的規則裡,盡力完美演出,他也想過轉變,也想過結局。可是世事不允許,規則不允許,其他人更不允許。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