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持有現金”真的有意義嗎?

莊立勝


現金就是一種保險,一種生存的工具。小而言之,一旦天災人禍可以迅速救急;大而言之,在大宗商品價格突發性下跌時候,可以逢低投資置業;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這也是銀行活期存款生存的基礎,餘額寶則因為能提隨時變現,而廣受用戶的歡迎。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都是必要的。如果考慮到通~脹的因素,可以採取分散投資的策略降低投資風險。何況並非所有的商品都是一直漲價的,如比電訊資費以及家電產品等等,都呈現了漲跌互現的格局。

自住房貸款和信用卡等消費模式在我國流行以來,廣大城鄉居民從過度儲蓄跳躍到透支消費時代,時隔也不過二十年時間。從股票、黃金、外匯投資,到貸款買房子,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少量持有現金的家庭及社會。

隨著廣大人民群眾投資理財能力的提高,各種實物及金融產品眼花繚亂;使得投資者有了更多的理財選擇。《悟空問答》上曾經有一個“你能夠拿出多少現金”類似的題目,由此表明,現在家庭持有現金的比較恐怕不是太高。即使能夠一下子拿出十萬八萬,估計也要到銀行或者支付寶上提取,沒有人會讓閒錢放在那裡“睡覺”。

然而,面對經濟及金融界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基於金融投資的週期性考慮;如果家裡沒有必要的現金儲備,萬一出現各種意外的投資機會,短時期難以調撥資金應急從而果斷進行大額投資。

以最近二十年的石油和黃金價格的跌宕起伏可以感受到,很多商品的價格呈現週期性的變化。為了更好地把握投資機會,需根據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以及未來的規劃,來決定持有多少現金為宜,沒有統一的標準。

本人的投資狀況:股票、房產、黃金等分散投資,大部分資金放在銀行做理財產品。基於銀行理財的時間鎖定限制,本人將一部分資金存入隨時可以取出的一類銀行理財產品。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賺錢的機會留下給其他人;這才是真正的投資格局。


插圖選自網絡,侵權必刪。順祝本週生活快樂!


陸燕青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一個概念,現金和現金資產。我們很多人說危機來臨的時候,你手裡要有現金。這是一個籠統的說法,這是一個簡單的說法,這是一個形象的說法,精確的說是你擁有現金資產。現金資產有兩種理解,一種直接是現金,那就是現金資產,這沒有問題。另一種是可迅速套現為現金的資產。

在世界公認的範圍來講,購買了國債,購買了股票,或者以現金形式存在的資產理解為現金資產,當然對於某些etf也是比如說黃金的etf。所以還有一種說法叫可投資資產。可投資資產是相對於整個家庭資產來說的。我們有很多報道說中國的家庭資產80%是房子。那也就是固定資產,而固定資產它的套現能力是比較弱的。所以這類資產就不定義為可投資資產。

就可投資市場來說,持有現金是最簡單的一個辦法,但是也是最笨的一個辦法,這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任何有一點點想法的人都會把現金,用於購買最穩妥的投資,並且可以迅速套現的投資,比如說國債。我們手裡擁有國債和擁有現金是相等的意義。而購買國債,最簡單而直接的是,在證券公司利用證券通道就可以購買。並且在需要贖回的時候,可以當天解決。

而有些人提出來的說,可以拿現金去購買其他的東西,比如說黃金啊,鑽石啊,玉手鐲啊,翡翠啊等等之類的,那我相信是個人理解不同。也許是對的,但往往是錯的。

那為什麼我們在考慮危機意識的時候,會想到手裡握有現金或者現金資產。危機來臨的時候,都是資產類價格,迅速崩盤的情況出現。日本出現危機的時候,貨幣急劇升值,房價迅速回落。美國金融危機的時候也是黃房價直接打對摺。而具有百年穩固資產的銀行向雷曼兄弟銀行可以直接崩盤倒閉。資產去哪裡了?資產迅速縮水了,也就是擠泡沫的過程,它不值那麼多錢。那麼對那個時候手裡握有現金的人來說,它可以直接用低的價格收購這些資產。要是在2008年2009年以銀行拍賣的時候購買美國的房子。過了10年,美國的房價又回到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去了,也就是翻了一倍,如果當時買入的價格足夠便宜的話,可能是翻了兩倍。這就是現金為王的好處。


大舟財經觀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說實話,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持有現金事實上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因為一方面現金貶值特別嚴重,持有過多的現金,隨著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現金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財富只會越來越縮水。而且,如果出現了政治風險,發生了國家政變,那麼現金就完全有可能成為一張廢紙。

由此,從更可靠的角度看,還是黃金、鑽石等一類貴重金屬比較可靠,即便是政治風險導致的朝代更替,持有這些貴重金屬都會獲得變現的好處,即便相對其他投資品,獲得的變現收益不是很高,但最終都沒有落空的危險。


開偉觀察


現金為王!

哪怕一小片烏雲刮過,經濟學界也總有人鼓譟出“現金為王”的調論。

清楚地記得,我熟知的一位經濟學家,自2014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會鼓吹“現金為王”,在一年又一年的吹鼓聲,也不出意味地博取了嚴謹學者的美名。

但是,假如你信從了他的建議,現金為王,那麼,在這四五年間,你或許躲過一些坑,同時,你也喪失了個人資產大幅增加的可能性——2014—2015年的股市,2016—2018年的樓市——事實上,如果結合事實層面的通脹(非國統局公佈的數據),那麼,“現金為王”(定存或國債)這四五年間帶給你的,至少是超過15%以上的資產縮水。

這幾天,“現金為王”的調論,又開始了。

又一小片烏雲刮過來了,但是,對於持有“現金為王”論調的個別經濟學者,他們看到的不是一小片烏雲,他們頭頂上永遠是烏雲壓頂。

這一小片烏雲是:

  • 7月7日,德意志銀行(全球最大商業銀行之一)宣佈大規模消減投行業務,預計全球裁員近2萬人;

  • 7月8日,貝萊德集團(金球最大的上市資管公司)宣佈進入防禦模式,因為全球貿易局勢不明朗、以及供應鏈的不確定性。

受這兩個事件的影響,本週三個交易日,全球股市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調。

而對於情緒化異常激烈的A股市場呢,回調幅度更是相對較大,市場氣氛也是明顯轉淡,滬深兩市成交量連續4000億左右,差不多兩個月前的一半,北上資金也是連續三個交易日淨流出。

A股連續回調的根本原因,我在前天的文章寫過,是美國貨幣政策的預期落空和科創板開市對存量資金的分化信號(《A股大跌,大趨勢變化了沒有?》),至於其他因素,充其量僅是次要因素,而不是核心因素。

這些次要因素,包括、不限於A股的中期業績兌現、德意志銀行的大幅裁員、貝萊德集團進入防禦模式。有傳聞說,德意志銀行的衍生品風險敞口接近50萬億美元,哈哈,這個傳聞、以及哪怕是小媒體的報道,你們核實過德銀的真實財報嗎?你們懂什麼叫風險敞口嗎?你們知道衍生品的最高槓杆率嗎?肯定不懂!

所以,還是不要見風就是雨為好,我只能告訴你,德意志銀行在全球的規模排名僅僅是第18位,所謂的“50萬億美元的風險敞口”曝光之後的兩個交易日,德意志銀行的股價下跌,加起來也還不到10%——你覺得這會導致2009年的金融危機嗎?

至於貝萊德集團進入防禦模式,這很正常嘛,這兩三年美國本土金融機構,在美元持續加息之下,紛紛重倉美國——而隨著美股、以及美國資產價格的不斷推高,尤其是美元已從加息漸進轉向降息,這時進入防禦模式,不是很正常嗎?!

不要被不靠譜的傳聞,驚慌得六神無言,要學會冷靜分析。

不要被“現金為王”所俘獲——一旦你被這種觀點所俘獲,基本上意味著,你這輩子只能靠勤苦賺錢了,你不可能獲取真正意義的財產性收入。

在貨幣無錨的近50年(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後),你去對標任何一個現金等價物,有哪一個漲幅不超過100倍的?!全球主要城市的房價,在近50年裡,漲幅幾乎都超過了100倍。漲100倍還算少的,漲幅超過1000倍的比比皆是,比如越南胡志明和柬埔寨金邊的地價,不到40年,已上漲了一、二千倍。

在紙幣時代,不論什麼時候“持有現金”,本質上都是錯的。只不過,得結合資產價格的中短期波動,選擇什麼樣的時間點出擊而已;只不過,得結合不同資產的價格輪動,及時做好切換而已;只不過,還得結合個人或公司的負債率,做好必要的風險防範而已!

學界和輿論界,動不動就要扯出什麼“不確定的未來”,對這種論調,我是很討厭的。未來,什麼時候是完全可以確定的?能夠完全被確定的,這還是未來嗎?——沒有完全的不確定,只有相對的可確定。在沒有戰爭預期強化、或全球大規模動盪發生之前,我認為,全球的未來,整體上是可以相對確定的。

而對於金融投資而已,在上述兩點不發生的基礎上,只要系統性的金融危機不發生,整體也還是相對可確定的。至於當下的全球貿易再平衡、尤其是中美之間已漸成常態化的貿易再平衡,我覺得,這些只構成局部的、短期的不確定性,但並不構成整體的、大方向的不確定性。

事世紛紛擾擾,自擾者從來多疑,而紙幣如水,永遠奔流不息


興業聚金


首先,我覺得現在手裡面只有大量現金的人,如果他們購買任何的增值或者說保值的金融理財產品的話,那麼,隨著國內貨幣超發和通貨膨脹率的影響,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還是個窮光蛋。

為什麼這麼說呢?

001: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民國後期,一麻袋的錢只能換一香皂,你說:錢還值錢嗎?

故而,為了我們以後的生活攢下大量的人民幣現金,我覺得這種守財奴式的做法非常愚蠢,要想讓財富達到增值或者說保值的效果,我們就必須選擇一些能夠避免通貨膨脹率以及CPI指數下降引發的人民幣其內在價值的下調而引起的錢不值錢現狀。

所以,購買金融理財是唯一的渠道,也是唯一的方法,這才是我們作為普通人能夠避免財富大量縮水的重中之重。

002:

有了錢,放在家裡面,拿去不投資,我覺得這樣的人是非常愚蠢的。

因為錢會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國家金融政策的改革,以及隨著央行基準利息的下調,我們明顯的感覺到:現在的1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真的是不如20年前1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那麼,這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在下降。

003:

人民幣的購買力下降,但是,物價的上漲卻從未停止過,這樣就會導致通貨膨脹率的不斷上升。

那麼,隨著通貨膨脹率,我們手中的錢不值錢了,即使你現在攢下10,000,000,000元的現金。

那麼,10年以後,20年以後,一百年之後,它有可能就是一堆廢紙。

所以說,投資自己,投資後代,投資金融理財產品才是較為明智的做法之一。

那麼,在相關的金融理財產品中,我們可以購買國債,可以購買黃金,可以購買信託產品,也可以買股票玩基金等等都是可以的。

錢是死的,錢的流動性會隨著社會的發展,會隨著相關金融政策的調整以及央行的相關金融政策的釋放,我們明顯的感覺到:現在的錢真的不值錢了?

其原因就是我們沒有讓錢達到一種增值或者說保值的效果。

004:

如果在10年前,我們購買一款收益率很不錯的基金,那麼,也許10年後我們成為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那時候我們投入的本金可能並不多。

但是,現在我們的財富明顯是增值了,如果在10年前你手握100,000元人民幣,現在它的購買力還能比得上當年100,0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嗎?

當然不能。

所以說,聰明的人永遠都在選擇投資機會,而金融領域的投資機會更是有前途以及有良好的未來發展趨勢。

故而,故步自封的理財觀念可以等於說是自毀前程。選擇與時俱進的相關金融理財產品。

如:證券產品,銀行理財。基金定投,買國債,玩股票都是可以實現其財富的增長或者說保值的。

所以說,聰明的人永遠都在拿著錢投資,而愚蠢的人都在故步自封者當著守財奴。

隨著社會的發展,錢是攢不下的,但是,能夠攢下的是什麼呢?就是購買金融理財產品為我們帶來的豐厚的固定的年化收益。


國華說經濟


可以明確告訴大家當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時候,持有現金非常有必要,有這樣四個字可以形容:現金為王。但是這裡的“現金”並非真正意義上面的現金,我理解的“現金”是現金,存款,貨幣基金等快速容易轉變為現金的資產。

不確定性就意味著有很大的可能性會發生風險,當遇到這樣的時候,可以根據情況的嚴重程度來適當做出資產配置的調整。當程度非常輕的時候,可以先考慮一下當程度更加惡劣應該如何做。當情況中等的時候,可以考慮一下賣掉多餘房產(留一套自己住),古董等不易轉變的資產,及時拋售。當情況嚴重的時候,儘量把更多不易轉變為現金的資金拋售,停止投資高風險的投資。

盛世持古董,亂世持黃金。這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盛世可以理解為確定性良好的未來,亂世可以理解為確定性不好的未來,當確定性好,那麼古董的價格就會十分高,而當確定性不好的時候,由於社會的恐慌心理,黃金作為貴金屬就非常值得投資。

持有“現金”的意義何在呢?

前面也說了現金並非真正的現金,而是現金以及迅速轉變為現金的等價物(資產),意義就是在不確定性沒有進一步增加的時候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損失,在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的時候,可以持有現金來平穩度過,當不確定性還進一步增加即將出現反彈的時候,可以用現金來進行抄底投資,這個時候的資產價格普遍被低估,如果出現反彈,那麼毫無疑問會升值,但是更是需要判斷:一,什麼時候會可能出現反彈,二,怎麼判斷資產價格是否低估,所以這裡面依然有風險,抄底買入並非等於毫無風險,而恰恰有了這些風險,抄底買入的投資收益才會更大。


理財鴨


攢錢不就是為了應對“不確定的未來”嗎,這有什麼值得懷疑的?

對老百姓來說,持有現金是為了結婚生子買房購車住院看病手術等事情準備的,你說有沒有意義。真的需要用錢的時候,你到處去借嗎,那也得有人肯借給你啊。

作為一個小百姓,你手裡的錢不是拿來“投資”的,是拿來應急的,你一定要牢記這一點。所以,儘管手裡的現金可能會貶值,但你仍然需要攢錢。你千萬別聽那些“磚家”們胡咧咧,該攢錢還是要攢錢的。


通行證用戶


朋友們好,這其實是一個風險控制問題,作為普通人,下班之餘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問題,發表一下個人看法。

將不確定性風險進行分類

未來的不確定性是一直存在的,首先要對這種不確定性進行分析,其實即便如此,仍然可以把這些不確定性進行分類,比如按時間可以分成短期、中期、長期,按風險程度可以分為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影響程度可以分成微小、中等、嚴重等等。

通過這樣的分類,我們就可以把未來的不確定性分成多種組合,根據其特點確定應對方法,而不是一招吃遍天下,持有現金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

防範嚴重的不確定性風險

這樣,未來的不確定性就變得可以預測和控制,我們可以把一些長期的、高風險的、嚴重的不確定性問題優先解決,這種問題就是養老、重疾、意外傷害的風險,對於這樣的風險,通過持有現金顯然是不能解決的,最好的方法就買保險。

正確面對生活中常規的不確定性

再一類就是一些中等程度的、中長期的、中高風險的問題,比如個人的工作、家庭主要收入來源、家庭積蓄的資金、資產等等,這些不確定性往往會給人來一定的焦慮,對生活質量影響是很大的。

但是這類問題很多情況是杞人憂天,持有現金也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要解決這種問題最關鍵的是要擁有持續賺錢的能力,所以只能靠充實自己的能力,包括工作、理財、投資等等,只有實現財務自由才能解決,從這個角度說,持有現金不如主動去投資理財。

其實,我認為,這些才是生活的真正意義,人活著就是要在這種繁紛複雜的過程中尋找快樂和成就,如果過於謹慎和保守,只是持有現金去防禦,生活也就失去了意義。

規避一些沒有必要的小風險

還有一些非常短期的、影響程度不大的、各種風險等級的不確定性,這類問題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最好的辦法就是迴避,這種情況適合持有現金,比如暫時找不到好的投資渠道,股市處於下跌通道,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等等。面對類似問題,我覺得必須要持有一定的現金,即便持有其他資產,也要能快速變現。如果普遍存在這種情況,其實說明機會已經不遠了,現金的靈活性是最好的。


互金直通車


太有意義了,如果你開始創業,或者是已經在創業路上,你就能感受到“現金”的重要性。


近一兩年的大環境不景氣,導致很多公司業績持續下滑,有通過融資貸款的企業更是難上加難,銀行的斷貸帶來了一系列企業的違約風險,因此很多企業都在苦於沒地方借貸,特別是小微企業。


據我們瞭解,近3年只要敢於冒進的企業,絕大部分都出現“現金流”短缺的問題,我們身處製造業,只要我們的客戶回款拖延的話,我們就頭大了。


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產品利潤低,佔主要開支的人工工資、場地租金,每個月就夠折騰了,深圳勞動力成本很高,普通員工一個月沒有4500元,基本沒人幹,廠房租金是猛漲。


在我們瞭解過的朋友圈的企業裡,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現金為王”,有現金,你採購供應商的物料,你都可以隨隨便便降低5%以上的採購成本,這個很可觀哦,相當於說高利貸放5分的利息了。


威觀察


未來已經很確定了。核武器威懾下的世界格局很難改變。要麼維持現狀、要麼徹底顛覆。和平年代現金雖然會慢性貶值,但貨幣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任何理智的政黨都不會輕易的破壞國家金融秩序,而貨幣的價值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簡單的說貨幣的價值就是國家的信用,不會輕易改變的。若果真的發生鉅變,那麼存什麼都沒用。存的越多越吃虧,都是給別人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