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真迹下落何方?

忘忧清乐阁主


《兰亭序》真迹的下落大致有四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沉睡在李世民的墓中。

李世民的世界公认的王羲之超级发烧友铁杆粉丝,李世民在位期间广泛收藏王羲之书法作品,大家知道了李世民的爱好于是都想尽办法搜罗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进献给皇上套个赏赐啥的,如此以来也有人拿赝品来糊弄皇上,为了杜绝赝品,李世民特别成立了王羲之书法鉴定小组,大名鼎鼎的褚遂良就是王羲之书法鉴定小组的组长。据说李世民得了《兰亭序》真迹后时常把玩欣赏,连睡觉都搁在枕头旁边。况且李世民的遗诏也特别强调他死了以后要与《兰亭序》合葬。

第二种可能,沉睡在武则天的墓中。

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开始左右乾坤,就《兰亭序》是否遵照李世民的意思一起合葬,武则天时有决断权的,虽然李世民驾崩前后武则天还没有达到呼风唤雨的地步,但在高宗耳边呵一口气说她想要《兰亭序》,于是《兰亭序》流落到武则天手里,最后陪伴武则天一起下葬也是极有可能的。

第三种情况,沉睡在民间。

也就是说《兰亭序》既没有陪李世民也没有配武则天,要么在武则天时期就已经流落到民间去了,要么在盗墓贼盗墓时得了兰亭序从此流落民间。

第四种情况,兰亭序已经不再人世。

书画是极其娇嫩极其容易损毁的,一点火星子,一盆水,一场雨,两个人争夺而撕个稀巴烂都是有可能的。


水滴国学


《兰亭集序》作为中国“第一行书”向来享誉全球,它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不论是书法史上还是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同一般的地位,但是我们很遗憾并不能看到真迹。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兰亭集序》知识唐人摹写的版本,据说真迹一直在唐玄宗陵墓中,也有说法是毁于战火,真迹的下落一直也没能完全弄清楚。

在贞观时期,李世民曾经大量收集王羲之的作品,可以说是王羲之的资深粉丝,而作为皇帝的他,在追星的路上就会有很多人帮他,作为太宗心腹的监察御史萧翼自然是最得力的,他上交了大量的王羲之的作品,差不多一年之后,唐太宗就基本得到了王羲之的所有画作,但是唯独没有找到《兰亭集序》,但是太宗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急切的寻求,并且表示找到了《兰亭集序》的人就会加官进爵,他许之以高官厚禄的做法成功的刺激了萧翼,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他找到了辩才和尚。

据说萧翼本来想的是用暴力手段强抢,但是佛门乃清静之地,多少都还是有点忌讳,所以他就想了一个周全的计策,他假装成书生,来和辩才和尚探讨书画,做出一副请教的的样子,这样一来就真的骗过了辩才和尚,骗走了《兰亭集序》,但是等辩才和尚反应过来之后,画作已经到了皇帝的手上,遗憾的是辩才和尚因此郁郁而终。

后来,太宗命令欧阳询、褚遂良等人一一临摹,这就是现在出现的数本《兰亭集序》的原因,而真迹被李世民带进了坟墓。当然,也有说李世民的昭陵早就被温涛搬空了,他没有说里面有《兰亭集序》,同时,武则天也酷爱书法,所以有人就猜测王羲之的真迹可能在武则天的墓里。至于谁说得对,只能等日后科技发达了,那些皇家大墓重现天日的时候才能知道了。



西漢水e村夫


一代书圣王羲之的最杰出书法作品毋庸置疑是《兰亭集序》,《兰亭集序》被历代帝王都看做绝世珍宝,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据为己有。然而,时至今日,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真迹却已经不可考察,不可追寻。


此前最令人信服的说法是《兰亭集序》已经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到他的陵墓之中。《后唐书》记载,李世民得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后,对其爱不释手,每天都将其枕在脑袋下面。并且他还派人临摹了一副大臣看,真迹留给自己一个人看。李世民去世以后,便将此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带入了自己的棺材陪葬。

但是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因为后来出了一个人叫温韬,这个人是一个有名的盗墓贼。他将李世民的昭陵盗窃一空,但没有找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他担任陕西节度使期间,依靠自己的地位,一口气发掘了17座唐朝皇帝陵墓。除了武则天的乾陵,其余唐朝皇帝的陵墓基本上都没有逃脱他的魔爪。

《兰亭集序》的真迹到底在哪里呢?有人猜测很可能就是在温涛那个乾陵之中。说法是《兰亭集序》陪李世民下葬以后,又被武则天重新拿出来占为己有,并陪放在了武则天的乾陵,不过这也只是后来猜测而已,真相如何早就已经不可今天已经不可考了。


围知历史


提起中国古代的书法家,东晋有个绕不开的名人——“书圣”王羲之。其代表作品《兰亭序》有着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后世所传颂。然而,现在不但我们看到的《兰亭序》都临本,其真迹却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谜团。

王羲之字逸少,是琅琊人(今山东临沂),他赴入仕途后,成了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羲之博采众长,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书风,给人以静美之感,被人惊叹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兰亭序》便是最好证明。

其实王羲之书写《兰亭序》是偶然的神来之笔。据悉,在东晋时期有个特别的习俗:每年阴历三月初三,人们必须要到河边聚会,一方面增进情谊,另一方面消除灾难。

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王羲之在兰亭组织了一次户外交游,结果当时谢安、孙绰等四十多位社会名流熟悉到场。众才子佳人饮酒作诗,好不快活。酒过三巡,众人诗兴大发,纷纷衔觞赋诗。事后有人提议把今日所作的37首诗汇编成册,众人于是一致力推王羲之书写一首《兰亭序》。

王羲之也不谦让,铺纸挥毫,三百二十四字的《兰亭序》一气呵成。第二天,王羲之酒醒后,再来抄写,却发现无论如何写,都无法超越昨天的草稿的“高度”。 居然无一相同,各有不同的体态和美感。宋代书法家米芾称赞地说了9个字:此真乃天下第一行书。

而王羲之自知这是自己的巅峰之作,不可能再超越了,于是把他当作传家宝,赠予儿子王献之。

8年后,王羲之死后,《兰亭序》不知怎么过,从他儿子手上“辗转”到了他的小舅子郗昙手上。据悉,郗县死后,甚至还把《兰亭序》作为殉葬品带入了他的墓中。

就这样,《兰亭序》暂时“消失”了。与此同时,王羲之的其它墨宝也经历了三大劫难。

首先,来看第一劫。原来,在东晋末年时,大司马桓温的儿子桓玄是个王羲之的超级粉丝,他利用手中的权力,收集了大量王羲之的真迹,后来,桓玄妄图篡位失败,在逃亡路上,他竟将所有收集来的王羲之书法作品一并投江销毁,可以说王羲之的真迹经此损失大半。

其次,来看第二劫。魏晋南北朝时,又出现了一位王羲之的超级发烧友——是梁武帝萧衍。据史书记载,梁武帝穷一生之力,一共收集了78帙767卷老王的墨宝。

梁武帝,还曾让人把王羲之的字编成《千字文》。然而,梁武帝所有的努力都毁在他的子孙手里。公元544年,西魏围城,南梁的梁元帝开城投降,投降之前,梁元帝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纵火将梁武帝所收藏的大量王羲之的书法尽数焚毁。

经过这两次投江焚火的生死劫后,王羲之留在世上的真迹已是屈指可数了。

再次,来看第三劫。据悉,到了北宋时,宫中也收集了王羲之的大量墨宝,然而,后来随着北宋的靖康之难,宋徽宗和宋钦宗连带着宫里的大批珍稀文物,包括王羲之的大量墨宝,都被金军一起掳走,至此,世上几乎见不到王羲之的真迹了。

而在王羲之的墨宝越来越稀少,越来越成为珍宝之藏品时,在地下沉睡二百年的《兰亭序》又重现于世,引发轩然大波。也就是在南北朝时期,军士盗了郗昙墓,盗得了大量陪葬品,其中就有王羲之墨宝。盗墓事发后,这些盗品全让官府没收了,秘不示人。几经周折,公元565年,陈国之主陈伯茂得到了《兰亭序》。然而,三年后,陈伯茂死于宫廷政变,他被其叔叔陈顼杀死后,《兰亭序》再次消失。

到了唐朝唐太宗时期,他非常热衷于书法,而当时市面上的王羲之真迹已经不多了。唐太宗一方面重金求购真迹,重金之下一共有2290卷,并且在每一张书法真迹上,加印上了“贞观”小印。另一方面,他经过多方努力,打探到《兰亭序》在一个智永和尚的手上。他多次索求不成,于是派人从智永和尚的弟子辩才和尚手中骗来了《兰亭序》真迹。

也正是这个时期开始《兰亭序》先后出现了多个摹本,其中又以冯承素的神龙本为首,质量最高。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唐太宗生前遗诏要求死后头枕《兰亭序》,即所谓“生则同榻死则同穴”。后来,唐太宗在驾崩前,吩咐自己的儿子唐高宗,要把《兰亭序》垫在他自己脑袋下,陪着一起下葬。

据《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皇帝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三”,同年八月十八,归葬于生前即营造好了的陵寝——昭陵。

三百年后唐末五代风波再起,军阀温韬在任陕西关中北部节度使期间干了件令人发指的事——盗掘关中十八帝王陵。《兰亭序》真迹之谜再次传的神乎其神。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一是有人认为《兰亭序》的真迹并没有埋在唐太宗的墓里,因为在温韬的盗墓笔记里,却并没有出现《兰亭序》的名字。而《兰亭序》的真迹其实被唐高宗自己私藏了起来,后来被安放在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同时,据乾陵周围的老百姓说,《兰亭序》真迹后来为武则天所得,武则天是否真的将《兰亭序》带进乾陵或是传给子孙后代就不得而知了。

二是有人认为温韬盗掘了昭陵,发现了《兰亭序》,私自藏了起来。于是“韬悉取之,随传人间”,从此《兰亭序》的真迹流落民间。

三是有人认为温韬盗掘匆忙草率,未作全面、仔细清理,故真迹很可能仍在墓室里的隐秘之处。

总之,就这样《兰亭序》真迹去向直到现在仍是一个待解之谜团。而有专家认为,只有等时机成熟,正式发掘昭陵和乾陵之后,真相便可见分晓。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集序》,作为配葬品,已经被唐太宗李世民带进了昭陵。

说起李世民把《兰亭集序》弄到手,还有个精彩的故事。

唐朝初年,绍兴平水云门寺有个和尚,名字叫辩才。这个和尚不是一般的和尚,他挺有文化,佛教诸经是滚瓜烂熟,更特别的是,他写得一手好字。当地官宦人家题个匾啊,名山古刹写个碑啊什么的,都喜欢来找他。辩才法师呢人也挺随和,只要是积善之家,或者是佛门中人来求字的,一般都会满足人家要求。一来二去名声就大了,当时人都称他为“妙笔罗汉”,以此来称赞他的书法。

辩才和尚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水平呢?原来,他的师父叫智永法师。智永法师出家前姓王,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兰亭集序》就在智永法师手里。可是呢,作为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嫡系子孙,一点也没有遗传王家的书法天赋,虽然手握天下第一行书,可是智永的字比鸡爪扒出来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辩才和尚

智永法师天天郁闷啊,自己的字写的不咋地,看样子这辈子是赶不上祖宗了。于是呢,就想着在徒弟中找个传承人。和尚又没儿子,不传给徒弟还能传给谁?总不能让老祖宗的《兰亭集序》陪自己烂在这破庙里吧!

于是,他就在徒弟中找有写字天份,人品又好的。看来看去,还真有一个!庙里的小和尚辩才就不错。这个小和尚有点文化,也喜欢写写画画,基础也不错,这就入了他的法眼。经过几次试探,在肯定了辩才的人品后,在圆寂的时候,就把《兰亭集序》传给了辩才。

辩才得到这本《兰亭集序》,也是爱得不得了,天天对着上面临摹,字写得也是一天比一天好。这本《兰亭集序》,辩才感觉放哪里都不安全,后来干脆把它放到佛殿的房梁上。

这时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虽然文韬武略,可有个短版,就是字写得不行。你别看现在李世民有《温泉铭》、《晋祠铭》、《屏风帖》等作品传世,这都是后来练的,刚当上皇帝那会,水平没这么高。

怎么办?练呗。

以李世民的个性,他喜欢肆意纵横,天马行空,行书最适合。要练行书,最好的自然莫过于临摹王羲之的帖。就这样李世民就喜欢上了王羲之的书法。

人一旦喜欢上了一样东西,就会越来越痴迷。李世民先是临王羲之的杂帖,临着临着就觉得不过瘾。总想着临最好的帖,这个帖便是《兰亭集序》。可是兰亭帖在哪呢?

李世民就开始查。先查王羲之的子孙后代。一查,说是有个当了和尚了,东西在他手上。再一查,说是死了,死前传给徒弟了。

有名有姓就好办了,一个圣旨下去,传辩才到长安来。

辩才没有办法啊,胳膊拧不过大腿啊!接到圣旨后,千里迢迢到了长安。

李世民毕竟是个明君,不像杨广啊,高澄啊什么的,看中了直接抢。他盛情款待了辩才,还赏了许多东西给辩才。然后就直截了当把想要贴子的事情说了出来。但辩才不买账,推说贴子早就没了。怎么没的?不知道,反正就是没了。

对于这样一个和尚,李世民也没办法啊。前后召见了辩才三次,次次辩才都是装疯卖傻,就认准两个字,没有!

李世民是太想得到这本贴子了。他想,我自己没办法,我有军师啊,手下那么多人,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就找手下大臣商量。当然了,这个得亲近大臣。不然传出去,面子上搁不住。

李世民手下还真有能人,谁啊?房玄龄。

房玄龄就给李世民出了个主意,说萧翼去,肯定能办成。萧翼这个人,又年轻又有才学,人也聪明,主要还是鬼点子比较多。

萧翼接到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可就犯了愁了。硬的来肯定是不行了,他想着房玄龄这家伙老奸巨滑,肯定有高招,就去请教。房玄龄就摆谱了,板着脸说:你问我?我问谁啊?什么事都要问,还要你做什么?这是组织对你的考验,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了,最后还来了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和房大人确认过眼神,萧翼亚力山大。也亏得年脑子活,真想出个办法。

萧翼先是搜集了辩才的各种资料,他的身世啦,兴趣爱好啦,穿多少码的鞋,喜欢什么样的美女(哦不对,和尚不喜欢美女),然后打扮成书生模样到了绍兴,装成旅游的走进云门寺。进了寺,萧翼别的都不看,只盯着墙上的壁画看。看了两时辰,陪同的小和尚都要睡着了。这个举动果然有用,辩才就注意上他了。然后就上来和萧翼聊天,萧翼对辩才的底细是一清二楚,说出来的话,辩才怎么听怎么顺耳。大有遇到知音的感觉。

聊着聊着,萧翼就自然把话题转到书法上来。

萧翼

萧翼说他佩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自己从小就临他的帖,(还不失时机的从兜里掏出好几本),这下辩才更加开心了:原来遇到知音啦。心里的戒备之心,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看了看萧翼带着的几个王羲之的杂帖,想起自己身边的《兰亭集序》,不炫耀一下是违背人的天理的。于是对萧翼说,你这几个帖一般般,我看小伙子你是没见过王右军的精品,啥是精品?兰亭贴才是精品。

萧翼故意长叹了一声:可惜兰亭帖早就不在了。要是世上真有此贴,谁拿来让我看一眼,我喊他喊爹都行。辩才露出一种神秘的微笑,说不用你喊爹,我这有。只见他如同打了激素,蹭的一声,爬上房梁,拿下来一个包,从包里拿出一本兰亭帖来。没想到萧翼嘴里冒出一声冷笑:你这不用看,绝对是假的。辩才哪肯服气,两人为此争得是口沫四溅,谁也说服不了谁。萧翼就说,你有本事让我临一个摹本,我把摹本拿去找人鉴定一下,就知是真是假了,你敢吗?

辩才此时高血压病都要给气发作了,说:“这有什么不敢的,你拿去临吧!”萧翼,在云门寺住下来,装模作样的临贴。人家是有备而来,很快他与庙里的大小的和尚都混得很熟了。有一天,他趁辩才打坐的时候,叫来一个小和尚,说自己有要事要回去,贴子还给你们,你等师父打坐完了交给他。小和尚哪知道兰亭贴是啥,以为是普通的几本字,也没拦着。不用说,真的兰亭帖就这样被萧翼弄到手了。

李世民得到梦寐以求的兰亭帖后,天天照贴临摹,书法是越来越好,对兰亭贴也是越来越爱。后来李世民死的时候,指明要兰亭帖作为陪葬品,一起带入了昭陵。


宰少


前几年参加一个饭局,酒酣耳热之际,有位朋友趁着酒兴,神秘地说,《兰亭序》真迹在他手上。大家哈哈一笑,朋友更急了,于是说了一大堆绕来绕去不着边际的话。

朋友并非无知之辈,更非无钱之人,想来一定是有人下了老本,挖空心思编出一个故事,让他大大地出了一点血。

故事归故事,但看来收藏界从来不乏此类事件。

回到《兰亭序》,自它问世以来,从来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好不容易到了唐太宗时期,终于在辩才手上出现了,于是便有了萧翼计赚兰亭的故事。再后来,据说是被太宗带了去。

《兰亭序》的真迹已不可考,但围绕兰亭序,古人们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冯承素的《兰亭序》摹本,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国画,更有历代名家临摹《兰亭序》的作品。

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与《兰亭序》有关的精美作品,何必强求一定要见其真容呢?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清朝第61位状元石蕴玉所作《颠倒兰亭序》


千年兰亭


对书法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王羲之的大名,对他写下的“天下第一书”《兰亭序》更加有所耳闻。

今天小编无意中看到网上一套高清的《兰亭序》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一起开开眼,这几张字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天下人承认它是“天下第一”。

据说唐太宗当年对王羲之非常的崇拜,用尽各自手段从王羲之后人那里骗到了这件作品的真迹,当时没有复印机,不能够将这件作品复印多份,于是让大殿上所有书法家用尽一切办法复刻这件作品,唐朝是书法艺术的另一个高峰,这个时期有很多的书法家在朝为官。

于是好多书法家用自己的高超技艺用了好多种办法复刻了这件作品,现在我们大多数人熟悉的《兰亭序》其实是冯承素用双钩填墨法复刻出来的。

据说太宗最后将真迹一起带到了自己的坟墓中,又有一说,其子李志也喜欢这件作品,掉包出来放到了自己的坟墓中,现在历史学家还没有给出定论,希望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尽快找到《兰亭序》真迹。


名庐书社许高鉴


先说一幅画《萧翼计赚图》(如图)。

据说此画是唐代画家阎立本根据唐何延之《兰亭记》故事所作。说的是唐太宗为了得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密派御史萧翼假扮书生,接近王羲之第七代传人的弟子辩才,成为好友,一天,两人酒后谈论书法,辩才激动之下拿出了师傅智永传下的《兰亭集序》真迹,随即被萧翼用诏书收走。

相传《兰亭序》真迹一直由王家自藏,到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叫王法极,后来在永欣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号智永,智永后来又传给了他的弟子辩才。

画面中间坐着的那位,就是辨才,对面为萧翼,画面上,人物表情刻画入微,机智而狡猾的萧翼洋洋得意,疑虑为难的辨才和尚却张口结舌,失神落魄。

为这个故事,1973年,香港导演李翰祥还专门拍了一部电影《萧翼赚兰亭》,不过在电影的结尾却情节反转,辩才实际给萧翼的,是仿品,其实他早就知道萧翼是朝廷派来的,假装上当,为的是避免朝廷再来找麻烦。

当然这个情节属于开脑洞。

普遍的说法是,唐太宗最终得到了《兰亭序》,他还令当时的书法名家汤澈、赵模、冯承素、诸葛贞等人临摹数本,分赐给皇太子等人,后来,唐朝的大书法家褚遂良和欧阳询,也都有临本。唐太宗对《兰亭序》爱不释手,曾多次题跋,死后据说将《兰亭序》用玉匣贮藏梓宫,葬入了昭陵。

但据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记载:温韬于陵墓中发现“钟、王墨迹,纸墨如新”,于是“韬悉取之,随传人间”。另有史籍记载:“(温)在镇七年,唐帝之陵墓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那么,《兰亭序》是否被唐末五代的军阀温韬所盗呢?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在温韬列出的所盗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而且此后亦从未见真迹流传和收录的任何记载。一些史学家由此推断,温韬盗掘匆忙草率,真迹很可能仍藏于昭陵某个更为隐秘之处。

也有民间传说,《兰亭序》为武则天所得,后随葬乾陵。更有人认为,唐太宗并未将《兰亭序》陪葬,或是被同样喜欢书法艺术品的儿子高宗李治藏了起来,并被葬于乾陵之中。

说来也巧,唐代皇陵十八座,温韬挖了十七座,就是没有挖乾陵。

如果是这样,《兰亭序》真迹就有可能仍然沉睡在昭陵或乾陵,有一天会重见天日。

但也有一种可能:真迹在温韬盗掘时己毁,或流入民间时被毁,如果是这样,那就永远彻底地不能目睹它的真容了。

如果是被温韬所盗,后流入民间,或是武则天并未将它随葬而是传给后世(史书对此都没有任何记载),茫茫人世,社会巨变,到底为何人所据有?这就成了一个永远的谜。

所以现存于世的《兰亭序》真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启功先生认为《兰亭序》是真迹,但郭沫若偏向于仿,主流观点认为是褚遂良所摹, 或者冯承素双钩版。

《兰亭集序》真迹到底去了哪里?大家可以脑洞再开一些,或许可以得到自己的答案。


西江书画艺术


《兰亭序》真迹的下落,千百年来牵动着无数人的各种欲望。也是书法史上的“千年谜案”!

再回望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席卷全国的“兰亭真伪大论辨”更是超越了《兰亭序》本身的价值,已演变成为中国书法美学的审美取向与文化追求高度、广度的大论战。


有人说历史像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仅如此,历史还像是一位爱“卖关子”的说书人,又像一部不时有出人意料情节的推理小说。

当我们抚去了历史尘埃,自以为能看到真像时,它却往往会给人以意外,并充满着偶然性。。。

《兰亭序》的真实命运,也许就是如此。

今天换一个角度,抛开《兰亭序》下落问题不说,为什么我们就不自问一下:王羲之真的是否写过《兰亭序》?历史上真的有过《兰亭序》吗?

这些疑问,不仅是国人,也牵动着国外学者的探求冲动。他们从《兰亭序》字迹的书写心理、状态、文章文风以及当时的书法风格等源头全方位进行了考证,都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证据与推测,但还是没有解决这一疑问。

这里粗略列举几种论辩观点:

郭沫若与高二适先生主要是以时代书体方面去进行考证辨论的;台湾与日本学者主要从史料方面去论证;周汝昌等国内学者主要从字迹书写的心理状态去分析的等等。总的来说从宋、清及文革这三个时期出现了《兰亭》真伪的论辨高峰,前两次观点多持否定态度,后一次因政治因素多数持肯定。


一、为什么作为王羲之成名的赫赫巨制《兰亭序》在隋唐以前却从没有被任何史料记载过呢?(何延之的“萧翼赚兰亭”是唐人写的,也太过戏剧化了罢?);梁武帝最好收藏王羲之书,闲谈话题也总离不开品评王书,为什么从没提过《兰亭序》?


二、为什么唐太宗推立王羲之为“书圣”之后,《兰亭序》才及时地出世呢?

三、作为书史上最全的丛帖《淳化阁帖》与《宣和书谱》收录了王羲之那么多刻帖,为什么单单没收录《兰亭序》呢?

另外,小编心中还有一种大胆推测:王羲之成为“书圣”是否与唐太宗“以文治国”有某种关联;王羲之的“书圣”头衔与相映的《兰亭序》是否是为推行“文治”而树立的模范呢?

不管如何,《兰亭序》下落的考证与推测,是建立在《兰亭序》真实存在过这一判断基础上的。而一旦证实历史上王羲之从来就没有写过《兰亭序》,相信不仅是国人,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缺憾!


也许保持这一谜底,才能成就一段文化史上美丽的记忆,也是让国人对那一段灿烂的时代留存一份痴迷的幻想罢!


临池管窥


《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力作,历来被公认为是“书圣”的巅峰之作,“天下三大行书”之首,故而《兰亭集序》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一件艺术品本身,成为中国书法文化和中国美学的典范,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之一。

传唐冯承素摹本《兰亭集序》,被公认为是摹写得最为精美的《兰亭序》

然而,自东晋以来千余年过去,王羲之的亲笔墨迹已然只字无存。现存所有的王羲之作品上都是后世的勾摹、临写和刻拓之作,《兰亭集序》也不例外。现存《兰亭序》最著名、最重要也是最可信的,一般认为是唐代冯承素、褚遂良和虞世南的三个临摹本。而即使是摹本,也未必就是这些书法家的亲笔,更有可能是出于专业的工匠之手。那么,这件稀世名作究竟下落何方呢?

传唐阎立本绘《萧翼赚兰亭图》,记述了萧翼取得《兰亭序》的过程

《兰亭序》毕竟只是一件书法作品,正史对其少有记载。唐宋时代的相关文献记载,在记述《兰亭序》真迹的流传过程上情节内容颇有异同,但在结局上比较一致,那就是《兰亭序》真迹经过种种周折,最终成为唐太宗众多王羲之收藏之一,后来陪葬于昭陵。真迹陪葬入昭陵的说法在各种文献记载中出入不大,反映了唐代以来人们的普遍看法。

但是这终归是一种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兰亭序》是否真的陪葬昭陵,或者被陪葬的《兰亭序》是否为非真迹的摹本等,都充满疑问。

然而《兰亭序》真迹殉葬入昭陵后,又有一次变故,那就是五代时期昭陵遭遇了盗掘。宋欧阳修的著作《五代史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五代史》)卷四十《温韬传》记载,五代中的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时,军阀温韬曾经盗掘昭陵。文献记载所盗物品中并未提及《兰亭序》,但从记载来看,《兰亭序》恐怕不能幸免于难。

唐昭陵

那么欧阳修的记载来源于何处呢?专家认为,这种说法得源头出自五代隐士郑玄素。温韬盗陵一事,所有文献都表示出自郑玄素之口。据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九十六《郑玄素传》记载,郑玄素是温韬的外甥,曾跟随温韬盗掘昭陵,从温韬处得到钟繇和王羲之的墨迹,但并没有说到是否包括《兰亭序》。有一种说法是郑玄素自述曾见到《兰亭序》真迹,但这是不是郑玄素的自夸自炫,今天已经无从考证。

自此以后的文献记载中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有关《兰亭序》“真迹”的记载。总而言之,《兰亭集序》被殉葬入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但五代时期昭陵被温韬盗掘,温韬的侄子郑玄素参与了这次盗墓并将这次盗墓的情况散布了出去,但最终是否盗掘出了《兰亭序》以及《兰亭序》下落如何,已经不可考证,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谜团。

参考文献

祁小春:《真迹下落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