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故事传诵千年背后的思索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千百年来,被人传诵,与《白蛇传》、《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称为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也称为四大民间传说。但就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来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显然更受欢迎,今天,我们说说为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传诵千年。

梁祝故事传诵千年背后的思索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古代罕见的纯粹的爱情故事。虽然被称为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但与现代爱情模式最为接近、内涵最能体现爱情主题的莫过于《梁山伯与祝英台》了。从女扮男装同窗伴学、到十八里相送依依惜别,从爱情受阻棒打鸳鸯,到遗恨哀亡化蝶成双,梁祝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校园爱情而且是非常唯美的校园爱情,还有情人分别、为爱抗争的桥段,最后,还有超现实的化蝶升华,这些,几乎满足了我们对爱情的所有想象。但这个故事,居然距今千年,可以想象得出,受封建礼教文化压抑的古代青年男女,听到这个故事,该是如何地吃惊与向往。

梁祝故事传诵千年背后的思索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古代的罕见的充满情趣的爱情故事。我国古代的爱情故事不仅数量少,而且缺乏情趣,当然,还有少数故事题材写歪了,就不是情趣了,而是声色犬马了。梁祝故事就不同了,它充满了情调,充满了生趣。首先,梁祝发展情感的环境是在学堂,在古代,这种爱情环境实在是太难得了,居然被祝英台男扮女装解决了;其次,十八里相送约定迎娶祝家小九妹(实际是祝英台),芳心暗许,又不失机智大胆;第三,梁山伯悔恨交加、相思成疾,最终英年早逝,可见用情之深;第四,祝英台出嫁之日,撞碑而死,梁祝化蝶,用喜庆的气氛衬托遗憾,用童话的效果完成圆满,令人动容。

梁祝故事传诵千年背后的思索

《梁山伯与祝英台》能传颂千古,不是偶然,梁祝的故事为我国古代人们乃至于现代人提供了一个爱情的丰满的模板,几乎每个人都羡慕梁祝的爱情,又很难遇到梁祝的爱情,它像夜晚窗边的月亮,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给我们无限地美好和极大的想象空间,在我们的内心世界留下了一块唯美爱情的圣地。

梁祝故事传诵千年背后的思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