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管理者,你喜欢加班的员工还是早到的员工?

菰單莪的亼


作为管理者我可能更青睐加班的员工,因为管理者清晨上班看到早到的员工,无法识别早到一分钟还是一个小时。而管理者下班的时候,放眼望去,那个比管理者下班还晚的员工却容易给管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网上一直有这种说法,有的老板看到员工加班不高兴,原因是白天一定没好好干活,不会拖到晚上加班。这种比较少见的情况,不能作为普遍老板的心声。人是感性动物,没有人天生喜欢加班,拿着不变的工资,到点不下班,无法与家人准点吃饭,除非他疯了或是工作狂。工作狂也讲究产出比、回报率吧!

老板永远喜欢眼见为实的看业绩,加班不能说明你一定在努力,至少你愿意选择加班,作为管理者需要鼓励这种精神态度,倒不是加班精神,而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追求完成率、效率的工作态度。

一、不可否认的事实:为何领导喜欢加班的员工?

这是一种职场里的普遍现象,老板眼中的加班等同于“你在拼搏”。作为公司领导,80%都会有这类选择或考虑,我将这类现象称之为“职场管理认同”。

领导为什么不喜欢效率高、准时下班的员工? 因为给老板不踏实,会耍小聪明,往往适得其反。工作的有序完成,是为了满足领导的期待,而非自我感觉良好。你感觉好,是出去对,自己的低标准低要求,并不是老板心中所要的标准。

再比如面对工作的突然变化难以接受,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不顾及公司大局、他人的立场。喜欢固执己见,不善于倾听,个性太强用在职场环境里不一定是好事。没有职场角色意识,始终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待着。

这一个个标签、一个个点,老板都可以无限放大在你身上,一个不愿意加班的员工,可能不那么客观,但这就是感性的人容易联想到的,尤其公司明明很忙的时候,你表现出不愿意加班,给哪个老板心里都不会舒服且会放在心上。那加班就显得可以满足老板的部分期待和心理安慰:

1、乐意配合,团队协作,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职场环境里,效率低一点没关系,能力差点也没有关系,态度最重要。就怕你效率低,还自己一个人在那里默不作声,做好做坏自己给自己交代,领导也不知道,但是懂得团队协作是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也是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2、服从领导管理,听话照做,做事没有太多借口。

选择主动加班的热点,会影响更多人加班。看到别人留下来加班,自己也不好意思离开,说明你具有同理心和一定得责任心。

有的人自诩工作能力强,但是得不到领导的重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太执拗脾气硬,不懂得柔软。而那些服从管理,乐意听话照做的人,反而在长期的职场环境里,给领导树立了一种正面积极的工作印象,自然更受欢迎。

3、积极形象,容易给领导树立一种忙碌的感觉。

虽然不鼓励加班文化,但是加班还是起到一定积极的影响作用的。如果你是个基本员工,加班会让你的直属领导管理的更加轻松,甚至也能帮助她减轻一部分工作量。另外,我们除了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那摊事,更重要的是建立角色意识,职场需要互动交流,因为不止你一个人往前走。

4、凡事竞争激烈的公司,都有加班文化。

企业生存环境艰难,行业竞争激烈,如果不想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这样。就连华为、腾讯、阿里、京东等等,国内,数一数二的巨头公司都带头加班,那些中小型企业还有什么理由不加班吗?竞争环境所致,别无选择。

大部分私企公司没有核心技术,只能靠着搞搞代工和廉价劳动力来维持实业经济。为了节约成本,恨不得把一个人扮成两个人来用。何况一些加急的、季节性、周期性的大量订单近日不可能,招聘到兼职人员的,又没有办法聘用全职,靠着加班来维持。私企没利润就等于慢性死亡,还要面临发工资,老板考虑的是没有效益公司就要破产倒闭了。就这样在这种恶性的竞争生态环境下,加班成为普遍现象。

加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工作成效,而不是停留表面上的熬时间

对于加班问题企业、员工要理性看待,其实不仅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国企、民企还是外资企业,都存在强制加班的现象。企业老板都巴不得员工能全身心不休息为企业服务创造效益,并且很多企业都以为加班是企业文化,是敬业的体现。问题是这种让员工埋怨抱怨强制的加班制度,能否真正提升企业的工作成效?

1、加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工作成效,而不是停留于表面形式上的熬时间,而不是为了加班而加班。不是为了做给老板看到不是因为怕同事议论,不是因为心中的愧疚感,加班更不是什么企业文化,天天加班最后倒闭的公司多了去了,不加班但发展的好的企业也多了去了!这本身就应该一分为二的去看待。

2、企业应该从管理体系上提升内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合理安排工作进度,明晰每个人的工作目标,做到员工自发主动的工作,而不能靠强制员工加班来解决。这样不仅会让真正务实工作的员工失望,同时会催生出磨洋工现象。

3、企业老板不能蛮干、不慌张、不攀比。

无效的加班,毫无意义的个人情绪上的宣泄,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让员工抱怨连连。有必要的加班比如产品必须在甲方规定期限内完工,此时要求员工加班是能够理解的,这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再比如每年淘宝搞到双11购物节,从淘宝总部、B端的一个个店铺那可是争分夺秒的去干,干的好甚至抵上一年的销量。这种特殊情况加班相信员工也能理解,最不能接受的是可以第二天完成也不影响整体进度,可以迟一天交给甲方,偏要每次都提前,给客户印象是好得不得了,但是苦了员工,要知道客户也是不能无底线的宠的,会越宠越娇惯,对你会提出更加过分的无理要求。

4、 加班要有加班的好处,加班费和加班福利不能少。少靠给员工洗脑或者强制加班,否则就是变相的压榨,员工也都不是傻瓜。经常听到一些员工抱怨,每次老板看到我在加班,总是习惯的说一句“辛苦了”,切忌只停留在嘴上,员工更喜欢是不是来点刺激的老板,这样加班也会更加有动力和盼头。公司不存在完全不加班的情况,只是量大量小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适当给员工,一点甜头和奖励,让员工更心甘情愿的加班,不是更好吗?

三、对于新人加班的意义和忠告

加班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刚刚工作的新人,加班也是一门学问,提前了解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会有很大帮助。如果上班有好好的做事并且工作效率好,那么就有可能会因为没有加班而被认为不够勤快;如果上班没有在做事,就会被认为工作效率低而不得不加班。

有学问的加班能帮助新手在职场中站稳脚跟。很多新人刚到一家公司也许就能看到很多人明明晚上不忙都坐在那里加班。假如新人刚到公司,想表现自己的勤奋,千万不要天天加班,可以有学问的选一些日子加班,比如在公司有临时任务或紧急情况时,就算你完成了本职工作,也要帮助公司或同事多做一些事情。

新人在公司必须要有一个圈子。通过加班,私下能间接的掌握相关信息,这样你能更快速了解公司深层次的一些情况,公司的盈利,领导的性格,这些有助于你在试用期时更全面的了解整个企业,最终决定你的去留。而且通过加班,与老同事加深感情,在工作中也能为你提供相关帮助、指导,避免没有经验而犯一些错误。

财富学习委员会的专业回答,供参考


学习委猿


早到和加班的我都不喜欢,我喜欢有工作效率的员工。早到和加班都是些小动作,磨洋工的表现。有效率就不一样了,只要能把事办好,你就是躺在被窝里,用手机遥控指挥就能办事办了我都乐意。还有什么加班,早到,都是扯;需要你干的时候,别人5个小时才能干完的,你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就能干完,你就可以玩了,有事也可以先走了,不用按部就班。要经常加班才能完成的工作,要么就是领导无能,要么就是员工无能。


实用内家拳法践行者


如果我是管理者,早到和加班的人肯定都喜欢。但是我会尽量安排好工作,避免员工过度劳累。对早到和加班的人,一定会表彰,让他们的辛劳得到肯定,不会让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吃亏。

早到体现的是一个人职业操守和工作态度

我工作已经十年了,基本上每次还能坚持早到办公室,提前打扫卫生。但我也见过一些人,早上迟到半个小时上班,中午多休息1个小时,下午再提前半个小时下班,一天工作5个小时。如果能够顺利把工作完成还好,如果工作也推推拖拖,大打折扣,其他人怎么看。如果不加制止,很快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大家都开始偷懒。

加班是一个人责任心、工作态度、服从意识的体现

有时候,因为一些紧急工作,需要加班。这个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责任心、工作态度还有服从意识。我有一个朋友曾跟我说过他的一次煎熬经历。头天晚上十一点接到通知,要求他第二天早上八点筹备一个会议。事情突然,什么准备都没有,甚至连参会人员都没有通知。当时朋友心里非常气愤,这么晚通知,不是难为人吗,领导到底想干嘛?但是,他又思前想后,感觉事情不能考虑的太狭隘。当天晚上他加班到凌晨一点,第二天七点又早早到达单位。事情完成的很圆满,领导很满意,后来多次把这件事拿出来表扬朋友。

其实,谁都有脾气,但是有些事情领导也很无奈,我们干工作不能什么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上天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另外,如果我是管理者,一定会搞好后勤保障工作,备好加班餐,同时不能忘了给加班的人发加班补助。干啥事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到位了,大家吃饱穿暖拿到钱,干活肯定更有劲。


蜗牛爱上树


我个人更喜欢早到的员工,最不喜欢的就是疲劳作战。

我的两位部门领导,就是两种不同的风格。我们是八点半上班五点半下班。部门一把手每天八点二十到办公室门口守着,但是不提倡加班,每天准点下班,工作讲究效率。二把手每天八点半踩点到,但是到了下班就是不走,搞得我们也不好走,做事讲质量,注重时间堆积。

在我们部门内,更喜欢的都是一把手。


楼下青年


我想那些喜欢早到员工的都是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吧,八小时工作制,晚一分钟下班都会觉得吃亏了。而你们却不知道我们这些小企业的难处,我们当天的订单必须要当天完成,第二天一早就要给客户送货,有些订单接近下班点才发过来,如果没有加班的谁来做?所以我还是喜欢加班的员工,因为每天的订单就算有很早发过来的也都不会很急,而需要加班来做的订单却一定是很急的。我想没有哪个老板愿意多出些加班费来做一些不急的订单吧。

每个单位都不一样,但是我想每个管理者应该都喜欢一种员工:需要早到的时候能早到,需要加班的时候能加班,这样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小小压铸工


分析:
我认为加班和早到都是员工勤奋工作的表现形式,加班和早到或许是管理者喜欢的员工,但并不一定加班和早到的员工就是好员工。管理者需要知道加班员工的任劳任怨和早到员工的勤勤恳恳,会为他们带来什么价值?一位合格的管理者评价好员工的标准应该是多维度的。

我先讲个加班的小故事:

我刚毕业的师妹,她跟我抱怨工作以来加班一直很多,每次下班都不好意思正常走。因为领导还在加班,好多同事也都在座位上埋头干活,她也是新人,就一直加班到有人下班才敢走。有次她家里有事,想早点走,还遇到了特别尴尬的场面,她刚离开时,旁边一个同事突然说一声:静静,这么早就下班了? 其他同事警惕的目光齐齐地扫射过来了。幸好她提前跟领导请过了假,不然这是多尴尬的场面啊!

同事们虽然加班是家常便饭,但是工作效率偏低,往往真正的下班时间到了,才正式打起精神来开始工作,还显得很忙碌的样子。即便如此,这些加班的人反而更受领导的欢迎,甚至季度年度的优秀员工也和加班时间挂了钩。我师妹无法理解,这不是变相鼓励工作拖泥带水、白白消磨时间吗?

正常下班怎么就成了一件尴尬的事了?正是这个公司浓重加班文化和高层绩效考核方向偏差共同造成的。因为员工怕被管理者不认可我们的努力。这时,“加班时长”就与“管理者认可我们的工形”成了正相关关系。也就是俗话说的“管理者喜欢加班的员工”。

在这样的公司文化熏陶下,管理者自然就会喜欢爱加班的员工。但是这样加班真的很为公司带来真正的价值吗?最近更有搜狗员工爆出以加班时长作为裁员标准的消息,社会舆论四起,大家争议的一点就是:加班是否有效率。

再讲个早到的故事

我们办公室的实习生,Alice,特别勤快,每周实习4天,每次都特别早到办公室,我们是弹性工作制,她每天准时8:30就来,义务帮大家把快递、文件分发到工位上,大家都特别喜欢她。一周后,她领导把她辞退了,原因是经她录入和处理的数据错误太多,她老板一边核对数据,一边改错误数据,还不如自己重新干一次快。Alice真的是哪里哪里都好,就是太粗心,这一条就把所有勤快的好印象都打败了。

就算Alice不粗心,那么她早到帮忙做的工作也都是跟她核心工作不想关的。最多也只能被评价为“周边绩效”良好。什么叫周边绩效?周边相对于核心而言,是指对员工非核心工作所作出的努力,但是对核心工作没有直接贡献。周边绩效的作用像润滑剂一样能够建设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环境融洽,人际关系融合、对工作成果起到了促进和催化作用,有利于整个团队和组织绩效的提高。

如果我是Alice,我早到,可能会花时间在核对我录入的数据准确度上。

反过来员工需要了解:作为管理者是如何评价员工呢?

我们换位思考,如果我们自己是管理者,我们会喜欢什么样的员工呢?管理者自己也有绩效目标,他们带领的团队是为这个绩效目标努力的。哪怕是CEO也一样有绩效目标,整个公司都是为了这个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这点搞清楚了,我们就知道作为员工怎样表现才会令领导满意了。

1-工作态度端正

管理者评价员工好坏,绝对不是单纯的加班和早到。当然我们也有很多加班和早到的正面典型。但是他们的工作目标绝对不是工作时长,而是高质量工作结果。这就需要我们需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比如,我师妹所在公司的案例,我给她的建议是要搞清楚她留下来加班是为了什么?比如数据录入和数据统计工作。工作量大,人手短缺,那么就想办法提高数据准确率,增加数据统计方法,从各种角度去发现数据关联性。比如办公软件技巧Excel有很多强大的功能解决效率问题,其他更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都可以大大改善工作效率。

工作不是为了表现给谁看,而是我们找到了自己努力的真正目标,从而我们才会对工作、对工作中的同事、都表现出热情、激情和活力,才会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2-能够抓住关键点

管理人员在分配完团队成员各自任务之后,

具体方法:将难点和问题转化为反问句,再从这个疑问开始展开思考,逐渐形成正确的客观的判断。

比如,人力领导需要在职人员花名册,那么我们就需要自己反问自己,领导为什么需要花名册?哪些信息需要在花名册里面体现,哪些信息是不需要体现?如果经过确认,这份花名册是为了绩效考核服务,那么花名册就需要体现职级、岗位、入离职时间、历年绩效成绩和绩效评委等信息。绝对不可以单纯从人力系统里面随便调一份名单给领导。

注意事项:疑问必须简洁有力,抓住核心问题。

3-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团队中各成员都要相互配合,角色分工各有不同,领导会偏爱能够带动节奏的员工和润滑剂员工。他们一般具备如下行为特征:沟通、融洽、协同、参与。

沟通能力强的作用: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团队相处融洽的作用:提高团队工作配合度。

团队协同能力强的作用:懂得如何调动团队成员擅长的知识和资源。

参与度高的作用:更快速了解工作进展,知识与信息更新速度快。

4-工作结果良好

管理者最直接体现他们对员工的努力与认可的方式就是员工绩效评定的结果。

管理者评价员工的时候,会从他们负责的业务、项目和汇报层级来评定员工绩效。我用思维图大致解释: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在绩效评定这件事情上,是逆向思考的,从结果出发,从结果对应的人出发。直接汇报、间接汇报、不听取汇报(不听取汇报:三层汇报关系之外的,即下属的下属的下属)

第一层:最重要的工作成果对应了哪些直接向他们汇报的员工;

第二层:最重要的工作成果对应了哪些间接向他们汇报的员工;

第三层:最重要的工作成果对应了哪些不听取汇报的员工;

依此类推

第四层:哪些紧急工作成果对应了哪些直接向他们汇报的员工;

第五层:哪些紧急工作成果对应了哪些间接向他们汇报的员工;

第六层:哪些紧急工作成果对应了哪些不听取汇报的员工;

……

通过对管理者对员工评价的思维过程,对于我们调整日常工作表现有很大的启发。

管理者对“加班多、早到多”员工的内心独白

我们了解了管理者的思考过程,那么我们也需要了解管理者内心判断逻辑。我通过思维象限分析法,更直白的解释工作 “加班多、早到多”与管理者的评价相关程度:

解释如下:

等级一:优秀。贡献度高+工作时长短。

等级二:优良。贡献度高+工作时长长

等级三:良。贡献度低+工作时长长

等级四:劣。贡献度低+工作时长短

管理者的内心独白,一图以蔽之:

四点建议:如何成为管理者喜欢的员工?

在超负荷工作的情况下,不能盲目通过加班或早到这样增加工作时长的方式解决问题,需要向内找寻力量。解决工作方法,攻克技术难题。

关键词:提效。

1、发掘工作重点。一定要把关注的点放在工作的核心任务上,而不是表面。如果真的能够纵深发掘工作,那么工作会越来越多,加班不可避免,这里的加班就变得有意义。

2、调整努力的方向。超负荷工作必然产生了大量加班,如果在工作结果预期结果不好的情况下,那么就应该及时调整方向,给出改进方案或建议。回头重新确认工作目标是否理解正确。

3、限定自己时间完成任务。给自己设定一个成果目标,可以单一目标,也可以是一系列目标,但是我们必须在给我们自己设定的Deadline之前努力尝试实现目标。

为了增加完成每个目标的趣味性,你可以尝试自我激励法:

自我激励法:每个完成一个小目标都需要自我奖励,来激励下一个目标完成,也叫普雷马克原理。比如,2019年你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一个亿”已经完成了,那么你就可以满足自己一个愿望了。这样我们完成2020年的小目标的时候就会更有动力。

4、尝试新的思维方式。工作中过于常规的工作,很难有新突破点,那么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突破固有的思维框架,尝试新角度、新思考的顺序,拜托固有限制,或许从毫无头绪的工作中串联起来,够得到启发。

比如,我们会使用思维导图,帮助我们梳理杂乱的逻辑,理清楚从开始经过各种可能性、因素达到结果的表现形式。

简言之:思路、步骤、方法。

结束语:

本文并不是否定加班或者早到,因为加班和早到都是努力工作的表现形式。但是不能光有形式,一定要有内在本质的努力方向。无论是加班耗时长,还是早到表现勤奋,都不能够完全被认为是好员工。任何努力都需要找对方向,找到合适的方法。

想要彻底改变自己,不完全取决于你花了多长时间,更重要的是在于你是否用了心并找对方法——沃伦巴菲特。


人力管理启示录


我经常与机械设备打交道,一次领导调换,来了一位新领导,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后大刀阔斧进行改进,有一次进屋发现修理工在休息室闲谈是大发雷霆,我劝了几句,火气还未消,领导就是领导,这里没有祟拜的意思,后面我说的那句话怒气全无,我说,他们全在休息室呆着,证明设备是完好的,表扬后加钱,如果全在外忙碌,扣钱,因为设备全是毛病,他们是出工不出力,没想到我的话在周一安全会上,领导基本把我的话原封不动说了出来。作为管理者,应该喜欢在八小时工作内完成定额任务的人,早来也好,加班也罢,不完成任务是句空话。


拥有你的天地


你好!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本人说实话吧!我是比较喜欢早到的员工的,喜欢加班的需分情况来说。

下面来一起分析一下!

第一,能早到的员工,说明每天是能把工作放第一位的,他(她)在乎这份工作,肯定也会努力工作,这样的员工谁都喜欢。

第二,早到的员工,说明每天能事前做很多准备工作,这样的员工办事基本也差不到哪儿去,我是很喜欢的。

第三,“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勤劳的员工也总是能把事情给你办的很好。就算他(她)笨一点,但有句话叫“勤能补拙”,领导也会喜欢这样的员工。

第四,站在公司成本管理的角度,早到的员工也没有说给加班费之说吧!这样的员工为公司无私奉献,哪个领导不喜欢呢?

相反呢!喜欢加班的员工,不是说不喜欢,也要分清楚状况来进行区别对待的。

第一,因工作忙确实是只能配合加班加点完成工作的,这样的员工也是领导喜欢的员工。

第二,因能力差一点,为完成工作而努力加班去完成的,领导也需要去鼓励。

第三,假如完全只是为了混加班费的员工,白天磨洋工,晚上来混加班的,这样的员工领导肯定是不喜欢的,但现实生活中领导往往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按时把工作完成,一般也不会对你怎么样,但在最后工作业绩考评时,领导肯定会打折的。


所以说,领导肯定是比较喜欢早到的员工的,喜欢加班的部分喜欢。


笑傲浆糊阿辉罗


作为管理者,如果以“加班或者早到”这样的要素来决定对员工的好恶,这是智商出问题了!提问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应该没有从事过管理工作,尚可有情可原,但从来现在开始,必须要清楚这种思维方式与评判方式是极其不合理的!

老鬼站在管理实践的角度谈些内容:

一、一定清楚:管理者喜欢或者赏识某个员工,一定是因为此员工能够提供的“综合价值”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接纳、喜欢!

管理者喜欢某个员工,一定是此员工那老鬼提供的某个或者某几个价值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满足了领导的某些需求!

加班或者早到只是一种行为表现形式而已!而非价值的具体表现。当然了,有些时候某种表现本身也能够迎合、附和领导的某些观点、思想——这种情况下,也权且可以称之为一种价值。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行为表现本身的价值并不大!

二、某些企业、单位里,领导确实会比较偏向于让员工加班或者提倡大家早到。但一定注意:加班或者早到只是迎合领导心理、观点的一个要素而已!

说的通俗一点:领导喜欢让人加班或者早到,那你加班了或者早到了,顶多算是满足了这个领导内心里最基础的一个要求而已!这根本不构成领导喜欢你的原因!

换种说法:你早到了或者加班了,领导才认为这是正常的;你卡着点儿到或者不加班,领导会讨厌你!——并非早到了或者加班了领导就会喜欢!

因此,加班或者早到的行为,顶多算是满足了领导基本标准的一个行为而已!

三、无论你的领导素质高低、能力强弱或者价值观如何,与领导保持良性互动与沟通是一个几乎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即使你既早到又加班,如果日常躲领导远远的,很少与领导进行沟通、交流、互动,都很难得到领导的“喜欢”——这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逻辑!因为,你的领导也是人,领导也是由感性与理性共同作用的人!

除非你所从事的工作,所产生的价值对企业或者部门的运作起到了关乎全局或者影响重大的作用,否则单单凭借早到或者加班是不可能得到领导喜欢的!

四、必须要清楚获得领导信任、支持、喜欢、赏识的必要因素,否则你在职场的发展空间与上升渠道都可能受到影响。

如果你认为:反正我干我的活儿挣我的钱,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那就算了。

而如果你希望自己在企业中发展的更好,获得更多的金钱或者职位方面的升迁,那一定要全面的分析、了解“获得领导认可、赏识”的要素都有哪些!绝对不可以像题主朋友这样拿一个最基础的要素来进行评估!

要想获得领导的赏识、重视、喜欢、提拔、重用,需要考虑并且做好的方面很多!绝对不可以再拿“早到、加班”这种因素来做二选一喽!

职场生存与发展的思想、技能、规则、法则、人情世故等等,是职场人应该关注、重视、研究、学习的,是要依靠我们的理性来认真对待的。那些表现很“潇洒、任性”,甚至有“爷”想法的人,很遗憾,对自己没什么益处。

并非老鬼在附和部分阅读者认为的“企业糟粕”,而是要以现实为出发点,为自己正确更大的发展空间、时间、资源、人脉而已!否则,即使你有天大的报复,也没机会施展啊!


以上供参考吧。

老鬼归来·今日头条2019年度职场领域十大头条号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老鬼归来


你好,我是奈何,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作为一个管理者,我非常喜欢早到的员工,在某些情况下也喜欢加班的员工。

一、早到的员工自律性强,工作热情高,对制度严格遵守。

1、早到的员工对自己的作息时间有严格的安排,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发挥出更大的工作效率;早到公司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制定好今天的工作计划,在同事到来之前就可以开始自己的工作,比别人多一些时间;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能早到,说明员工注重自己的休息,身体是本钱,早起能好好调整自己的状态,为一天的工作提供长效续航。

2、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希望自己能早早到公司,做喜欢的工作,做更多的工作,与团队一起前进。

3、企业制定规章制度,为的是在公正公平基础上更好的管理员工,实现双方的可持续发展。员工早到,这是员工具有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表现,员工能清楚认知在这制度下如何开展工作及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加班得员工是有效率还是无效率的加班,什么情况下加班。

1、一些员工加班是为了更快的完成工作,以及提高自己的劳动报酬。这样的员工有勇气,有毅力,比别人更努力,能把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在工作上,说明这个员工能为大局、为自己着想,把自身更好的融入企业这个团队,共同发展。

2、有的员工是正常上班时间工作不完成,拖拖拉拉,到下班后加班加点完成,可能是为了加班费或者打消无聊的日子。

3、有的员工加班是无效率的,对工作的完成度起不到推进作用。

三、不同情况区分看待。

可能早到的员工因为某些原因(交通、家人等等)会早到,但不一定代表他有多高的工作热情;加班的人有认真的,有混日子的,心理态度不一样,所看到的格局是不一样的。

总结:作为管理者是喜欢一个早到而且工作效率高的,加班是为了公司的前进发展的员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