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汽車價格會出現大幅度的優惠嗎?

修車人玩車


疫情之後:汽車市場會出現一輪殘酷的價格戰

社會問題本篇不討論,只綜合一些顯而易見的改變對車市的影響進行分析,重點為本輪影響不僅限於對企業的影響,C端市場的購買力必然會出現下滑。


第一節:剛需與能力

靜下心來回想2003年的薩斯,感覺就像昨天的事情;一次全國性的疫情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之大令人哀嘆,作為經歷者對於壓力的感受可以說是相當深刻。那麼2020年的新冠疫情是否會帶來相同的影響呢?

理論上肯定會有,但其程度要以疫情持續的時間決定;目前無法確定還會持續多久,只是情況似乎並不樂觀,那麼這一階段帶來了哪些問題呢?

  • 收益歸零

  • 開支加劇

  • 儲備開支加劇

  • 債務償還壓力

這四點至少對於沒有“鐵飯碗”的絕大多數普通務工人員而言是匹配的,雖然面對疫情大家不得不配合執行隔離政策,但是坐吃山空的事實也不能否認。且正常生活的開支成本有所上漲,生活壓力會改變人的消費觀;同時在透支消費成為常態之後,相信有諸多撐起車房以及奢侈級大宗消費品市場的年輕人壓力更大,具備正常經營性債務或特殊債務的人們可能會欲哭無淚,消費觀則會在相當大的範圍內改變。

很多從事行業分析的同道似乎有些盲目樂觀,認為能一定程度隔離外部空氣的汽車,會成為人們儲備防護的首選消費方向。對於這種評價只能說這些分析師的分析角度不夠宏觀,分析行業發展的基礎並不是企業的技術或者產品線規劃,而是消費市場的核心動態變化;誰都知道汽車好,買不起又怎麼辦?

這就是疫情對消費觀的改變,人總不能生活在汽車裡,面對這種疫情最理想的防護狀態是宅在家裡儲備好口糧;所以這一輪疫情對C端消費市場的影響很有可能會是空前的程度,連續增長十餘年的汽車市場在2019年因排放升級速度過快出現了下滑,2020年則有可能因購買力的下降,以及消費觀從透支消費改變為偏向儲蓄而出現程度可能更大的下滑。

任何行業的分析都要基於人來分析,脫離了用戶心態的分析都是空談。


第二節:汽車平均價格走勢預測

基於第一節的分析得出的結論為消費市場的體量會有縮減,產銷量無法達到理想的銷量則需要減產,然而這種惡性循環並不應該出現。所以二度刺激消費市場則非常有必要,但面對事實購買力的下降則只能以降價求生存。且透支消費觀如退居二線,那麼中高端與豪華等級汽車的市場佔有率必然被壓縮,那麼第一輪展開價格戰的必然是這些車,隨著而來的則是鏈式反應。

簡而言之為豪華品牌壓縮中端車,中端車擠壓普通合資品牌的生存空間,合資品牌下探至消費級與一線國產汽車展開市場份額的爭奪戰,整個車系的價格都會下探。所以疫情之後車市的價格曲線可能又會引起車企們的“哀鴻”,也就是開始了第二輪自然界催動的企業優勝劣汰;一線車企能夠在這一輪下探過程中以薄利多銷的方式維持正常運轉,而大多數生存本就艱難的二三線車企則有可能被行業清洗了。

總結:疫情過後百業待興,不過各個領域的發展都會出現白熱化的競爭;在這一階段內消費市場與供給市場雖仍可以穩定健康的生態,只是整體氛圍不見得會特別積極。




天和Auto


疫情過後汽車價格很難大幅度下降。最會跟風的就是商人,前幾天網上出現加油站關閉的謠言,很多人在降價前一晚去把油加滿、降價後謠言不攻自破。這次疫情也是如此,疫情導致工廠延遲上班、下游配件產能不足,汽車產能也會受限制,短時間難以恢復。


這段時間沒有私家車幾乎是寸步難行,城市裡公交車停運、部分城市長途客車也停運。而疫情期間即使公共交通全面開放,乘坐的人也不會多。這個時候私家車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上下班方便,家人乘坐也不用擔心被病毒傳染,更安全一些。而已經擁有私家車的家庭,對汽車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例如空間、空氣淨化系統等 。今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因此經濟條件尚可的家庭,疫情過後可能會有升級汽車的想法。

因此一部分沒有汽車的家庭、或者以前沒有覺得汽車有多麼重要的家庭,經歷這次疫情後就會覺得有一輛私家車是多麼的重要。因此疫情過後購車慾望被激發,一部分沒有汽車的人也會萌生購車的想法。疫情結束後,短期內民眾對公共交通工具還會有一定的“排斥感”,也會導致汽車銷量上升。



這個機會是千載難逢的,汽車產量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在需求量激增的情況下汽車的優惠幅度肯定會縮減,並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優惠。尤其是經濟性轎車,門檻低是未來銷售主力。而一些高端車可能就不如經濟性汽車樂觀了!高收入家庭並不會缺少汽車,換車也只是少數人的想法。因此疫情過後經濟性轎車優惠幅度會縮減,豪車優惠幅度會增加。


水墨丹青一世情


此次肺炎疫情對全國各個行業的發展都或多或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當然對國內汽車行業的發展也造成了一定的衝擊。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在2019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太難了的背景下,這次肺炎疫情的衝擊對車市屬於雪上加霜,導致剛剛回暖的車市又有一定影響。”

首先,受疫情影響,全國春節假期延長,假期的延長意味著各大廠商無法正常生產,勢必造成產量不足,同時2月份的銷量會嚴重下滑,從目前來看,各大廠商短期內很難按計劃恢復生產,2月之後,很多經銷商可能面臨著熱銷車型的短缺。

受疫情的影響,這段時間大部分消費者都選擇在家隔離。全國的各行各業都收到一定程度的衝擊,這個不僅僅是汽車的行業,不是說行業受到衝擊就會全方面降價促銷。雖然疫情對汽車產量短期內的增長造成了一定的抑制影響,但疫情之後,汽車銷量或將迎來短暫的“爆發期”。在疫情期,由於公交出行和網約車出行都有被交叉感染的風險,而且很多地區公交都暫時停運,這時候私家車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當然私家車還可以創造相對安全可控的出行環境,這樣勢必刺激無車一族的購車熱情,而且這部分消費人群還是佔了不少的比例的。

綜上所說,個人的觀念是:疫情過後,汽車行業不會進行大幅度的降價,小浮動的促銷還是會有的。消費者如果有購車的需求,建議可等著疫情過後1-2個月進行購車,此時車企的產能也能跟上,各個經銷商也會有一定的優惠措施吸引顧客,此時購車價格應該有所優惠。

您好,我是一個汽車領域創作者,關注我,一起閒談汽車的那些事兒!


清的那些事


疫情並不能阻攔真實購車者的需求,個人覺得是經濟適用行車型價格優惠幅度減少,車市回暖

很多人擔心疫情會嚴重影響汽車行業銷量,毋庸置疑已經產生嚴重影響,但並不一定完全悲觀。

雖然防疫期間,汽車企業、零部件供應商等處在停工階段,各地4S店經銷商停業,但消費者並未因疫情就放棄購車的需要,只是購買時間需要等待疫情結束,這也為後續的銷量爆增帶來可能性。

積極的一面是,今年公交車、地鐵的停運,火車、出租車的停駛,也激發了無車一族買車的動力。市民都對公交車有一定恐懼心裡,部分沒有汽車的家庭、或者以前沒有覺得汽車有多麼重要的家庭,經歷這次疫情後就會覺得有一輛私家車是多麼的重要。因此疫情過後購車慾望被激發。











華南兄弟在天津


疫情過後不會有大幅度降價。

第一,價格彈性不足,降價對銷量幫助不大。疫情期間客流幾乎為零,疫情過後需要較長時間恢復,等客流恢復之後再降價,促進成交。

第二,工廠停產停工多日,導致庫存不足。春假期因疫情延長,造成產能停滯。尤其是武漢及周邊,作為汽車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整車和供應鏈的恢復生產將嚴重滯後。

第三,本已經生存艱難的經銷商,很難大幅降價虧本銷售。


數據知道


會有優惠,大幅度的不會有,可以參考03年非典疫情汽車銷售70%的漲幅,因為疫情期間很多人發現私家車的必要性,由此催長汽車消費,汽車行業疫情期間銷售受到影響,可影響的不僅僅是車,幾乎所有實體經濟都大受打擊,你可以想象所有東西都大幅降價嗎?肯定是難得發生的。



當下讀書


大幅度優惠不可能,本身武漢是汽車工業的重要地區,現在除了新冠肺炎這檔子事,能保證以往的優惠就不錯了


Aaron了


疫情後絕對不會出現降價的,除非是正常促銷降價等,但是和疫情無關,漲價倒是可能


方少24808010


為了銷量應該會不過是暫時的,因為經過這次疫情有很多人還是感覺有輛車子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