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汽车价格会出现大幅度的优惠吗?

修车人玩车


疫情之后:汽车市场会出现一轮残酷的价格战

社会问题本篇不讨论,只综合一些显而易见的改变对车市的影响进行分析,重点为本轮影响不仅限于对企业的影响,C端市场的购买力必然会出现下滑。


第一节:刚需与能力

静下心来回想2003年的萨斯,感觉就像昨天的事情;一次全国性的疫情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之大令人哀叹,作为经历者对于压力的感受可以说是相当深刻。那么2020年的新冠疫情是否会带来相同的影响呢?

理论上肯定会有,但其程度要以疫情持续的时间决定;目前无法确定还会持续多久,只是情况似乎并不乐观,那么这一阶段带来了哪些问题呢?

  • 收益归零

  • 开支加剧

  • 储备开支加剧

  • 债务偿还压力

这四点至少对于没有“铁饭碗”的绝大多数普通务工人员而言是匹配的,虽然面对疫情大家不得不配合执行隔离政策,但是坐吃山空的事实也不能否认。且正常生活的开支成本有所上涨,生活压力会改变人的消费观;同时在透支消费成为常态之后,相信有诸多撑起车房以及奢侈级大宗消费品市场的年轻人压力更大,具备正常经营性债务或特殊债务的人们可能会欲哭无泪,消费观则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改变。

很多从事行业分析的同道似乎有些盲目乐观,认为能一定程度隔离外部空气的汽车,会成为人们储备防护的首选消费方向。对于这种评价只能说这些分析师的分析角度不够宏观,分析行业发展的基础并不是企业的技术或者产品线规划,而是消费市场的核心动态变化;谁都知道汽车好,买不起又怎么办?

这就是疫情对消费观的改变,人总不能生活在汽车里,面对这种疫情最理想的防护状态是宅在家里储备好口粮;所以这一轮疫情对C端消费市场的影响很有可能会是空前的程度,连续增长十余年的汽车市场在2019年因排放升级速度过快出现了下滑,2020年则有可能因购买力的下降,以及消费观从透支消费改变为偏向储蓄而出现程度可能更大的下滑。

任何行业的分析都要基于人来分析,脱离了用户心态的分析都是空谈。


第二节:汽车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基于第一节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为消费市场的体量会有缩减,产销量无法达到理想的销量则需要减产,然而这种恶性循环并不应该出现。所以二度刺激消费市场则非常有必要,但面对事实购买力的下降则只能以降价求生存。且透支消费观如退居二线,那么中高端与豪华等级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必然被压缩,那么第一轮展开价格战的必然是这些车,随着而来的则是链式反应。

简而言之为豪华品牌压缩中端车,中端车挤压普通合资品牌的生存空间,合资品牌下探至消费级与一线国产汽车展开市场份额的争夺战,整个车系的价格都会下探。所以疫情之后车市的价格曲线可能又会引起车企们的“哀鸿”,也就是开始了第二轮自然界催动的企业优胜劣汰;一线车企能够在这一轮下探过程中以薄利多销的方式维持正常运转,而大多数生存本就艰难的二三线车企则有可能被行业清洗了。

总结:疫情过后百业待兴,不过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会出现白热化的竞争;在这一阶段内消费市场与供给市场虽仍可以稳定健康的生态,只是整体氛围不见得会特别积极。




天和Auto


疫情过后汽车价格很难大幅度下降。最会跟风的就是商人,前几天网上出现加油站关闭的谣言,很多人在降价前一晚去把油加满、降价后谣言不攻自破。这次疫情也是如此,疫情导致工厂延迟上班、下游配件产能不足,汽车产能也会受限制,短时间难以恢复。


这段时间没有私家车几乎是寸步难行,城市里公交车停运、部分城市长途客车也停运。而疫情期间即使公共交通全面开放,乘坐的人也不会多。这个时候私家车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上下班方便,家人乘坐也不用担心被病毒传染,更安全一些。而已经拥有私家车的家庭,对汽车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例如空间、空气净化系统等 。今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因此经济条件尚可的家庭,疫情过后可能会有升级汽车的想法。

因此一部分没有汽车的家庭、或者以前没有觉得汽车有多么重要的家庭,经历这次疫情后就会觉得有一辆私家车是多么的重要。因此疫情过后购车欲望被激发,一部分没有汽车的人也会萌生购车的想法。疫情结束后,短期内民众对公共交通工具还会有一定的“排斥感”,也会导致汽车销量上升。



这个机会是千载难逢的,汽车产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在需求量激增的情况下汽车的优惠幅度肯定会缩减,并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优惠。尤其是经济性轿车,门槛低是未来销售主力。而一些高端车可能就不如经济性汽车乐观了!高收入家庭并不会缺少汽车,换车也只是少数人的想法。因此疫情过后经济性轿车优惠幅度会缩减,豪车优惠幅度会增加。


水墨丹青一世情


此次肺炎疫情对全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或多或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然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在201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太难了的背景下,这次肺炎疫情的冲击对车市属于雪上加霜,导致刚刚回暖的车市又有一定影响。”

首先,受疫情影响,全国春节假期延长,假期的延长意味着各大厂商无法正常生产,势必造成产量不足,同时2月份的销量会严重下滑,从目前来看,各大厂商短期内很难按计划恢复生产,2月之后,很多经销商可能面临着热销车型的短缺。

受疫情的影响,这段时间大部分消费者都选择在家隔离。全国的各行各业都收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这个不仅仅是汽车的行业,不是说行业受到冲击就会全方面降价促销。虽然疫情对汽车产量短期内的增长造成了一定的抑制影响,但疫情之后,汽车销量或将迎来短暂的“爆发期”。在疫情期,由于公交出行和网约车出行都有被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很多地区公交都暂时停运,这时候私家车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当然私家车还可以创造相对安全可控的出行环境,这样势必刺激无车一族的购车热情,而且这部分消费人群还是占了不少的比例的。

综上所说,个人的观念是:疫情过后,汽车行业不会进行大幅度的降价,小浮动的促销还是会有的。消费者如果有购车的需求,建议可等着疫情过后1-2个月进行购车,此时车企的产能也能跟上,各个经销商也会有一定的优惠措施吸引顾客,此时购车价格应该有所优惠。

您好,我是一个汽车领域创作者,关注我,一起闲谈汽车的那些事儿!


清的那些事


疫情并不能阻拦真实购车者的需求,个人觉得是经济适用行车型价格优惠幅度减少,车市回暖

很多人担心疫情会严重影响汽车行业销量,毋庸置疑已经产生严重影响,但并不一定完全悲观。

虽然防疫期间,汽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等处在停工阶段,各地4S店经销商停业,但消费者并未因疫情就放弃购车的需要,只是购买时间需要等待疫情结束,这也为后续的销量爆增带来可能性。

积极的一面是,今年公交车、地铁的停运,火车、出租车的停驶,也激发了无车一族买车的动力。市民都对公交车有一定恐惧心里,部分没有汽车的家庭、或者以前没有觉得汽车有多么重要的家庭,经历这次疫情后就会觉得有一辆私家车是多么的重要。因此疫情过后购车欲望被激发。











华南兄弟在天津


疫情过后不会有大幅度降价。

第一,价格弹性不足,降价对销量帮助不大。疫情期间客流几乎为零,疫情过后需要较长时间恢复,等客流恢复之后再降价,促进成交。

第二,工厂停产停工多日,导致库存不足。春假期因疫情延长,造成产能停滞。尤其是武汉及周边,作为汽车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整车和供应链的恢复生产将严重滞后。

第三,本已经生存艰难的经销商,很难大幅降价亏本销售。


数据知道


会有优惠,大幅度的不会有,可以参考03年非典疫情汽车销售70%的涨幅,因为疫情期间很多人发现私家车的必要性,由此催长汽车消费,汽车行业疫情期间销售受到影响,可影响的不仅仅是车,几乎所有实体经济都大受打击,你可以想象所有东西都大幅降价吗?肯定是难得发生的。



当下读书


大幅度优惠不可能,本身武汉是汽车工业的重要地区,现在除了新冠肺炎这档子事,能保证以往的优惠就不错了


Aaron了


疫情后绝对不会出现降价的,除非是正常促销降价等,但是和疫情无关,涨价倒是可能


方少24808010


为了销量应该会不过是暂时的,因为经过这次疫情有很多人还是感觉有辆车子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