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節的來歷

史飛翔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這首膾炙人口的詞作中的“元夜”指的就是“元宵節”。

按照中國傳統習俗,農曆正月十五之夜,被稱為“元宵節”。“元宵節”又叫“上元節”、“燈節”,“元夕”、“元夜”。“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節日。元宵節,據說是源於道教。道教把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其實,元宵節的歷史還可以追溯得更早一些。史書記載,西漢文帝劉恆承周勃平“諸呂之亂”後繼帝位,勘平之日正是正月十五。以後每逢此日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遂定為節日。因“夜”在古語中稱“宵”,故名“元宵節”。

說到元宵節,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漢武帝時有一個名叫東方朔的人,為人機智風趣,富於同情心,為了讓一個名叫元宵的宮女能與家人團聚,他設計了一份紅帖傳到武帝手中,帖子上書寫有四句偈語: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六天火,焰紅宵夜。武帝看後大驚,忙向東方朔討問對策。東方朔告之火神君最喜吃湯圓,可讓元宵做上湯圓,皇上親自焚香上供,並傳諭京都千家萬戶也做湯圓,這樣就可以讓火神君心軟下來。同時,下令京都臣民在正月十六日晚家家掛燈,滿城點放焰火鞭炮,好像全城大火在燃燒的樣子,以誆騙天帝。是夜,可讓城外臣民入城觀燈,宮中嬪妃綵女則可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罷大喜,吩咐一切照辦。於是,在正月十六日晚,元宵終於實現了與家人團聚的願望。因鬧燈火,長安安然無事,漢武帝喜出望外,從此年年舉辦。又因正月十五上供的湯圓,宮女元宵做得最好,於是就把湯圓叫元宵,把這一天叫做元宵節。

顯然,這個傳說靠不住。原因在於鞭炮、元宵這些東西直到唐宋以後才出現。但這個傳說巧妙地附會了某些節日習俗,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體現了人們的某些價值觀,營造了節日氛圍,使得元宵節充溢了歡樂、祥和、團圓的氣氛。

元宵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張燈結綵。元宵節張燈的習俗稍晚於元宵節本身的起源時間,大約是在東漢時期。當時稱作“上元燃燈”,為的是祭祀“太一”神,同時,又與佛教傳入中國有關。史載,東漢明帝劉莊提倡佛法,每到正月十五晚即“燒燈”,並親自到寺院張燈祭神,以示對佛教的尊敬和象徵佛家學說大放光明。

到了唐代,元宵節張燈已發展為盛況空前的燈市。據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唐都長安“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如花樹”。唐代詩人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云:“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生動地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

宋代的元宵燈節更是熱鬧非常,“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內前自歲前冬至後,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遊人已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里”。

明清時期,每逢元宵佳節,從正月十五至十八,北京王府井大街燈市口和前門外廠甸一帶,都要開設燈市。元宵放燈,往往還要在燈上寫出各種謎語,人們邊賞燈邊猜謎,別有一番情趣。現在元宵節猜燈謎已成為我國一項富於民族色彩的傳統遊藝節目。

元宵節吃元宵。元宵,俗稱“圓子”、“糰子”、“湯糰”,取其圓形,寓意全家團圓、幸福美滿。唐代稱元宵為“面繭”、“圓不落泥”,宋時始稱“圓子”、“糰子”。元宵起源雖早,但直到宋代,吃元宵尚未普及,元宵仍被視作“珍品”。宋朝詩人姜白石《詠元宵》詩云:“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明清以降,元宵才由“珍品”變為小販走街串巷叫賣的尋常食品,元宵節吃元宵才成為普通民眾的習俗。

在古代元宵節又是求子的好時節。元宵燈節結束後,家家戶戶將掛在門首和祖宗牌位前的花燈依次摘除,分送給結婚不久的新婚夫婦,謂給這些人家“添燈”。“燈”、“丁”諧音,“添燈”即“添丁”,祈願新婦早生貴子。

如今,隨著時代的變化,元宵節的意義也早已發生了變化。元宵節已由原來的祀神演化成為一種遊玩放鬆、傳遞情感的傳統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