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月的第一個月圓夜——元宵節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從西漢時起,正月十五作為祭祀天神的節日就開始受到重視。

那時這日被稱為正月半或月望,隋朝以後被稱為元夕或元夜。唐朝末期才被稱為元宵節。

正月十五隨著朝代的更迭,除了祭祀、賞月外,到了現代,又逐步增加了許多節日元素。

這一天人們會點萬盞彩燈,燃放焰火和爆竹,猜燈謎,對對聯,舞龍,舞獅子,踩高蹺,扭秧歌,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共慶佳節。

新年首月的第一個月圓夜——元宵節

元宵節燃燈的風俗由來已久,在古代,人們為了驅逐黑暗帶來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被賦予了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避邪平安。

在閩南語中燈與丁諧音,燃燈又被衍生出求子添丁,家業興旺的寓意。

新年首月的第一個月圓夜——元宵節

在佛教中,燈是佛前的供具之一,佛教裡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無量壽經》中說‘無量火焰,照耀無極’。

據傳說,正月十五是佛祖釋迦牟尼佛的神變日,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佛教都舉行盛大的燃燈法會。

在佛教盛行的朝代,如漢代或唐代。

正月十五這天無論是在皇宮裡,或是街道上,都要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以示慶賀。

正月十五這幾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晚皓月當空,精巧別緻、五彩斑斕的燈火點燃,如幻如夢,蔚為壯觀。

賞燈成了正月十五的重要節日項目。

新年首月的第一個月圓夜——元宵節

最接地氣的當屬民間藝術表演:舞龍,舞獅子,踩高蹺,扭秧歌。這些民間娛樂節目流傳也有上千年的歷史。

場面是鑼鼓喧天震八方,色彩斑斕繽紛炫目。

尤其是扭秧歌不限制參與者的專業水平,在節日喜慶的氛圍下,居民高興隨時都可以加入行列,頗有普天同慶的節日氣氛。

新年首月的第一個月圓夜——元宵節

無論哪個朝代,元宵佳節的主題都是以熱鬧為主。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這是唐朝時期張祜的《正月十五夜燈》。

新年首月的第一個月圓夜——元宵節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是宋朝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這些詩詞也都描述著元宵佳節的繁華與熱鬧。

新年首月的第一個月圓夜——元宵節

熱鬧繁華的元宵節寓示著人們的富足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讓我們一直傳承下去,屬於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