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怎能沒有宋詞

元宵節,是我們國家傳統節日,從古至今留下了許多關於元宵節的詩篇,有膾炙人口的,也有小眾的,許多古人接著元宵節觀燈,特別是在南宋,從正月十四夜開始,到十六日夜結束,在南宋都城臨安(如今的杭州),全城都會製作燈火供遊人觀賞,不管是皇家貴族,還是功臣子弟,以及普通百姓,都會在這段時間參與到這盛大的活動中來。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正是描述南宋的元宵節。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宵節,怎能沒有宋詞

只可惜,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和辛棄疾的抱負並不能很好的結合,這首詞在描述盛大場景時總透露著一種孤高,不願意同流合汙的性格,最後一句也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引用作為第三境界。幾乎是同一時節的李清照也留下了《永遇樂·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元宵節,怎能沒有宋詞

李清照,見證了靖康之恥,從北宋汴京到南宋臨安,她用詩詞中用同時不同地的景象對比,表現了自己對南宋朝廷的不滿,想想她的一生,也是如同宋朝一樣江河日下,國破之後,誰都不能倖免。

周邦彥和這兩位的生活環境不太一樣,元豐初年到汴京,沒過幾年獻七千字的《汴都賦》,由於賦中讚許王安石的新政,神宗死後,舊黨執政,則被排擠出京城,而出任地方官,哲宗即位後才調回汴京,以後一直在京城為官,直到由於不願與蔡京合作,才又被逐出朝廷,到地方當官,最後病逝南京。

元宵節,怎能沒有宋詞

他所做的《解語花·上元》就與前兩位不太一樣,

風消絳蠟,露浥紅蓮,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此詞作於荊州,一方面寫了眼前,一方面又寫對於汴京觀燈的記憶,追憶往昔,感懷傷情。

這些詩詞距離今天已經有千年時間,依舊能夠流傳至今,這就是文化的傳承,沒有文化傳承的國家,也就是沒有靈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