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購物狂》如何構建當代青年成長圖鑑?

文 │ 晚舟

“從購物狂到工作狂的逆襲故事裡,引進傳統實體百貨與線上電商的生存博弈,進而全景式展現當下年輕人在職場進階、直面感情、創業守業中的韌性與擔當。” 如果需要用一句話來評述《我不是購物狂》這部青春勵志劇的核心內涵,大概就是以上這句。

在劇中,富家女高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購物狂”,在經歷父親破產失蹤等一系列變故後,她從只知買買買的人生裡猛然覺醒,開始嘗試獨立奮鬥,重啟自己的閃光人生。

劇情輕快、節奏緊湊,《我不是購物狂》結合時尚與電商元素,在詮釋甜蜜愛情故事的同時,勾畫嚴勵(王陽明 飾)、高楊(孟子義 飾)、李明澈(李燊 飾)、葉明朗(路晨 飾)、黃燕南(陳庭妮 飾)、王小再(李柄輝 飾)等人的各自成長圖景,傳遞著當下年輕人面對來自現實生活的磨難與重壓,所表現出來的責任與擔當,樂觀與勇敢。

《我不是购物狂》如何构建当代青年成长图鉴?

從購物這個小切口著手,《我不是購物狂》聚焦現代青年的奮鬥圖景,將 “創一代”、 “商二代”、職場女性等當代職業狀態一一呈現。在輕鬆搞笑的日常相處裡,女主角高楊、男主角嚴勵都各自有著清晰的成長路線。在歡喜冤家的情感發展裡,《我不是購物狂》也並非只將筆觸放在都市男女的愛情層面,從高楊對於親情的守護,到嚴勵與李明澈棋逢對手的商戰競爭,再到眾人對於自我價值的找尋,《我不是購物狂》在穿透現實生活的力度之外,也深刻探討了年輕一代在成長過程中,關於事業、情感、責任等諸多的複雜命題。

《我不是购物狂》如何构建当代青年成长图鉴?

總體來說,《我不是購物狂》在時尚的外衣之下包裹著成長的內核,既貼合社會現實與時代背景,又洞悉當下女性的觀劇需求,並且實現了較高的完成度。

關於都市劇愛情命題的新探討

相較於目前流行的撒糖劇,《我不是購物狂》的感情線塑造顯然更加切中現實。嚴勵的“外冷內柔”與李明澈的“大眾情人”雖是經典化配置,但在人設細節上卻做出了一系列的充實與豐富。

《我不是购物狂》如何构建当代青年成长图鉴?

嚴勵,人如其名,作為白手起家的電商創業者,他信奉高效率與主動出擊,在工作上一絲不苟要求嚴格,生活中又是信奉極簡主義,不喜奢華,這樣性格的男主角在面對女主角的“購物狂”行為時,所引發的一系列摩擦碰撞自然是戲劇張力的最大源頭。而在他收留高楊之後其實不難發現,嚴勵的柔軟與溫柔是體現在細枝末節處。在與高楊小打小鬧的相處裡,他雖然不擅長甜言蜜語,大部分時間是隱忍在心,但在高楊逐漸成長的背後,每一步都有嚴勵的見證與陪伴。

《我不是购物狂》如何构建当代青年成长图鉴?

高楊與嚴勵之間,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落難千金與冷麵總裁”的愛情故事。嚴勵因為原生家庭陰影,不善於表達自身情感,強迫症、潔癖、孤傲。高楊雖然失去母親,但自小被父親與嫣姨給予了充分的愛與呵護,性格積極樂觀,卻也是實力購物狂,兩人的互補也由此可見。從初期的互懟到了解加深後的逐步心動,再到曖昧期間的試探與隱忍,這其中的波折構成他們互相救贖、互相扶持的感情基礎,這也賦予了《我不是購物狂》裡情感塑造的現實厚度

比起輕飄飄的甜寵故事,《我不是購物狂》在感情詮釋上是成年人式的。不完美的兩個人相愛,在彼此的扶持中完成對於自身的成長認知,這才是一段健康獨立的感情狀態,這也是《我不是購物狂》試圖傳遞的感情觀。

消費升級時代下當代青年的成長路徑

消費方式的變化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大眾的生活方式。例如高楊,出身優渥,在未破產前是沉浸於“買買買”的購物狂。在某種程度上,

她也就是當代“剁手族”女生的縮影。

但她並非是毫無節制的“購物狂”,對她而言,“購物,是一場審美的旅行” 。不管是大手筆購入吊燈,還是在教堂絢麗的玻璃前熱淚盈眶,高楊對於“購物”並非單純的佔有慾,而是秉持著更為純粹的審美初心。

《我不是购物狂》如何构建当代青年成长图鉴?

在進入辰明百貨後,她依靠自己敏銳的時尚嗅覺和對於審美的理解,從櫃姐做起,並且逐漸發現了自己在服裝設計方面的天賦。後來,找到自己真正人生目標的她開始進修服裝設計課程,最後還在蘇州學習中國傳統蘇繡的打籽繡工藝,一步步朝著成為時尚設計師的夢想邁進。

當然,箇中過程是一波三折,不過,大大小小的挫折也使她擺脫了曾經不切實際的設計理念,加之嚴勵簡派的生活習慣對她產生的影響,她最終在繁簡之間找到平衡,設計作品既傳承了古老的刺繡工藝,又符合當下時尚潮流需求,還能將中國傳統之美傳播到更廣的範圍。

《我不是购物狂》如何构建当代青年成长图鉴?

如果說高楊的成長蛻變主題是在於發揮自身的天賦實現自我價值,那麼,嚴勵的成長主題則是和解與責任。由於兒時經歷踩踏事故造成的心理陰影,嚴勵內心排斥與他人的親密關係,用冷硬的外表武裝自己。但在高楊的感染下,他開始改變穿衣風格,學著敞開心扉,逐漸變得有溫度。同時,作為電商創一代,他的底線與責任感依然是這個人物身上最閃耀的點。

作為現實世界裡線上電商與傳統百貨之間的商戰縮影,他與李明澈各自都在這場競爭中堅守了底線:

《我不是购物狂》如何构建当代青年成长图鉴?

嚴勵在遭遇危機時依然信用當先,不惜犧牲個人經濟利益,面對誘惑不動搖;李明澈作為傳統百貨的守業者,面對電商行業的衝擊,在競爭面前依然保持清醒,決不使用不正當手段。兩人之間互相競爭,但又惺惺相惜。創業者與守業者之間,並非你死我活的競爭,而是底線之上的你來我往。

群像圖景下的時代精神

從劇情細節來看,《我不是購物狂》中出現很多能夠瞬間引起“剁手黨”共鳴的情節。比如,女生對於“買包包”這件事為何心存執念?包的裝飾性和實用性哪個更重要?在實體店購物與線上購物的區別體驗?

與此同時,為了凸顯劇集的時尚感,《我不是購物狂》貼合女主高楊作為種草達人以及時裝設計師的身份,為其準備了300多套造型,其中還有很多都是由專業設計師量身定製,包括小禮服、休閒裝、西裝、職場裝、T臺走秀款等等。

《我不是购物狂》如何构建当代青年成长图鉴?

時尚的畫風加上反轉不斷的商戰元素,《我不是購物狂》用跌宕起伏的故事和精緻入微的細節,塑造了一系列特色鮮明的都市青年圖像——一手打造電商平臺“易能購”的海歸嚴勵、立志成為設計師的高楊、家族企業繼承者李明澈、職場女性精英高管葉明朗、時尚潮男最強“閨蜜”王小再,他們有著不同的性格與追求,但又具備自信樂觀、不懼困難的韌性。

《我不是购物狂》如何构建当代青年成长图鉴?

從職場到生活,從愛情到友情再到親情,在“我不是購物狂”這五個字背後,其實是在探索一條當下年輕人如何成長、如何蛻變的必由之路,面對來自於現實生活的磨礪,他們所需要的是責任和擔當,

是熱血奮鬥的青春正能量,是唯愛與夢永不打折的信念和底線,而這也正是這部劇的價值座標

《我不是购物狂》如何构建当代青年成长图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