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与李煜李后主,谁的文学才华更高?

River


这个无法做出准确的比较,可能也没有标注答案,但综合来说,曹植肯定文学更全面,诗文都是一流的,诗歌就不用说了,文章好比洛神赋、他的求用表,甚至和杨修的书信都写的千古传颂,也就是说曹植的文学修养在当时算很全面的。而李煜生在五代,却很单一的只有新兴文体——词。反而诗歌、文章,李煜不是说不会写,但却没有什么人称赞的名篇,足以说明李煜才华很偏、很单调,就这一点是无法和曹植相比的。

再有一个角度,李煜的词本身不算多,前期和后期也是差异很大,就主流观点看,实际上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李煜后期的词惊为天人,个人、家国、历史三位一体的情怀,具有穿透时空的永恒魅力,确实无可匹敌,但数量太少,当然如果他能活得更久一些,肯定会有更多好作品。同样曹植的创作也明显分为前后期,但前后作品比较一致,例如前期也有著名的铜雀台赋,客观上曹植也是后期曹丕曹睿时期写的更加优秀,但总的来说没有像李煜差异那么大。而且曹植的作品散失也比较严重,今天曹植诗文集有很多短篇残句,很遗憾。


何运超


文无第一。俩人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常说,曹植远比曹丕成功,李煜也比赵匡胤兄弟俩更了不起。

中国两千多年的循环轮回,并不稀罕多一个或少一个开国帝王。但曹植李煜留下的诗篇却构成了中华文明中最璀璨最值得留念的一部分。

二李苏辛柳,李煜的词,应该稳稳占据宋词前五的地位,个人以为在婉约中仅次于李清照。

以个人偏好而言,我更喜欢曹植一些。他的诗,承屈原于前,启李白在后。兼具现实与浪漫,华丽与朴素,豪迈与细腻。和其父曹操不相上下。

曹植的好诗非常多,个人最喜欢的是白马篇。

此外还有一首小诗,游侠诗,很简单,也不深刻,不过很有画面感:

结客少年场,抱怨洛北邙。

利剑手中鸣,一击两尸僵!


帖木兒


从曹植与李煜在文坛上分别是什么地位就可以知道,曹植无疑要远胜李煜的。

曹植在古代文坛是个什么地位。

就像儒家孔子、诗中李白,曹植在古代文坛的地位是无人可撼动的,这里说的是文学成就,而不是政治、身份、文化水平这些领域。


建安风骨自诞生以来就被后世所推崇,每一次有影响力的文学改革,比如初唐四杰的诗风改革,中唐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宋代庆历文风变革、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等等,都是打着魏晋风骨这一名号的。作为建安三杰中的核心人物,曹植的地位可想而知。“才高八斗”就是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从作品来看,曹植在诗、文、赋等等问题上都有绝高成就,比如《送白马王彪》的蝉联体使用,比如有名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白马诗》,比如描写洛神最为著名的《洛神赋》等等,一系列的作品被后世推崇,就是李白在诗歌领域上如此自负的一个人,对曹植的诗也是佩服得不得了。

可以说曹植是开创一个流派的作家,把风骨融到了各朝各代的文学追求当中,他的存在,让曹操、曹丕这些伟大的诗人、文学评论家、建安七子甚至整个魏晋都黯然无光,我们发现,我们熟悉魏晋人物更多的是人物的故事,而不是作品,但提到曹植,想到的却是作品多过事迹流传。


李煜真正的地位被夸大。

王国维的评价让李煜被大众熟知,他说词自后主手中,“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只是在说李煜在词这一文体上的进步而已。

换句话说,李煜在词上的成就,不在质量,而在时间较早。当然,后主的词质量也非常高,但作品流传太少,至今不过二十余首,其中还有一些并不能确定作者到底是后主还是冯延巳或欧阳修。

后主词情感简单,内容单一,格律随意,真要从质量来看,不如苏辛词、清真词等的质量,在思想深度与人生哲学上也和后世相差甚远。只是其所处的时间较早,占据了一些优势而已。唐朝时期已经有一些小词比较出彩了,只不过后主用士大夫的身份来创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罢了。

并不是说李煜的地位就低了,但我们不能高估他的实际价值,如果是和江湖派诗歌或者之前伶工作品、民间曲子词这一类比较,李煜无疑是十分优秀的,但是和曹植这样的顶尖作家比较,就显得渺小得多了。


待晓儿



曹植曹子建是与生俱来的文学领袖,文采卓荦不群。天下文才,他自己豪占其八,故而有才高八斗的美誉。

李后主则是前期一直玉树后庭花一般的淫词烂调顽艳绮靡,被掳以后才觉得悲不自胜,与之前的淫逸生活相比,实乃天上人间,落差巨大。

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主力作家。他是曹操的第三子,获封陈王,谥思,后世也称做陈思王。曹植上承其父开创的建安风骨,到他这里使其升华飚扬到了极致,是那个时代最负盛名的作家。在诗歌、辞赋、散文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被后世赞誉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曹植自幼极为聪慧,富于才学,深得乃父厚爱,甚至几次欲立其为太子。但因陈思王常常任性而行,饮酒不节,不自雕励等恶行而终遭抛弃失宠,最终在和二哥曹丕的争斗中被严厉整肃,在愤懑中饮恨而逝,才刚刚四十岁年纪,可惜了一代文豪,玉树倾颓,英年早凋。

曹植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学宝藏,基本都汇集在《曹子建集》之中。

曹植的文学创作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志得意满意气风发,念念不忘: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可谓少年英俊,飞豹走马,视死如归。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作为《白马篇》。

后期遭受其兄的压制迫害,郁郁不得志,经常假借文字抒发愤懑不平,借酒浇愁,终告不世。可惜了一代文星,从此陨灭。

这一时期也是他的作品大量借景喻情、就神论道的时期。其中最感人的词句“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令人感慨流涕,悲愤莫名。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洛神赋》《吁嗟篇》《赠白马王彪》等等。

论及才华,曹子建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鲜有匹敌,故而那个才高八斗的成语一直都是他的专用语。

李煜则是南唐后主,即位以后,政体不修,吟咏宴游,直至国破家亡,被掳受降。

也正是这一刻骨铭心的历史遭遇,让这个纨绔后主终于幡然悔悟,却已经不可能了。阶下囚的滋味儿实在不好受啊。

李后主被俘之后,一改前期功法娴熟的陈词滥调,转换成意境深沉、形象鲜明的椎心泣血之作。完全突破了晚唐、五代时期的传统,深受后世的追捧挚爱。

但李后主并非无才,而是没有治国理政的才具,却是个文艺上的轻浮浪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精于鉴赏,妙解音律,是个文艺多面手。

若不是赵宋铁骑踏破了南唐,遭致江山易主,山河变色,他这个后主还沉浸在温柔迷醉乡呢,也根本不可能写出戳心沥血的文词,更谈不上文采斐然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应当是遭际造就了他、成全了他,也给他带来了无妄的灭顶之灾,空遗笑柄于后世,成为亡国之君的反面典型。
图片来自网络


龙吟148119260


曹植当之无愧,五步做诗堪称一绝,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佩服!


福瑞6574


你的文才最0k!编编吾师?哈哈!


手机用户6433404


南唐后主李煜!


兰秋1969


都是高水平的诗词大家,不可比较!


关有85296


李煜千古词帝,并且诗书画音律皆通,是一个不会当皇帝的诗人。曹植三曹之一其成就最高 虽然没有李煜作品的量多。但是曹植的作品价值很高。他们风格不同对后人影响都很大。


mingzhu1921


李煜的词是蘸着血和泪写成的,没有那种痛入骨髓的生活体验是写不出来的。岂止是才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