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患者與青報君“對話”引出來的這個故事,好感人

感人!隔離病房傳遞的“最美小紙條”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2月7日晚9時37分,青島日報官方微信及客戶端“青島觀”發佈消息“一圖讀懂,青島4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關係”。晚10點46,記者在微信朋友圈做了分享,僅僅隔一分鐘時間,一位不太常聯繫的微信好友辛念聯繫到記者,他說:“你們這張圖畫得真好,我就是其中的一位確診病例。”

這是一個“猝不及防”,平靜下來,這個時候,或許“鼓勁兒”“加油”是最好的安慰。記者回復他“哥們加油!”沒想到他的反應那麼樂觀,他說“等著出院了,沒問題!”

新冠肺炎患者与青报君“对话”引出来的这个故事,好感人
新冠肺炎患者与青报君“对话”引出来的这个故事,好感人

他傳給了記者幾張照片,這是隔離病房中的幾個溫暖瞬間。他說:“衝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更需被關注,就是這樣的‘小溫暖’,築起了他‘必勝’的心理防線。”

辛念說,在他心裡,這是一張“最美小紙條”。藥包的背面,寫著“餐前10分鐘,祝你早日康復,加油!”“我們今天要換崗了,最後一次給你們擺藥,還是那句話,早日康復,加油!”辛念說,一看到這些小藥包,他整個人都被“溫暖”了,或許,一句暖心的問候,勝於任何藥物。

其實,直到到現在,辛念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傳染的。作為確診病例,剛開始,他的內心還是有一些波瀾:親戚朋友得知消息後恐慌性關心;因對患者信息保護不等當,家人姓名、身份證號甚至家庭住址都被全部曝光,成為全社區居民“眾矢之的”。辛念說:“大部分確診病例是屬於被動被傳染的,誰也不想得病,這部分人更需要社會的關愛,而不是指責。”

目前,他住在青島市胸科醫院,定點收治。入院時病情較重,入住負壓病房,但是自身感覺不到病理上發生的變化。他說:“醫療團隊非常關注我的情況,主治主任每天都會來詢問病情,並且彙報給市裡的專家組,進行會診。所以我想告訴大家,得病了不可怕,我相信每個市都有專業醫療團隊進行病情的監控。”

新冠肺炎患者与青报君“对话”引出来的这个故事,好感人

在治療期間,用的一些藥物對腸胃有一些傷害。辛念說:“這兩天,我有些頭暈、噁心、嘔吐,還腹瀉,藥物有些副作用,但是大夫給我補充了鉀,並用了一些保護腸胃的藥。 每個人的病情不一樣,醫生用藥情況也不同。”在他難受的時候,床頭出現了一包水果,這是護士送來的,好讓辛念清清口。辛念說:“都穿著防護服,不知道護士長啥樣,不知道她們叫什麼,但是她們每天都會帶來‘小溫暖’,很貼心。”

新冠肺炎患者与青报君“对话”引出来的这个故事,好感人

2月7日那班護士換崗了,這是2月8日新換崗的護士。這次,辛念特意問了她的名字,她叫彭俊。她的父母遠在四川,一年回家一次,這次春節原本打算回去看老人的,可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她毅然奔赴一線。她說:“我是女兒,我也是護士,參加抗疫是我的職責。”四川的父母也鼓勵她“你是我們的驕傲,等疫情結束,我和媽媽等你回來”。

辛念說:“我們的醫護工作者,他們非常辛苦,沒有在家過年,也沒有休息,每天好幾層的防護服,還需要拖地、送開水、送飯,都是護士們去做。每天氣喘吁吁的,比我們病人都憋氣。”醫護團隊每天還跟他說一些鼓勵的話,有空時陪著他聊聊天,辛念說:“在這個隔離病房裡,醫護人員帶給我的,不單是治癒身體的疾病,還是從內心去醫治心靈,特別感恩!”

(記者 胡相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