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吹哨人”

平凡的英雄已逝,唯願他的犧牲不被辜負。

【僑報2月8日“四合院”時評】北京時間2月6日深夜,無數人在為一個普通人痛哭和吶喊。當晚,武漢醫生李文亮病危的消息傳來,全網都為他祈禱。

然而,天不遂人願,人們終究還是沒有等到奇蹟。李文亮就職的武漢中心醫院次日凌晨在微博宣佈:我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2月7日凌晨2時58分去世。

李文亮引起人們廣泛關注不僅因為他是奮戰在疫情一線的“白衣戰士”,更是由於他疫情“吹哨人”的稱號——他是最早一批向外發出疫情預警信息的人之一。早在去年底,他就在微信群裡提醒同為醫生的同學注意防護,卻因發佈“不實信息”受到訓誡。

1月,在接診一名重症病人後,他不幸感染。2月1日,他在微博上表示自己已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5天后,這位年僅34歲的年輕醫生與世長辭。

截至2月7日24時,中國大陸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4546例。回到一個多月前,雖然李文亮當時在微信群發佈的內容不完全準確,但也並非有意捏造。如果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及時作出相應的防護措施,也許新冠肺炎疫情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事實上,李文亮當時短短几句的警示已經幫到了別的醫生。據媒體報道,有人從那時開始做防護,囤N95口罩,上班時穿防護服。正是這一批物資,在疫情暴發之初保護了一些醫生,也在之後物資短缺時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送别“吹哨人”

2月7日,在李文亮生前工作過的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門診樓門口,擺放著他的黑白打印照片和祭奠鮮花。(圖片來源:中新社)

有人說,李文亮是敢於講真話的英雄;也有人說,他只是想要保護周邊朋友的普通人。但毋庸置疑的是,他是一名勇敢、堅強的醫生。感染前,他一直在一線奮戰;躺在病床上的他還表示,等病好了還要上一線,“不想當逃兵”。

李文亮已逝,但他生前的遭遇仍然牽動著人們的心。7日,中國國家監察委員會決定派出調查組赴湖北省武漢市,就民眾反映的涉及李文亮的有關問題作全面調查。隨著調查的展開,相信人們心中的疑問終將有個答案。

17年前的非典疫情讓人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如今新冠病毒的擴散也已持續了一個多月,我們能否真正從過去吸取教訓?平凡的英雄已逝,唯願他的犧牲不被辜負;含淚送別“吹哨人”後,期待的是反思和成長。(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