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什么行业会最火爆?

超哥说了


我觉得是快递吧,因为大家在网上买的东西都还没有发货啊,这段时间都没出门,都有时间在网上买东西


用户简单幸福


医疗行业肯定会迎来大爆发

这次疫情让我们知道了我们在公共卫生防疫领域还有短板,相信国家会加大这个行业的投资,弥补短板,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代价实在太大了。

一、互联网医疗行业将迎来风口

之前很多年,不少大公司都在搞互联网医疗,但是很难沉下去,这次疫情,让很多互联网医疗公司开始被用户接受,并习惯使用。所以对互联网医疗而言,这次是难得的机会。

这个行业已经有公司上市了,比如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公司上市,好大夫、丁香园都是潜在上市公司。

所以,各大互联网公司肯定还会继续对这块进行投资,未来互联网+医疗模式肯定会成为年轻人的首选,在线问诊、互联网药房估计会快速崛起。

二、生物制药也将成为新的投资热门行业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近4000亿元。

创新药将迎来春天,未来未盈利医药上市公司预计会不断增多,资本市场也将加大支持力度,科创板已经允许未盈利公司上市,医药公司就是最好的领域。

三、医疗服务外包、疫苗研究企业也会迎来风口

总之,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足,防控、预警都很重要。


赵冰峰财经


我来谈谈我的看法,可能有不足之处,还请包涵!

关于这次的疫情给大家最大的感觉是恐慌,有部分人的恐慌是无法自己消除的,比如说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26岁的时候在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所以个人推测等疫情过后“心理咨询”会比较火爆!不过这个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专门的心理咨询从业者必须有国家认定的职业资质,经过专业的学习培训或者相应专业的学历背景!

至于网上有人说婴儿这方面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因为疫情解决不了孩子的扶养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叔叔给你糖吃


心理咨询服务望井喷。疫情面前,人们不光要抗击病毒,心理上也顶着巨大压力,尤其是一线医护人员,被隔离的患者、家属,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为防止“病毒未来,心态先崩”,疫情期间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疫后的心理恢复都将是重中之重。有理由相信,疫情叠加国人对健康越发重视的背景下,相关的心理咨询服务必将迎来井喷。

线上获客。在钟南山院士号召下,这次疫情又是全民宅家一动不动,但生活仍要继续,大家只能冲到线上在那里继续寻找万丈红尘,刺激了大量新网民涌入。可以预见,2020年后本就占尽优势的线上经济将继续走向纵深。

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打麻将都禁止了,五环外的大爷大妈只能学着上网,线上经济迎来新增量,互联网下沉已成趋势。所以,抖音、快手继续坐享流量盛宴,王者荣耀除夕当晚营收气吞万里,直接突破20亿元。



漫活空间


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电商行业迎来了一个告诉发展的时期,因为当年发生非典的时候好多人都不能出门,只能通过网购来购物,网络购物逐渐被大家接受,所以在2003年之后我国电商行业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通过本次疫情 人们将会更加拥抱生命健康的生活。所以以下行业会因此火爆。1.线上电影,徐峥的《囧妈》开创了线上首播的先例,虽然遭受了很多院线的抵制,但是这口子打开了,以后会有更多线上电影通过线上首播。2.卫生医疗行业,过去人们不戴口罩,甚至发生流感时也不戴口罩,现在大家警惕了,不管是公交,还是高铁,飞机,都会频繁使用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未来大家一定会对健康问题更加重视,防护意识更加强,未来跟健康以及防护有关的医疗行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3.视频会议,此次疫情过后,我国在视频会议方面技术将会有一个大幅的提高,这样可以节省差旅费用及时间成本,自身的健康安全也会得到一定的保障。4,远程教学,由于延期开学,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接触到有效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处于关键节点的高三,初三的学生,因此远程线上教学将会得到发展。


婷子的生活录


个人十分看好保险业。这次疫情对各行各业冲击都很大,但回顾历次疫情,后续人身险新单或超预期增长。疫情之下,保险公司推动全员线上化,积极蓄客;精算新规提升代理人职业吸引力和稳定性,预计疫情之后将迎来有力的复苏。

核心逻辑

1、疫情对保险行业影响有限。疫情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新单销售及赔付两个方面,且对新单销售的影响更大。(1)当下相关疫情的赔付规模对于行业而言有限,一是疫情涉及到的个体数量有限,二是各当地政府前期已经承担了部分的医疗费用,尤其是武汉市政府承诺兜底除医保报销之外的相关费用;(2)疫情会影响保险行业的新单销售,尤其是对于寿险行业。财险企业的全年新单一般是平均分布于全年的,但寿险企业不同,其全年新单销售一般大部分来源于一季度的“开门红”,以中小寿险企业尤甚。但寿险保单是特殊的商品,其一季度的需求会延续,不会消失。

2、疫情倒逼保险公司全员线上化,预计疫情之后将迎来有力复苏。在疫情之下,保险公司共克时艰,推动全员线上化,代理人队伍正积极蓄客,期待疫情尽快结束。乐观预计,3月份保险代理人有望逐步恢复展业,随着新规下产品逐步投放到位,保险代理人积极性会大幅提高。不仅仅是当前收入的增加,更是考虑未来2-3年可持续收入大幅提高,有望吸引大批人才加入行业和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此外,疫情之后,居民投保意识将会明显提高,尤其对全面的保障和更大的保额提出新的需求。回顾历次疫情,后续人身险新单或超预期增长。

3、保险政策大年,保险保障将迎来新的发展时代。1月23日,经国务院同意,银保监会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商业健康险规模超2万亿元,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不低于6万亿元。2月6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普通型人身保险精算规定的通知》,大幅提高了保障型产品费用空间、降低趸交和长期储蓄类产品费用上限、调整现金价值让利客户、压实法定准备金责任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期待在保险“新五年规划”引导下,后续更多政策细节落地,尤其在健康、养老更多的税收让利等政策出台。

4、寿险精算新规寻求客户、代理人、保险公司三者利益共赢,重点利好保险代理人,利好长期保障业务大发展。新规通过提高现金价值,增加了客户退保利益,进而带来整体价格下降3-5个百分点,客户受益。新规大幅提高了长期保障类保单前三年的费用率上限,有利于代理人提高收入并且保证职业的中长期稳定。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新规同时大幅调降了第三年之后年度的费用率上限,并且通过保险公司积极引导代理人销售更全面、更长期、更个性化保障型保单,有望保持保单价值率的稳定。

利好公司

中信证券指出,疫情之下,保险公司推动全员线上化,积极蓄客;精算新规提升代理人职业吸引力和稳定性,预计疫情之后将迎来有力的复苏,维持保险行业“强于大市”评级。重点关注专注保障业务的友邦保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以及受疫情影响有限的产险龙头中国财险。

方正证券指出,当前的险业正处于由量驱动向由质驱动、由理财型向保障型转变的改革窗口,疫情黑天鹅带来的短期缺口或暂时拖累修复速度,并不影响周期向上的方向。若此次疫情事件造成短期波动,估值下探至历史底部,则将形成价值洼地。推荐改革推进的中国太保、新华保险,改革成果已现的中国人寿、以及长期价值增长的中国平安。

万联证券指出, 当前保险股的PEV和PB估值水平已具备足够吸引力,建议把握超跌窗口,加大配置力度。从PEV角度看,截至2月5日,中国人寿静态PEV为0.96倍、中国平安1.32倍,中国太保0.83倍,新华保险0.74倍,其中太保和新华均处于历史低位。从PB角度看,截至2月5日,中国人寿静态PB为2.24倍,中国平安2.29倍,中国太保1.79倍,中国人寿1.68倍,其中太保和人保均处于历史低位。

华创证券指出,新华保险为短期首推标的,中长期继续看好中国平安、中国太保。


Y熊大


非常感谢回答您的问题:

我仔细分析有以下几点:

1:疫情当下,所有快递都处在暂停级段。

2:疫情过后,如果快递运转了,电商平台应该是最吃香的,这个时候很多人喜欢在网上购物。






gao叔日记


主要几个方面: 1健康养生:有了这次的疫情人们又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会在养生方面加大投资。 2在线教育:为了抗疫情,全国各地发布线下机构“禁补令”,各大培训机构不得不转为线上教学。在线教育市场开始快速发展。而1月27日,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各地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同时要利用网络资源做到“停课不停学”,为学生开展在线教学。政策一出引爆整个在线教育市场,在线教育火速发展,部分上市企业股票几日练练涨停。 3未来2-3年,远程医疗会进一步普及,尤其是缺少医疗资源的地方。

它是分级诊疗的补充,将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些公司触达了以前他们试图用很大精力想去影响的人群,比做任何广告的效果都大。



谣言过滤器


互联网:外卖、跑腿、网游、短视频、直播带货、在线教育、技术平台等。

互联网行业不用详说,大家在疫情期间已经能感觉到它增长的神速了。但这还不算是最好的时候,等到疫情过后,其他行业经济复苏,加上5G全面覆盖,其增长速度会出现井喷式增长。

疫情的到来,看上去像是一场“天灾”,但同时也是一场对市场的洗牌。市场总是在优胜劣汰,未来谁能活得更好,活的更久,还是在于自己。

2003年非典的恐慌让国民养成了线上的购物习惯,造就阿里商业帝国!

成就就了无数的阿里人!

那么2020年这一次的病毒阻碍了民众假期外出的脚步,堪比03年非典来得更加猛烈,那么这一次将会成就谁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此刻不必太过于杞人忧天,时间会给我们想要的结果。



老许达瓦里氏


03年非典之后是淘宝的崛起,前车之鉴。

后车之师,但时代不同。

03年还是pc互联网上半场,如今已是移动互联网下半场。

所以疫情对行业的革新程度不比当年。

可能起到的作用:

1,继续夯实移动互联网中纯线上模式的用户习惯。电商,内容,直播,游戏,社交都是利好

2,到家类的o2o会继续扩大品类和份额

3,远程协作可能成为新组织形式的趋势

4,自由且多职业成为趋势

5,线下实体继续处在长衰退周期中,阶段性被加了油门。

6,服务行业的互联网化被踩了油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