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管够背后的城阳力量 青岛最大“菜篮子”抗“疫”记实

信网2月8日讯2月7日傍晚,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里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运菜的车辆穿梭不停,车上的白菜、韭菜、西红柿堆得冒了尖……菜价稳不稳、供应足不足,是防疫期间市民关心的焦点问题。作为青岛市最大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第一时间专业消杀、第一时间开门营业、第一时间公布价格,社区和市场一个体系作战,抓防疫、保供应“火力全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强大的保障基础。

蔬果管够背后的城阳力量 青岛最大“菜篮子”抗“疫”记实

一手抓防疫:无遗漏、全覆盖、都登记……硬核操作确保万无一失

1月27日(大年初三)高密菜农崔先生拉着一车西红柿来到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当天上午,由于担心受到疫情的波及,市场不能正常营业,崔先生曾给市场打去电话,被告之“防控措施准备充足,市场营业不受影响”。“正常营业吧,我担心市场上人多被传染。不营业吧,地里头的西红柿咋办?”不到两个小时的路程,他的脑子里转了好几个念头。当看到市场北门严阵以待的防控人员和井然有序的进场车辆后,他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两个后背背着消毒喷雾器的工作人员走了上来,围着车的四周仔仔细细的喷了好几圈。崔先生拿着身份证登记信息,测量体温后无问题之后才被允许入场。10万余平方米的诺大市场里,每个人的脸都被口罩捂得严严实实,背负着消毒喷雾器的工作人员转来转去,仔细的进行公共区域的消毒。进场的运菜车辆越来越多,崔先生跟熟悉的“邻居”打着招呼,他把眼前的景象连拍了几张照片,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配上一个春晚上学来的词汇:硬核。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青岛市最大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1月23日,腊月二十九。城阳村社区党委书记、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袁波友同社区“两委”成员、市场管理层一道,召开紧急会议。疫情当前,全员进入战斗状态,遏制疫情传播,确保安全运营,成为最重要的工作。随着城阳区、城阳街道两级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升级,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组织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到人,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无死角、全覆盖的疫情防控格局。

宣传条幅、LED电子屏、大喇叭、一封信齐上阵,全方位宣传疫情防控信息,营造浓厚舆论氛围;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对水产品、果品、蔬菜三个市场进行预防性消杀,第一时间挖好战壕;封堵两处出入口,只保留一处进出市场的通道,安排24小时专人值守。520名工作人员分三班进行日常公共区域消毒,做到体温检测无遗漏、口罩防护全覆盖、进场人员都登记,全力阻断疫情传播途径;11名硕士领衔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团队联手城阳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抽检蔬菜质量,快检蔬菜农残含量,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蔬果管够背后的城阳力量 青岛最大“菜篮子”抗“疫”记实

一手保供应:一手保供应:种类全、数量大、价格稳……蔬果充沛满足生活所需

疫情来势汹汹,确保“菜篮子”沉甸甸,打击价格欺诈,事关大局稳定,事关战斗成败。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果断做出决定,暂停民生商贸城、调味品、花木、手机等十余个专业市场,集中火力确保蔬菜、果品、水产品、生鲜肉四个市场的稳定有序。

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于1月27日(正月初三)正式营业,积极配合商务部门开展农产品调集储备,发动蔬菜、果品、水产品经营业户提前恢复营业,增加上货量。工作人员春节期间全员无休,实行三班制保证市场24小时正常运转。“从初三开始,平均每天蔬菜的交易量在700吨左右,与往年持平,正月初四、初五的交易量甚至到达了800吨。果品的日均交易量为400余吨,也与往年持平。”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工作人员介绍说。

大白菜3元/公斤、青萝卜2元/公斤、西红柿6.6元/公斤……这是记者于2月7日在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采访时了解到的蔬菜价格。从1月28日起,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第一时间发布交易行情,每日九时左右将前一日蔬菜交易数据对外发布,一组组价格信息通过城阳融媒及时进行多渠道、大范围的传播。及时、公开、透明的价格,成为稳定市场的有效手段。

保安全!保民生!保稳定!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还将积极发动市场经销商保持供应稳定,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和资源,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加强肉、菜、蛋、奶等生活必备物资供应和储备能力,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好最充足的准备。

蔬果管够背后的城阳力量 青岛最大“菜篮子”抗“疫”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