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研究工作室
网友建议取消中小学教师按职称发工资,增加教龄工资,这个建议或许代表了很多职称低的老师的一些想法,但是叫我看,完全取消中小学职称发工资目前实现不了。增加教龄工资有待实现。
我根据我身边的实际情况,来谈谈这个叫老师们又是欢喜又是忧的职称问题。评上了,自然开心,又是秧歌又是戏。评不上的阴云惨淡,一切的努力终成为泡影,真的很受打击。
我身边的许多小学老师们,现在已经大部分都是一级教师了,只有极少数后来分配的,和以前落下的极个别的中年教师,其他都是一级教师了。2016年前,小学到了小学高级职称就封顶了。在2016年职称改革后,过去的中学一级老师和小学高级老师统称为中小学一级老师,属于中级职称。小学老师就有资格评高级教师了,属于高级职称。分为副高和正高,正高的名额全省也没有多少,小学老师们也没有做那个梦的。
于是大家就又开始挤在了评副高职称的路上。
过去很多三四十岁的老师,因为评上了小高,职称已经在小学封顶了。也没有什么进取的意识了。工作整体属于消极的状态。
学校分的任何任务,她们都懒得参与,摆老资格,推给年轻的同事,美其名曰是叫年轻的同事多锻炼锻炼,多个机会拿奖励证书,好评职称。
但是自从职称改革后,可以评高级职称了。那些中年教师,就又开始重整旗鼓,努力工作了,从上课的整体状态,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以前有了很大的区别。
各项工作都会积极参与,就想多的一些奖励证书。就连大家都不愿意上的公开课,也都抢着报名。因为评中高必须有县级以上的优质课。
从这点来看,职称对于老师们的管理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但是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
为了取得好成绩,为了奖励证书,有的老师无所不用其极,手段百出,令人不齿。靠各种手段人家就评上了中高职称。
可是脚踏实地,老实本分的老师,不会玩手段,也没有关系可走,就算努力了,也不会取得成功。于是这部分人刚热起来的心思就冷了。
因为终于看明白了,还是只有少数的老师晋级成功。绝大部分的老师,没有这个机会。于是再次消沉。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
“我们还将研究改革和完善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单列班主任岗位津贴,推动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
看到没有,按照教育部的规划是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的权重,根本不是降低基本工资中的权重,更没有取消职称的意思,只是会更加完善制度。
再说现在很多领导阶层都成了高级职称了,大家想取消了职称,那是不可能的。
再说直接按教龄来发工资,那不就成了教育的大锅饭了吗?干多干少一个样了。那肯定不是制度的进步,而是落后。
任何一个制度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可以在实行的过程中发现弊端,进行改进。
现在大部分人对于职称不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指标问题。
指标太少,拿小学一级来说,今年我们这里学区就给了几个指标,指标太少,竞争太厉害。很多老师,按分给的指标计算,自己十年后才艺轮到晋级。这样不免就打击了年轻老师的积极性。
其次就是评选过程不够透明。
我们都是先参加学区评选,再推荐到市教育局评选。可是评选的过程不透明。落选的理由都不知道是啥,如果评选的明细透明,大家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差在哪里。来年在努力,也不是不接受评不上的结果。而是不接受,评选过程不透明。
这就是典型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如果评上的都是靠个人能力,那么大家也不会有意见,自己能力不行,评不上是正常现象,可是评上的根本就不是能力过硬的,你叫大家怎么会心理平衡呢。
我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去年参加了评选,落选了,成绩很好,可以依然落选,有明白人指点,你不去“表示”下,怎么可能把指标给你。于是今年她就去“表示”了。领导也答应了。可是最后依然没有她,领导的解释是,有一个市领导的亲戚也想要指标,所以指标就给了市领导的亲戚了。
同事知道后,气的不行,可是又能怎么办!之好寄希望于明年!她都40多岁了,比她年轻的都评上了,她还没评上中级,她也很是灰心丧气。干工作觉得没有什么动力。
再就是,评上高级和中级工资相差太多。
高级职称挂钩后,比自己以前要多挣800左右的工资。绩效也多,取暖费也多。林林总总算下来,要比中级职称的多一千多。这对于靠工资吃饭的老师来说,的确差距很大。
一说涨工资,平均400百,高级的涨500多,低级的涨100多,越涨差距越大。很多老师都被平均了。涨工资就会吐槽半天。把涨工资那点喜悦也给整没了。
其实老师们诟病的不是制度本身,而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制度已经出现了一些弊端。那么就要针对弊端进行整改,而不是靠取消来解决问题。
在没有更完美的制度出来代替职称前。这个制度不会被取消。
再说说教龄工资。这在很多人看来,教龄工资就是个笑话。一个尊师重教的笑话。
一个教龄在20年的教师的教龄工资,每月才10元钱。当初实行教龄工资的时候,那时的工资才20多元钱,给10元钱,就真的不少了。是一种补贴。而现在工资涨到了几千。教龄津贴还是10元。这就让老师们觉得这教龄津贴就是鸡肋,甚至连鸡肋都不如,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这对于鼓励年轻教师安心终身执教,是个消极的因素。没有叫年轻教师看到自己年老后有什么可以期待的地方。值得不值得留下来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很多年轻的老师就会摇摆不定。
因为吸引优秀人才,引进新鲜血液的还是要靠真金白银。没有任何行业吸引力的职业,一定不会招到你想要的优秀人才。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办学校招收老师的条件一降再降,也招不到老师。而有名气的私立学校,却可以找到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来当小学老师。除了待遇高,我想不到其他理由。
人首先得生存,然后才可以谈理想。饿着肚子干工作,别说效果,你也坚持不了几天,你会给自己找另一条吃饭的道路了。谁也没在生活在真空里。
有的省份已经着手提高教龄工资,但愿政策可以早一天实现。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朋友们谈谈自己对于职称的看法。期待您的留言。
心中百合静静开
我县的晋级条件非常透明,我乡第一批晋级副高级的教师,他们教龄长,工作认真负责,平时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县级,乡镇级表彰,也在县级以上得教育刊物上发表过各种教育教学心得,老师们的评审很通畅,确实令人羡慕。
职改三年来,受到实惠的乡村教师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一个问题,晋级副高级的教师,工资提高了,教学成绩反倒一年不如一年,老师们开始懈怠了,干劲逐渐消退,家长很不满意。在乡人代会上,曾有人大代表指出当前教师的现状,引起乡党委政府的重视,很快就在县委政府得督促下,县教育局和乡镇各中心学校对教师晋级做出调整:
乡镇级调整:教师所教科目成绩低于本乡镇同年级平均成绩,取消当年晋级推荐资格,并且取消本年度评优评先进资格。
县级调整:乡镇推荐的教师,虽然教学成绩高于本乡镇同年级的平均成绩,如果排在全县同年级倒数第15名以前,含第15名,当年晋级资格照样被取消。对于已经晋级的教师,如果连续三年内的教学成绩排在全县倒数第15名以前,全县通报,职称降一级,同时还要自费参加教育局举办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班,接受再学习。如果接受再学习后教学成绩依然排最后怎么办?处理细则正在制定中。
这项调整出台后,人人都有危机感,老师们一改往日的慵懒懈怠,工作态度极大的转变。就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成绩又大幅度提高,反映了上级部门抓住前教育现状问题的根本,整治问题的举措非常有效。
其实,职称原本体现老师们自身的价值,晋级就是对这种价值的肯定,有利于提高教师积极性。可是,相当长的时间内,职称都被一些掌权人作为敛财的工具,才倍受诟病多年。如果取消职称职称,按工龄发工资,大家都觉得进了保险箱,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都一样,对教师的利益失去制约,懒惰懈怠永远存在。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出台什么政策对他没有什么影响,制度都是针对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而制定。
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深入,晋级条件越来越透明,靠吹捧拍马晋级、靠关系晋级,靠提钱晋级的历史很快就会结束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有不妥敬请谅解,谢谢!
青春梦
教师的职称不能够客观地、公正地反映教师的工作能力、教学水平、教学业绩成果。职称评聘逼迫广大教师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教师的QQ群、微信群都有招揽在各级教育刊物发表论文的广告。几乎所有的论文都是花钱发表的(不排除凭实力发表论文的可能性),几百元到几千元,县市省国家级刊物都在弄虚作假!我们身边几乎没有一人次收到过稿费,没有一人次拿出稿费发票。花钱发表论文已经正大光明地形成了一条完整利益链,一部分人因此富了起来。我们身边的科研课题从立项到结题都是在造假,所有的材料都是编造的,结题只是个形式。这“纸上谈兵”的教科研成果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
建议取消教师职称名额限制,缩小级差,或是干脆取消职称,给教师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平静的工作心态使广大教师能够安心地、静心地、全身心地工作而不是把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尔虞我诈、挖空心思弄虚作假的职称评聘上。
教师职称从一级教师开始按比例设置名额,如果名额满了,其他教师便无法晋升上一级职称,就算你的业绩再突出,发表的论文堆积成山,获得的荣誉摞起来比楼高也一点用没有,因为名额已经满了。留给教师的唯一选择就是“候缺”,如没有“缺”敬请一直“候”,幸运的是“缺”还没来这位教师退休年龄先到了,老教师光荣地退休了,省却了苦苦地“候缺”。按比例设置名额极不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不公平的、不公正的。
乡绅王员外
我热烈支持取消中小学教师按职称发工资,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太有失公平了,我在教育一线干了38年,埋头苦干,不会阿谀奉承,也不会行贿送礼,只知道一心一意教书,跟岁月赛跑,常年累月加班备课,批改作业,直到退休也没定上高级职称,反而那些不务正业,投机取巧的人却评上高级职称,像我这样任劳任怨的教师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人太多了。这些人退休了依然中级或者初级职称,按照职称发工资对于这些人来说,太不公平了,应该按工龄发工资,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苏庸平
我觉得欠妥
1、丢失利益给都不要:拼一个高点的职称为荣誉更多的是为钞票,这是目的所在,如果工资不挂钩,白费劲!
2、丢失教师的素质提升、拼职称,实际上就是拼素质,学历的提高,师德表现,业务水平等等,不挂钩将严重挫伤教师提升自己的积极性;
3 、回到“大锅饭”的老路上。按工龄计算工资的结果就是,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能力高低一个样!严重挫伤工作积极性。
4、职称还是要拼的,好好的参评,与工资挂钩也是必须的,挂钓的比例另当别论。
关小村1
这个想法一定是某个教师网友提出来的,因为只有这么做,才能够让老师增加职业幸福感,同时也能够相对更公平一些。
现在我们这个职称制度其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很多能力水平很高的一线教师,根本得不到直升机上的机会相反一些能够有关系走后门的老师得到了很多的高级职称。
如果按照工龄或者是教龄去晋升职称的话,这样能够极大的激发老师工作的热情同时也能够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心甘情愿的去服务教育行业,服务于学生。
不过如果按照教龄去发放工资的话,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很多的老师会选择混日子,熬年头。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对老师进行监管的时候后,采取更多更有效更灵活的方式去监督老师的工作,采取更多人性化的评价方式。
宇宙最好老师
我是小老师的闲言碎语。
一家之见: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取消按职称发工资不可能!但是增加教龄工资有可能!
一、原因
(一)、基层的正高职称才刚刚开始晋升
原来,只要不是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其余学校都没有设立正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就相当于正教授的级别待遇。最近几年,高中、初中、小学才设立正高级职称,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不可能就取消职称,因为文件的出台是经过充分论证并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才发布实施的。
2017年我县有两名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2018年又有一名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他们之所以被评为正高,在业务上都是非常出类拔萃的,有的是省级教学能手,多次参加省市县讲课比赛甚至全国性的赛课,都取的了瞩目的成绩。他们能评上正高,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教师中的杰出代表。
(二)、取消职称发工资的弊端
晋升职称的本意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广大教师钻研业务,抓好教学质量,体现干孬干好不一样的理念。在工作中,工作态度端正,师德素养高,教学成绩好,业绩突出的教师就可以在众多的教师中突围而出顺利晋升职称。职称是与利益紧密相连的,职称高意味着工资就高,工资高收入就高,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
如果取消了职称,单纯按照教龄发工资,那就是典型的吃大锅饭现象。如果这样,我就可以慢慢熬教龄,等到一定的年限就可以晋升高一级的职称了,还用努力工作吗?还用争着去讲课比赛吗?还用踊跃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吗?显然不可能。
取消了按职称发工资,对于特别优秀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年轻人精力旺盛,善于钻研业务,工作能力强,他们参加活动的机会多,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也多,获得的荣誉也多,有的还获得了省级教学能手称号。如果取消职称,那么就切断了他们脱颖而出的机会,他们还有积极性吗?
二、个人建议
为什么大部分教师反对职称?几乎一边倒的强烈提议取消职称?
一是现行的职称工资差距太大,导致教师引起巨大的心理不平衡!
同样的学历,同样的工作年限,都在同一个单位上班。一个评上了副高级职称,另一个未评上副高,工资竟然差距1000多元!另外还有取暖补贴,物业补贴,每次涨工资都是按照职称来涨的。职称低的和职称高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大,好像滚雪球一样,差距越大心里越不平衡。
二是评职称的方案信度低,引起教师的质疑
各单位的职称评审方案都是按照省市县的文件精神自行制定的,都不违背上级的精神。各个单位的方案都是自己制定厚后由教代会通过的。但有的单位的方案极其不科学,比如有的单位在论文论著方面要求只限三篇,有的单位是不限篇数,有多少交多少,有的竟然交了10好几篇。可以不客气的说,有的人连几百字的新闻报道都写不出来,怎能能洋洋洒洒写出如此多的论文?显而易见都是搬运工,都是花钱买来的。评估方案信度低,人为造成评估的效度降低。
以上两点是广大教师对职称有意见的主要原因。
笔者以为,既然职称不能取消,那就可以缩小职称工资之间的差距,也许教师的怨言会减少;对于职称晋升方案可以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减少因方案的不科学出现的问题。
评审职称是一把双刃剑,评审结果公正公开透明,教师们满意度就高。反之,则矛盾百出怨声载道,但愿我们能顺利通过高一级的评审。
小老师的闲言碎语
取消也不太实际,关键是评审的办法要改进,职级工资差要缩小。目前的评审制度弊端太多,导致高级职称大部分叫学校领导和部分投机取巧的人得了,这叫公平吗?再就是职级工资差太大,一个副高职称和一级教师职称工资差一千块呀,这不是明显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吗?
中小学职称晋升不妨采用这样的方法:1.考试,可以像公考一样进行考试。划分教龄段,30年教龄以上的化为一拨。20年到30年的化为一拨,10年以上的归为一拨。2.平时教学成绩考察。3.师德考核。只有这样选出的人才才是名副其实的,人们才能心服口服!
无忧没毛病
教师的工资整体应该提高,但是,不能取消职称工资,完全按教龄的长短来决定工资的高低。
在我看来,要求取消职称工资,完全按教龄增加工资,是一种倒退,是对三十年来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一种否定,是对教师论资历熬年头工资制度的一种反弹。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三十年前,实行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初衷,那是对”不论能力论资历、不论水平论文凭、不看功劳看苦劳、不论成绩论出力”的大锅饭工资制度的一种打破,是激励老师努力工作,教书育人,用成绩证明自己,让有才能有业绩的老师,受到鼓舞受到肯定得到实惠的一种新的机制。现在怎么能够将其轻易否定呢?
要知道,尽管我们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但是任何有人的地方都有左中右,都不是一样的优秀和敬业,混日子熬年头的教师确实不乏存在。让这些人和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工作,成绩突出,学生敬重,家长欢迎的教师,一样熬年头拿工资,是不是就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了吗?这对优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会不会挫伤?工资制度的激励作用如何体现呢?
当然,以前的职称评定有问题,甚至评聘的过程中不乏腐败现象。但是,我们不能泼污水连孩子一起泼掉。因此,我的结论是:职称评定的方法可以改革,堵塞漏铜,消除腐败,但是职称工资不能取消,毕竟能力太小、贡献大小、干好干坏还是不能一样的,激励机制永远需要。
闲看红尘缤纷景
这个我也感觉不能只凭职称等级定工资,因为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在中小学,职称的高低与工作能力、工作水平、教学成绩并不成正比,职称没有完全体现教师的工作能力。一些职称高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成绩也并不就是优秀,如果仅凭职称等级定工资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况且职称评定有严格的条件,比如学历、荣誉证书、论文等等,一些在边远山区从教的教师,也许永远达不到高级教师的条件,可他们在边远山区默默耕耘,无怨无悔,直到终老退休,为教育事业奉献出青春和汗水,为边远山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就是因为职称无法达到一定的等级,无法聘任高级的岗位,他们的工资待遇得不到更好的体现。从另一方面说,单从教龄方面考虑定工资,感觉也不科学,对一些年轻而又有教学能力,教学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也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也会出现一些教师混日子,挨时间的情况。所以我认为,对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应该既考虑职称,也考虑工作年限,两者兼顾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