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廊坊新闻战线在行动!

战疫情,廊坊新闻战线在行动!


人物

——记中新社河北分社记者宋敏涛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中新社于1月21日迅速启动应急报道机制,记者纷纷请愿赴湖北一线采访。

适逢春节假期,宋敏涛已回到文安老家。“作为中新社河北分社一名记者,即便不能亲赴武汉前线,也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随着河北分社一条条报道提示的发来,远在武汉疫区千里之外的廊坊,我也迅速投入到这场战役报道中。”他说。

正月初三,宋敏涛偶然获悉文安部分箱式房厂正在为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加紧生产供货。武汉火神山医院建筑工地的直播,两天内围观网友已达2000万。宋敏涛连夜驱车前往厂家采访,翌日刊发中新社文字稿《河北箱式房和7名安装工驰援武汉火神山医院》,稿件刊发后转载关注度颇高。

“安装工也成为最美‘逆行者’一员”“企业面临人工费、原材料大幅上涨,出厂却绝不涨价,直到成本核算零利润,甚至赔钱也要坚持供货”,这些都是新闻点,宋敏涛分析。媒体对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已有报道,但对医院主体的情况还没有具体披露,符合新闻价值的接近性和重要性要素。宋敏涛又进行了补充采访,第二篇《揭秘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箱式房:从哪来?好在哪?》也于同日发出,获数十家媒体转载。

“事后才知道,我当天采访的两家生产企业,距文安县第一例确诊病例所在村仅两公里。”他微笑着说,眼中没有流露害怕与后悔。

两篇稿件刊发后,在当地反响强烈,电力、银行、环保、园区等部门纷纷表示要给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做好保障。之后的《加班加点保生产 为武汉战“疫”贡献“廊坊力量”》综合报道了建材、医疗器械等驰援武汉物资的生产情况,得到群众认可,更为企业坚定了信心。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一步步完善,信息渠道不断畅通,更多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被宋敏涛见证:《母亲走了,她还在防疫抗疫一线坚守》《“小手拉大手” 廊坊面向青少年征集作品开展防疫宣传》《河北廊坊全力抓好“菜篮子”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河北廊坊对进京车辆和人员全面筛检》等众多稿件陆续刊发。

人物

“和疫情防控一线战斗员并肩作战!”

——记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廊坊分社记者孟宪峰

2月4日,孟宪峰正在廊坊开发区采访时,接到了很多来自衡水老家同学的电话,电话内容都是叮嘱他要做好防护。原来,当天的《河北日报》头版刊发了他采写的稿件《“身后就是首都,咱必须守住!”——廊坊开发区入京通道疫情防控记事》,得知他正在一线采写疫情报道,同学们都很担心。

孟宪峰是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廊坊分社的记者,家在衡水,2017年9月调入廊坊分社工作。每年春节假期,是他和家人难得团聚的日子。今年,当看到疫情不断蔓延的消息,“我是党报记者,必须赶回工作岗位。”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我们》《党员干部冲在前,为隔离群众送温暖》《争分夺秒,3500套订单完成过半》……短短几天时间,孟宪峰先后采访、写作、编辑各类稿件20多篇,很多稿件被同城媒体转载或采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党报力量’,每一名党报记者都责无旁贷。”孟宪峰坚定地说。

廊坊区位特殊,责任重大,是河北首都政治“护城河”的排头兵。孟宪峰三次探访廊坊开发区进京的大小通道,采访防控一线的公安干警,走访卫生防疫的工作人员,深入了解挖掘、认真写作修改,最终完成了《“身后就是首都,咱必须守住!”——廊坊开发区入京通道疫情防控记事》一稿。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孟宪峰说,2003年,当“非典”疫情肆虐时,他还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那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他每天都被那些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那些深入一线的党报记者的先进事迹打动着。17年过去,他已经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党报记者,能和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战斗员们并肩作战,他觉得无上光荣。

人物

“都在跟时间赛跑!”

——记河北广播电视台廊坊记者站站长李春霞

“各位采编一线人员随时准备接受采访任务。”1月24日晚,李春霞刚把做好的年夜饭摆上桌,微信工作群就收到一条消息。李春霞是河北广播电视台廊坊记者站站长,从事新闻工作26年。

“既然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就要去现场。”抱着这样的理想和信念,1月26日,李春霞和同事开始奔赴抗“疫”一线,记录下每个新闻瞬间。

2月1日一早,李春霞和廊坊广播电视台的两位记者一起,赶往全市确诊病例医疗救治定点廊坊市第三人民医院,采访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代表陈玉兰。

采访过程并不顺利。当天早上10时,李春霞和同事到达廊坊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政楼,由于陈玉兰任务繁重,采访时间一再推迟。“可以采访了,请进来吧。”中午12时许,李春霞和同事来不及吃午饭,赶紧做好防护进入隔离区边缘。

戴好口罩,通过层层严格消毒,在隔离区门外,李春霞见到刚完成当天工作的陈玉兰。李春霞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把自己武装成这样。

“我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医生,妈妈她也会原谅我的……”镜头前,陈玉兰强忍着泪水,声音哽咽,镜头外的李春霞被感动得湿了眼眶。下午1时,李春霞又和同事赶到陈玉兰家中,采访陈玉兰的爱人。一直到晚上7时,李春霞才整理好一天的采访素材。这天,她只吃了一顿饭。

“这次疫情采访,我们小组一共7个人,除了我,还有副站长王可心,以及廊坊广播电视台的5位记者,我们都是在和时间赛跑!”李春霞说。

人物

带头冲锋在抗“疫”报道第一线

——记长城新媒体集团廊坊记者站负责人王成应

2月5日下午,记者走进长城新媒体集团廊坊记者站,两名记者正在整理到社区采访的素材。

记者站共3名记者,其中2名是共产党员,平时采编任务繁重。“作为一线记者,我非常清楚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迫性。打赢这场全民战‘疫’,我们责无旁贷。” 长城新媒体集团廊坊记者站负责人王成应对记者说。

王成应介绍,记者站坚持把新闻触角向疫情防控一线延伸,把镜头对准主动请缨、冲锋献阵、艰苦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村街和社区群众志愿者,努力挖掘来自最基层、最前沿的第一手鲜活新闻素材。

“大年初五到初八,我连续带领记者到大城县、文安县、三河市和市区一线采访,不分白天和黑夜。”王成应说,四天时间先后采访了防火涂料、箱式房屋、呼吸机等生产企业,采访了高速公路收费站筛查点、农村疫情防控点,撰写稿件,结合新媒体传播特点,以视频、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先后在长城新媒体平台“廊坊战‘疫’党旗红”专栏推出系列报道《我是党员!必须往前冲》《开足马力生产,我们责无旁贷》及一线见闻《大城军辉公司:凌晨4点生产防火涂料驰援武汉》《文安小务农场夜访记》等原创报道,被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

“大年初六我过得最充实了!”王成应说,这天是他的生日,从早上睁开眼,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点。当天下午,他带领驻站记者实地采访一线疾控工作者,连夜整理素材,及时发布稿件。

王成应家在石家庄,平时在廊坊记者站上班,长期与妻子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从初三到现在,他已经连续12天没有与家人见面。

记者站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冲锋在宣传报道一线。记者祝雪娟多次深入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市人民医院,采访了大量一线医护工作者全力救治患者的感人事迹。记者孙泽恒深入到文安、三河等地采访生产企业,无法照顾家中刚满月的孩子,经常制作视频到午夜。

人物

守阵地 传信息 宣传管控“一盘棋”

——记市委网信办工作人员张迪

2月4日20时26分,廊坊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廊坊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告》。当天20时29分,廊坊市广阳区馨境界社区商户刘贺,通过“馨境界社区联防联控工作群”接收到了这条消息,并分享到朋友圈。正在犹豫是否开门营业的他,果断决定按照通告规定暂不营业。短短3分钟,疫情防控信息就得以迅速传播,直达市民。

作为一名网络宣传工作人员,通过“廊坊发布”官方微博微信和全市重点网络媒体,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及时引导网络舆论,是市委网信办工作人员张迪的重要职责。

张迪所在的工作组坚持移动优先,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构建起纵向贯穿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单位,横向覆盖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腾讯、网易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网络媒体宣传矩阵,切实提高疫情防控信息公开和服务群众水平。

“工作组以‘廊坊发布’微博微信平台为基础,抓好‘微矩阵’宣传。”张迪介绍,“一方面,联合全市11个县(市、区)和30多个市直重点部门组建工作群;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域内网络名博和重点自媒体公众号作用,组建新媒体联盟工作群,实现矩阵式传播。截至目前,两个工作群共推送疫情防控重要信息460余条,有效扩大宣传覆盖面。”

辟谣言,持续引导网络舆论。张迪联合相关科室负责同志,持续开展网络辟谣工作,守好网络阵地。在“廊坊发布”微博微信、网信廊坊等官方媒体平台发布《致网民和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一封信》《关于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的通知》等信息,并号召全市网络媒体转发并遵守相关规定。针对疫情期间域内网上谣言及本地网上不实信息,适时发布《明日廊坊禁止私家车出行?真相是....》《网传“明日飞机喷洒消毒药水”??谣言!!》等原创辟谣信息20余条,澄清事实真相。组织域内新媒体转载推送权威媒体发布的各类辟谣止谣信息450余条,持续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人物

廊坊日报社:24小时在线!

“你见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你见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就是命令。

连日来,廊坊日报社的全体编辑记者牢记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放弃节假日休息,克服所有困难,始终坚守在新闻工作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较劲,及时传播党中央和省、市委的指示精神,深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一线采访报道,用一批批权威、全面、全时的新闻精品佳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鼓劲加油,凝聚起全社会齐心协力支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磅礴力量。

“今年的春节印象深刻,大年三十刚吃过午饭,我就匆匆赶往会场,采访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之后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疫情面前,我们媒体人24小时在线!”廊坊日报总编室记者刘飞说。

1月27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贯彻党中央、省委有关疫情防控重要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负责采访报道的记者刘杰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更坚定了他把党委政府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的决心。“接下来,我将继续冲锋在前,始终坚持细致、精致、极致的原则,高质量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刘杰说。

“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不能陪你过了,爸妈那儿你多费心,等我回来再把婚假补给你。”1月28日,叮嘱妻子后,廊坊日报时政新闻采访部记者陈正就匆匆离开了文安老家,投身到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报道中。

“今年春节是一个特别的春节,从大年三十开始,我就和同事坚守在全市疫情防控宣传报道一线,以照片的形式,记录着我市各行各业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场景。”廊坊日报摄影摄像部记者刘向说。

“疫情期间,夜班版面变得更加重要。不仅要报道疫情实况,版上每篇稿件的题目、文字我们都会仔细斟酌,将最真实、最准确、最生动、最科学、最权威的信息呈现给广大市民。”编辑王萌说,这段时间她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才下班,疲惫的时候就会想想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民警等“战士”,他们的事迹让她深受感动。她将继续践行“四力”,继续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人物

廊坊广播电视台:讲好抗“疫”故事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线,除了“逆行”的医务工作者、公安、交通等部门一线值守工作人员,还有一支以另一种姿态冲锋在前的特殊队伍——新闻工作者。

廊坊广播电视台全体编辑记者放弃春节假期,从正月初二起投入工作。“我从除夕起就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报道一线,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党员,要勇敢担起这份责任,用镜头去拍摄、记录那些感人的故事。”摄像记者韩佳松说。

谁都知道,离一线近一步,危险就增加一分。但要用镜头记录好医护人员的故事,记者就要和他们一起“逆行”。在市三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都有电视新闻记者忙碌的身影,记者郭磊、来敬尧还深入到市三院的隔离区域外沿进行采访。

郭振芳是《廊坊零距离》的一名记者,为了更好地工作,她把年幼的孩子送到父母家里,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报道工作中。几天来,她采访最多的就是社会各界向市红十字会捐款捐物的暖心故事。“记录感动的瞬间,把感动化作行动,这是我应该做的。”她说。

记者在前方奋力奔跑,编辑在后方全情投入。后期编辑房海岩患有糖尿病,本应该定时定量吃饭,但为了及时把记者的采访内容编辑播发,忘记吃饭是常事。“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很辛苦,我们一线的记者也很辛苦,我能做到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画面把消息传递给观众。”房海岩说。

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平台是抗击疫情的又一块阵地,疫情发生后,全体工作人员24小时离岗不离网,用全媒体手段,把防控最新消息和科学防控知识第一时间传播出去。叶军作为新媒体内容生产部的老员工,这几天每天负责更新信息100多条,工作量是平时的5倍。提起工作,叶军仍然笑容满面:“虽然累,但自豪,通过我们的工作可以让广大市民及时、准确地了解到最新的防控疫情情况和科学防疫知识。”

人物

我市县区级媒体: 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

全民战“疫”,宣传先行。面对疫情,如何给老百姓注入“强心针”,我市县区级媒体都拿出了自己本领,打通抗“疫”宣传“最后一公里”。

安次区在电报、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了“安次战‘疫’党旗红”“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等专题专栏;创新运用抖音、H5等新型传播手段,推送重点防疫资讯信息,深入报道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参与战“疫”的鲜活现场。

“疫情就是命令,这个时候我必须站出来!”在大厂回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身兼新闻播音、文字记者、责任编辑数职的“90后”陈蒴,大年初一便接到采访任务,他抱了抱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和家人匆匆道别后便奔赴一线。

大厂回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摄影记者何赛,原打算春节后与同为新闻记者的未婚妻办理结婚证,但疫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2月3日,何赛和未婚妻完成了一次采访任务,两人在回单位途中经过社会事务局,只用十分钟就办好了结婚证。“没有隆重的仪式,但并肩作战的爱情让这张结婚证分量十足。”他说。

1月28日,固安县融媒体中心新闻部记者姚君楠便和同事一起深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无论工作多繁重,我都会以乐观的姿态去应对,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姚君楠说。固安县融媒体中心的年轻记者李晓东主动放弃假期,从1月27日开始就住在单位,准备随时去一线采访。

香河县融媒体中心利用多媒体多渠道向公众及时发布疫情信息。《香河新闻》栏目及时开辟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专栏;香河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香河融媒发布”开设“直击抗‘疫’一线”等专栏;香河融媒体官方抖音号“发现香河”已累计发布11条短视频作品;香河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疫情防控,我们在行动》等专栏。

新闻工作者,

也是最美“逆行者”

白衣天使义无反顾驰援武汉,忙碌在病患身边;300多支“娘子军”白天守住村口检查点,为往返车辆消毒;爱心企业、组织、普通群众为战“疫”捐资捐物,书写“风雨共担”的誓言……一组组镜头、一篇篇文字、一段段音频,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激发了斗志、鼓舞了信心、凝聚了力量,而创作这一切的人,正是与报道中主人公一样的最美“逆行者”——新闻工作者。

不畏艰险,冲锋在前。面对疫情,广大新闻工作者克服困难,深入防控一线。他们用行动彰显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品格,诠释了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展示出顽强拼搏、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

担当尽责,不辱使命。通过报、台、网、微、端等传播手段,广大新闻工作者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向外界及时传递防疫最新动态。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稳定群众情绪,维护社会安定;他们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挖掘感人事迹,抒发人间大爱,传递生命关怀;他们把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牢记初心与责任,新闻工作者们正在用坚守与作为记录下全国人民防控疫情的果敢与坚强,记录下其中的光荣与梦想!

我们深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一定能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广大新闻工作者也必将在奉献中立业、在磨砺中成长,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党和人民积蓄力量!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