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義”的文化解析:道義、忠義與俠義的統一

在《三國志》中,關羽還只是劉備手下一名驍勇的戰將,陳壽將之與張飛、馬超、趙雲、黃忠等放在一卷中進行介紹。而到了《三國演義》裡,關羽則位列“五虎大將”之首,唯有他一人能有“關公”的尊稱。

到了清代,他更是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關帝廟遍佈城鄉。人們之所以這樣推崇關羽,把他置於一個神的高度來瞻仰,主要還是因為關公身上的那個“義”字。

《三國演義》中“義”的文化解析:道義、忠義與俠義的統一

​“義”的不同內涵:

筆者斗膽將關公之“義”分為“大義”與“小義”。所謂“大義”指的是忠義、道義等儒家之義;而“小義”乃是指關公身上所體現的諸如俠義、仗義、兄弟之義等其他品質。

關羽也好,張飛也罷,他們並不是普通的草莽英雄抑或區區一介武夫,他們都是亂世中的有志之士。作者杜撰出桃園結義的故事,將之放在卷首,開宗明義。且看他們的誓詞:“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連李贄都說:“他三人豈尋常草澤之人而已乎!”三人以報國安民為己任,豈不正是儒家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關羽以天下為己任,正是他“大義”的體現。

《三國演義》中“義”的文化解析:道義、忠義與俠義的統一

在張飛誤會關羽時,他說:“忠臣寧死而不辱,大丈夫豈有事二主之理。”翼德心直口快,心中所想,會第一時間變為口中所出。他不先罵雲長背信棄義,拋卻兄長不顧,而說忠臣不辱,大丈夫不事二主。可見,“忠義”的觀念在時人心中根深蒂固,它終究是凌駕於兄弟之義上的。正如毛宗崗所評:“蓋有君臣.然後有兄弟。君臣之義乖,即兄弟之義亦絕。衣帶詔之公憤為重,而桃源之私盟為輕。”關羽此舉,體現的恰恰是他無人可及的“忠義”。

除了儒家之義以外,在關羽身上還體現著俠義、仗義、兄弟之義等多種品質。早在關羽第一次亮相時,作者就借他本人之口,說是“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才逃難江湖的。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豪傑形象便躍然紙上,關公的俠義可見一斑。

《三國演義》中“義”的文化解析:道義、忠義與俠義的統一

提到關公之義,就不能不提華容道上放曹操的那一段。關羽之所以放走曹操,這其中存在著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情結。當年,若非曹操一意維護,怎還會上演溫酒斬華雄那精彩的一幕。正如李卓吾所言:“若非孟德具眼,英雄遂無出頭之期矣。”至關羽“歸降”後,曹操更是無時無刻不流露出對他的惜慕之情。

對於曹操所付出的種種,關羽並非毫無感念,於是,知恩圖報,士為知己者死。明知軍法無情,他還是心甘情願地放走曹操,讓自己承擔一切後果。

由此,我們反觀關公之“義”,既有儒家所倡導的“大義”,又有作為一個個體存在的“小義”;既憂國憂民,希望建功立業,對於君主忠心不二;又除暴安良,俠名在外,知恩圖報,信義昭著。這樣一個人,也就難怪能得到統治者與百姓的一致推崇了。

《三國演義》中“義”的文化解析:道義、忠義與俠義的統一

不同內涵的“義”得到推崇的原因

剛才我們分析了關公身上所體現的兩種不同內涵的“義”,既有儒家所推崇的“大義”,亦有帶有市民色彩的個人的“小義”。關公之所以受到後世的推崇,必然是得到了統治階級認可的。上位者推崇關公身上的“大義”無可厚非。他報國安民的大志,他對君主的忠心不二,都是統治階級亟需用以教化百姓的手段與工具。可是,同樣存在於他身上的這些“小義”,難道就不會與之產生衝突,不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嗎?

我們不妨回過頭來看。早在出兵之前,孔明就已經“夜觀乾象”知道曹操“未合身亡”,不過賣個人情留給關羽罷了。幸好有這麼一筆,讓關羽義釋曹操的行為顯得不那麼尷尬,反而成就了一個大義、小義皆能保全的完美的關公形象。正因為曹操命不該絕,所以不論誰去結果都是一樣,關羽放走曹操並不會給未來的蜀漢帶來任何災難,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他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放走曹操。這個舉動在這樣一個前提下,也就不用扣上不忠的帽子了,反而成就了關羽作為一個個體的“義”的完美。

《三國演義》中“義”的文化解析:道義、忠義與俠義的統一

推究作者本意,當是想極力刻畫一個不論是作為個體還是作為蜀漢集團的一員,都完美得無懈可擊、將“義”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物形象。由此我們發現,在關公身上完美體現了大、小兩種不同的義,上位者看到的是關羽上報國家,下安百姓,希圖跟隨皇叔匡復漢室的決心與志向。

而市井百姓,則崇拜於關公的除暴安良,“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二者各取所需,都從關公身上找到了自己欣賞、推崇的品質。於是,關公之“義”便成了不同階層共同推舉的東西,且經久不衰。

《三國演義》中“義”的文化解析:道義、忠義與俠義的統一

文化的理想國,讓每一個詩意的靈魂,都有棲身之地。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