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下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策略与路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此背景下,各行业诸多企业均表明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就是要建设成世界一流企业。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之际,如何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成为我国企业需要把握的重要问题。

中国企业在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道路上,正在不断积累向世界输出管理智慧和方案的能力。目前,国内众多企业经过自身跨越式的变革,已经在国际中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尽管如此,这些企业却并不能被称为世界一流企业。国际发达国家成功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典范是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借鉴。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基础以及探索实践,本报告总结了在十四五规划下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策略与路径,以供各企业参考。

十四五规划下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策略与路径

(一) 明确战略定位

一是在全面深入开展国际对标和充分研究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基础上,制定创建一流企业的发展战略。

二是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结合国内外的市场空间、企业资源禀赋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三是构建战略规划实施管理体系,对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动态管理,及时“纠错”调整战略和规划目标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集团层面和下属各级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力责任。探索实施专职董事制度,完善董事监事管理体系,探索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

加强和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在集团层面和下属各级公司不断加强和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正确处理好党组织与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压缩机构和层级、精简人员、优化管理流程。研究压缩管理机构和层级、理顺部门职责、精简分流部分人员、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流程、规范责权界面,实现公司治理体系的高效运转。

十四五规划下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策略与路径

(三)增强科技创新实力。

把握行业产业发展要求,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业务发展方面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同时要拓宽科技创新投入资金的来源,改变创新投入以自有资金为主的单一渠道的局面,加强科技与资本市场的合作,通过引入政府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债券等方式,建立风险收益共担机制,增强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多渠道保证科技资金的投入。同时要树立科技创新是保障企业持续发展源动力理念,充分重视科技人员的知识才能。

(四)加快国际化布局

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资源,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扩大国际产能和项目合作,注重获取国内外优势资源补齐产业链和价值链短板,增强产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要高度重视产业链布局的弹性化,提高集团在行业中的全产业链国际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积极推动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研发、设计、品牌建设等价值链的高端集中,更加重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技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国外行业巨头形成知识联盟、通过跨国界收购来获取核心技术和管理资产。国际化的企业也应建立一套合理的企业国际风险防范体系,重视风险控制与管理。

(五)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在人才发展与管理方面,对公司董事、监事、核心经营班子通过契约明确相应职权。在经理层方面,需要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用市场化方式进行选聘和任免职业经理人,按照市场水平确定职业经理人薪酬激励方案和绩效评价体系。加大力度引进外部优秀人才,打造一支精通外语,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国际商务及国际经营知识,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基于公司发展战略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现代绩效评价和价值分配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而全员驱动组织战略目标实现。同时引进中长期激励计划,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和政府有效监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延期支付、虚拟股票、超额利润分红、员工持股计划、项目团队跟投等激励方式,促进公司业务稳定、长期、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规划下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策略与路径

(六)加强企业品牌建设

当前,品牌已成为国际经济和技术竞争的制高点,中国要在世界竞争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参与全球经济布局,获取市场竞争主动权,发展并拥有众多的世界级品牌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国内企业在建设世界一流品牌时,需要时刻关注品牌与用户的关系,建立全球化的品牌沟通与用户体验体系,持续不断地输出品牌理念与价值,提升品牌认知与口碑,塑造全球影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