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讀幼兒園,說老師有時拉他打他還不讓他睡覺,我也去說了老師,但她不承認怎麼辦?

鄧氏視野


作為一個母親,我在孩子上幼兒園前,每每看到幼兒園虐童的新聞,就揪心不已。

在孩子初入幼兒園時,我最憂心的不是分離焦慮,也不是孩子的適應能力,因為這些能提前訓練預備的事,我自認都做得很好了,我唯獨擔心的就是,孩子會遇到類似新聞中的不幸。

我常常會想,萬一遇到了,應該怎麼處理?一遍遍在心裡盤算、預演。

我先生曾經嘲笑我反應過度,神經過敏,畢竟新聞事件只是個例。我雖然明白,新聞事件可能是萬中之一的概率,但是對於媽媽來說,孩子一旦出狀況,那就是100%的無法接受。

所幸的是,無驚無險,孩子快樂、健康,很順利地升入小學。

所以,我非常理解題主的焦慮和憤怒,但是,還是要先冷靜下來,才能更有智慧去解決問題。


找出真相,是解決方案的基礎,也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我建議:雙管齊下、不偏不倚。


自己要做的準備:同理心(共情)

我們都知道,有效溝通的前提是同理心(共情)。

同理心能讓我們平靜下來,不戴有色眼鏡看待老師,才能在後面的溝通過程中不偏不倚,不誤導,才能離真相更近。

每一個母親,都知道帶孩子的辛苦,我們面對一個孩子,而且是親生的,尚且常常被激怒,氣到內傷,想到這裡,我們也應該能對老師抱有更的理解和寬容。

幼師工作不易,技巧可以學,最大的挑戰是孩子的不可控,需要極大的耐心,以及應對能力。


接下來,我們應該在基於對自己孩子(性格、自理能力、語方表達能力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客觀分析,理性判斷,孩子說的話的可信性,以及真實程度等。


首先,家長需要理性評估孩子當下的語言能力,是否已經具備清晰、準確、完整的表達能力

一般3歲以後,孩子基本上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但能力不一。

語言能力好的孩子可能更早便能準確表達,而另一些孩子可能到四五歲,由於詞彙量、邏輯條理能力的差異,還無法準確表達。

用錯詞、詞不達意,語言的嚴謹性弱,是這個階段孩子表達中的常見現象。

家長先要徹底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讓他感覺到被關注、被接納,而且夠安全。

孩子可能還不能有條理地進行因果關聯,嚴謹地敘述事情的始末,但仍然要鼓勵孩子暢所欲言,家長在傾聽中,理出頭緒,通過一些不帶誤導性質的問詢,瞭解客觀事實。

(孩子說老師不讓他睡覺,這一點比較難以理解,之前有新聞說老師為了孩子不吵鬧給喂安眠藥的,也有說為了孩子不易生病給喂滅毒靈的,不讓睡覺實在不符合常理呀。)


其次,家長需要客觀評價自己的孩子:性格、規則感、自理能力等

換位思考,老師不喜歡什麼樣的孩子?

調皮搗蛋,不守規矩,霸道,愛惹事的熊孩子,沒人會喜歡;

自理能力不強,無法跟上要求,比如吃飯慢、不會自己吃飯、還不會自己上廁所、不肯睡午覺……這些孩子,給老師增加了不少麻煩和工作量,也讓老師比較無奈;

想一想,自己的孩子是否具備讓老師厭棄的特徵呢?

不是說具備上述特徵,老師就有理由粗暴的對待孩子,我們只是在分析各種可能性。


第三,孩子是否有安全感缺失的問題

小美是一個5歲的小女孩,前一段時間她父母吵得很兇,鬧離婚,平日乖巧的小美,變得沉默。

有一次她生病,父母緊張地雙雙陪在床邊,小美突然意識到,只要自己不健康,就可以挽留住父母,從此她三天兩頭就出狀況,有時是摔破膝蓋,有時是磕傷嘴角……

家庭的動盪,讓幼小的心靈過早地”成熟“,這種懂事令人心疼。

常常有一些留守的孩子,或是雖然父母在身邊,但是卻疏於陪伴,孩子主觀上非常希望獲得父母的關注,有些用犯錯來吸引父母、激怒父母,有些用“生病”或是“遭受不幸”來吸引父母。


第四,你的孩子會說謊嗎?

2〜4歲的孩子,認知成熟度還不完善,語言組織能力也有限,常常無法清楚的表達現實與想象,表現出無意識的說謊行為。

有時候,他們也會把過去的某些記憶與當下的經驗和感受相結合,言之鑿鑿。

有時候,他們會把別人的經歷或是電視上看到的事,安在自己身上表達給父母,張冠李戴。

有時候,他們“語不驚人死不休”,有非常誇張方式地進行表達,當看到大人們因他的話或驚或喜或怒,被“耍”得團團轉的樣子,他因這種掌控的“力量”而感到很有成就感。

另一種是有意識的說謊,通常是帶目的性的。

比如,孩子不想上幼兒園,不喜歡某位老師,甚至有些孩子在學校犯了錯,擔心老師告狀,父母責罵,於是先下手為強,倒打一耙的。


另一方面,第三者視角,瞭解涉事老師的口碑。要知道,紙包不住火,即使披著羊皮,狼的“大尾巴”終是藏不住的

1.自己日常的觀察和判斷

一個人是和善有禮,還是粗暴蠻橫,通過日常的溝通是能有所感知的。

每天接送孩子的時候,跟老師聊幾句,既瞭解孩子的表現,也能跟老師更加熟絡,讓老師多多關注孩子,更能在心裡有所評估。

我的孩子上小班時,生活老師面相兇,嗓門大,我便會刻意在接送時與她多聊幾句,跟孩子也旁敲側擊:

“今天老師都表揚了哪些孩子呀?”

“有沒有批評不聽話的孩子呢?”

“如果孩子不聽話,老師通常會怎麼做呀?”……


2.聽一聽別人對這位老師的客觀評價

班上的孩子有調皮就有乖巧,即使老師可能會偏心,偶有區別對待的情況,但師德、品行卻是很難逃過所有人眼睛的。

與其他家長聊一聊,可以有助於對一個人的瞭解。

孩子是體驗者,而且這個年齡的孩子,心無城府,眼睛看到什麼,心裡想什麼,通常嘴上是不會有保留的,聽聽孩子的感受和評價吧。


3.尋找目擊者,採訪目擊者

對於孩子描述的具體事件,可以問問孩子,當時還有誰在場呀?

問問在場的孩子,基本上能客觀瞭解事情的始末和細節了。


以上3個步驟,家長基本能對事情的始末和真相有所掌握,接下來,才能對症下藥——


病在孩子,根在家長

1.如果孩子說謊

如果是孩子的無意識說謊行為,那家長可以放心的讓孩子繼續去上學了,也是好事一樁。

但是,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客觀認識世界,分清現實與想象,自己與他人的界限等,並且需要溫和的提醒孩子,語言也是傷人的利劍,我們要學會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如果孩子出於個人目的說謊,比如不想上學等,既需要嚴肅教育,讓孩子瞭解自己的錯誤,但不能上綱上線到品質層面指責。

2.孩子缺乏安全感

如果孩子只是為了得到父母的關心和陪伴,父母真的需要自我檢討。

應該先對孩子表現接納,向孩子道歉:“媽媽理解你的感受,是媽媽沒有做好,讓你感到不安。”

然後必須指出孩子的錯誤:“但是你的行為是不對的,會傷害到愛你的老師,我們一起向老師道歉好不好?我們一起改正錯誤好不好?”


3.如果孩子自理能力弱、規則感差、恃強凌弱……

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長有義務培養孩子,讓他能適應分離,能適應集體,幫助孩子適應未來走向社會,是家庭教育不可推卸的責任。


病在老師,根在學校

社會上不斷被證實的虐童事件,證明教師隊伍中確實難免會有害群之馬,這也反應出學校管理的不足。

1.蒐集證據,向校方投訴,要求對老師進行處分


2.若校方包庇處理,不作為,手上證據又夠充分,可向上一級主管部門舉報,清除教師群體中的“老鼠屎”,對於保障自己和其他家庭的權益都是有利的。


3.事情不大,暫不建議曝光於媒體,畢竟網絡對人的影響太大了,不但禍及個人,可能還會禍及家人。得饒人處且饒人吧!


4.如果已經走到這一步,那麼,抓緊時間,重新給孩子擇校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愫說育兒


你越說你兒子越是受罪。我女兒剛開始上幼兒園因為在家沒有午睡,到午睡時間就睡不著因為跟鄰居睡在一起比較熟就偷偷聊天。就這樣被打了,我女兒是那種很乖很聽話很好說話的孩子。她很喜歡去幼兒園也很開心每天都是早早起床準備!被打以後就不去,我為了讓她去被我打,她才說出來被老師打!我也是去跟老師說,我已經跟女兒說了讓她不睡覺不要說話影響同學。過幾天有哭著不去了,這次我怎麼打都不去。後來我女兒說在班裡老師說什麼話不能回來跟媽媽說,把我女兒調一個人睡覺。我女兒跟老師說話,老師故意不理她!我不信就問我隔壁家同伴她大一些很伶俐的。她說是真的,因為她們睡不著就聊天,被老師打,因為回來說我找老師了所以老師就在班裡跟她們說什麼事不能回去跟媽媽說,上課我女兒叫老師叫好多次老師都不應。

我一氣直接去退錢,還把那老師投訴了!校長說換班,我直接退校證明不規範!

後來換了學校開始我女兒都很怕老師也不怎麼願意去也不敢跟老師說話了,去新學校好久因為那老師比較有耐心就習慣了,但是在學校有什麼也不敢說,我問她,她說怕老師說!然後經過一個時間我女兒才慢慢的會說在幼兒園裡的事或者老師什麼事!

現在老二不給上幼兒園,到年齡就上學前班,然後上一年級!


手機用戶3806114483


說幾件似乎無關的事。今年我帶小班,不到一學期的時間,發生了幾起孩子回家敘述與事實完全不相符的事情。

我正在思考:這種現象到底是孩子撒謊、想象還是家長的誤導?

事例一、

一男孩下巴頦出現許多刮痕,奶奶找到我,非說是**孩子抓的。我跟她解釋:這種傷痕不是抓痕,應該是什麼刮到的。可奶奶反覆就一句:我家小孩從來不撒謊,他說是**抓的。

後來我又發現脖子處也有刮痕,拍照給她看,才放棄自己的想法。



事例二、

一男孩,早上一進教室,我就發現面部有碰傷的痕跡,就問他:你這裡怎麼回事?

他說是在家碰到的。我又問他:媽媽知道嗎?他說知道,我就沒再追問。

到了晚上,他的母親在微信群質問,說是在幼兒園被別人抓的!

抓痕、碰痕、刮痕百度一下完全可以看出區別。



事例三、

班中有個男孩運動能力弱,偏偏喜歡奔跑,入園沒幾天就跟他母親反映了這個情況,並告訴他這種行為有可能引發的問題。

母親沒有重視,結果就是,坐著腦袋可以磕到桌子上,奔跑撞到物品,有一次撞到前面一女孩身上,號啕大哭,回家告訴媽媽是前面那個女孩推他的,我原景重現給家長看,並請她自己推演判斷一下前面孩子推他兒子的可能性,她依然堅持兒子的說法。

事例四、

昨天,課前帶著孩子們活動身體,一女孩突然號啕大哭,哭的所有孩子一臉懵。當時我距離她絕對不超過兩米,趕緊過去查看、詢問,可是她只是哭,不願意說。我查看完身體,好像沒什麼,也就不再追問。

豈不知回家以後,她回家告訴媽媽:**一直打一直打,打我許多下!

後母親又說她說是撞在桌子上的,並拍了面部發紅的照片給我看。

可我認為這兩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都極小:如果有人打她,即使我看不見,其他孩子也會告狀;我們是在走動,面部怎麼碰到桌子?而且她站立哭泣的位置距離桌子將近一米遠。

我在一線近三十年了,以前也有誤會,但解釋以後一般家長都會選擇相信老師。可現在的誤會頻率及家長對老師的質疑程度如此之高還是有點讓我震驚,更讓我心生怯意。我挺納悶:家長們為何對三歲孩子的話深信不疑,反而處處認為老師撒謊呢?

題主描述的這件事我也有點懷疑:

1、老師為何拉他打他不讓睡覺?逼著他睡覺倒是有可能。

2、如果是趴在桌子上睡覺,老師擔心他著涼,有可能會去拉他,但也不至於動手打他。

3、老師打孩子大多是感覺孩子難管,或者難以控制孩子,孩子睡覺,正好省心,老師會動手嗎?

結束語:目前的學前教育現狀確實讓人堪憂,更讓人難以信任。家長擔憂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千萬不要因為對老師的不信任,影響了孩子的思想、行為及做事方式。


媽咪老師


我家有個熊孩子也告訴我老師推他,把他推到了碰到了牆上,我讓他把事情的經過講清楚。熊孩子告訴我,中午睡前老師讓廁所,熊孩子沒尿就進廁所沒去尿,老師就推他,一下把他推到牆上了,碰到頭了,放學的時候老師沒有說,回家孩子告訴的我。


當時感到生氣,我也知道孩子調皮,但是我也看出這個老師有點勢力眼,我想不去找老師會不會變本加厲,去找是自己孩子調皮,老師推他也可能不是故意的,這樣讓老師變的很難看,會對孩子不好,孩子放學之前老師會出來倒垃圾,我就故意早去了,老師出來倒垃圾,我故意裝作從那經過的樣子,快走過去和老師聊了幾句,我問老師昨天孩子回家說惹你生氣了?孩子調皮還得讓你多費心,該打的時候就得打,該管的時候好好管!老師笑了笑說孩子就調皮點,別的都很好。從我這裡這件事就過去了。


讓老師知道孩子回家說了事情,又不能得罪老師,這樣還算完美吧!孩子調皮在家我們有時候還忍不住想打他,更何況孩子多老師不容易,有耐心還累,家長要諒解。

建議題主首先問清楚孩子事情起因,經過,效仿我的方法去側面和老師聊聊,這樣老師就知道了,以後也不敢這樣了!

我是二胎全職媽媽,歡迎留言點贊關注@琮媽育兒,每日分享孕期及科學育兒小知識!

琮媽育兒


我孩子剛上幼兒園時,班級上聽說有一個特別搗蛋的孩子,總是隨便打其他孩子,不少家長都來找老師,而且是剛剛開學,老師管理了那個孩子還是不聽,經常犯錯誤,上課亂跑什麼的。但是到了大班,那個孩子慢慢就好一些了。

若干年後,我遇到那個調皮孩子的媽媽,她和我說,孩子不止一次回來和她說,老師中午會批評他,會把他帶到廁所一個人關小黑屋。我說這個事情,意思是幼兒園老師面對一些孩子管教不了,會有自己的措施和辦法。


一,題主說到了老師拉孩子,這個因為沒有監控,不好判斷孩子說的拉,是到了什麼程度。有沒有動手打,還是推都不好界定。不讓孩子睡覺是不是因為做錯了事情受到老師的懲罰。所以家長第一先應該在家裡把事情儘量能問的清楚點,雖然孩子說的不是太清楚,但是大致也可以知道,因為什麼事情讓老師發火的,找到問題的原因先。


二,去找老師溝通也是可以的,但是通常我們要相信老師,不要上去就是責問,試想,如果你上去就責問:“你怎麼打我家孩子啦,怎麼還推他啊”之類的話,那麼老師肯定說沒有。本著溝通事情的原則,比如這樣說:“孩子回來哭了,說今天受到老師的批評,害怕老師責罰他,我來問問,看發生了什麼事情,對他有這麼大的影響。”


相信你作為家長來問了,老師就一定會注意到對你孩子的處理方式,也會和你溝通事情的情況,這樣你瞭解的會更清楚,如果孩子確實有做的不好的,回去後也可以多督促孩子,這樣後面也避免了這種情況發生。


三,如果確實老師打了孩子,不讓睡覺等一些你覺得不合適的處理方式,你已經找過老師了,看看老師態度如何,如果態度很蠻橫,不能溝通,那麼只能找園方領導了。


同時因為只有孩子說,沒有其他監控或者證據,如果當事人不承認發生爭執的話,對孩子後期的學習生活無疑是有影響的。所以這個事情你要做好後面的打算。


如果溝通無果,孩子在園內待的可能不會太愉快,後期再有什麼也都是麻煩,那麼要考慮給孩子轉園或換班。


泥鰍裡的香草


我小孩3歲多點點,但個頭高,我想著把她放中班跟大一些的小朋友學學禮儀禮貌,(跟老師說了下學期還得中班,因年齡不夠升小學)剛開始2個星期天天喜歡去學校,後來早上去上學就哭,不願意去,問為什麼不說。安撫情緒後還得送學校。在以後的幾天,我和小孩一起玩,有時玩得很開心,我會不經意問她學校的事情。結果還是問出問題來了。因一些動作或習慣未跟上老師罰站她。我馬上單獨與老師溝通。又重申年紀小,下學期還得中班。老師好像不明白一樣,還是照舊罰站,有一次還做了更出格的事。我當天氣得不行,差點要打老師。還是忍住了。馬上找園長要求調班。問題得己解決。現在小孩有事沒事提班級老師的名字。說我們老師怎麼,我們老師怎麼樣。在此大家值得注意:小孩不喜歡上幼兒園1.可能是還沒習慣,還戀爸媽爺爺奶奶。2.可能性格比較內向,大家都有好朋友了,自己還沒交到好朋友。3.老師有罰站、冷暴力等等。家長要多與小孩及老師溝通。特別要技巧溝通。(一個幼兒老師的建議,希望能幫到你,如果有什麼問題需要問,可下方留言,我會一一回復)


東北特產朱朱


我分享我的經歷,也是和你一樣的。那時我兒子才第一天上幼兒園,回來就告狀說老師打了他,不想再去學校了。第二天我送他到老師手上,老師還蠻熱情的,說實在的,我一個人管一個孩子都覺得累,更何況老師要管理幾十個孩子,工作量很大的,才四五歲的孩子很難講道理!我就沒有刨根問底了!

就因為我瞭解自己的兒子,比較調皮搗蛋,在家有時犯錯了,還得寸進尺不知悔改,氣得不行也會打一下屁股的,而老師幫忙教育一下孩子,相當於給我減輕了負擔,沒必要上綱上線,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發展,教不嚴,師之惰!再說了老師也是有分寸的!


我覺得最主要的是在家要教育好孩子,在校聽從老師的安排,不惹事生非,這樣老師就雞蛋裡挑不出骨頭來了!孩子何來受虐之說?

網上有一種兒童手錶,有監聽作用但我不建議使用,孩子上個課搞得像諜戰片似的,家長累不累呀?雖說身正不怕影子斜,但老師也覺得渾身不自在呀,明明是在教書育人卻像監控犯人一樣的被監視。哪還有心情管理好學生?


做好自己090726


我家孩子剛上幼兒園四個多月,有天晚上孩子說媽媽我今天在學校很傷心,老師讓我站教室外面了,我都哭了,我聽了以後很震驚,孩子畢竟剛三歲多一點,之前也沒問過老師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孩子是不是上課不聽話了,亂講話了,考慮了一會兒決定還是給主班老師打個電話,得到的回覆是並沒有這件事,說孩子在學校表現很好上課也是最認真最配合的一個,老師們都很喜歡他,就是比較調皮喜歡蹦跳,老師們總是擔心他會摔倒,第二天接孩子放學,主班老師說她問了一下,有這件事,是小朋友們排隊進教室,我孩子走最後一個,後邊跟的老師就在跟他鬧著玩,說你別進教室了,孩子就當真了,老師說是我們的方式有問題以後會注意,我說我只是擔心孩子在學校有什麼不好的習慣,如果有的話可以反應給家長我們一起來解決。這件事之後孩子在學校並沒有遭受冷暴力,老師依然對孩子很好,所以有時候還是要問清楚,避免造成誤會,如果真的有老師打孩子,如果是我是一定要討個說法的,然後轉學就可以了


Doris1327


我能理解聽到這個消息時你的憤怒,但是請你冷靜下來好好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孩子說的是真的嗎?我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這個事情在我家兒子身上發生過,我家大頭是三歲半上的幼兒園,回來第一天跟我說,老師不讓他吃飯,就他一個人沒有吃飯,當時我也很火,我跟你一樣的反應找老師去,但是我先生攔住了我,他說,他相信老師不會那麼做的,勸我不要衝動。

第二天,再送大頭去幼兒園的路上碰到了同學(同一小區),我問他昨天中午你吃飯了嗎,我家大頭是不是沒有吃飯?那個同學說不是啊,大家一起吃的,大頭吃了二碗,老師還表揚他了。當時我都不知道該信誰的好了,後來,我通過其他小朋友描述瞭解情況,事情是因為幼兒園老師發飯的時候是按小組來的,大頭是第三組,他看到其他小朋友先吃,急了,所以他回來才會說那個話,不是說我們不能相信孩子的話,但是孩子有的時候會把自己想象當成事實,所以更建議你可以問一下他的同班同學之後再做定奪。

2.萬一這個事情是真的,你可以去像園長或者更高的部門反映,但是做這一步之前你要拿到確鑿的證據,現在老師已經比較難當了,所以建議你在拿到證據後再行動,不要去跟老師發生正面的衝突。


陶寶麻麻0213


唉我家兒子去幼兒園才一個星期,老師今晚就有一堆問題,孩子特別調皮,好動特別活潑,老師說他往別人臉上吐唾沫,還動手打人,還拿鉛筆畫別人的書和本子,上課屁股還坐不住凳子,我問他為什麼畫別人的書本,為什麼打人,吐唾沫,他說是別人先畫他的,先打他,先吐他的,他問我媽媽別人畫了我的,打了我,難道我就不能畫回去打回去,我竟然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他,四歲多的孩子,吐唾沫,打人肯定是不對的,可家裡道理也給他講了,打也打了,罵也罵了,當時還有用,可過兩天還是一樣的,孩子就是沒有記性,這可怎麼辦,有經驗的家長給我點意見,怎麼樣才可以鍛鍊孩子集中注意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