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修行,從讓自己快樂開始

知乎上曾有人問:人們到底想要什麼?

有人回答:幸福快樂而已。

不知不覺,我們都是中年人了。

不妨現在你就問自己一個問題,你快樂嗎?

或許你此刻是快樂的,因為此刻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內心安靜而平和;又或許你並不快樂,因為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因為體重飆升、身材走樣而管不住吃貨的嘴,因為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時間卻總被日常瑣碎所佔據……還因為這個特殊的春節。

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指出:就算我們能為所有人提供免費事物、治癒所有疾病、確保世界和平,也不一定能打破快樂的玻璃天花板。

快樂看似水到渠成,實則得之不易。

你才是讓自己快樂的最大理由。

1

早在《人類簡史》,赫拉利就曾振聾發聵地提出:“人類可以說坐上了有史以來最致命動物的寶座”。

在《未來簡史》中他繼續發問:“智人究竟是比較高級的生命形式,還是欺凌其他物種的地痞流氓?”

美國《國家地理》一篇文章說:“如果我們生活在普通的時代,長期的、不那麼匆忙的地質時代,幾乎不可能看到一種物種的消亡。”

雖然現在人類的生態意識已經不斷提高,但野生動物仍然逐年減少,因為,人類的慾望永無止境。

這個春節大家一直揪著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起因正是有人拿蝙蝠煲湯。

千百年來,人類已經馴養了雞鴨牛羊,享用了數不盡的福澤。但慢慢的,有的人吃膩了,想要找些新鮮刺激的。

於是,開始肆意虐殺食用野生動物,蝙蝠,刺蝟,野兔,浣熊,野豬,野生蛇……還有更多叫不出名字的蟲魚鳥獸。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破壞了生態平衡,終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

《精進》裡有一段話:“人不能只為自己而活。我們必須認知所有生命都是珍貴的,而我們和所有的生命是結合在一起的。”

這是身而為人應有的格局。

世間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要珍惜,這不僅僅是慈悲,更是看待萬事萬物的姿態。

地球是這個世界所有生靈共同的家園,我們都是其中的一份子,何來高低貴賤之分?

當我們與周遭的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時候,快樂自來,福緣自來。

人生最好的修行,從讓自己快樂開始

2

在這個時代,你一定更能體會到自由的可貴。

這種可貴之處,在於選擇的真正自由。

在電影《羅馬假日》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現了第一繼承人安妮公主的日常生活:表面上是漂亮華貴的衣服、高大上的舞會、滿滿的日程表。

可實際上,她每天都在循規蹈矩,完全沒有自由,也沒有任何私人空間,就連晚上想穿喜歡的睡衣睡覺,都是一種奢望。

人人都羨慕成為公主,可安妮卻奢求過一過普通人的生活,哪怕只有一天。

影片中,喬對安妮公主說:人沒辦法總是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最後,安妮還是選擇回到她原來的地方,擔負起屬於她的責任。

羅伯特·班尼特說:“你的人生是你做出的所有選擇的彙總。如果你能控制選擇的過程,那麼便能控制你人生的所有方面。通過對自己負責,你會獲得自由。”

因此,一個人真正的自由,就是有能力為自己做出選擇,然後,對你的選擇負責。

在生活中,面對有些事,如果你覺得對,就要堅持下去。即使過程很艱苦,即使結果很糟糕,起碼人生沒有遺憾。

更何況,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每一個選擇背後都有代價,我們做的就是,找一條願意的路,一直走下去。

就像汪國真先生說的:“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人生的舵把握在自己手裡,對行進的方向不畏懼,敢擔當,航行的過程中,才會收穫快樂。


人生最好的修行,從讓自己快樂開始


3

對於知識的力量,在《未來簡史》中,作者不吝筆墨,多次提及。

“我們知道資源有三種:原材料,能源和知識。原材料和能源取之有盡,用得越多剩下的越少;但知識卻是不斷增長的,用得越多反而擁有越多。”

閱讀是獲取知識最有效的途徑之一,當下以及往後,世界將對不讀書的人愈發薄情。

又想起BBC經典的紀錄片《人生七年》,在為期50年的紀錄片裡,14組家庭的變化一覽無餘。

可怕的是,半個世紀過去了,從小看《金融時報》的孩子,長大後依然走上精英之路,貧窮家庭的孩子依然重蹈父輩的命運,為生計奔波。

唯一一個特例是考上牛津的鄉村孩子尼克,後來搬到了美國生活。

正如電影《風雨哈佛路》的女主所說:

“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我和其他人來的世界不一樣,我沒有退路,我要更努力,更努力地把自己推到另一個世界中去。”

這是知識改變命運做好的佐證。

不讀書,不僅自己難以擺脫固有階層,還會影響到你的孩子,甚至子孫後代。

閱讀,是一場漫長的積累。這個過程,清苦而孤獨。

堅持積累,不僅有秋天滿滿當當的收穫,還能在寒冬臘月拿來取暖,更帶來從容邁向春天的力量和勇氣。

同時,閱讀,還是一個人與自己相處的最好方法。

人年紀到了某個階段,容易讓自己陷入困境的事情也變得多起來,讀書的時候,會少許多困惑,內心也會變得寧靜。

因為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的遺忘、重來,你所經歷的困境與思考,同樣也出現在前人身上。

讀書,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窺探時間的間隙。

知識改變命運,也撫慰心靈。它既是力量,也是快樂的源泉。


人生最好的修行,從讓自己快樂開始


4

在這個特殊的春天,我們的心總不能夠安寧。

這個時候,何不拾起一卷擱置許久的書,在讀書的過程中,收穫那份久違的寧靜與快樂?

羅斯福說過一句話,“我們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恐慌,從來不是別人能給我們的。

時光轉至二月,寒冬已悄然過去,武漢的櫻花又將如期而至,我們就在與書相伴、和自己相處中,等候著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