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漢帝國的將軍悲歌:浚稽山之戰

歷史上漢武帝劉徹開創了西漢王朝最鼎盛時期,但從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馬邑之圍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戰役的15年間,西漢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漢武帝對包括匈奴在內的周邊民族的一系列用兵,是在文景盛世之後,物質財富頗有積聚的情況下開始的,但戰爭機器一開,國家財政很快就出現困境,"財賂衰耗而不贍"。然而,漢武帝並不以既得勝利為滿足,在元狩、元鼎、元封年間(公元前122年至公元前105年),相繼推出了"人物者補官,出貨者除罪"、"賣武功爵"、"募豪富人相假貸"、造"皮幣"等一系列財政增收措施,來支持戰爭,結果天下騷動。

歷史上漢帝國的將軍悲歌:浚稽山之戰

漢武帝劉徹

同時,漢軍的士卒馬匹也損失嚴重。僅漠北大戰,漢軍死亡上萬,馬匹損失達十餘萬匹,以至於此後"匈奴雖病遠去,而漢馬亦少"。元鼎至太始年間(公元前116年至公元前93年),西漢的兵員和馬匹都出現了緊張。兵員方面,由於民間設法逃避兵役,故"徵發之士兵益鮮"。軍馬方面,馬匹因奇缺而價昂,"平牧馬"竟高達"匹二十萬"。

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秋,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率三萬騎兵西征天山,攻擊匈奴右賢王,令李陵率輜重部隊配合,但軍人世家出身的李陵(李陵一家三代皆為漢將)提出了另一種設想,那就是他獨立成軍,進入匈奴腹地"以分單于兵",配合李廣利西征。當漢武帝提出沒有戰馬撥給他時(連年征戰,西漢馬匹損失嚴重,雖一直實行馬政,但仍然無法彌補戰爭損耗),李陵表示自己可"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

歷史上漢帝國的將軍悲歌:浚稽山之戰

此前漢軍大規模出擊匈奴,雖有步兵隨行,但主要是護送輜重給養,而長途奔襲都要依賴騎兵。長期駐防邊境的李陵居然要進行一次步兵遠征,似乎有悖於常識。那麼,李陵為什麼要這麼幹呢?

李陵字少卿,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人,飛將軍李廣長孫。 在李陵心中也許是想通過這次冒險行動建立奇勳,立功封侯。當時非常得勢的李廣利,既無品行,又無軍事才能(多次出兵失利),但卻依靠裙帶關係晉升高位(他妹妹是漢武帝的寵妃)。李陵透過其祖父李廣的悲壯下場,深知輔助李廣利結局——若協助李廣利出征匈奴,極有可能步祖父的後塵(衛青為讓摯友公孫敖立功,把李廣的前鋒換給公孫敖,讓李廣率兵出東道,致使其迷失道路,最後悲憤自殺)。況且,當時李陵的部隊"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經過多年實戰精銳無比,加上之前李陵曾率部深入匈奴境內2000多里 (800多公里),對匈奴境內地形比較熟悉,所以敢於與匈奴交鋒,而不甘於幹一些輔助性的後勤工作。因此,李陵決定以少擊眾,獨當一面。

歷史上漢帝國的將軍悲歌:浚稽山之戰

從軍事角度上看,以少擊多歷來為兵家所忌。但李陵的情況則另當別論。他是在充分了解匈奴情況後,才做出這一決定的。晁錯《上書言兵事》認為:雖然上下山坡、出入溪澗,中原的戰馬不如匈奴的戰馬,中原的騎手不如匈奴騎手,但若是在平原地帶,匈奴就容易亂陣。此外,漢軍強弩長戟,弓箭要射得更遠;漢軍鎧甲堅硬、兵器銳利,配合成熟的戰術隊形,匈奴常常不能抵擋;下馬在地上搏鬥,匈奴人的腳移動不靈活、下盤不穩,也不是中原人的對手。這些對長期在河西一帶駐守的李陵而言,顯然已是常識。具體而言,漢武帝的戰略部署中,此次是要到天山和浚稽山作戰,在山地多林地區作戰,匈奴騎兵無法展開,李陵正好揚長避短,發揮漢軍的步戰優勢。可見,李陵要求以少擊眾,絕非大言邀功,而是在知己知彼前提下的壯勇之舉。

從未親臨戰陣又無軍馬可調的漢武帝,似乎也很需要一次以步兵深入戎馬之地的作戰實踐。當然,步兵或可抵擋匈奴騎兵的衝擊,但要"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機動性上的缺陷難免會暴露,為此漢武帝派遣另一支由路博德所率領的漢軍,為李陵後援。然而,曾經受封伏波將軍,因獲罪被貶為強弩校尉的路博德,同樣不願意做他人的後援,他上書反對:正是秋高馬肥之際,匈奴騎兵戰力正強,希望能等到來年春,再與李陵各率五千騎兵分兩路出擊匈奴。春季向來是漢軍主動發起攻擊的窗口期,路博德的計劃並無不妥之處。且如果等到來年,結束天山之戰的漢軍主力(李廣利率領),應該也有足夠的馬匹配備給李陵、路博德(二人所率領的為河西駐軍)。此外,就漢軍之前的出戰情況看,每次出征也都是以萬騎為基數。不過,一生崇尚主動進攻的漢武帝勃然大怒,竟懷疑李陵說了大話又後悔,鼓動路博德上的書,於是下詔催促李陵出兵,並嚴厲訓斥路博德。就這樣,李陵在君主猜疑、同僚離心的情況下出發了。

歷史上漢帝國的將軍悲歌:浚稽山之戰

李陵出征的起點就是著名的居延塞。所謂居延塞,顧名思義就是建於居延澤旁的要塞,遺址分佈在今額濟納旗金斯圖淖北面及額濟納河沿岸,以及甘肅金塔境內的額濟納河沿岸。居延塞不僅是防禦匈奴南下河西走廊的基地,還是出擊匈奴的橋頭堡。西漢為何選擇居延作為河西的攻防重心,這與該地的地理特點、作戰環境有密切關係。選擇這條線路有兩點好處:其一,道路易行。能避開戈壁沙漠的障礙,便於行進。其二,通達性強。從軍事進攻的角度看,居延澤位於弱水下游,西遷後的匈奴單于本部當時集中在居延正北方的浚稽山地區,漢軍如從居延出兵進攻浚稽山,距離最近。此外,漢軍從這裡出兵,還可以與漢朝北部軍事重地朔方、五原等守軍對匈奴單于形成夾擊之勢。

北出居延的李陵部,先經過古爾班賽汗山西段的鞮汗山,用時一個月才到達浚稽山以南。當李陵在浚稽山與匈奴遭遇時,匈奴"騎可三萬圍陵軍"在兵力上佔絕對優勢。面對強敵,李陵毫無懼色,令"軍居兩山間,以大車為營",防止匈奴騎兵利用其機動性實施迂迴,先保障側翼和後方的安全,此舉與衛青的做法類似,準備以步制騎的戰術抗擊匈奴騎兵。

歷史上漢帝國的將軍悲歌:浚稽山之戰

然後,李陵在車營前方佈陣,以持戟盾的步兵居於前列,可以遏制匈奴騎兵的衝擊,後排步兵持弓弩,準備以遠射火力最大限度地殺傷敵軍。就此而言,李陵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官,臨陣不慌,膽識皆備。但以常識而言,一般在敵眾我寡的態勢下,退卻總是明智的選擇,不過在平原曠野之上,5000步兵是決無可能在三萬騎兵面前從容轉移的,所以,先出其不意地擊敗敵軍,然後在敵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迅速退卻成了惟一的選擇。可惜,沒有己方騎兵的協同,李陵既不能對匈奴側翼進行迂迴突擊,也不能對匈奴實施追擊以擴大戰果,戰場機動能力更是居於絕對劣勢,變成了打不贏走不掉的被動局面。可見,缺少騎兵的協同動作,自始至終是本次戰鬥中漢軍的致命傷。

戰鬥開始後匈奴以多欺少,直衝漢軍陣列,"虜見漢軍少,直前就營",其結果自然是頭破血流。上萬匈奴騎兵衝向李陵的軍陣,卻遭到漢軍後陣"千弩急射",匈奴人應弦而倒。弩機數倍的射速,超強的殺傷力,使得匈奴人的弓箭相形見絀。匈奴弓箭手雖然射術一流,但是在大規模互射時,命中率並不是第一要素,在更短的時間裡發出更多的箭,以及箭矢的殺傷力,才是制勝的關鍵點,"陵搏戰攻之,千弩俱發,應弦而倒。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千人"。

歷史上漢帝國的將軍悲歌:浚稽山之戰

鞮侯單于大驚後再次捲土重來,兵馬迅速增至八萬餘騎,在兵力上是李陵部的16倍佔據絕對優勢。反觀漢軍由於左右無援,而且一直無法傳遞出消息,不到五千漢軍再次牽著數萬匈奴大軍邊戰邊行,只能"且戰且引,引兵東南,循故龍城道行"。在此過程中,漢軍因連日與匈奴苦戰,士卒中箭受傷的人陡增,只有受傷三處以上的才有資格乘坐輦車,受傷兩處的要駕駛車輛,受傷一處的還要手持武器堅持戰鬥,"士卒中矢傷,三創者載輦,兩創者將車,一創者持兵戰"。即便如此,戰鬥力強悍的漢軍仍與匈奴"步鬥樹木間,復殺數千人",並且"發連弩射單于,單于下走"。李陵將形勢看在眼裡,一再從數萬匈奴追擊下逃脫,並不僅僅是運氣,對地形地物的運用應該是將領所具備的基本能力。山間多林木,李陵命士卒隱於林木之間,匈奴的騎兵在林間無法發揮作用,所以只能下馬上陣。

歷史上漢帝國的將軍悲歌:浚稽山之戰

大漢帝國版圖

此戰最大的收穫不是打退匈奴軍而令士卒喘息,而是從捉到的俘虜口中得到一個極其重要的訊息。這天李陵俘虜的匈奴人供出情報:"單于說漢朝的精兵,久攻不能拿下,卻日夜向南退走把我們引到塞邊,會不會有伏軍?而許多當戶和君長都說單于親率數萬騎兵攻打漢朝幾千人,卻不能把漢軍消滅,那以後將無法再調兵遣將,也使漢朝越發輕視匈奴。務必在山谷間再度猛攻,還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地,即使不能破敵,返回也來得及。"收到情報後,無形中使李陵和數千漢軍軍心振奮。第二天的戰鬥中,李陵和手下的軍士愈加奮勇,"戰一日數十合,復傷殺虜二千餘人",給匈奴造成了巨大傷亡,以至於這期間單于曾經一度計劃撤圍而去,使得單于和手下眾將提前撤退。

歷史上漢帝國的將軍悲歌:浚稽山之戰

然而,緊要關頭,漢軍的軍候管敢叛降匈奴,史載"會陵軍候管敢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李陵侮辱了他。他才投降了匈奴。但是細想,在這種激戰情況之下,平素關愛士卒的李陵怎麼會出言侮辱部下,答案只能是管敢提到了投降。

叛徒總是喜歡為自己找藉口,我們要知道的是,管敢告訴了匈奴單于,李陵軍的真實情況,洩露了兩個重要信息,即漢軍的箭支已經快用完了、漢軍並沒有後援。《漢書》載:陵軍無援兵,弓箭將用盡。在漢匈兩軍都快支撐不下去時,這兩個信息的透露,無疑讓勝利的天平完全倒向了匈奴一方。單于遂集中兵力急攻陵軍。李陵部且戰且退,匈奴佔據制高點,居高臨下用箭射擊從山谷中穿行的漢軍,激戰使得漢軍"一日五十萬矢皆盡,即棄車去"。這樣,連能阻止匈奴騎兵衝擊的簡易工事也沒有了。

歷史上漢帝國的將軍悲歌:浚稽山之戰

不過,李陵部並未傷亡殆盡,有3000餘人退至鞮汗山,且仍鬥志高昂,"徒斬車輻而持之,軍吏持尺刀,抵山入峽谷",毫無投降之意。李陵部在沒有後援、食乏矢盡的情況下,匈奴又在山勢彎曲險阻之處"下壘石",失敗已經不可避免,李陵也明白自己即將無路可去,三千殘軍疲累,數萬虎狼圍困。於是他命令部下,連夜各自逃散,有僥倖逃脫的,回去將戰鬥經過報告朝廷。後李陵與韓延年一同上馬,十多名壯士和他們一道衝出。匈奴數千騎兵緊追,韓延年戰死,李陵長嘆:"我無臉面去見陛下呀!"於是下馬投降了。他的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內的僅四百餘人。

而李陵最後兵敗被俘的結局,一直以來也頗具爭議。據《漢書》記載,李陵沒有殺身成仁的原因,是由於部下列舉了西漢浚稽將軍趙破奴被匈奴生擒,所部全軍覆沒,後從匈奴逃回漢朝,仍得到漢武帝重用的例子,李陵欲效仿之。而《史記》則記載,夜半時分,李陵及餘部分散突圍。結果,漢軍殘兵"脫至塞者四百餘人",李陵則在離居延塞不遠的地方被匈奴騎兵俘虜。關於這個不遠。《史記》稱"陵敗處去塞百餘里",即李陵最後兵敗被俘的地方距居延塞不足百里。一百漢裡摺合成今天的距離不過四十多公里。殘酷的現實是,在居延塞都能聽到廝殺聲的路博德部,在面對匈奴騎兵主力時並未出塞接應李陵部。

歷史上漢帝國的將軍悲歌:浚稽山之戰

浚稽山之戰,李陵以步兵5000與匈奴八萬多主力騎兵對抗,充分發揮了遠射兵器弓、弩的作用,殺傷匈奴騎兵萬餘,其戰術運用和戰役指揮是成功的。李陵部殺匈奴之眾超過己方部隊,這對漢軍而言雖敗猶勝。由於漢匈實力相差懸殊,加上漢軍內部協調不力(李陵本應得到路博德的協同,可他卻"羞為陵後",使李陵孤軍作戰),缺乏有效及時的聯絡,造成李陵幾乎全軍覆滅。假使李陵在與匈奴激戰中能得到漢軍的接應及支援,取得勝利是毫無問題的。然而,歷史從不允許假設。

李陵作為漢朝名將之後投降匈奴,三族被夷,司馬遷為了替李陵辯白遭宮刑。一個是以步兵對騎兵,初戰便殺敵過萬而自損不過兩千的將才,不能投降卻投降的李陵;一個是不避刀斧而敢於直言的太史公司馬遷,怎不令人扼腕長嘆!

歷史上漢帝國的將軍悲歌:浚稽山之戰

後李陵被且鞮侯單于封為堅昆國王,做了右校王。李陵的後人也人才輩出,建立北魏帝國的拓跋珪就自稱是李陵後代,如果不是妄言,那麼猛將輩出的拓跋家族實際上是李廣李陵家族的延續。後代很多戰功赫赫的軍事強人也把自己歸於李廣後裔,如十六國時期建立西涼割據一方的李暠就自稱是李廣十六世孫,自此隴西李氏崛起,後代還有西魏八大柱國之一的隴西郡公李虎,再往後,李虎的孫子叫李淵,公元618年,李淵稱帝,是為大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