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時期的合肥之戰,800人能戰勝10萬人?

第一軍情


三國時期,魏與吳交界線上的合肥是一座戰略意義非常重要的城池。曹操在這裡據守,孫權則是數次向合肥發起進攻。其中,第二次合肥之戰最為著名,在這次戰爭中,張遼一戰成名,“威震逍遙津”,甚至傳說東吳的小孩聽見張遼的名字都不敢啼哭了。那麼,為什麼三國時期的合肥之戰,800人能戰勝10萬人呢?

我們先來看看第二次合肥之戰發生的背景:建安十九年(214),曹操南征孫權沒有斬獲,於是撤軍,臨行前留下張遼、樂進、李典三人率領七千人馬駐守重鎮合肥,班師回朝。孫權這邊,見曹操已走,又看重合肥的補給能力和戰略意義,便伺機重整旗鼓,率大軍反攻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劉備與孫權就荊州歸還問題做出讓步,劉備將荊州東部先行歸還給了孫權,這樣,孫權暫時解決了荊州的領土歸屬問題,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向北謀劃。而這時曹操剛剛拿下漢中,無暇東顧,孫權見時機成熟,便在八月率領十萬大軍出陸口,進攻合肥。

孫權擁十萬之眾,而曹軍只有區區七千人,這場戰爭在曹軍看來,是凶多吉少,不過曹操早在攻打孫權無果班師之前,就留下密信,並囑咐:“賊至乃發”。眼見孫權將至,守城的張遼、樂進、李典三人連忙打開密函,上寫著:“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

如果孫權到來,那麼就讓張遼、李典二人出戰,樂進在後方駐守,護軍薛悌不要和孫權交戰。眾人十分不解:面對如此懸殊的兵力,曹公反而要求出擊,這樣安排是有什麼謀劃呢?這個時候,註定是此戰主角的張遼看懂了曹操的意圖,便對大家說:

“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strong>

曹公遠征在漢中,如果等待他的援軍,我們一定早已被孫權擊破了。所以曹公讓我們趁孫權不備反客為主,先打擊敵方的鬥志,安撫我方將士,然後再據守才能守住合肥,成敗在此一舉,大家還遲疑什麼呢?李典也支持張遼,於是二人開始了作戰的準備。

張遼、李典二人在突襲敵軍的前夜,招納了驍勇善戰的戰士八百人,為他們殺牛壯行,然後養精蓄銳等待第二天的黎明。《三國志》中記載:“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清晨發起的突襲中,張遼宛如天神下凡,先是衝入孫權的大軍中殺掉士兵數十人,將領二人,再是大喊著自己的名號,直接抵達了孫權的帥帳。

到了孫權帳前,“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張遼不但殺出重圍,在手下士兵被圍困時又殺返回去,救出將士,這樣的表現,就算是和《三國演義》中趙雲的七進七出相比也是不遑多讓。

後來,張遼所帶的八百人“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鹹服。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乃引退。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從白天戰到正午,吳軍的士氣被大大挫敗,合肥的將士們則個個鬥志昂揚,對張遼心服口服。孫權帶著幾乎被嚇破膽的大軍圍困合肥十幾天沒有絲毫進展,便率兵返回,這時張遼抓準時機,追趕撤退的孫軍,竟然差點就要把孫權生擒。

這一戰,孫權無功而返,十萬大軍空耗糧草不說,連自己的命都差點丟了,而張遼奠定了自己的威名,用七千人馬抵禦住十萬大軍的攻擊和圍困,居功至偉。東晉史學家孫盛在總結這場戰爭中時,提出:

“以致命之兵,擊貪墯之卒,其勢必勝;勝而後守,守則必固。”

他認為,張遼先出奇兵挫孫軍銳氣,再固守城池的戰略思想非常正確:先戰勝敵軍再守城,失去鬥志的敵軍心理上已經處於下風,再加上連日的攻城無果,厭戰情緒便會擴散,再加上十萬大軍所需錢糧是一筆很大的開支,敵方將領為防止損失過大,一定會選擇撤兵,曹操留下錦囊妙計,張遼神勇突襲敵陣,二者的配合無間造就了合肥之戰,曹軍的大獲全勝。


鄧海春


合肥地處南北要塞,在亂世中原軍隊南下,或是江南軍隊北上,合肥是各家必爭之地。不止是三國時,曹魏與孫吳對合肥進行了激烈爭奪。後來的南北朝,五代十國戰亂時,合肥也一直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大城。

<strong>合肥為什麼易守難攻呢?

第一是地形上,這裡以丘陵和窪地為主。第二是河流、湖泊眾多。淮河和長江水系的支流,在這裡彙集。能叫得上名的河流、湖泊就有20多個。

丘陵地形和眾多河流造成的後果就是不利於大兵團的集結。

當然了,曹魏與孫吳的第二次合肥之戰,孫權帶兵號稱10萬。而曹魏這邊並不是800人,而是7000人。且不說孫權方面的10萬軍隊是否有水分。古代攻佔城池,本來就是需要攻方的兵力超過守方的幾倍才行。

合肥城守方:張遼7000人,合肥城攻方:孫權十萬人。合肥的特殊的地形和水文情況,加上合肥城一直以城池堅固著稱。其實,面對10萬人攻城,合肥有7000精兵悍將只是要堅守幾個月的話已經足夠。君不見,洪都保衛戰,朱文正以4萬人硬抗陳友諒60萬大軍兩個多月。可見,在古代,守城要比攻城輕鬆好多。

魏吳第二次合肥之戰,孫軍的10萬大軍被眾多河流分割成多個部分,雖然兵圍合肥城,但是兵力分散,形不成合力。

攻城開始幾次,孫權軍久攻不下,開始士氣低落。而張遼就是利用了孫權軍被河流分割成多部,互相難以策應、到處是漏洞的情況。張遼精選800敢死隊對孫權的帥營進行了突擊,孫權在其他隊伍救援不及的情況下,孫權為了保命後撤逃命。導致張遼和800勇士幾進幾齣,孫權大軍出現潰亂。

等到孫權大軍重新集結攻城,合肥陳澤城池堅固,物資充足,強攻多次,都沒辦法。攻打這座大城,勢必會演化為長期圍困的持久戰。

孫權本來意圖是趁曹軍主力在漢中,通過速戰速決偷襲佔據合肥。眼見偷襲仗演變為攻堅戰和持久戰,戰爭意圖無法實現,只好撤軍回家。沒想到張遼再次利用了孫權軍兵力分散的弱點,張遼率幾千魏軍對位置靠後的孫權進行截擊。這就是運動戰中,找準敵方弱點,在局部形成了兵力優勢。這一戰,張遼大發神威,差點留下孫權小命。

而此戰孫權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成了張遼的成名之戰——威震逍遙津。合肥之戰,固然有張遼個人勇武的關係,但也離不開合肥城的地利人和。


爾朱少帥


所以張遼以八百人戰勝孫權十萬大軍,乃是誇張的說法,不符合歷史事實。歷史事實是這樣的:孫權以十萬大軍進攻合肥,當時合肥的魏軍人數是七千人。張遼帶了八百名敢死隊出擊,這是事實,但這八百人並沒有把孫權的十萬大軍打敗,只是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後來孫權沒能攻下合肥,撤軍南返時,在逍遙津遭到魏軍的反戈一擊,孫權差一點陰溝裡翻船。

實際上,不管張遼有沒有出擊,孫權都是要撤走的,只是這一擊,讓孫權頗為難堪罷了。

下面我就把這段歷史略述一下:

第一,孫權以十萬之眾攻合肥,張遼慨然應戰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大舉西征張魯。中央軍都調往漢中,東部守備力量自然不足。孫權覷準機會,以十萬之眾,氣勢洶洶直殺奔合肥城下。此時合肥守軍僅有七千人,不到吳軍的十分之一,合肥能守得住嗎?

對於孫權的偷襲,曹操有所預料,他事先留了一封信給合肥護軍薛悌,大致內容是:倘若孫權前來,由張遼、李典領兵出戰,樂進守城,護軍不要出戰。

想必護軍薛悌只是長於行政,攻城野戰非其所長,故而曹操留下囑咐,把作戰任務交給久經沙場的張遼、李典、樂進等將領。然而,多數將領認為不可行,寡不敵眾,以區區七千人如何對抗十萬大軍?

張遼慨然道:“曹公遠征張魯,若我們坐等援兵,恐怕援兵未至,已被敵人擊破了。曹公的指示是讓我們在敵人立足未穩之際主動出擊,挫敵鋒銳,以固人心,如此才能堅守城池。”此言一出,諸將都不吭聲,張遼怒道:“成敗在此一戰,各位倘若心有疑慮,我張遼自個出戰,與敵人一決勝負。”

這一番慷慨陳辭打動了一個人,此人便是李典。李典與張遼有矛盾,關係不好,但是大敵當前,他拋棄個人恩怨,力挺張遼:“此乃國家大事,我豈可因私人恩怨而置大義於不顧呢?請讓我隨您出戰。”

第二,張遼以八百敢死隊襲擊東吳兵營

張遼連夜招募一支敢死隊,共計八百人。次日,八百敢死隊發動出其不料的進攻,孫權真被打懵了,他如何也想不到魏軍竟然敢主動出擊,面對張遼突如其來的進攻,他竟有點手足無措。

張遼手持長戟,衝鋒陷陣,勇不可擋,一口氣殺了數十人,包括兩名東吳將領。他大喝道:“我乃張遼,誰敢來受死。”聞者莫不膽寒。張遼一口氣竟然殺到孫權的帳營,孫權大驚失色,一時間竟慌了手腳,只得匆匆向一座高丘逃去,手裡也拎著一把長戟當自衛的武器。

張遼大喝道:“孫權,下來與我交手。”孫權嚇得一動都不敢動。幸得東吳人多勢眾,左右趕來相救。孫權見得張遼只有幾百人馬,稍稍心安,便命令手下將其團團圍困。張遼左衝右突,殺開一條血路,闖出重圍。這時,敢死隊尚有數百人被吳師包圍,隊員們見張遼突圍,大呼道:“將軍要拋棄我們嗎?”張遼二話沒說,調轉馬頭,再次殺入重圍。東吳將士看呆了,幾曾見過如此剽悍之戰將,沒有敢攔張遼,紛紛後撤。張遼勇冠三軍,救出餘眾,撤回城去了。

這就是所謂“八百破十萬”傳說的由來。但實際上,八百敢死隊只是出來壯壯膽,哪裡真的打敗了十萬大軍,不可能的事。

第三,孫權撤退時,遭遇險情

張遼的出擊,從殺傷吳軍的數量上說,不足為道。但是,這種氣勢真的把吳軍給震懾住了,可以說,吳軍被張遼一番衝殺搞得自信全無,士氣凋零,而曹軍則精神抖擻,士氣百倍。返回城池後,張遼關閉城門,加強戒備,鞏固城防,合肥驚慌的氛圍才得以平息下來。

孫權一方畢竟優勢在手,很快便投入反攻。攻城十餘日,沒能取得進展,孫權有些心灰意冷,便撤軍而還。

當吳軍撤到逍遙津北岸,正渡河時,張遼率步騎兵尾隨而至,發起猛攻。當時吳軍大部隊已過了河,孫權親自斷後,被張遼打個措手不及。幸呂蒙與甘寧奮力抵擋,且戰且退,淩統帶領親兵護送孫權突圍,而後又回來與張遼死戰。淩統手下的親兵全部戰死,他自己也多處受傷,估摸著孫權已經過了河,便主動撤離戰場。

不料孫權過河時卻發生了意外。

原來吳軍在逍遙津搭設有浮橋,浮橋的橋板已撤去一部分。為什麼統帥還沒過河,東吳士兵會撤掉橋板呢?我的猜測是這樣的:吳軍過河時,一部分是以船運,一部分走浮橋。估計孫權原本是要走水路過河的,只是被張遼殺得措手不及,只得臨時改走浮橋。孫權騎著馬,到了橋中央一看傻了眼,竟然有一丈多寬沒橋板。侍衛官谷利急中生智,要孫權抓緊馬鞍,放鬆韁繩,他用鞭子一抽馬屁股,馬一聲嘶叫,拔腿向前奔,藉著狂奔的慣性,躍起一丈多,穩穩落在對面的橋板上。這一幕,非但孫權嚇壞了,南岸的將士們也看得冷汗直流。所幸孫權的騎術不錯,總算有驚無險。

這就是合肥之戰的真相。儘管真相併非張遼以八百擊破十萬,但他以七千之眾守城,頂住吳軍的進攻,並在吳軍撤退時,襲其斷後部隊,讓孫權嚇破膽,也足以稱得上一代名將了。


君山話史


三國時期有很多以少勝多的戰例,比如曹操打贏的官渡之戰,孫劉打贏的赤壁之戰,但是這兩場戰役兵力相差還不算懸殊,最懸殊的還是合肥之戰。當時曹操手下將領張遼僅僅率領800精兵,就把孫吳的十萬大軍打的落花流水。

漢獻帝建安20年也就是公元215年,孫權趁著曹操討伐張魯的時候,鑽了一個空子,親自率領10萬大軍去攻打合肥城。但時負責防禦城池的將領是張遼,李典和樂進。曹操在臨走之前給這三個人留下了命令,如果孫權來攻擊,張遼和李典就主動出擊,樂進守城。不過這三位對於曹操的命令存有質疑,因為合肥城池中只有數千軍隊,主動出擊豈不是找死行為。

雖然有意見,但是領導發話了,作為手下不得不從。特別是張遼非常支持曹操的命令,他對眾人說,老大的大軍遠在四川,根本來不及救援合肥,只有趁著孫權大軍立足未穩,遠道而來,挫敗他們的士氣,才能守住合肥城,眾人聽了之後恍然大悟。

說幹就幹,第二天張遼從數千人馬當中挑選了800勇士組成騎兵隊伍,猛攻孫權營地,他手持武器,身先士卒,連殺孫權兩員大將,一路直殺孫權中軍大營。嚇得孫權連續後退到一座高地上,張遼乘勢呼喚孫權下來應戰,孫權不敢答應。但是看到張遼人少,他指揮大軍將其團團包圍。張遼也不戀戰,率領騎兵部隊四處衝擊,突圍而出。雖然損失了一部分人馬,但張遼的“斬首行動”開始奏效,回到合肥城之後全軍士氣大振,接下來在幾次攻城戰中,孫權大軍士氣低落,攻城敷衍了事,最後不得不撤軍。一年之後曹操親臨合肥,對張遼稱讚不已。由此可見冷兵器時代,士氣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人海戰術起不了什麼作用。


第一軍情


我就是合肥人,在合肥有座逍遙津公園,就是為了紀念此戰而建立的,裡面有逍遙津遺址和張遼墓。

歷史上兵力懸殊最大以少勝多的戰役莫過於逍遙津之戰,此戰張遼率800將士擊敗了孫權的10萬大軍,張遼因此威震逍遙津,名聲大振,嚇得江東小兒不敢夜啼。自己也備受曹老闆重視,步入了三國名將行列。

仔細分析下,張遼能以八百破十萬?這個人數上就有誇張的嫌疑。“八百破十萬”這個說法是出自曹丕的詔書:“合肥之役,遼丶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這很明顯是曹魏的官方宣傳,有意誇大,以此來襯托魏軍的勇猛和孫權的無能。實際上的人數差距可能沒這麼大。

首先張遼的成功要歸功於人和,曹老闆知人善用。比較瞭解自己部下的性格,張遼勇猛適合衝鋒陷陣,而樂進穩重適合防守,所以曹老闆特地寫信告知:敵人來攻時,張遼李典出戰,樂進守城。有效得發揮了各人的優勢。最為難得的是,張遼李典樂進三人素來不和,但在大敵當前時,卻能不計前嫌團結一致,為此戰的勝利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其次是地利,張遼軍據守合肥,十分熟悉周圍的地勢,知道敵軍會在哪邊安營紮寨,能瞭解到敵軍的準確動向,最為難得的是能夠摸清楚孫權的指揮中心在哪,為之後的奇襲做好充分的準備。

再然後還是因為吳軍給了機會。首先就是孫權的麻痺大意,他一直以為敵我力量懸殊,張遼肯定會龜縮在城內不敢出來,因此放鬆了戒備,再次就是吳軍的指揮紊亂,調度不靈,十萬大軍不是小數目,要想指揮的井井有條如臂指使,必須要求統帥具有高超的軍事素養,很明顯孫權還差些火候。最為主要的是吳軍立足未穩,軍心未定,安營紮寨等準備工作還沒有完成妥當,這才給了張遼偷襲的機會。

在凌晨時分,張遼早有準備率八百勇士襲擊孫權的指揮所,此時的孫權有點懵,竟然在自己家的軍營中被敵人包圍了。吳軍將士由於缺少了指揮中樞,亂成了一鍋粥,張遼趁機奮力衝殺,連斬兩員大將,將吳軍衝得七零八落。待到孫權反應過來,發現張遼兵力不足時,才開始指揮軍隊合圍,但張遼的目的已經達成,有效地殺傷了吳軍士氣。在包圍圈還未完成時,便率眾軍及時撤退。張遼的突襲行動使得全軍士氣大震,而反觀孫權一方士氣遭到打擊。在接下來的幾次攻城戰中接連失利,不得不撤軍。合肥之戰就此以張遼的勝利而告終。


平家灬boy


為啥三國時期的合肥之戰,八百人能打敗十萬大軍?

提問所說合肥之戰,演義中稱逍遙津之戰。張遼傳中也有記述,但傳記記載比較簡單,這裡試結合演義描述,史料記載,編者理解,綜合加以分析。逍遙津之戰,張遼以少勝多,是三國著名戰例之一。此戰張遼在戰略部署上,與當年宛城之戰的張繡有類似之處。就是中心開花,打爛敵軍首腦機關,孫權大軍回調不及,敵軍最高領導被動,牽動全局,導致失敗。這與曹操被張繡擊敗十分相似。但兩次戰鬥也有不同,宛城之戰曹操在城內是駐軍。逍遙津之戰敵軍在運動中,是野戰。張遼根據地形, 安排此戰至少在三個戰場展開:第一戰場,張遼自領八百突擊隊(演義中是二千),目標敵遒孫權指揮部。 第二戰場,令李典埋伏於逍遙津



北,待孫權前隊大軍過河之後,立即截斷小師橋,把敵軍主力隔斷在河南。孫權軍力雖然雄厚,但張遼局部優勢明顯,當時孫權隨身所帶兵力,只有淩統部三百人。淩統的武力和張遼,樂進,太史慈是同一級別。(張遼戰太史慈七,八十合不分勝負;淩統戰樂進戰張遼都是五十合不分勝負)但三百人對張遼,不論是八百還是二千,都處於絕對劣勢。張遼軍勢如



山倒,猛不可擋。淩統獨立難支,加上最高領導被困,眾軍驚慌失措,打起來自然放不開,而且各軍原計劃全被打亂,孫權的前軍是呂蒙甘寧,按說也是狠角色,但因孫權危在旦夕,一切都亂了套,顧不上了。第三戰場,就是樂進引部分兵力,前去誘敵深入,也就是吸引呂蒙甘寧大部隊。不難看出,提問說八百人打敗十萬大軍,多少有點誇大其詞,實際八百人只是突擊敢死隊,李典樂進的部隊也在配合作戰,甚至是很重要的誘敵,阻敵打援,如果在張遼軍中說八百打勝,李典樂進部下絕對不答應。

據三國志--張遼傳記載:【太祖既徵孫權還,使遼與樂進、李典等將七千餘人屯合肥】這說明當時張遼指揮的軍隊,總額是七千人。至於八百,只能說是張遼通過挑選,組織的突擊隊,是主要進攻力量。看張遼傳: 【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平旦,遼……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

在這樣一場七千對十萬的大惡戰中,張遼軍已經是極端劣勢,不可能其他部隊只看熱鬧,孫權也不是十萬人全投入戰場。這提問就像赤壁之戰,曹操實際兵力十五,六萬,但號稱八十三萬,這只是一種從氣勢上恐嚇對方,企圖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策略。應該說,七千人打敗十萬大軍已經非常了不起,沒必要再額外拔高。(10:45)


流譽後


直截了當的說,“八百破十萬”,有誇張的嫌疑。那場戰役可概括為:孫權會大軍圍合肥,張遼募集八百勇士,天亮突擊,嚇的孫權躲了起來。張遼回城,吳軍士氣低落,圍不下城,回家。張遼追擊,差點搞死孫權。

張遼突擊人馬八百人,並不是意味著總兵力就是八百,而孫權那邊是否有十萬,也很有嫌疑。赤壁之時吳國的兵力能擺出來的也就三萬多人。夷陵之戰公認的吳軍不會超過五萬。所以十萬這個數字要打點折。

而八百破十萬的說法,是來自曹丕詔書:

“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這種說法有點帶有官方宣傳性質,不能全部當真。如果按此邏輯來算,關羽單騎突擊河北萬軍之中,斬了顏良,那就算“關羽以一己之力破賊萬人”了。當然,張遼此戰,依然算是全國屈指可數的戰例。

張遼的膽大

張遼的此戰能勝,離不開一個重要因素:膽量。歷史上張遼的性格跟關羽、李典樂一樣,略傲、作戰驍勇且膽子大的逆天,看以下舉例:

他隻身前去勸降腸昌豨,曹操都為他擔心不已。

遼遂單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歡喜,隨詣太祖。太祖遣豨還,責遼曰:“此非大將法也”。遼謝曰:“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遼奉聖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在遭遇異族時,他敢於攻擊:

遼欲進,諸將曰:“兵少道險,難用深入。”遼曰:“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

張遼作戰的性格就是“一與一,勇者得前”,他作戰時動不動就是親自突擊,所以他的作風必然不是老成持重。而他面對的孫權,就是三國最大的經驗包。孫權動不動就被人刷經驗,滿寵刷、張遼刷。何況東吳是私軍制,一群土匪軍閥紮在一起,雜亂不堪,所以東吳防禦戰無所能及,大家齊心合力,但進攻的話就糟糕了。

東吳被魏人突陣也不是新鮮事了,曹仁和牛金也曾用三百人把吳國突的亂七八糟過。

李典的風度

曹操的信其實很簡單,讓張遼李典出戰,樂進守城,大家不明白,張遼解釋到:這是趁孫權沒集合,突擊他,破他士氣。

而這時關鍵的細節出現了:李典認同張遼。要知道,李典叔叔是被張遼殺的,這時候他能承認張遼的指揮權,是李典風度的表現。

於是,張遼召集八百勇士,吃肉、喝酒、突擊。這八百精挑細選的勇士,吃飽喝足、加上突然襲擊、再加張遼的勇猛和東吳的凌亂,於是突擊就這樣成功了。這裡的戰鬥就能完全體現出張遼的指揮魅力:左右揮軍,然後潰圍而出,這是統軍能力;發現士兵落單,衝殺回去再救回來,這是個人勇武、愛兵如子的體現。

古代攻城,全靠士氣,經過張遼這麼左殺右突,東吳士氣潰敗,之後久圍不下,撤退。

綜合言之,張遼能以八百破孫權十萬軍隊的壯舉,離不開三個條件:

  • 李典的風度、樂進的配合

  • 自身的勇武和兇猛不懼

  • 東吳軍隊制度的散亂


大國布衣


合肥之戰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孫軍與曹軍以合肥為目標的爭奪戰。雙方於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發過5次較大型的衝突,題主所說的應該是第二次。

一、戰役簡述:

215年8月,孫權趁曹操討伐張魯時,率10萬大軍出征合肥。此時合肥有張遼、李典、樂進與7000多士兵守防,雙方軍力相差懸殊。

張遼按曹操事先來信所定,親率精兵800衝進敵營,斬二員大將,殺死數十人,直達孫權中軍帳。孫權慌亂逃至山頂,以長戟自守。,孫權欺曹軍人少令吳軍圍困。張遼奮力拼殺,孫權軍望風披靡,無人能擋,戰鬥從日出直至中午,吳軍士氣全失,回軍修整守備,曹軍大勝,人心安定。

孫權圍合肥10多天,攻城不下又遇上疫疾被迫撤軍,孫權和淩統、甘寧、呂蒙、蔣欽等為後。張遼見孫軍撤退乘機追殺,並將孫軍撤退的橋毀壞,眾將合力孫權才僥倖逃脫。此戰是張遼一生的巔峰之戰,張遼“威震逍遙津”便是從此戰而來,《三國志·張遼傳》之用了九個字概括逍遙津之戰:“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 張遼創下了八百破十萬、嚇得“東吳小兒不敢夜啼”的傳說(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恐之。《太平御覽》卷279引魏略)。

二、原因簡析:

1、一、孫權麻痺大意,認為曹操都敗已是他手下敗將,張遼更不在話下。他自認為敵我力量懸殊,張遼定不敢出城一戰。況且孫權軍長途跋涉立足未穩,張遼才偷襲成功。

2、孫堅、孫策父子都是銳於決戰、輕於犯險的猛將,這個傳統也延續到孫權身上,作為統帥應居陣中或陣後,大將在前後左右保護主帥,但孫權自持勇力於陣前,差點被張遼陣斬,軍心定會倍受影響。

3、張遼據守合肥,熟悉周圍地形,對敵軍安營紮寨位置、敵軍準確動向及孫權指揮中心方位已瞭然於胸,為之後的奇襲做好充分的準備。

4、張遼是當時著名的騎兵指揮官,此戰中張遼800全是騎兵。孫權多為步兵。孫權有兵力優勢,但張遼有兵種優勢。戰鬥打響後,孫權兵打又打不過,跑又跑不了,只能被張遼軍像打獵一樣屠殺。

5、孫權軍採用諸將分部領兵的制度。諸大將都有自己的部兵,步兵來源廣泛,作戰能力參差不齊,此特點導致無法有效應對敵軍突襲,特別是騎兵突襲。

6、“八百破十萬”說法出自曹丕的詔書:“合肥之役,遼丶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這很明顯是曹魏的官方宣傳,有意誇大,以此來襯托魏軍的勇猛和孫權的無能。實際上的人數差距可能沒這麼大。


美麗青春您真痘


逍遙津之戰,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而主角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張遼能夠取得逍遙津之戰的偉大勝利,是著實不容易。因為在當時,張遼能夠指揮的軍隊只有七千人,而吳軍卻足足有十萬,更重要的是,吳軍此次的統帥是吳國皇帝孫權,在加上吳國強大的將軍陣容,因此,可以說,逍遙津之戰,張遼所面臨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大。那麼,張遼到底是如何以七千勝十萬的呢?張遼當時所面對的吳國名將又有哪幾位呢?\r\r逍遙津之戰是合肥之戰的最後階段,為了奪取合肥這塊江淮地區的戰略要地,孫權親自統帥十萬大軍發起了合肥之戰。《方輿紀要》廬州府記載:府為淮右噤喉,江南唇齒。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則可以西問申、蔡,北向徐、壽,而爭勝於中原;中原得合肥,則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三國時,吳人嘗力爭之。\r\r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孫權對合肥是勢在必得。也許正因為對合肥地區異常重視,因此,孫權不僅御駕親征,而且帶了很多位東吳大將。根據相關歷史記載,此次孫權的將軍團成員有:甘寧、呂蒙、潘璋、宋謙、徐盛、陳武、淩統、蔣欽、賀齊。這其中甘寧、潘璋、徐盛、陳武、淩統、蔣欽六人就位列江東十二虎臣之中,其他的幾位大將也都是東吳帝國威名顯赫的虎將,當然還有很多不怎麼知名的大將也跟隨其中。從這個將軍團就可以明確看到,張遼此次面臨的對手的確是非常之強大。\r\r而看看魏國這邊,除了張遼是此次逍遙津之戰的主將之外,還有李典、樂進兩名副將,還有薛悌這個護軍。可以說,從魏國和吳國的將軍團陣容相比,很顯然,魏國也是遠遠不如吳國的。因此,對於逍遙津之戰,不要說普通士兵沒有信心,就是李典、樂進幾位將軍都沒有什麼取勝的決心。\r\r但就算敵我相差如此懸殊,張遼也沒有喪失信心,作為曹軍一位智謀無雙的帥才,張遼相信,只要謀略得當,士兵勇敢,將軍敢於身先士卒,那麼以七千對十萬,勝利的機會還是有的。那麼,張遼取勝的底氣到底在哪裡呢?小編分析,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1、張遼手下士兵雖然只有七千人,但都乃魏軍精銳,士兵個個忠誠度高,也悍不畏死,戰鬥力也強,這其中甚至有張遼當年跟隨呂布時的幷州飛騎。2、吳軍驕橫輕敵。通過仔細觀察,再加上魏吳兵力相差懸殊,因此吳軍非常的驕橫,而張遼就準備利用吳軍的這一輕敵弱點進行攻擊。3、魏軍是守城一方。張遼有理由相信,只要自己和士兵們不喪失鬥志,那麼最不擠也能支持到援軍的到來。4、東吳軍隊雖然實行和曹魏一樣的世兵制,同時也實行獨具特色的世襲領兵制。看似強大的東吳人馬,卻沒有一統的號令和指揮。\r\r通過張遼自己仔細的觀察,以及魏軍偵察兵的反覆細緻的觀察,張遼知道,十萬吳軍自統帥孫權到底下的士兵都因為兵力太過懸殊,從而都產生了輕敵的情緒。而張遼就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戰機。因此,張遼果斷的組織了一支800人的死士部隊,就是在這支悍不畏死的死士部隊的進攻下,剛剛到達還立足未穩的吳軍頓時大亂,張遼更是勇猛無比的在斬殺了兩名吳軍大將和幾十名吳軍士兵,就連孫權也被八百死士給逼得撤退到一個小山丘上。《資治通鑑》記載:明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大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遼急擊圍開,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乃還修守備,眾心遂安。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徹軍還。\r\r但吳軍畢竟人數要比魏軍多的多,再加上吳軍猛將眾多,不久,孫權和眾位大將就穩住了局面,一會兒反而將八百死士和張遼包圍了起來。但張遼卻是非常悍勇,在如此危急時刻,張遼不但帶著一部分士兵殺出了重圍,更讓人佩服的是,見還有一部分士兵被包圍,張遼居然又殺了回來。這次戰鬥,讓吳軍徹底的震撼了。此戰雖然戰果一般,但卻讓魏軍原本低迷的士氣徹底高昂了起來,相反吳軍的士氣卻徹底低落了下來。不久,吳軍十萬大軍的主力已經全部到齊,在孫權親自指揮下,吳軍發動了對合肥城的猛烈進攻。但因為合肥城在以前的楊州刺史劉馥的積極建設下,城牆是又高又厚,而且守城物質也極為充足,最為關鍵的是,此時的魏軍士氣高昂,對於指揮官張遼也是心服口服,因此在魏軍眾志成城的抵抗下,吳軍連續進攻了十幾天都還沒有攻下合肥城。最可怕的是,由於軍中爆發了疾疫,吳軍不得不選擇撤退。看到吳軍緩緩撤退,正當魏軍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張遼卻突然命令將士們追擊。因為,通過觀察和分析,張遼覺得此時追擊也許會有大收穫。因此,張遼觀察到,吳軍主力已經大部分過河,而孫權卻只帶著少量部隊殿後,最重要的是,孫權想不到自己敢於這個時候去追擊,更想不到自己仍然有實力去追擊。\r\r逍遙津是南肥河上面的渡口。 孫權決定,大部隊撤退後,自己就從逍遙津口渡河南撤,此時北岸只剩孫權及呂蒙、淩統、蔣欽與車下虎士一千餘人。因此,當張遼率軍進攻下,孫權頓時大驚失色,慌忙派人去調集主力部隊回援。為了保護孫權,淩統率領三百親衛拼死死戰,最後三百親衛全部戰死。而甘寧也拼命的射箭救援,在混戰當中,東吳禁衛軍司令官陳武不幸戰死,宋謙、徐盛負傷後退,被打的士氣低落的吳軍甚至有不少士兵開始後退逃跑,此時,潘璋及時率領部隊趕到,並斬殺了後退士兵,這才穩住了局勢,讓士兵們重新開始死戰。\r\r在士兵拼死保護下,孫權來到逍遙津渡口,但此時橋已被曹軍破壞,剩下兩邊延伸的橋板,中間有一丈多的地方沒有橋板可供依託。孫權親近的官員谷利,要孫權持著馬鞍,然後讓馬後退,再飛縱向前,谷利在後面用鞭抽馬,以助馬勢。孫權就這樣連人帶馬的飛到南岸。很多三國迷說,要不是因為孫權的馬是一批好馬,那麼孫權也許真的很有可能死在逍遙津之戰。\r逍遙津之戰的偉大勝利讓曹操簡直是欣喜若狂,張遼也因此得到了“徵東將軍”等諸多封賞,史稱“太祖大壯遼”。 “大壯”兩字陳壽在《三國志》裡僅用了兩次,分別在《三國志·張遼傳》及《徐盛傳》,可見其分量之重。而李典和樂進等大將也都得到曹操的大力封賞。逍遙津之戰是張遼人生當中的一次輝煌勝利,也是孫權人生當中一次不堪回首的敗績。從此戰,我們也可以看到,要想取得一場戰鬥的勝利,一位冷靜、勇猛、睿智的指揮官的確是非常之重要,而任何時刻,不管佔據多大的優勢,輕敵絕對是要不得的。


易寒愛音樂


1.孫權不會打仗

張遼八百人破孫權十萬大軍的戰鬥,發生在第二次合肥之戰。214年,曹操南征孫權不成,班師前留張遼、李典、樂進與七千多人防守合肥。至215年,曹操出征張魯時,給張遼留下信函,寫到“賊至乃發(賊兵到時才能打開看)”與此同時,在孫權與劉備爭奪荊州的過程中,兩方以平分荊州作為條件,兩軍撤退。不過,孫權見曹操在漢中,未能及時回到東邊,決定攻打合肥。八月,孫權帶潘璋、宋謙、徐盛、陳武、淩統、甘寧、呂蒙、蔣欽、賀齊、谷利、董襲、周泰、陸遜還有十萬大軍北至陸口,浩浩蕩蕩的出征合肥。於是張遼便打開信函一看:孫權軍來攻,張、李兩位將軍出城迎戰,樂將軍守城;護軍薛悌不要出戰。於是張遼和李典募集勇士八百人發起進攻,吳軍遠道而來,立足未穩,直接就被曹軍擊潰並斬殺了不少,竟沒人能擋住張遼,戰鬥從早上一直打到中午,吳軍銳氣盡失,士氣低落,只得撤退進行防守,守城曹軍士氣大振。


2.孫權不會撤退

孫權打合肥耗了十幾天都打不下來,士兵又生病了很多,便決定不打了,回家。重點來了,孫權撤退的時候都搞得不對。兵過一萬無邊無沿,兵到十萬徹地連天。十萬人的部隊其實是非常的多的,不進退有序就會造成混亂。

孫權撤退的不對,他讓大量的士兵先坐船先走,自己帶一千多虎士和淩統、甘寧、呂蒙、蔣欽等殿後。張遼看見孫權這樣撤退的樣子,馬上帶騎兵部隊追擊孫權,很快再次擊潰了吳軍,孫權身邊能控制的兵少,陷入險境,多虧了身邊的幾個將領拼死保護,孫權才逃出來和率領三千兵的賀齊會和,成功脫險。賀齊的三千軍馬本來是準備埋伏防備張遼的,結果張遼直接衝出來打了孫權,這三千兵的作用沒發揮出來。所以說孫權這次撤退沒安排好。從此以後,東吳就有了張遼止啼的典故,孫權也有了孫十萬的稱號。總的來說就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東吳這樣的將領陣容和兵力都打不贏,和孫權的指揮能力是有著很大的關係。還有就是攻城戰是很難打的,急於求成是不行的。周瑜打南郡帶幾萬人打了兩年才打下來,自己還受了傷,導致英年早逝。劉備打益州也是打了三年才打下來的。像孫權這樣打了十幾天就撤,肯定是取得不了什麼成果的,欲速則不達,還成就了張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