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37岁农民制作工艺品年收20余万,带领乡亲致富,圆创业梦想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鲁挺,今年37岁,家住山西省垣曲县长直乡前青村。我的村庄位于中条山脚下,背靠着青青的中条山,离村子不远处一条小河静静地流过,这里虽然算不上富裕,但是山青水秀,风景优美。4年前在外漂泊多年的我回到家乡创业,靠切磨石头加工成笔洗、茶碗、砚台等10多种石器工艺品,年收入20余万,走上了我的创业致富之路。@自拍

1998年,我从学校毕业后,像村子里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去外地打工,十几年间我走过30多个城市,做过生意,干过苦力,没挣到多少钱,却长了不少见识。我从小就有个梦想,希望能干一番自己的事业,打工不是我的目标,所以我觉得能多走一些地方长长见识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打工那些年,我常在一些大城市干活,虽然工资收入比在家里强,可是生活开支也大,一年到头落不下多少钱。

我平时比较喜欢一些小工艺品,前几年有一次我在一个花鸟市场闲逛,偶然看到有个店面,里面卖的都是一些石头做成的工艺品,有笔洗,有花瓶,有砚台等等,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艺术感很强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很受城里人喜欢。一问价格还挺贵的,这些东西都是用河里的卵石雕成的,而这种石头,我们村前的河边不就有很多吗?我心里暗想,这种石头做成工艺品这么挣钱,我何不回家乡做这种生意呢?


说干就干,2016年我回到家里,在河道里捡了一些卵石,又买了一些电动工具,在自家院里先试着做了几个简单的摆件,我把照片发到朋友圈,朋友们见了都很喜欢,当时就有人买了。这下子我心里有了底,一方面加强学习雕刻工艺,一方面到处寻找合适的石头,同时还看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和美术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制作和欣赏水平。

工艺品做好后我就发在朋友圈,或者放到网上,慢慢地在当地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有不少的爱好者都加了我的微信群,还常常上门购买。我在门前河边捡的石头满足不了需求,我就到外地进石头回来,家里摆了满满一院子。面对这些石头,我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把它们怎么变成既美观又实用的东西。像笔洗砚台,都是爱好书画的人喜欢的,而石头花瓶则是居家妇女喜欢的,像这个倒流香炉,是有一次我突发奇想做出来的,适合一些香薰爱好者。

做出来的工艺品需要找到好的销路,我所在的小县城市场有限,我就把主要的销路放在网上,这样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国外的客户都能买到。网上销售主要是靠图片或者视频,为了让产品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我又学习了比较专业的摄影技术,还买了一些摄影器材,再加上对美术方面知识的不断学习,拍摄时还注意了构图色彩以及搭配的内容,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显得更专业,要销售的商品也更漂亮了。


现在流行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成了我最好的销售利器,我在一些直播平台上注册了账号,专门宣传同时可以销售,在生产不忙的时候,我基本上每天都要开直播,和网友交流产品,同时也收集客户的爱好等信息,不断地完善丰富产品的内容,以适应更多客户的审美和需求。同时通过直播把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还有一些日本、韩国、美国等外国的客户。

我手机里保存了大量的商品图片,也有一些是网友提供的造型参考图片。在生产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在销售中获取相应的报酬,这是我目前的状态。工艺品是一种艺术品,自然需要较高的艺术修养,而且爱好这种工艺品的客户,都是一些热爱生活,对生活品味要标较高的人,在与客户们的交流中我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还和很多客户交成了朋友,这样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我的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纯观赏性的,一类是观赏和实用兼而有之的。我觉得后者更受大家欢迎,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产品的发展方向就是既要美观,又要实用。我发现近两年来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自信,在生活中发现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越来越多,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向往更加热烈。受此启发,我制作了一些家庭用常用的果盘和菜盘,在平台直播以后受到大家的广泛喜爱,而且还有不少的饭店找我定做菜盘。


这两位顾客既是我直播平台的忠实粉丝,又是线下的消费者,有一次我在平台上卖了几个物件,她们就是线下拍下以后,马上就直接到家里来拿货。她们很喜欢我做的这些果盘,说摆在家里很有文化气息,又具有田园风情,配合现在流行的新中式风格装修及家具更加协调。我想以前大家都喜欢外国的西方的审美,而随着我们的经济发展,人们又重新拾起了文化上的自信,这让我很高兴。

这些笔洗都是要发往外地的,这时我的床说成了打包的工作台。石头产品比较容易破碎,包装就格外重要,但凡卖出去的产品,都不能有瑕疵,虽然说邮寄中的破损我都会负担,但由于石料和形状的不同,而且是纯手工制作,所以我做的产品每个都不相同,都是独一份的,客户看上的就不能让他们失望。

有时候我还会尝试做一些新鲜的产品,比如这个小茶壶,就是用石头雕刻而成的,一般我们见的茶具都是紫砂的,石头茶壶很少见。但这个小小的茶壶费了我不少的工夫,越小的东西越难做,何况茶具不但要好看还要能使用。不过既然是尝试,那就会有失败。这个茶壶费工费力,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考虑,还是不太适合,所以我就只做了一套留做纪念。


做石头工艺术品不但是个动脑子的活,同时也是个苦力活,在制作的过程中裁切、打磨石头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所以我在院子里专门搭了个操作间,其实就是用塑料布搭了个大棚,简单实用,就是夏天的时候太热,所以我大多是在春秋两季制作。

在进入工棚时我要“全幅武装”,穿上厚厚和防护服,你们看我穿上这身衣服,像不像电影里搞生化武器的人啊?基本我穿一次防护服,就要干上一整天,每天快的时候能做三到四件,有时候一天只能做一件。工艺品一件一般卖三百左右,有的石料比较好,制作费工夫的,价格就要高些,个别的能卖到几千元。我把每个产品都当做艺术品来制作,喜欢的人价格高一些也能接受,因为每个产品几乎都是不可复制的。

每次脱下防护服,我的衣服都会湿得透透的。不在棚里制作的时候,我大多时间都是在观察每块石头的材质、形状和纹路,想着怎样才能做出更更好的产品,最大化每块石头的价值。只有心中有数才敢下刀。看到一块块的卵石在我的切割打磨上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这时我心里就会感到非常高兴,所有的苦和累都不算什么了。 我觉得每块石头经过打磨,就变成了有生命的艺术品,有什么事情是能比得上把一块石头赋予它生命而感到让我更快乐的呢?


我的妻子在外地工作,我没有让她和我一起干这个,所以平时基本上我就住在这个窑洞里,前面是工厂,后面就是我的宿舍,很方便。不过我也不是总住在这里,我在县城还有一个门面房,专门卖石头工艺品,去年还和朋友在省城太原合作开了一家店。目前我年收入大概能到20多万元,我对这个行业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将来会越来越好,它不但圆了我的创业梦想,还让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我制作原生态手工石头工艺品不但得到了广大客户的喜爱,还有一些爱好者上门来学习制作技术,我都一一耐心指导他们学习,前些日子我还和当地的几户农民组成了扶贫小组,教给他们技术,让他们早日脱贫。我对这方面从不保守,我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会越来越大,一个人也不可能做完所有的生意吧,如果能把我这手艺在当地形成一个产业,造福乡亲,让大家都走上致富的道路,那将会是多大的功劳啊。关注作者,看更多百姓生活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