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真善美”-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今天又到了我们每周一篇《道德经》时间,“王庶文讲坛”用两篇文章讲完了《道德经》第一章,现在我们进入第二章,这一章的内容大概会有3篇内容,欢迎关注。

《道德经》的“真善美”-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真善美在哪?

《道德经》在第一篇就提出“道”与“名”两个终极大词及其含义,所谓的“道”,只是一个虚幻的名词,没有恒常的“道”,也没有恒常的“名”,都是为了表达方便,暂定为“道”而已。“道”的本质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名”只是人为的“名相”表达,将“道”称呼为“道”其实本身就早已着相。

要明白这个“道”,只能自己去体会,才能了解“无有同出而异名”的奥妙。也正因为如此,《道德经》第二章便以“真善美”的道理,加以阐述。

《道德经》的“真善美”-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真善美”是中外合流的共同信仰,只是西方更注重其表相,而东方则托老子与佛陀的福,更追求其实相,东方苦苦追寻了数千年的“真善美”实相,我们非常不幸,虽然有佛陀和老子的循循善诱,却一直也在追求“真善美”的表相。

现在的教育哲学,都会为孩子树立一个“真善美”的架构,殊不知“变生于定,二由一起”,凡是表相皆有人为痕迹,早就成为刻意的“真善美”了,这到也正印证荀子所说的“伪”是“真善美”的持续一般。

其实存此念,在红尘中摸爬滚打,混个名堂儿到也无伤大雅,只是早已远离大道,回首不及,所以《道德经》才说:“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这个观点并不止《道德经》一家之言,印度的佛陀也有着相同理论,所谓的“道体真如”,便是说“真如”只是“道”的名称代词,千万不能认定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真如”存在。这也是佛说的“诸法无常”。

《道德经》的“真善美”-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善反而不美

凡夫俗子,特别是后世的儒家弟子,都在推崇一种恒常的道,他们将“礼制”认为是至真、至善、至美,后来更有“存天理,灭人欲”一说,凡事二元对立,这种对立非常便于我们对俗世生活的理解。

但是我们将这种理论进行更进一步的推演,是否会发现,其实善没有终点?真也没有终点?美也没有终点?我们觉得此时的“真善美”,只是由此时的参照物而定。如果再建立一个典型,这个典型是否会被人利用?成为作恶多端的挡箭牌?比如:“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是否就是最好的例证?各位读者老爷自行判断。

大道无名,不如两两相忘,不执着于真假、善恶、美丑,达到妙而逍遥的自在。

《道德经》的“真善美”-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了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推断出老子是反对形象主义的,任何事物只要有一个标榜在那里,那么就是错的,就不美了,就不善了。

比如,我们今天标榜的帅哥美女,这就是在树立“美”的典型。但是这样的造型,每一个人都能够去效仿吗?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去效仿了?那么自我何在呢?我都没有了,何来的“至道”。

《道德经》的“真善美”-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当一个三岁的小女生,整天纠结自己头发什么时候变长、整天捯饬各种化妆品、整天跟着所谓的美女帅哥扭来扭去的时候,这就是在追求表相“美”,而忽略了自己的“至道”与“童真”。

如果我们进行观察身边的事物,如今的“真善美”都是被“名相”了,并不是真的“真善美”,庄子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的道理,其实也就是“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引申。

《道德经》的“真善美”-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世俗的追求

从人类的认知上来说,表相的“美与善”是逃脱不了的存在,我们也不能苛责所有人都能够理解老子的精髓,如果有这样的念头,其实我们也就犯了追逐“名相”的错误

。我们只是单纯的从《道德经》出发,去理解中国千年智慧,这份智慧我们能够吸收多少,能够推广多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否从其中获得启发,能否让我们的生活平静一些,格局更高一些。

我们翻开历史,去看一看那些人类追求的那些“名相”,秦始皇的千军万马,隋炀帝的迷楼、李后主的凤阁龙楼、宋徽宗的书法、慈禧的圆明园和她的花鸟,无不在“名相”上美到了极致,善到了极致,真到了极致。

可是有什么用呢?风云变化后,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生命如白驹过隙,你标榜了“真善美”,那么也就是在造恶,他们带来的无不是风起云涌,饿殍千里。

《道德经》的“真善美”-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唐朝时候韩琮有一首柳枝词说: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何须思想千年事,谁见杨花入汉宫。而千年前的老子则早已用更加尖锐和深刻的语言表达:“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的“真善美”-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好了,“《道德经》第三讲”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三点:第一、“真善美”一旦被具象化,那么“真善美”其实就已经不存在了,这是“无有同出”的道理;第二、“道”的本质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名”只是人为的“名相”表达,将“道”称呼为“道”其实本身早已着相;第三、庄子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其实是“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引申。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王庶文讲坛”最大的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