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这样保护孩子!疾控中心针对0~6岁儿童预防指南

疫情当前,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

近日,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了《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特别明确了“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大家每天关注的疫情报道中,儿童感染的确诊病例也逐渐增多。

这让不少家长忧心忡忡,甚至会引发过度的恐慌。我们该如何保护好孩子?

专家们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解答。


疫情当下,这样保护孩子!疾控中心针对0~6岁儿童预防指南

居家儿童:

日常防控务必做好这几件事

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均已发布通知,即将到来的2020年春季学期幼儿园、大中小学都将延期开学。

因此,绝大多数的孩子这段时间都以在家为主。

专家建议,儿童应尽量避免外出,特别是不要去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影剧院、温泉、儿童游乐城等。

现在有不少公共娱乐场所已暂停营业。家长可以和孩子在家一起做适合的室内运动,如:健身操、亲子瑜伽、跳舞等。

不要带孩子走亲访友、聚会、聚餐。特别应避免孩子与来自疫区或有疑似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的人近距离接触。

日常确需外出时,必须要正确佩戴儿童专用口罩,大人孩子都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居室保持清洁干净,经常通风,注意天冷通风时,要让孩子在另外的房间,避免被冷风吹到。

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儿童穿着的衣物冷暖舒适。做好必要的室内消毒,为孩子营造清洁的生活环境。

家长或照顾者及孩子均应注意勤洗手,除了常说的“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在外出回家后应首先洗手。

家长单独外出后,还应更换衣物和鞋,再与家里的孩子接触、玩耍。

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需要洗手的情况主要包括:

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游戏玩耍后,要触摸口、眼、鼻之前或接触过唾液及其他分泌物后,触碰过公共设施及物品后、接触过宠物后,以及用餐前和上厕所后等。


注意要在流动清水下淋湿双手,再用洗手液或香皂,按照六步或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双手揉搓至少15秒以上,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疫情当下,这样保护孩子!疾控中心针对0~6岁儿童预防指南

大人和孩子都要注意“咳嗽礼仪”:

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将污染的纸巾立刻扔进有盖的垃圾桶,再用流动清水认真洗手。


如果来不及拿纸巾,应用弯曲的手肘掩护口鼻,然后再认真洗手和手臂,勤换衣物。

家人应避免共用水盆、毛巾、水杯、牙杯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密切接触交叉感染的机会。孩子的玩具、物品可以适当消毒。

注意食品卫生,肉蛋充分煮熟,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可推行分餐制,大人与孩子不要共用餐具。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也要让孩子独立进餐,大人不要给孩子喂食,包括用嘴吹凉食物。

餐后彻底清洗餐具,可以蒸煮消毒。制备餐食用的生熟菜板和刀具等应分开。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

帮助孩子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均衡膳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抵抗力,预防病毒的侵袭。


疫情当下,这样保护孩子!疾控中心针对0~6岁儿童预防指南

儿童外出:

更需做好严密的个人防控措施

如果您家周围有空旷开放的公园、操场等,可以根据情况带孩子到户外进行适当活动。

当需要带孩子外出就诊时,更需做好严密的个人防控措施。

外出时,大人孩子均应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孩子要使用儿童专用口罩。

家长要注意随时检查孩子口罩的佩戴情况及有无不适等。

带孩子外出时,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尽可能与周围的人保持距离(1米以上)。

外出时建议家长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或含有酒精等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同样需注意“咳嗽礼仪”。

提醒孩子尽量避免触碰公共设施,更不要用手摸脸、揉眼睛、抠鼻子等,随时注意手卫生。

外出回家后,要让孩子先脱衣服换鞋,认真洗手、洗脸,较大的孩子可以配合清洗鼻腔、漱口等。

外出穿戴的衣物,如去过医院发热门诊等处,有可能沾染病菌时,应及时单独清洗消毒。


疫情当下,这样保护孩子!疾控中心针对0~6岁儿童预防指南

家中有疑似患者时的儿童:

严格按要求做好居家隔离

家长或其他照护者与孩子密切接触,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在家中应立即佩戴口罩,按要求做好居家隔离,与儿童分开居住,避免接触,直至所有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

期间儿童需交由其他健康照护者照顾。

若家长或照护者经医院诊断为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儿童需要按防疫要求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或集中隔离观察。

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

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包括孩子,应根据病例排查结果,确定可以解除医学观察的时间。


疫情当下,这样保护孩子!疾控中心针对0~6岁儿童预防指南

孩子生病时的就诊建议:

当儿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先确定有无外出、可能接触过疫区或其他有疑似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

先给孩子监测体温,如为普通感冒可暂时在家对症治疗。

如果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史,体温持续不降,咳嗽加重,出现精神状态不佳、呼吸困难,或其他可疑症状时,均建议就近到开始儿科发热门诊的医院及时就诊,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

带儿童外出就医时,大人和孩子都应按照前面建议的外出防控措施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疫情当下,这样保护孩子!疾控中心针对0~6岁儿童预防指南

学生寒假期间:

保持健康作息

家长带孩子如有在疫情高发地区(如湖北武汉及周边地区)的居住史或旅行史,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需居家隔离或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14天。

为防控疫情,目前寒假校外培训机构的线下培训活动均已暂停。

教委要求学校组织好学生假期的学习活动,可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课程。

建议家长配合学校要求,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作息,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建议学生每天进行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根据学校或社区要求及时向指定负责人报告。

学生假期返程途中或需要外出时,应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控,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

如家长或孩子在旅途中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流行病学史,配合医生或防疫人员开展相关调查。

我们特意从中国疾控中心上选取了一些与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指南相关信息,在此与大家分享。


疫情当下,这样保护孩子!疾控中心针对0~6岁儿童预防指南

疫情当下,这样保护孩子!疾控中心针对0~6岁儿童预防指南

疫情当下,这样保护孩子!疾控中心针对0~6岁儿童预防指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及解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特殊人群和特定场所防控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0-6岁儿童预防临时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