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企业到底该不该复工?

道北亻


国家保经济无可厚非!但是应该让疫情轻的地区先开公,一二线城市人流多的,在3月开工。这样3个14天应该能够稳定些。


吗卡


你们这算好的了,我大年三十原地待命,初二值班到今天,没休息,没假期,我是医务工作者,永远都在最前线,苦逼的是现在带车牌的车一律限行,只有电动车,摩托车可以,问题是我电动车电往返一百里电可能不够,估计连上大坡都难,没有县城通行证,回家是个问题,我的俩座四轮电动汽车目前为止还没发现有啥情况或者被拦,我有点怕,我是医务工作者,在一个卫生院工作,一方面通知待在家里,一方面单位通知按时上班,否则扣工资,到单位回不了家,回家去不了单位,请假不批,一句话,别人为啥能来就你不可以?人家有人带孩子,安心工作,我情况特殊单亲妈妈,孩子自己带,能一样吗?我何尝不想找一个能帮我带孩子教育孩子的人,我也不用如此辛苦了,早上六点起来陪孩子早读英语一个小时,完毕上班,下午五点回家,检查她的作业,还得预习下学期内容。还有英语网课,还得练舞蹈基本功,完毕差不多十点了,人累心更累,孩子小,自己扔家里更不可能,不放心,没让父母帮着带,因为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我自己带,没让他们管过。要不是情况特殊我都带过来了,和我一起更好,让他们带惯一身臭毛病,更心烦,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只希望疫情结束,赶紧解除封锁不要再折磨人了,已经看到希望了,我这里已经连续三天没有新增,疑似和死亡病例了,照计划应该十七号以后会解除封锁的,期待……


诸葛筱蝶


我个人认为企业现在不该复工!我也是一位中小企业主,根据现在的疫情再次推迟复工至19号,并根据疫情可能进一步推迟。

首先,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重如泰山,我们国家的医护工作人员都能冒着生命危险救治病人,我们这些企业主就不应该给员工、给社会、给国家增加风险和负担。我能切身感受到企业的艰难,房租、工资、五险一金等,还有向客户交货的压力,可能还有贷款需要偿还。如果我们此时复工,员工在回程的路上,在集体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有人带病或者染病,既会增加员工的生命健康风险,给国家造成损失,也会给企业因很多员工需要隔离观察带来难以想象的风险和损失。大家知道,现在搞制造业非常困难,各种因素都对企业不利,老板们现在主要考虑的是怎么活下去,要想活下去就得找到订单让员工有活干,现在很大程度上老板都是为员工干、为员工拚,好一点的企业老板想的也是怎么样让员工能力增长收入增加,让管理团队怎样实现财富自由。既然如此,我们现在损失一些经济利益,但换来了员工的安全,这不正是我们现在孜孜以求的目标吗?

其次,客户的利益也比我们企业的利益重要。但值此非常时期,好的客户都会理解和支持我们延期开工的决定。此时此刻无理取闹、不管不顾的客户都是无良客户,就把他们让给我们的竞争对手吧!经过沟通,我们所有的英国客户、法国客户、荷兰客户、北欧客户、澳洲客户和其它国家的客户,都非常理解并支持我们,有些还急切地盼望我们一切安好,我们非常非常感谢他们,真的非常感动!

企业现在虽然不能复工,但是营销、研发、采购等部门人员可以在家里办公,做好复工前的准备工作。待到疫情好转了,我们可以加倍努力地工作,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希望我们的企业爱我们的员工,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企业,大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武良举欧洲灯具制造商


这是个两难选择,该不该复工都有各自的道理!

为什么该复工?是因为下到员工,中到老板,上到国家,都有复工的急迫性。

不复工,员工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钱维持生活开销,如果有房贷车贷的话那就更难了!

不复工,老板压力山大,因为企业运转是有成本的,房租成本,人力成本等等。如果年前有订单,因为推迟开工而不能按期交货的话,那么,不仅仅面临违约的后果,而且可能要损失市场,现在竞争激烈,留住客户不容易。

不复工,那么,从国家经济层面来说,受冲击很大。等于整个国民经济机器都停止运转了,GDP保6目标能否实现不容乐观。

但是,不复工更说得过去!

因为员工的健康是第一位的。而且,现在的疫情防控刚有些好转,这方面居家隔离居功至伟,釜底抽薪,隔断了病毒传播链。而仓促复工,那么人员大规模流动,非常可能导致感染病例数出现反复现象,并不有利于消灭疫情。

所以,这是个两难选择,从经济面来说,应该复工!从防控疫情角度来说,推迟复工为好!

其实国家也是两难,上次已经通知延期复工一次了,这次并没有通知延期,出乎大家预期。但是,很多地方都对外地归来的复工人员采取了一系列隔离观察措施,也算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吧。

目前一些单位开启了居家办公模式,我认为这种模式值得推广,当前情况下两全其美。不过,这种模式并不适合某些生产性企业,这些企业选择什么时候复工,只能由老板来斟酌了。

大家的单位什么情况?2月10号开始复工了吗?


李中东


这个传染病有潜伏期啊,明天开工了,虽然单位已经准备好具备开工条件,消毒,测量体温,等,假如我已经感染,在潜伏期内,去单位上班体温正常,正常人一样,上班中内肯定有脱口罩的动作(比如,抽烟,吐痰,揉眼睛,口罩戴久了都有闷的感觉,摘下了,上班途中遇到的各种事情),想想都后怕



子沿


楼主你好,面对疫情,企业单位到底该不该复工呢?截止到今天为止是2月9号,那么实际上我们的这个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的疫情没有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因为它还是处在一个高增长高确诊高一次增长的一个水平范围之内,所以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形,我个人建议企业单位盲目的复工会造成不可预想的后果。

因为假设企业单位当中有一个人属于这种疑似患者,或者说是病毒携带者,那么他可能会传染很多的相关同事,会造成整个企业单位,大多数员工的无法正常工作,所以说会形成一个很不好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尽量还是要等到我们完完全全控制住疫情之后那么再复工,对于企业本身来说也是有一个非常好的效果和作用。

虽然说不能够实现正常的复工,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实现一些电子化的办公,也就是通过线上办公的方式来提前复工,当然一线生产的工作可能没有办法通过线上来办公,但是对于行政管理部门的岗位完全是可以实现来线上办公的,所以说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样的一种办公方式也可以弥补企业单位的一些经营损失。


懂社保


面对疫情,企业应该也必须复工,但是要尽可能做好防护。


正如很多家庭面对疫情时会担心因收入中断无力偿还信用卡和房贷一样,如果企业不复工,物资将日益匮乏,物价猛涨,国民经济将陷入困境。


不是每个城市的疫情都那么严重,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着手安排复工事宜。分批次恢复产能,员工也分批到岗,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暂缓。


对于条件拮据的群体,这个时候应该考虑尽快恢复工作,而不能一味指望国家帮助。当国家正在把力量集中在防疫上时,不添乱,自力更生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


企业复工并不意味着防疫措施失效,在生存与发展之间,必须有个妥协。14亿人每天消耗的物资数以万吨计,如果都不复工,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企业来说,即使不复工,也要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场地租金、人员工资、银行贷款、原材料库存等等,复工不仅能恢复正常运转,还可以在这个时间点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在这里财智成功提九点建议,希望复工企业尽可能打造更加安全的防疫体系:

1、所有员工必须戴口罩,可以集中采购,每天换新的医用外科口罩;

2、所有厂房、办公司尽可能保持通风,哪怕牺牲一些温度;

3、不开会,尤其是不聚集开会,可以通过微信群传达信息;

4、分批吃饭,不聚集吃饭;

5、尽可能提供住宿场所,减少人员流动,尤其是没有自驾车的员工;

6、每天早中晚测量颈部体温,早晨来上班时,中午吃饭时,下班时,发现体温异常则回家隔离观察;

7、工人之间相互监督,有咳嗽的情况立即报告,平时工作每个人尽量保持三米以上距离;

8、企业采购消毒水,每天对进出车辆消毒,人员经过的地方消毒;

9、对随地吐痰的情况重罚500元,避免传播病毒;


财智成功


如果企业开工。导致第2波传染。那么前面所做的一切都会前功尽弃。一方面国家要求再加严格管理,不出门。另一方面因为经济利益要求返工复工。这是十分矛盾的。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特殊时刻,应该谨慎谨慎再谨慎。有句话说来日方长。不能因为那点利益,就早开工这几天而导致前面所做的一切都功亏一篑。

如果因为提前开工导致第2波传染。就会引起第2次爆发。不要忘记武汉开始的时候也是几例几十例这样一点1点的传染开的。如果后面再出现第2个武汉,第3个,甚至是更多的武汉!那么国家的处境就会瘫痪。就会去更多更多的问题了。当然这只是假设。但是也是不能逃避的现实问题!

需要国家和有关部门要慎重再慎重。等第2个隔离期过去看看。如果出现了拐点。疫情得到控制的省份可以陆续开工。而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在这个时期。只有控制住了疫情。才能考虑复工。这是对人民的负责。也是对人民健康的负责!!!


顺德堂心理健康


我就是企业老板、首先我因为不能先复工、能迟就迟一点、这样为己为别人会更安全保险、我们是顺德企业、我觉的顺德的领导就做的比较好、一定要3月1号之后才能陆续复工、虽然现在压力很大、但是我很支持政府的决策!





巨头办公家具总裁


一个月左右都挺不住的的企业,直接淘汰得了!没什么发展的必要了!人也是一个月都挺不住的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疫情面前,生命第一!就一个月左右也不是多久,吵吵受不了的,你是有多受不了!以前没赚钱吗?一个月风险都抵御不了?那一线大夫没日没夜的努力咋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