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对李兰娟院士建议控制明星高片酬怎么看?

拍客姜哥


李兰娟院士说的好!控制明星片酬理所当然!因为,为国做贡献的不是他(她)们。当然说的只是(一部分)。众所周知,中国有几个韩红,有几个钟南山院士,又有几个为了抗击疫情作出重大贡献的李兰娟院士。真正作出贡献的是他(她)们!还有数以千记的科学家!中国军人!白衣天使!还有很多为了抗击疫情作出贡献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又得到了什么?


西北狼115449756


说实话,我并不支持这个建议,因为之前国家对于明星高片酬这个事也执行过限薪令,限薪令中明确规定,演员的片酬,不能超过投资成本的百分之四十,并补充了主演的片酬,不能超过总片酬的百分之七十。

所以尽管李兰娟院士说的很对!我还是不支持,再次执行限薪令的话明星可能就要喝“西北风”,为国家纳的税又要减少,做慈善也不会再积极了。

毕竟工资都少了,谁还有心思去做慈善?再者国家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明星这个高片酬群体,也是要考虑到这个问题的。

之前执行限薪令时,让很多明星都感到不满,甚至有演员因为“片酬”问题,本来已经规定好的电视剧,在最后却罢演了。搞得影视双方都不知所措,娱乐圈的气氛一度紧张不已。

而且别说明星救不了国,他们只是不能向战士一样冲在前线,而是在后方捐钱保证物资足够用。在这次疫情中,明星捐款难道不是在救国?少则10万,多则几百万,娱乐圈明星的捐赠数额叠加起来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而且明星不止是拍电视、代言,还热心于公益,拿高片酬的同时,也做慈善回报社会。他们当中的人,有些是环境保护大使,有些是爱心大使,有些是文化传播者,他们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这个话题热度一过就会石沉大海,也就只能借这次疫情说一说,国家估计也不会太重视,毕竟明星这个群体为国家纳了不少税。

明星高片酬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明星这个行业,背后的水太深,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解决高片酬的事,这里面牵扯到很多人的利益,不止是明星,还有明星背后的势力。明星高片酬也不是自己能够觉得的,要综合市场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决定。

李兰娟院士说:这次疫情过后,希望国家要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把高片酬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才。希望控制娱乐圈所谓的“明星”动辄几千万的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

诚然她说的很正确,但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规定,不是那么好解决的!要是能解决,这个一直以来是热门话题的高片酬问题,早就被解决了。

所以与其在明星“片酬”上动手,还不如在根本上给科学家以及培养科研人员的机构多增加收入。


梅子说娱


我很同意这样的做法。要强国,基础科技发展不可少,而这些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记得《三体》里智子对人类的打击方法之一就是干拢基础科学领域的发展,让人类停滞不前。虽然《三体》是科幻小说但确实说明了一定的道理。


国要强,基础科学领域发展不可少,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是一些小孩子就想去当网红,当影视频明星、歌星,究其原因就是这个职业收入高,受人崇拜。而科学家呢?屠呦呦诺贝尔奖获得的奖励有其它收入是否能顶上当红明星的收入?这个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答案。


而收入是最重要的驱动力,这是不容否认的,哪个行业收入高,自然就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明星会何被关注,收入高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把科研人才的收入也提成高薪,相信大把的人才会往基础科学方向发展。


娱乐重要,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但是基础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才是推动国力强盛的根本。真心希望重视起科研人员人才的培养与宣传,吸引更优秀的人进入这些行业,让孩子的理想由当明星转变为科学家。


片酬的多少有时候并不由国家强制来规定,毕竟有个市场看不见的手在背后调节着,我们更需要的社会舆论加强引导,用科研人员的高薪,高爆光率,高荣誉吸引大家的注意,尤其是让孩子知道除了明星,我们还有更多更好的选择,由内心自发的崇拜科学家,愿意投入科研事业中,这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性的方法。


奈奈姐姐


对于李院士建议控制一些娱乐明星的片酬问题,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即使不能控制的话,你要征收高额税款。

一个民族的希望在于一些科技人才,而不在于一些娱乐人才。

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可是一旦到了和平年代,一旦到了社会稳定时期,所有的人都喜欢一些娱乐方向的人,他们觉得有钱了他们觉得自己有钱了需要展现一下学习吧,又不会,于是只能去追风去追星。

其实这个社会永远需要一些榜样,而这些榜样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在整个社会舆论中树立的榜样,是那些有正能量的为大多数人付出的,关键时刻能为国家牺牲利益的或者能够挽救国民的。

另外我个人觉得,我们也不要一竿子打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文化生活本来也属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只是在某些程度上进行,一些限制就可以,而没有必要把社会生活变得过于单调。

社会与文化发展多元化是一个好事情,但是主旋律应当是引导我们去向一些英雄的人,有榜样力量的人去学习。


宜城老师


李兰娟院士提出的应该给科研人员提高收入这一点我是非常赞成的。除了科研人员,还有医护工作者、教师群体,我认为都应该提高待遇。

比起他们的付出,他们的付出和回报远远不成比例,尤其是医护工作者,更别说他们还承担了极大的压力和风险。

但是对于控制明星高片酬这一点,我认为李兰娟院士的建议还欠考虑。原因有三:

娱乐行业,也应该跟其他行业一样,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价值决定价格,不应该有过多人为干预。

娱乐行业有娱乐行业的市场规律。明星的高片酬,是一方敢要,一方愿意给的,这显然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市场经济下,应该把片酬的定价权交给市场。

就像年前有一段时间猪肉涨价,因为猪的供应量少了,市场还有需求,那就只能提高价格,涨到一定程度了,那老百姓可能就先不买了。市场的需求决定了价格,如果大家都不买了,可能价格就降下来了。让市场来决定价格,绝对比一刀切地限制猪肉的卖价来得有用。那样的话,可能养猪的人就会更少了,因为卖不上价。

限制片酬缺乏法律依据,也很难操作。

首先控制高片酬这个事情缺乏法律依据,就算广电总局也没有这个权利。明星也是职业的一种,要是明星片酬要控制,下一步还要控制哪些人?公司董事长?CEO?这不合理也不合法。 就算只是倡导,不强制,也很难制定出这个片酬的标准。

具体怎么办?限制单个明星的最高片酬收入?定在多少合适?设定一个最高值?那对那些收入在腰部的明星根本影响不到,只会影响到头部的明星。对整体娱乐圈的影响并不大。

总不能把明星按等级分,每年评选一次,就像职称那样?每个等级对应片酬上限不同?这根本也缺乏实际操作性。

明星看上去赚的钱多,但是他们同样付出了很多。

诚然,现在明星高片酬确实是 一种现象。在普通人的眼中,明星就出来唱首歌,拍个戏,参加个综艺节目,就要收那么多钱,他们这钱也赚的太容易了。

可是,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这些明星确实钱赚的比普通人多一些,但是他们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媒体和粉丝紧盯着他们,他们不能犯普通人可以犯的错误。换句话说,明星犯了错误,更不值得被原谅。

他们的个人隐私也很难得到保证,看看那些无孔不入的狗仔队吧。明星赚钱多,但是同样付出了很多。

所以我们更应该呼吁的是,提高那些同样辛苦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医护工作者的收入,因为他们的付出更多,却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我有做科研的朋友,也有当医生的朋友,很多人真的很辛苦。

尤其是当医生的朋友,经常是出门诊的时候水都不敢多喝,没时间上厕所,不出门诊的时候要查房、看病人,还要看文献、写论文做研究。

他们的待遇比起他们现在的压力和付出,真的是太少了,确实应该提高,但是绝不是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前提的。

我不追星,我只是认为明星也是一份职业,而且是一份相当不容易的职业,能拿到高片酬的明星也是他们的本事,TFBOYS火吧?照样有黑粉,网上照样有大把骂他们的人,内心不强大的人根本承受不来。那些只能拿到很低片酬只能够糊口的演员更加不容易。

综上,李兰娟院士提到的应该提高待遇的那一部分我非常赞成,但是控制明星高片酬这部分,恕我并不赞成。

关注@职场绿皮书 职场军师,用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讲述职场上的那些事儿,与你一起成长。认同我的回答,请点赞、转发、评论。

职场绿皮书


先不说这段话有没有道理,我敢说李老师绝对没说过这段话,看起来就很假,居然全网刷屏。人家这种身份的人会说出:别给他们好的待遇,该给我们提高待遇这种大白话吗?把李老师显得很低级,这也是一种摸黑。估计人家现在忙的连接受采访的时间都没有,还有闲心跟你掰扯这些破事。这次疫情真假谣言一大堆,看的让人心塞。


勿忘初心184806963


明星高片酬,至少让我们老百姓咋舌惊到,普通百姓辛苦几年都不及明星一部戏的钱。从娱乐明星那里,无数的人知道有钱真好。长大要当明星,是小孩子们美丽的梦想。新一代年轻人疯狂追星到了痴迷不可自拔,比如:第一时间机场接迎明星献花,蹲守明星宾馆房间门口请安,拿出千八百块钱演出入场费都不眨眼等等乌七八糟之现象,这对我们年轻的一代,对社会真的影响巨大。

这次抗疫战役中,一大批80、90后有志青年,不顾自身安危英勇出阵,全国人民由衷的敬佩。李兰娟院士讲:“国家需要德才兼备的科研人员,冲锋陷阵的军人,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李院士提出的建议:控制明星片酬很有必要引起国家重视和社会共鸣,追星文化以及捧星经济真的该歇歇了!这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有远大深刻的教育意义!在遭遇疫情特殊时期,我们看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我们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收不住眼泪?值得我们深思!!!





念懿3259596


非常同意,当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有几个明星站出来了!能救国吗?能救民吗?当然不能否定像韩红这样的慈善家!


心是不变的风景


不管李兰娟院士有没有说这样的话,我个人觉得单靠国家“限制”是不够的,因为那不是根本解决之道。

明星的高片酬怎么来的?

不是投资方脑子一热,钱多到不行,非要给那么多钱不可,而是市场决定的。

明星唱的歌,演的剧,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商品就有价格。而商品的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

供大于求时,买方在博弈中占优,价格就会降下来;供小于求时,卖方占据主导,价格就会被炒高。所以就会出现目前紧缺的口罩被“哄抬”到几百倍于进价的事情。

那么说回到明星,供方就是明星,需方就是普罗大众,大众都喜欢看明星、娱乐明星、消费明星,产品就是明星的作品、八卦以及明星本身。

大众对于明星八卦有着极大的需求,造就了很多明星没有作品也照样霸占热搜的局面。在大众当中有一个特殊的存在:粉丝,他们属于高粘性用户,他们的存在让明星更加呈“被热捧”之势。

那么如此多的用户追逐意味着更多的商机,资本就会像这些商机靠拢。

说白了,就是我们心甘情愿去看明星演的剧、听他们唱的歌、聊他们的八卦,自然就造就了这个市场需求旺盛的局面。

想要让那些真正的“英雄”有高薪酬怎么办?

很简单,我们把花在明星身上的钱花在那些科学家、学者、医生身上,看他们写的论文、听他们的报告,提高“英雄”收入,人人有责。而不是只把希望寄托着那只“看得见的手”上。

就像之前总有人批中国足球球踢的烂,年薪天价;女排总是拿第一,年薪却不足其十分之一。市场决定,你我都是这个市场当中的决策者。

以上。


流沙言职


我是支持的,不说为什么。不看电视没得那些明星不会死人,但不能没有医生高科技人就会死人饿肚子没有社会前进。可能现在年轻人没饿过肚子不会理解,我相信六七十年代的人最有发言权他们会理解。所以我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