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武汉日记”:相同的战“疫”不同的战场

逆行“武汉日记”:相同的战“疫”不同的战场

(一)

“今天给一位阿姨抽取动脉血气时,因为患者体重指数比较高,身体又比较虚弱……大家都带着双层手套,诸多因素,同事没抽上……”

“换我去试试,摸了半天也摸不到微弱的搏动,我决定取下两层手套……阿姨抓住我的手,怎么也不肯让我脱下手套,‘你要取下手套,我就不抽了’……”

“姑娘你一定要保护好你自己,我没事的,你慢慢来……”

“本来很简单的一个动脉血气,我却在那里摸了好久,还好一次成功……”

“抽完血,阿姨说‘姑娘快去好好洗洗手,消毒去’……‘丫头,你要保护好你自己,’……宛如对女儿般呵护……”

逆行“武汉日记”:相同的战“疫”不同的战场

逆行“武汉日记”:相同的战“疫”不同的战场

看着西安市胸科医院援鄂医疗队员岳琳深夜发来的工作日记和照片,刚刚入睡的大脑瞬间清醒,简单的文字、一线救援的繁忙场面……思绪瞬间被带入,内心波涛涌动——

岳琳是西安市胸科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年纪虽小但有重症医学科的工作经验,专业技术过硬。疫情爆发,武汉急需护理人员,得知消息后,岳琳没有犹豫,主动提出申请。“我家人都在疫情防控前沿(公公和爱人是警察),我也必须做点事情……”。很快岳琳便随陕西省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医疗队连夜出征,奔赴武汉。

逆行“武汉日记”:相同的战“疫”不同的战场

为了降低感染风险,迅速穿脱隔离衣,能更好地投入战“疫”,在到武汉培训的间隙,岳琳就跟其他两位同事许婷、吕丽娜一起相互减掉了长发,她们称之“为报家国剪青丝”。队里唯一的男护士吕栋,更是深知自己在体力及经验方面的优势,即使手指破溃十多天难以愈合,仍然轻伤不下火线,始终坚守岗位,兢兢业业,鼓舞了全组士气。

火速入党,冲锋在前,敢于吃苦,甘于奉献。在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队员身上,我们看到了广大90后年轻医务工作者在突发疫情袭来之时,所表现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逆行“武汉日记”:相同的战“疫”不同的战场

看到患者饱受病痛折磨,不愿因为进行治疗而再遭受痛苦,即便知道脱掉手套意味着什么,仍然甘愿去冒风险,最终一次成功。兴奋的表情无法捕捉,但激动的心情可以透过文字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里。这份护患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理解与关照,超越疫情的残酷与冰冷,如同冬日暖阳,熠熠生辉!

(二)

“不上战场,何谓战士?”

“注定是场硬仗”

“为自己书写不一样的人生”

“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同事、患者、我们强大的祖国……”

每天十多个小时的高负荷工作,双手累到麻木,耳朵被口罩勒的红肿,身体十分疲惫,但用西安市胸科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吕丽娜的话说“觉得自己从未像现在这样感觉内心有力量、有冲劲儿!”

那是一种责任与使命的驱使,是医务工作者与病魔、与时间的赛跑,也是青春理想接受现实检验,实现人生真正价值的途径。在这场战役的某个阶段,我们或许会感觉困难重重,但每个人的背后都感受到了巨大的鼓励与支持,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大力量,感受到了全国人民一条心、一盘棋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念。

逆行“武汉日记”:相同的战“疫”不同的战场

逆行“武汉日记”:相同的战“疫”不同的战场

逆行“武汉日记”:相同的战“疫”不同的战场

“我们正在做的,恰恰是此时祖国最需要的,人民最需要的。所以,我们义无反顾!”

让自己的青春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融入到时代前进的洪流中去,这样的青春,注定与众不同!

愿我们的战士早日归来,

愿我们的英雄别来无恙!

逆行“武汉日记”:相同的战“疫”不同的战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