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將急轉直下!為保房價!政府將放鬆地產調控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誰不會想要家,可是就有人沒有它。這首歌,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中國人是一個很傳統,家庭觀念很強的國家,每個人內心深處對家有深刻的依戀之情,儘管可能這個家給人帶來不愉快,甚至滄桑,但依然渴望。

中國房價將急轉直下!為保房價!政府將放鬆地產調控


而在家的根本就是房子,當然,這個房子必須是自己花錢買的,租得不算。正因如此,每個人都在努力為自己的房子打拼,為一個家最有形的資產房子做出瘋狂的舉動。房價,成為國人的心病,因為它漲得太快,漲得太久,讓人越來越買不起。

關於房價的未來,它的頑強有目共睹,即便是調控最嚴的去年,調控次數最多的一年,累計高達1000次。結果,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2019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71558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1%;商品房銷售額159725億元,增長6.5%。2019年全年全國新房均價是9307元/平方米,比2018年的均價上漲了6.5%。這個漲幅,顯然超過了6.1%的GDP漲幅。

也就是說,在情感因素方面,國人對房子的依戀,助推了房子的需求;從經濟因素方面,房子成為很多人的資產,是資產就會有保值升值的需求,有強烈推升房價上漲的意願。中國房價已經持續了40年的大漲趨勢,也就是大牛市,漲到讓不少人感到絕望的水平。

中國房價將急轉直下!為保房價!政府將放鬆地產調控


於是,許多人都指望政府能通過調控來打壓房價,讓房價不要再漲了,而作為政府來說,是很難打壓房價的。因為房地產是政府重要稅收來源,也是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打壓房價既不現實的,也不經濟的事情。站在這個角度,許多人將政府地產調控當作打壓房價的工具,是理解偏頗的,也是不合適的,也就對地產調控效果打折扣,調控結果不滿意的無奈。

自從房價迅猛上漲,地產調控政策多如牛毛,房價卻穩如泰山,當然是調控的目標是穩房價,即便是大的地產調控政策“房住不炒”,也沒有說打壓房價的意思,而是穩房價。這就是普通民眾對政策理解的差距,中國房價保持上漲趨勢不變幾乎成為房地產商大量投資,就在去年年末,各地房地產商都大量發債,以備來年。

遺憾的是,一場意外,讓房地產行業措不及防,原本春節就是房地產商的銷售旺季,所謂的黃金週。結果疫情,來了,從建房、賣房、買房等各個環節,都被打亂。先是出於防控考慮,多地要求關閉售樓處、取消售房活動,房企銷售現金迴流速度減緩,房企資金面普遍緊張。

中國房價將急轉直下!為保房價!政府將放鬆地產調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房地產行業從買地到銷售幾乎全線暫停。1月下旬以來,湖北、貴州、陝西、浙江、福建、四川、河北、廣西、雲南、安徽、北京、重慶等省市發佈多份公告,暫停土地出讓,原計劃於近期推出的地塊將延期掛牌。

也就是說,房企要想建房,短期拿不到地,而房企復工時間待定,讓房企無地可買,無房可建,無房可賣。

目前房企面臨的問題,其實很嚴峻,拿地週期延長,復工週期延長,這看起來沒有什麼關係。但是房企是一個資金壓力很大的行業,每一個房企都已經積壓了大量房產,由於無房可賣被暫停售樓活動,直接影響到房企的資金回籠,造成資金斷裂的風險上升。

根據目前的疫情形勢,至少2月份是不太可能輕易獲得階段性的防控勝利,很有可能延續到3月份甚至更長。對於房企來說,能不能耗得起,是考驗不少房企的關鍵性壓力。時間越長,房地產市場從有價無市,變成徹底的停滯。

中國房價將急轉直下!為保房價!政府將放鬆地產調控


而疫情結束後,不少房企為了迅速回籠資本,加上政策調控的影響,會出現大幅下調房價的機會。因為疫情即便結束,買房的需求是否會大幅攀升是一個未知數,因為大量的民眾會更加謹慎買房。疫情持續時間越長,對民眾獲得未來收入的信心衝擊較大,至少短期半年內,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用來支付房貸。

當然,疫情對於房地產是一場大劫,其實對於各行各業都是一個大劫,畢竟我國經濟週期並不是處在快速上升週期,而是處在緩慢下降趨勢,影響程度大過過往的任何時期。在疫情的影響下,會導致人們對購房信心的影響,花了天價買套房,結果大城市卻成為疫情風險最大的地方。人們對房子的觀念,也會產生變化,租房和買房在疫情來臨的時候,對於剛需買房者來說,租房更有優勢,至少不用擔心半年沒有工作,還不起房貸,房子被收走的擔憂。

在特殊時期,疫情之後,政府對房地產的態度,可能成為非常關鍵的因素。政府也許會考慮到疫情影響,可能會放鬆對房地產調控政策,防止房地產的衝擊波及到經濟增長,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政府,是不太情願看到房價大跌,樓市動盪,為了慰平疫情的影響,是會特事特辦的。疫情很難成為房價上漲的終結者,政府可能會出手相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