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助中考:学生没有紧迫感,不知道“大战”将近怎么办

现在距离中考就只有不到5个月了。但有的学生好像没有一点紧迫感,每天该玩手机还是玩手机,该不学习还是不学习……就剩下家长和老师干着急!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个局面,让学生有点“大战”临近的危机感?

心理咨询助中考:学生没有紧迫感,不知道“大战”将近怎么办

解决问题以前一定要先把问题找准了。从心理层面来看,学生没有危机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一、缺少代入感

一部分学生的内心并不清楚中考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可能家长会有一连串的联想:中考成绩好了,意味着能上一个好的高中,上了好的高中意味着更大的概率会上一个好的大学,然后找一个好工作,然后开启自己的辉煌人生。但这是家长自己经历过之后,才能这么清晰地看透这些关联性。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他们本身年龄小、阅历少,他们也许能讲出上述的道理,但也就只停留在讲出这些道理的层面了。在这部分学生的心里,对于“中考好成绩-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好的人生”这种内在的关联性其实没有概念,他们不能认识到中考“对自己而言”有什么重要意义,所以他们自然也不会有很强的学习紧迫感。

二、内心压力太大

心理咨询中有一种现象叫做反向形成,意思是人们把潜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行为。如果学生的内心压力过大,大到他自己无法承受时就可能会出现反向形成的情况,那就是表现出毫无紧迫感的样子。例如:家长或老师看到一个学生每天嘻嘻哈哈,故作轻松,毫无中考压力的时候,事实上有可能他的内心已经快被考试压力压垮了。

三、热衷考前突击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都清楚有一种学生很善于考前突击复习,而且经过突击复习考试成绩确实也还不错。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坚信一个观点:我没必要提前那么久复习,我每次考前突击复习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次中考也不例外,所以我现在先玩,等考前两个月的时候再复习就好。

四、自卑心理

有一部分学生,内心坚信自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无论怎样复习中考成绩也不会好,所以干脆早早地就缴械投降放弃复习了。家长或老师在日常与学生的对话中也能感受到,当学生每次提到和学习、考试相关的话题时,他们总会表现得情绪很低落,言语间总是透露着不相信自己,对考试不抱希望的信念。

五、预留“退路”

有一部分学生受电影、电视、媒体的影响,为了能给自己逃避困难找一个借口,他们宣扬读书无用论。他们会在一些电商或游戏平台赚钱,而且赚得还不少,所以他们就会觉得不如早点结束学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些“工作”中去,肯定能赚更多的钱。

六、对时间没概念

还有一些学生,他们知道还有不到5个月就要中考了,他们也知道中考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不知道5个月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也不知道这么长的时间到底能改变什么,或者能造成什么样的损失。所以每天还是保持和以前一样的学习节奏,按部就班没有紧迫感。

学生没有紧迫感的心理原因,大概就是上述这六种,明确了问题,下面我们来逐一解决:

一、缺少代入感

如果学生缺乏对于“好的中考成绩-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好的人生”的这种关联性的深刻理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着他们去体验。家长可以带着学生去实地参观不同档次的高中、大学,通过观察、和老师学生聊聊天,甚至是进到图书馆、自习室去阅读、上自习课,来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好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在硬件设施、学习氛围、老师水平、学生素质之间的差别。当他近距离地体验之后就会有新的感觉,那个时候他就会明白中考成绩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了。如果当地的学校不让进,家长没法带着学生实地体验的时候,也可以带着学生去体验不同的工作,当学生“近距离”地看到不同职业之间的差别时,也能激发他们对中考的代入感。

二、内心压力太大

巨大的心理压力无非是源自于:努力之后,依然感到自己达不到自己内心定的目标。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多地去关注了中考成绩本身而非当下的学习。即使时间再紧迫,现在离中考毕竟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而要想考出好成绩也是在经过了这几个月的努力之后而不是现在。所以,尝试着将注意力从中考成绩转向当下,当你更多地去关注今天熟练掌握了哪个公式,今天填补了语法上的哪些空缺时,来自中考成绩的压力自然就会减弱了。而且如果能关注自己每天的进步,就能一步一步地累积自信心,这也是有助于缓解压力的。

​三、热衷考前突击

那些热衷考前突击的学生,他们的优势在于:1、学习能力强,考前突击确实能提升成绩;2、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但是事情都有正反两面,热衷考前突击的学生,他们的劣势在于:1、之前的考前突击复习,必然导致知识掌握得不够牢靠,只能应付当时的考试却没能形成长期记忆;2、之前的考前突击复习,应对的都是阶段性的考试,所以他们在知识的系统性上是比较欠缺的;3、过度得自信就是自负,自负的结果就是轻敌,轻敌不重视中考这绝对是中考的大忌了。

这部分学生之所以热衷于考前突击,本质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考试不需要自己使出全力,所以平时可以留出足够多的精力来玩和休息。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看到中考和以往的考试都不同,需要他使出全力。具体方法是:

(一)让学生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

家长和老师需要向这部分学生充分说明中考的重要性,具体方法可参照上面增强代入感的那部分内容。

(二)让学生认识到中考的难度

家长和老师还需要向这部分学生介绍清楚,中考考的是之前学习到的知识的汇总,里面会考察大量知识的连贯性、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发散性,其难度会超过之前的任何一次考试。

(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之前突击复习时,没有形成长期记忆,而且缺乏知识的系统性等不足。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不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回忆很久之前学过的知识点,或者考察知识的一些细节性内容。

当学生能够认识到“敌人”的强大和“自己”的不足时,他们就会重视这次考试,从而放弃投机取巧的信念,全力投入到中考的准备中。

四、自卑心理

在学习上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他们的内心往往有着这样的信念:我总是学不会,总是记不住,总是考不好,我无论多努力都不行,我根本就不是学习的这块料。

对于这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就是扭转他内心“我不是学习的这块料”的不合理信念。具体做法就是:陪着学生一起回顾他之前的学习历程,看有没有哪次考得不错的,或者某个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哪怕只有一次都行。如果找到了,家长和老师就陪着学生一起去回忆,当时为什么能考好或者为什么那个知识点掌握得那么扎实。是考前认真复习了?还是对那个知识点重复背诵了?或者其它什么好办法?当找到这个原因后,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再“尝试着”做一次,继续去认真复习或者重复背诵,看是不是还能考出好成绩或掌握新的知识点?因为是“尝试着”去做,所以万一真的失败了也不必气馁,还可以“尝试着”做第二次。如果成功了,家长和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帮他认识到并非他不是学习这块料,而是之前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只要学生能掌握科学的方法,提分是可以实现的。当这些学生意识到,自己之前成绩不好是因为“外因”而非“内因”时,他们就会重燃希望了。

这里要提醒一点就是:对于内心自卑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和自己比较而不是和别人比。可以以一周为一个时间节点,只要在某一个细节上(如词汇量,或某物理公式),这周的自己比上周有提升,下周的自己比这周有提升就行。

五、预留“退路”

对于这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要向他们介绍清楚:无论他们看到的社会表象是什么,受教育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具体方法可参照上文中提到的,带着孩子去近距离地体验不同的工作之间,到底会有怎样的落差。

六、对时间没概念

对于最后一部分学生,他们不清楚现在离中考还有多长时间,他们也不清楚这段时间里自己能做出哪些改变,能创造哪些收获。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制定目标+制定计划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可视化”地感受到时间概念:

(一)制定目标

1、制定最终目标

和学生一起,制定出一个清晰具体的最终目标,例如中考提升30分。

2、拆分子目标

因为最终目标很难轻松实现,因此需要先将它拆分至容易实现的子目标,例如:

(1)为了实现最终目标,需要实现在三模考试时提升25分的子目标;

(2)为了实现上面的子目标,需要实现在二模考试时提升20分的子目标;

(3)为了实现上面的子目标,需要实现在一模考试时提升10分的子目标;

(4)为了实现上面的子目标,需要在一模考试时语文提升3分,数学提升2分,英语提升5分……;

(二)制定计划

在各个子目标的基础上,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例如:

1、为了实现语文提升3分的子目标,我第一周需要学习什么、第二周需要学习什么、第三周需要学习什么……

2、为了实现数学提升2分的子目标,我第一周需要学习什么、第二周需要学习什么、第三周需要学习什么……

3、为了实现英语提升5分的子目标,我第一周需要学习什么、第二周需要学习什么、第三周需要学习什么……

心理咨询助中考:学生没有紧迫感,不知道“大战”将近怎么办

当学生能够把目标拆分成非常细的子目标,并为每个子目标都制定出计划时,他就会因为每周排满的学习任务而产生紧迫感了。

最后还是要提醒一点:适度的紧迫感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但过度的紧迫感绝不是什么好事,请各位家长、老师、同学把握尺度。

欢迎评论,我会对每条评论进行回复。

【心理PM】专注于提供心理层面的解决方案,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