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缓冲胶垫真的有用吗?效果明显吗?

请别理我一别两宽


我作为一个修车的人感觉没用、我才疏学浅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和那些所谓的专家比、我哪辆车都是经我手试车和维修、这东西就一鸡肋、有时候还会影响弹簧的受力情况、绝壁是一个智商税的产物


会射箭的汽修工


应该是没用的,而且对车减震有明显伤害。下面从物理理论上做下解释:

1.减震变硬,这个不是减震胶的功效,是弹簧有效长度变短造成的,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由这些因素决定:材料、横截面积、长度等。加上减震胶后,弹簧有效长度变短,劲度系数增加,给人的感觉就是变硬了——也就是压缩相同的距离要用更大的力量。

2.对弹簧有伤害,紧接着上一点说,虽然变硬了,但是由于弹簧整体受压程度不同,即没有减震胶的部分会承担更多的形变,所以会造成弹簧疲劳程度不均匀,没有减震胶的部分会比正常情况下更疲劳,最后造成弹簧不均匀疲软。这样一来,反而对弹簧有不可逆的伤害,不加胶时,正常情况下弹簧不会轻易疲软,但是加了胶,弹簧会过早的出现不均匀疲软的问题。

打个比方说,原来三个人手拉手拽住一个东西,大家都不累,现在把一个人替换成一根绳子,虽然这个人轻松了,但是剩下的一头一尾两个人要比以前更吃力。

3.关于减震的舒适性、操控性矛盾的问题。稍微懂一些汽车原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对矛盾。提升了舒适性,操控就会打折扣,操控好了,舒适性又会降低。解决这个矛盾,绝不是做一个调整就能成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调整的过程。所以很多商家说加了减震胶操控和舒适都变好了,那是不可能的。

举一个汽车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轮胎有一组参数,比如“235 50 R19”,这组参数是轮胎的“宽度 横宽比 子午线 内径大小”。我们就来说“横宽比”,刚举的例子横宽比是50,也就是说轮胎的侧壁宽度是横截面宽度的50%,也就是差不多117。这个比例越大,轮胎越厚,坐起来越软越舒服,老的美国车,像别克,坐起来软绵绵,很大原因就是这个,但是操控性就下降了。如果横宽比越小,轮胎越扁平,操控性提升,但是舒适性就差了很多。想想很多超跑用的轮胎,就是非常变平的。

从这个例子看,舒适性和操控性是一对矛盾,要想都解决,一定要系统调整,绝不是简单的加了胶就可以的。

4.再说回来,什么是减震呢?其实标准名称叫做悬挂系统。那根弹簧只是这个系统一个部分。仅仅起到支撑车身的作用,减震根本不是它来完成的。减震的作用说白了,就是让乘客感受不到振动,能把振动过滤的越干净,减震越好。测试减震功效如何,最好是搓板路,高级车通过搓板路时,几乎或者很少能感到车身起伏,这就是好的减震。不好的减震,通过搓板路时,车身上下起伏严重,乘客就像过筛子了。

那么是什么起到减震作用呢?在悬挂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减震阻尼,它是用来过滤振动的,说白了,就是不让车轮的振动传导到车身。当然,这个阻尼是要和弹簧配合工作的。这样一说,问题就来了,弹簧和虚拟是配合工作的,如果调整,应该一起调整才成,单独调了弹簧,非但不会提升悬挂的品质,反而会造成整个系统的不协调,既有害于弹簧,也有害于阻尼器。

5.关于抬高车身,这一点是的,因为弹簧压缩不了了,车身自然高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操控性下降,车身越高,操控性越差,同时由于破坏了车身上下的气流走向,还有可能增加油耗。所以有些商家说的增加舒适性降低油耗,这绝对是不科学的。

综上所述,加了减震胶,可以达到的唯一效果就是抬高一点点车身,但是付出的代价是舒适性、操控性、安全性、燃油经济性下降,还要冒着损害车辆的风险。得不偿失!

如果你的车的弹簧真的疲软了,建议去正经的修理厂更换对应型号的弹簧,加了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能是饮鸩止渴,加速弹簧的老化。

其实,绝大部分车辆的弹簧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是不会过早疲软的。根本没必要在这个上面担心。




二手车奇遇


妄想几十块钱的东西解决大问题本身就是智商税,如果成本几块钱的东西有这么大作用汽车厂早就用了。类似问题很多,只要记住汽车厂商大量的研发成本大量的技术人员难道还不如小作坊出的东西?如果真有所谓的新技术革命性产品一定会申请专利甚至会获奖。


Stephenlee999




请别理我一别两宽


汽车缓冲胶垫是在汽车前后减震器上加装的橡胶垫,起缓冲作用,改善行车舒适性!加装汽车缓冲胶垫,可以改善行车舒适度!


海外名车配件


如果有效各车厂能原厂不带吗?,好好品品。[捂脸]


Redboy汽车


毁减震,别的也没啥


捉影Catchyou


有用,效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