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不好,出國鍍金也沒用

01 本科不好,出國鍍金也沒用。


近幾年,國內出現了各種“針對”海歸的鄙視鏈,現在又出現了一條文憑含金量鄙視鏈:本科>碩士>博士。

這代表著越來越多頂級公司在招聘的時候,第一學歷是首選!

這對於許多本科學歷不是985、211、國外top的碩士留學生來說是個重磅打擊。回國還沒見過面試官,就被判了“死刑”。

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回國求職,仔細研究一下海歸的學歷,你就會發現:10個海歸,8個研究生!

本科不好,出國鍍金也沒用


遍地海歸,隱藏的後半句便是遍地海歸研究生。而隨著高端人才不斷迴流,就業競爭日趨激烈也是必然的。

而HR對一年碩士的第一學歷會格外重視,導致很多一年碩學生求職中就非常吃力。


很多企業招人的時候,就算你是北大研究生,第一學歷是三本,也會對你說sorry。

02 留學生求職學歷真相

有人在知乎上曝光了留學生求職金融行業學歷真相:

好公司往往人才扎堆,公司肯定是優中選優,並不是看重第一學歷,而是比較差異,如果求職的是

500強的核心崗位或是頂級金融投行,能夠達到標準的人太多了。

比如:阿里巴巴每年校招約有3000人,10%名額給名校留學生,30%給國內Top10院校,30%給其他985/211院校,30%基礎崗位給非重點院校。

北大大概每年畢業研究生3600人,本科生2500人,博士1000人。毋庸置疑北大碩士確實很牛逼,但競爭對手還有北大本碩,海外名校本碩。

招聘成本太高,企業必然會設定一個規則門檻,而第一學歷已經是第六七層級的篩選條件了,前面還有學校、專業、學歷篩、成績以及性別相貌談吐等等。


本科不好,出國鍍金也沒用


03 除了學歷,HR更看重什麼?

名校本碩文憑並不能代表個人能力。中金校招每年收到上萬份申請,隨手抓一份都是清北的學霸或是美國前十的PHD,如果僅憑名校學歷,應聘優勢不超過5%。

某快消校招HR表示:學歷只是一方面,我們會從個人信息、工作經歷、教育經歷、專業能力中進行綜合評定;我們也給很多國內普通本科+名校海歸碩士發過春招offer

根據領英的人才報告顯示:有51%的名企看重實習經驗,有13%的名企看重GPA,兩者都看重的佔36%。

頂級企業的僱主們並不會只看學校排名這一方面,“第一學歷”只是企業招聘篩選時的一個維度,他們更看重求職者的實習經歷和GPA。


本科不好,出國鍍金也沒用


尤其是券商,非常看重實習經歷。有一份大型券商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核心部門(行業,固收,投行)的相關經歷是很重要的加分項。

但很多名校的同學,每天只知道將刷GPA到4.0,卻忘記了要找實習,等到校招時卻發現所有公司都要求必須具備相關實習經歷。

所以,如果你的目標是進入名企,那麼,你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學歷。學歷讓你擁有了跟其他高校的畢業生,同臺競技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