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常有家长在第一次见面时对我说:“陈老师,我家孩子很内向,不愿意和我们交流,平时我们说的话都爱理不理的,请你多关照。”不愿意和家长交流的孩子一直都被我们贴上“内向”的标签,久而久之,孩子更不愿意和家长交流,甚至因此还会引发出很多的家庭矛盾。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德国语言学博士、企业培训师西尔维亚·洛肯在她的《内向心理学》一书中就对家长提出:“如果家里有内向型的孩子,请在家里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作为一名安静的内向沟通咨询师,西尔维亚·洛肯深知内向和外向是一个高度多元的话题,可以利用他们的差异来提高生活质量。于是,2003年开始,她便专门为性格内向的人做咨询,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建这个世界。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内向心理学》从内向者的视角出发,分别针对不同的场景阐述了内向者应该如何扬长避短,从和别人的沟通中获得成长。当然,这本书也不完全只是为内向者而写,同时也是为了内向者的同事、伴侣、父母和领导而写,让他们明白应该怎么和内向者相处,提高和他们的沟通效果。

下面我们就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看看如何从书中发现养育内向孩子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养育内向的孩子。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01 如何判断孩子内向还是外向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具有自己的人格特质,即使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些特质还会被影响和改变,但从婴儿期开始,也是能够从他们的行为中判断出来是属于内向还是外向的性格的。作为家长要如何去判断呢?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份测试题,一共35个小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一对应选择,并用纸笔写你的答案,根据最后附录的答案就知道孩子是属于哪个类型性格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内向和外向两种性格,只是哪一类占的比例多一些,那么就属于哪一类。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完全的内向者和完全的外向者是不存在的,我们分辨孩子属于哪一类型的意义在于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的性格属性,更好地扬长避短,帮助他们在成长的路途上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02 内向者的优点和缺点

内向的孩子因为很少表现自己,常常会在学校受到忽视。其实在他们身上有着十分优质的潜力,作为家长不仅要清楚内向孩子身上的优势,更要培养他们去认识自己的优势。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内向者的十点优势:

l 谨慎

l 自我探索

l 专注

l 善于倾听

l 安静

l 善于分析

l 独立

l 持之以恒

l 擅长写作

l 有同理心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有优点就有缺点,内向者身上同样有着十个缺点:

l 恐惧

l 过于注重细节

l 易受刺激

l 被动

l 逃避

l 过分理智

l 自我否定

l 固执

l 孤僻

l 害怕冲突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虽然父母之于孩子并不是对阵的双方,但明白了孩子身上的优缺点,也有利于更好地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03 养育我们的内向小孩

所有的职业都有上岗培训,只有做父母不需要。

虽然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想要养育优秀的孩子,首先我们就得做一名优秀的父母,而这需要我们不放弃学习。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作者在《内向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了自己家的“儿子大人”也是一名内向型小孩。从6岁开始,她的“儿子大人”就央求他们“饶过”自己,因为他不愿意穿着节日的服装去参加圣马丁节的游行活动。到了8岁,他的“儿子大人”就已经得出了“每位素食者每年可以拯救上百只动物性命”的研究结果,并开始长期放弃肉食;他的朋友不多,但都是知心好友……

在和“儿子大人”的多年生活中,西尔维亚·洛肯得出了一些和内向小孩相处的秘诀,它们分别是:

第一、让孩子和外界保持一定的疏离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内向的小孩从小就需要一个独处的空间来恢复自己的活力,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个专属的、独立的房间。如果实在做不到,给他一个专属的角落都可以。

让他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安静地玩耍或者学习,从而来恢复自己的活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这样的地方,一如当年席卷大地的那首《我想有个家》。那句“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受伤的时候,我会想到它。”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尊重孩子的独处,进入之前一定要先巧妙,并一定要明白孩子能够接受的肢体亲密接触的程度,尊重他们要求。就算是外出参加聚会或者旅游,也应该要尊重孩子的独处行为,不必勉强孩子一定要和其他孩子玩耍。

第二、规律作息,使休息更轻松

这里的规律作息和我们平时理解的按时作息不太一样。

这里所谓的规律作息其实很多的像是规划一种程序,比如外出运动后静下心来读书,逛完街后回来喝杯茶等,亦或者带孩子外出聚会时,和孩子玩一玩他喜欢的游戏,帮助他在喧嚣的环境中安静下来享受自己的时间。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在日常的生活中,则更多地是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当他规划好自己的生活作息之后,最好就不要去打扰他独处的时间。让他自己安静地待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第三、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真正需求并称赞他的禀赋

每个人都有自己真正的需求,内向小孩因为不太愿意交流,使得自己的需求不容易被身边的人及时发现。因此,作为父母,帮助他们找出在不同环境里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尤为重要。

比如过生日时,内向的小孩或许更喜欢邀请三五个朋友在家里吃吃蛋糕,而不喜欢人声鼎沸的大Party。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当孩子在某种环境下感到吃力或者烦躁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保持冷静,然后迅速地把孩子带离现场。当孩子安静下来后,和他一起分析,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他不舒服。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表达父母的喜恶,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位内向者,那么就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的行为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内心小孩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第四、在中小学阶段给予适当的帮助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内向的小孩在学校很容易被忽视,因为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调皮捣蛋几乎也和他们无关,所以让老师少操心的同时,也更容易被老师忽视。

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和老师保持联系来改变这种现象。

和老师保持联系,让老师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容易被忽视的内向小孩身上,可以发现孩子身上的变化,即使做出干预,让他在学校的生活更顺利,在成长的道路上发挥自己的长处,成为更好的自己。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其实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内向小孩的表现都比外向的小孩更容易被忽视,为此很多心理学家对此都向父母提出了建议。

西尔维亚·洛肯在《内向心理学》书中也提出希望家长能够在家里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多陪伴孩子,帮助内向小孩更好地成长。因为他们一旦长大成人,在了解了自己的需求与倾向后,往往会感受到一股真正的内推力,让他们在自己做的事情获得幸福和成功。

美国教育学博士杰恩·梅杰在他的《双向养育》中说:“父母的角色是孩子的成长教练,帮助孩子长大后过好自己的人生。”

用《内向心理学》养育你的内向小孩

未来,是“成长教练”无法预测的,因此帮助孩子发展出对新事物坚持开放的心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善于调整情绪、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并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人,有能力自由地做出选择,是为人父母者必须要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