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是否会产生一波农村热?

耕耘路上


疫情出现后,我很明显的一个感受是农村普遍比城市更加好管理也更加安全。农村的人口属性比较单一,几乎都是附近的村民,流动性比较小。与外界接触相比少很多,家里几乎都有余粮蔬菜等,并且正值过年期间,他们也习惯性的在家待着。交通工具也匮乏,客观上和主观上都尽可能的减少了他们的流动性。村委会一组织,基本上都可以很好的做到自我隔离和防控,况且待在家里有自己的院子也可以出来活动活动晒晒太阳。疫情防控宣传的也非常到位,没有非常特殊的情况,他们自身都不愿出去。

相比农村,城市居民就有很大不同了。他们其实比住在农村的人更加了解病毒的危险性,但自我防控或者隔离在家数天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煎熬,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每天置身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城市生活中,所以他们很难有数天待在家里不出门的惬意感。我们小区有这样一个人,前几天他终于受不了了在家里的窝憋感,打了个120去了医院,其实他真没生病。

所以我感觉疫情以后,大部分人还是会迫不及待的投入到以前的城市生活中。至于农村热,我想他们此刻也感受到了住在农村的好处,他们也会考虑去接近农村的生活。谢谢!!!



蜗牛慢慢来


这几天大家都憋疯了,于是讨论最多的就是:疫情过后村里会产生一波什么热?


从来不关注群聊的我最近实在是无聊透顶,每天会把微信里的所有群聊效益浏览一遍,我微信里大部分群是农村群,有亲戚群,有同学群,有自己村群,有镇多村群,从聊天记录记录中我了解到:等疫情过后,农村将产生一波海吃热。

这才半个月,很多农民开始在群里抱怨:好后悔舍不得吃一百多块钱一斤的车厘子。有人说只要战胜疫情,我一定请我的朋友大吃大喝三天三夜,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还有人开始怀念麻辣烫,煎饼果子等小吃,看来家里备着的食物已经吃腻了。

又或者是家里氛围不够,同样食物,在外面吃比在家里吃的味道更好更足,总之目前呼吁声最高的就是:疫情结束后我一定要去某某某饭店大吃特吃,把以前舍不得吃的东西全部吃了,好对得起自己的肚皮。不过这种呼吁声多出自男同胞的口中。


疫情过后不仅仅出现一波农村热,有好几个女人说疫情结束时也是她和老公离婚时,再也不在同一个屋檐下和那个男人生活了,真是日久见人心,相见两相厌了,甚至有人说简直挨不到疫情结束了,真想现在就去民政局把离婚证给办了。

这种情况可以理解,因为农民着急活,这么长时间躲在家里,不能下地种地,不能外出打工,暴躁脾气的农村汉子会犯毛病,会把自己的烦躁发泄到媳妇身上,媳妇哪受得了这样的委屈啊,于是三天两头吵架比吃饭睡觉还规律,吵着吵着心就凉了,所以这次疫情结束后会有一波离婚的农村男女出现。

再就是农村户口住在城里的人,会回村买房子或者盖房子了,这次疫情让他们深深体会到了关键时刻,住在农村的安全指数比城市高,连吃的食物也比城市充足,因此那些人会在一两年内回村买房或者盖房子。

疫情结束后,农村会有年龄段的农民,各自产生不同的看待事物方式,比如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会觉得关键时刻要保证有粮食吃,所以村里的荒地会被老人们重新捡起来,认真耕种,并且轻易不会在把粮食卖掉,屯粮是他们心中唯一的想法。

有些家庭会因为疫情而变得更加和睦,有些家庭会因为疫情产生矛盾,有人会在疫情中成长,有人会在疫情中自暴自弃,人性不同,疫情结束后自然想法不同。

希望非常时期,我们能够齐心协力打败这场疫情,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共同迎接胜利,不要消极,不可烦躁,不能自私,不可恶劣。


看农村说农事


农村永远都不可能热,只有冷。现在农村人大部分亲50岁以上的,随着他们子女进城,也会慢慢的进城,当你过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后,怎么还会想去农村。

农村的文化,农村的风貌,农村的配套,农村的一切都没法跟城市比。

偶尔度个假还行,长期生活只能说,no

真的不行。

有一次我回农村呆了一个月,之后我再也不向往农村了,没有朋友,没有话题,没有肯德基,没有披萨,没有商场。

我憋在小院里能干嘛呢,如果不想说话,不跟邻居打招呼,就是没礼貌。

我活的自由自在,在农村我就得规规矩矩要不然就是出格。

农村我既爱你,我又靠不近你。因为我们离开的时间太久了。回不去回不去。


自媒体董阿大


我记得在今年春节回到老家的时候,原本是邻里之间相互问候,但是村里的大街小巷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很少见到有人走过,当时村里的喇叭声音还在不停地宣传疫情的防护工作,直到现在我正在写这篇问答的时候,我们村里的喇叭还在宣传着,这种宣传防控疫情的声音还是非常有效的,现在村民基本上都不外出活动,要知道现在村里很多回家过年的人,因为我这次疫情也没有再回到城里务工。

当然之所以没有返程务工的原因,就是为了更好的防护疫情,这几天我也看到了很多信息都说,在农村防控疫情的工作做的非常到位,还有就是在农村的人防控疫情的时候,相对于城市来讲还是比较有优势的,比如说在人员流动方面农村的流动性相对较小,再一个就是日常需要的一些饮食等,基本上都可以就地取柴,毕竟在农村每家都有以前自己的土地,可以用来种植各种日常所需的农作物。

再一个就是住在农村可以活动的范围相对于城市里也是比较大的,所以现在疫情防控的农村确实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因此综合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疫情过后农村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热捧,当然未来的农村也将会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毕竟以后的农村将会发展的更好,就好比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是楼房,院子里也是干净整洁,这显然就像是田园别墅的景象。


总而言之农村的环境以及卫生条件以后会越来越好,那么到时候大家都会对农村非常的热爱。


纪录乡土


我想应该有很多人在这次疫情面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没有这次疫情,我本人生活在城市几十年的感悟,农村是生活的地方,城市是生存的地方,很矛盾。我们没得选,如果是农村人还是在农村得有自己的房子,那才是根。


青菜蓠蓠


应该不至于!农村空气好,人口密集度没有那么大,不易感染,与城里相比,看似是世外桃源,但是也有它的弊端。

农村生活物资足?

这次疫情的缘故,大家都不出门,先期可能会觉得农村会好些。比如一些日常生活物资,菜、米、面等各方面,农村的储备要充足些。

大多是因着过年的的缘故。春节期间,农村会有一波走亲访友潮,大多数亲戚都会在这个期间走访下的,年前就会准备一些招待所用的食材。

农村很多地方会按照以往的习俗,腊月里会购置很多。即使不出门,吃它个十天半月的基本没问题。更何况省了亲戚招待这一项,那些食物够一家人吃很久了。

农村医疗条件差

农村田野广阔,院子也大,人口密集度相对少些,传染病流行看似是更容易阻断。但是相对而言,农村医疗条件差些,卫生防疫观念相对淡薄些。一旦有疫情,救治反而不如城市及时。

举个例子,疫情期间的消毒,有的地方采取福无人机喷洒消毒,但是家里还是需要个人的。有的村庄,免费发放了消毒液,但是有的农户不会用,半瓶子消毒液倒进喷雾器,灌半桶水就喷,这浓度太高反而不好。

再者就是疫情最初,人们防范意识差,村里大喇叭吆喝着,依然会有亲戚走访,组织多次家庭聚餐的,还有戴不惯口罩而把口罩装兜里的。当然不同区域也不尽相同,有个村庄就出现过大门口集中打个牌不出十分钟就被举报了的。

网络差,工作学习不方便

农村网络相对还是差了些,工作和学习不方便。疫情期间,城里有很多人特殊职业的比如自媒体人员、互联网从业人员、一些自由职业者通过网络工作。但是农村网络相对就差了些,有的山村信号很差,有的是没有Wi-Fi,工作很不方便。

再有就是学生学习,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学校利用互联网教学,网络差就难办了。

我也是在老家过年,快开学了,还是回了城里。没办法,每天家长群给老师报健康,有时候信息都发不出来。而且还有网课,安排的还挺满,老家确实不好弄。

农村的医疗条件和整体还是差了些,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也会越来越好,但是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动。

欢迎关注“漫行草木间”,喜欢记得转发。草木心,乡间味,细细品,漫漫行。


漫行草木间


导读:城市的医疗,教育,就业环境等基础设施和机会比农村有优势。但是,农村的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让城市人羡慕。这次武汉肺炎,我猜测会让更多的城市人,在房贷,车贷在及作之余,节假日会更多的选择农村游玩。



是否会产生农村热,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城市化的加快,让更多的人涌向城市,农民身上的一点存款,没有自己用来改善生活质量。就要默默的支持自己的孩子,买房购车,钱不够咋办?贷款首付,慢慢的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还房贷,大半辈子成为房奴,等于为房地产开发商打半辈子的工,等还清房贷车贷,自己也老了,又要为自己的下一代准备彩礼钱。中国的农民自古聪明,勤劳,本分,要说懒,那是不可能的。这次,武汉肺炎,很多家庭毁于一旦,一家五六口人在恐惧,惊慌中不知不觉的得了肺炎,还没来得及过个好年,就走了。相对于偏僻的农村,由于离大城市远,受感染的相对较少。

其次,如果不是教育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很多人可能愿意过着悠闲的生活,活的没有那么累,愿意待在乡下。说白了,有钱人回农村奔的是健康,农民工进城打工奔的是养家糊口。




最后,可以猜测城市人可能会回农村,会改变对农村"穷"的看法,农村的农民工会有部分留在农村。但是,会有更多的人依然会进城市发展。随之,农村热也会"其兴也乎焉,其衰也乎焉"。


荆山朵朵


这次的疫情发生,我们的农村迅速成为了热点,农村的硬核操作,让农村在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疫情到来之际,能够迅速的做出反应,而且农村的出现概率极低,也被大家所津津乐道,农村的优势凸显也是我们这几天谈论最多的话题,等待这场疫情过后,会不会掀起一波农村热潮呢?答案是肯定的,其实今年的一号文件,就已经说明农村成为重点的内容,今年的一号文件是对于农业的大力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这对于我们的农村,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在疫情发生之后,各地的农村,都在第一时间开始了封村行动,行动之快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头天还能够畅通无阻的农村道路,第二天早晨都已经不能通行,而且还派人24小时进行把守,对于外来人员只有一个回答那就是:不能进入,这样的硬核操作在各地的农村已经形成常态,而且农村的居住人口相对固定,很少有流动人员,这也给排查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农村的人员去向,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很难有所隐瞒,这样也形成了农村的优势,相比较城市的繁杂人群,农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也有人预测,在不久的时间里,农村的将会迎来旅游热潮,哪些久居城市的,在这次疫情过后,也会去自己向往的农村,去感受一下我们农村的气息,吃一些农村土生土长的蔬菜,看一下农村美丽的田园风景,住一下农村的小院,感受一下农村的静怡的环境,农村在当前的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中,都已经快被人遗忘,就连很多的村民,也是一直想方设法的涌入县城、城市,而面对这次的疫情之后,相信会有很多人,对于我们的农村,会用另一种眼光看观看,观看自己熟悉而又陌生的农村,

也有人说也会掀起一股去农村买地、建房潮,对于这样的说法,是很难实现的,农村房价不如城市高,但农村的宅基地是不允许进行买卖的,城市户口是严禁去农村购买宅基地建房使用的,这样的规定也是三令五申严格禁止的,城市户口的想去农村建房是不可能实现的,而那些已经搬迁到城市之中的农村人,户口还在村里的,到是会有想法是不是会农村老家盖房子,像这样的情况这几天很是流行,早已经在城市之中安家,但还依然会回村盖房子的事情频发,即是平时房屋无人居住,但这样条件盖房子的越来越多,故土难离,回到老家能够有个落脚的地方,才是最实用。

也有人说农村热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过去,这些想法只不过是对于眼前发生的现象,产生的一种想法而已,并不会持久,随着生活恢复正常以后,我们就会忘掉这些想法,去投身于忙碌的工作之中,对于农村热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棒奔霸


疫情当中,各行各业都是处于停工状态!现在都是处于全国各地自行隔离状态!

城市必定会产生返工潮,但是对于农村来说,也会有一股热潮!为什么这么说了!

第一,农村的农产品。疫情当中,农村的农产品出不去,收购商进不去! 特别是蔬菜大省, 还有一些水果大省!

第二,农产品的一些上游产品!比如农产品用的一些化肥,农药,等一些产品!


渝夔达人


现在只要疫情能结束,啥热我都愿意,从专家号召大家在家里自我隔离不出门,到现在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了,很多人都已经在家里憋的恨不得飞出去,但是为了生命安全,又一忍再忍。此时很多城里人羡慕住在农村的人,在农村住着有吃有喝,不会断粮断水,那么等到疫情结束之后,是不是会出现一波农村热呢?


疫情结束后农村热不热,这个还真不一定,但是现在农村真的很“热门”,我们当地已经确诊了好几例新冠肺炎,所以对外省人员进出检查的非常仔细,今天听说隔壁村子里有三个在北京上班的人,驱车从大城市跑回村里,不知是想回村躲避疫情,还是因为村子里不会断粮断菜,不过不管是因为什么,他们也都没回得去村里,刚下高速的时候就被堵住了。外省不得进入本区,凡下高速这一路全返,所以这三个人又不得不直接开车返回去。

为啥大家都往农村跑呢,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交通不是特别发达,传染的还比较慢,感染群体较少。在大城市人流量大,全国各地的人汇集在那里,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传染,而农村地广人稀,尤其是这几年,农村的空房子越来越多,而居住的人越来越少,更是人烟稀少,所以回农村住着感染这次肺炎的几率相对会小一些。

另一方面就是家里的食物问题,这也是城里人的一大难题,家里储存不了太多菜,去超市买又担心不安全,当然了,一个很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外卖抢购,不知道这几天大家有没有通过外卖买过菜,都是秒没,还没等抢就卖光了,没有新鲜的蔬菜吃,就只能是干瞪眼。在农村,随便打听一下,家里怎么也有个几十颗大白菜,完全不用担心没有蔬菜吃。


基于以上种种,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农村的好,但是有很多时候现实情况不允许,在城市里工作,总不能到农村去住吧。所以农村热确实是让人多少看到了农村的好处,但让他们老老实实在村子里边住着,这完全不可能。顶多就是疫情结束后,大家都真切的感受到了在农村有一处平房是多么的重要,纷纷回家修缮一下农村的老房子,这样等着以后大城市混不下去之后,还可以回农村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