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心中“等你回家”的承諾,永遠不會過期

家人心中“等你回家”的承諾,永遠不會過期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每個中國人翹首以待闔家歡聚的日子。然而今年的元宵節卻與往年不同,萬家燈火下,在抗疫一線,有一群逆行者在負重前行,未能全家團圓。也正因為此,讓這個節日顯得格外溫暖。

又一次“爽約”,

他的心卻被溫暖填滿

“妹妹(小名),今天是元宵節,

爸爸值班不能回家了!”

“爸爸加油!把病毒給消滅掉!”

家人心中“等你回家”的承诺,永远不会过期

看著手機屏幕裡女兒天真無邪的笑臉,韓雲顯得有些愧疚,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爽約了。從大年初二到今天,他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不曾落下一天。“本來答應女兒這個春節假期一家三口出去玩,因為疫情的原因無法兌現了。”作為雲杭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的一名民警,越是人員容易聚集的區域,越是他們平安巡邏的重點。早出晚歸,還要值班,韓雲與女兒見面的機會便越來越少。“這段時間,偶爾有機會早回去,女兒就拖著我講故事。她知道,第二天一起床,就看不到我了。”

家人心中“等你回家”的承诺,永远不会过期

作為慶河社區的工作人員,和丈夫一樣,韓雲的妻子周婷一直忙碌在抗疫一線,風雨不輟。尤其是在杭州發佈最嚴禁令之後,她更是肩負起封閉小區人員保障工作。“每天都不敢怎麼聯繫家人,生怕有重要的電話或者微信進來耽誤工作。”因為特殊的工作性質,韓雲和妻子只能把女兒送到外公外婆家代為照顧。“能做的就只有抽空和女兒視頻連線,也算一起過節了。”

家人心中“等你回家”的承诺,永远不会过期

“爸爸,這個湯糰送給你!”視頻中,女兒興沖沖地將自己親手“做”的禮物拿給父親看——一張用稚嫩畫筆勾勒的湯圓畫。雖然沒有和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真正的湯圓,但韓雲的心卻已被溫暖填滿。“疫情結束後,我想好好補償下女兒,履行自己陪伴她的承諾,我相信這一天不會遠!”對韓雲而言,或許暫時無法兌現和女兒一起旅行的約定,

但家人心中“等你回家”的承諾,卻永遠不會過期。

家人心中“等你回家”的承诺,永远不会过期

一碗放涼的湯圓

一對醫警伉儷的儀式感

“怎麼想起來送湯圓來了?”聽了妻子的解釋,小營派出所民警周燈華才恍然大悟。平日裡,他在浙大一院警務室執勤,妻子馮亞婷在醫務科工作,因為疫情的緣故,即使相隔只百餘米,卻難得一見。

家人心中“等你回家”的承诺,永远不会过期

“原來今天是元宵節,最近一直忙於疫情防控,都忘記日子了。”小周不好意思的撓撓頭。打開嚴實的包裹,小周發現,湯圓已經涼了。

家人心中“等你回家”的承诺,永远不会过期

小周執勤的警務室位於醫院北門,旁邊就是發熱門診通道。“醫院早餐時候做了湯圓,這才記起今天是正月十五。怕影響他的工作,也怕經過通道的時候不安全。”

家人心中“等你回家”的承诺,永远不会过期

馮亞婷踟躕了很久,湯圓就在她的猶豫間不知不覺涼透了。不過,最終她還是下定了決心。大年初一的時候,小周曾經給她做了一碗湯圓,因為在小周的老家,這預兆著新的一年會團團圓圓。而在馮亞婷心中,元宵節的這份湯圓,更寓意他們的生活和抗疫工作都會更加圓滿。“生活還要繼續,過節就要有過節的儀式感,要向前看!”

家人心中“等你回家”的承诺,永远不会过期

嘴裡吃著發涼的湯圓,心裡卻如三春煦暖。對於這對醫警伉儷來說,這場疫情讓他們的生活改變了很多,卻也堅定了很多。原本要回家過年,因為疫情工作取消了;計劃初六在妻子老家辦婚宴,因為疫情工作推遲了;平日的陪伴,也因為疫情工作也變得愈發珍貴......而這份相濡以沫的情感和對抗疫情的信心,卻在這些改變中歷久彌堅。

家人心中“等你回家”的承诺,永远不会过期家人心中“等你回家”的承诺,永远不会过期

記者瞭解到,今天還是馮亞婷母親的生日。“媽媽,生日快樂!”“媽媽每次做了好吃的,都想到你們吃不到,那麼辛苦......”電話那邊的母親一度哽咽。雖然遠隔千里,心卻貼得那麼近。“孩子,疫情結束後,我等你們回家!”

家人心中“等你回家”的承诺,永远不会过期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離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猝然而來的疫情不會隔絕這世間美好,所有苦痛也終將會消散如煙。親人們,終將回家。

編 輯 | 朱 蓓 責 編 | 龐振煦

核 發 | 胡早玲 來 源 | 新藍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