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理之路:炼金术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我们时常能在荧幕上看到各种各样的“炼金术”,无论是《哈利·波特》中神奇的魔法,还是《钢之炼金术师》原创的战斗体系,或是《魔兽世界》中巧妙的技能,这个名词似乎一直没有远离我们的娱乐生活。

所谓炼金术,顾名思义,点石成金。其最初的目的是古代人试图将普通金属转化为贵金属。从古代埃及的炼金术“圣经”《翠玉录》,到希腊化时代将这一思想传至欧洲,并在古希腊披上了哲学的外衣,再到阿拉伯人的实验与西欧中世纪的秘密结社化,这一简单的理念,逐渐成为了一个神秘的符号,吸引着无数人为之倾倒。眼见它高楼拔地而起,为现代的我们提供了无数创作素材,又随着科学的发展崩塌了。

提到历史中真实的欧洲炼金术发展脉络,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其在中世纪的兴盛,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并在近代急速衰落。实则不然,欧洲的炼金术是在十七世纪达到了其最鼎盛的时代,直到十八世纪才与化学分家,逐渐走向了没落。

追求真理之路:炼金术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二、导言

时常会有人问出这样的问题:在二十一世纪,研究几百年前的伪科学有何意义?

浅显的回答是它理应为人类浩瀚文化史的一部分,其发展至衰落的脉络反应出我们祖先在思想上的进步。然而这样的答案之于炼金术本身而言难免太过尴尬,现代对它的批判已将这门古代的智慧推上了愚昧的宝座。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进步角度来看,几百年后的人们又何尝不会嘲笑当今痴迷于科学的我们呢?

正如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所言的鼓励“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我们也不应抛弃旧时神秘学的记忆。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每分每秒的骤变很难让人想象还有什么恒定的真理;而浮躁的我们所缺少的,也正是这个可以让我们安静、停顿下来的形而上宇宙根源。

炼金术曾统治追求真理之路长达上千年之久,而其鼎盛和衰落却共存于近代这短短的几百年间。这不得不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本文中,我将近代炼金术的发展分为了两个阶段。尽管广义上认为真正的化学革命是从道尔顿发表《化学哲学的新体系》(1808)开始的,但这是从科学的角度断代,就炼金术的角度,我更倾向于把波义尔的《怀疑的化学家》(1661)作为分水岭,因为他在很大程度上并非论述化学而是对炼金术进行抨击、且尚未走出神学的框架。

追求真理之路:炼金术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文艺复兴的赫尔墨斯主义

文艺复兴,通常指14到16世纪西欧发生的复古主义思潮。

尽管后人经常把文艺复兴在思想追求总结有“反思神学的理性”,但其复兴的古典文艺本身却甚少有“理性”的概念存在。因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更倾向于通过追溯传统之源而寻求真理。

在这样的环境下,“寻求真理”与炼金术的“寻找哲人石”的理念不谋而合。作为一门古老的智慧,炼金术并没有消逝,反而再度被提起。

在文艺复兴时期,神秘学领域的统治者是赫尔墨斯主义。这门由新柏拉图主义所派生出的流派极其强调实践,因此,既回归了传统又有所现实意义,并在哲学上提供了后中世纪时代迷茫的人们之所求,适应了新时代的所需。其所倡导的“原始科学”更是从根本上指向了炼金术。

近代所定义的科技在文艺复兴时期或许连萌芽都谈不上,炼金术士们所拥有的来自于经验的论据足以同机械论抗争,而炼金术这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在当时则成为了一种风尚。赫尔墨斯主义所赋予炼金术的金属有灵论,也因与泛灵论相似,从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炼金术对赫尔墨斯主义的加强也巩固了赫尔墨斯主义在近代早期的地位。

追求真理之路:炼金术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赫尔墨斯

宗教改革的“圣经”

经过文艺复兴的探索,人们在哲学问题上的不安终于通过宗教改革爆发了出来。在我们日常的经验中,无论基督教是否改革,这门严肃正统的神学对炼金术等神秘学的态度都应是消极的,甚至会将之视作异端邪说。然而,在宗教改革期间,炼金术的待遇似乎和预料中的不太一样。

受宗教习惯影响,人们对炼金术领域的“圣经”《翠玉录》的再解读,就明显带有了基督教《圣经》的痕迹。例如,非常明确地肯定了哲人石的救世作用,这与耶稣基督的救世任务相似;将最初的炼金材料称之为“哲学混乱”或“混沌液体”,这与基督教圣经中《创世纪》的天地伊始相似;更有上帝本身就是一位产于分离的炼金专业,分离了天地万物的说法,甚至将哲人石与上帝等同。

这都说明了炼金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基督教教义的结合。值得在意的是,宗教改革的先驱路德对炼金术持有完全肯定的态度。这不仅是因为炼金术的化学方面的实用性,也是因为其哲学智慧能够对道德起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他并没有承认炼金术和救世主的联系。

追求真理之路:炼金术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波义尔

《怀疑的化学家》问世

在1661年,一本对炼金术进行了沉重打击的著作问世,即波义尔的《怀疑的化学家》。虽然在题目上有“化学家”一词,但他更多地是作为一名炼金术的施术者,在做了大量的实验后对其的不合理成分进行了强而有力的批判。这种批判是炼金术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虽然广义上认为真正的化学革命是从道尔顿发表《化学哲学的新体系》(1808)开始的,但笔者认为《怀疑的化学家》才是真正的分水岭。17世纪是炼金术的繁荣期,也是衰落期——启蒙运动的预备期。

在17世纪,哲学家努力将思想运动的成果转换成一种与中世纪神学家们的基督教世界观相区别的新哲学,也是在这个世纪,发展出了新的科学。

因为在17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牛顿出版了《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开普勒计算出行星轨道是椭圆的、伽利略发现关于运动物体性质的原理、威廉·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或许是由于成果并未广泛传播,或许是因为前人的传统思想禁锢太过浓厚、或许是因为牛顿本身也是名炼金术士……总而言之,炼金术的地位岁被动摇,但并未被彻底改变。

同时,他们敌视有组织的基督教,也批判它。”对宗教的攻击值得宗教的权威有所下降,从而也从侧面影响到了结合宗教教义的炼金术的发展。

追求真理之路:炼金术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启蒙运动的冲击

在17世纪之后紧接着的,不再是另一个小高潮,而是几近毁灭性的启蒙运动。笛卡尔主张“自然的研究者必须抛弃所有可以的事先构成的看法,从‘明确清楚的’思想出发,开始他的思想建构”、康德主张“鼓励人去使用科学的方法来了解他自己的本质和自然世界”,这分别从来源和方法上否定了炼金术。

18世纪激进的启蒙运动者们对开始对上帝的存在本身产生了怀疑,这种无神论的倾向致使他们完全抛弃了基督教,更不用说基督教的教义了。炼金术引用基督教教义对人的得到约束作用也因而消失。

追求真理之路:炼金术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启蒙运动

工业时代的教育体制变革

在工业革命时期,教育、学校终于统一了体制,并逐渐吧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纳入课程中。尽管化学加入更晚,但这种授课方式完全打破了从前的教授传统。

以炼金术为例,这门古老技艺和智慧多是通过一对一的亲自传授,同时,炼金术书籍也多用密码书写,人们在阅读时需要先将其解读,再者,不同的人对炼金术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从而使炼金术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精确的统一的标准和体系。这并不符合现代教育对学科的基本要求。在工业革命之后,人们走出家门工作,精确的时间表也不允许平民阶级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炼金术的传授上。

因此,当炼金术的传授链被打破时,对它的发展也必然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追求真理之路:炼金术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工业革命

今日炼金术

我们可以看到,炼金术的衰落并非自由落体运动,而是波浪式下滑。在近代早期,炼金术总体来说还在蓬勃发展。1580年后,炼金术书籍的出版获得了飞跃式的增长,1610年后,每年大约后130种新书,大约40种再版书。之后的下降可能跟三十年战争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

在1660年经历了第二次高潮,临近世纪末持续下降。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所吸收的赫尔墨斯主义的思想适应了时代对哲学与实践的需求;二是与基督教结合得到了新教的支持。

在近代中后期,炼金术才呈现整体衰落趋势。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理性的诉求和追崇、哲学的进步及其对神学的批判、教育体制的统一和工业革命后时间效率概念的完善都成为了炼金术衰落的因素。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炼金术与“点石成金”的原意已相距甚远。尽管我们将它翻译成炼金术,但“Alchemy”的意思则是化学(chemy)之前(Al-)。而在那个化学还没有出现的年代,炼金术则被认为是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炼金术士们坚信,通过了解上帝创世的知识,可以获得真正的智慧,从而促使人内心的发展。

可以说,炼金术让人的心灵从一个不平静的环境中获得了安全感,赶走了人们对时代的恐惧和不安,虽然不是按照现代自然科学所乐意说明的方式。

然而,这种内在的古老智慧依赖于不完整的经验,即充满了形而上的色彩。炼金术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吸收借鉴了其他文化,但根本上并没有遵循“推翻旧有取得进步”的原则,从而丧失了在现代自然科学中的话语权,并成为了现代自然科学被推翻的对象之一。

参考书目

[德]汉斯-维尔纳·舒特,李文潮 萧培生 译:《寻求哲人石:炼金文化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丁绪贤:《化学史通考》,中国出版集团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版。

刘明翰主编,刘景华 张功耀著:《欧洲文艺复兴史·科学技术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

[英]波义尔,袁江洋 译:《怀疑的化学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德]里夏德·范迪尔门,王亚平 译:《欧洲近代生活》,东方出版社,2005年。

[美]彼得·盖伊 时代生活图书公司 编著,汪定名 译:《启蒙时代》,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年。

[比利时]伍尔夫,庆泽彭 译:《中古哲学与文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德]康德,庞景仁 译:《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