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约定好的“规矩”,孩子一会儿就违反,到底该怎么办?


刚约定好的“规矩”,孩子一会儿就违反,到底该怎么办?

明明说好再看十分钟的电视就要关掉,可是时间都超了,孩子依然抱着遥控器不撒手,甚至撒泼打滚要继续看,他是不是不守信用?

在家说好去超市的时候,只买生活必需品,可是一进超市,孩子就抱着玩具和巧克力不松手,难道孩子是故意在骗我们吗?

刚放假就答应每天写作业,可是直到开学前两天,孩子才急急忙忙哭着补作业,担心完成不了被老师骂,孩子怎么一点自觉性都没有呢?

孩子总是推翻之前制定的规矩,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不守信用,而是因为他对我们所制定的规矩有抵触情绪,并没有真正去接受规矩。

如何轻松地跟孩子定规矩,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十分头疼的问题。那到底该如何去做呢?


刚约定好的“规矩”,孩子一会儿就违反,到底该怎么办?

一:了解孩子为什么抵触规矩——找到孩子抵触的原因,用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态度跟他定规矩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优秀,所以从小就给他立规矩。但后来发现,孩子并不会任由我们摆布,常常十分倔强,甚至跟我们发生冲突。

当孩子一意孤行的时候,家长们难免会产生误解,认为孩子的叛逆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事实上,我们需要纠正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不应该认为孩子必须服从自己。

我们希望孩子具备成年人的优秀品质,但是对孩子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当我们觉得孩子不守规矩的时候,应该先想一想,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不是过高了?我们给孩子定的规矩合理吗?

有个孩子想要参加夏令营,妈妈给他定了一个规矩,如果期末考试进入前十名,就同意,否则不仅不让他参加夏令营,还会给他报课外补习班。

孩子一下子变得很气馁,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倒数十名左右,离考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他就算不吃不喝不睡,疯狂学习也不可能进入前十名。

刚约定好的“规矩”,孩子一会儿就违反,到底该怎么办?

按照妈妈定的规矩,愿望当然不可能实现,孩子就破罐子破摔,还和妈妈大吵了一架。

这位妈妈在给孩子制定规矩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这种过高的期望,只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压力,让他抵触,甚至是崩溃,根本起不到督促学习的效果。孩子只会觉得:“妈妈是在敷衍我,所以拿我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来要求我。”

在为孩子定规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能力和现实情况,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期望过多地压到孩子身上。

此外,我们应该允许孩子对我们的要求提出质疑,我们不要急于反驳孩子,如果每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们都要反驳、斥责他,那孩子长大后便很难快乐,只会觉得自己很糟糕,缺乏自信心。

一旦因为定规矩的事情,和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要避免让自己处于“备战”的状态,因为这样很容易跟孩子发生冲突。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孩子可能会抵触,矛盾可能会激化,但是没关系,我们只要控制好情绪,就能想办法解决。”

孩子说一些气话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往心里记。一旦感觉到自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我们就要提醒自己消消气,而不是跟孩子继续争吵,或者打孩子

可以出去散散步,或者到房间里躺下来,暂时避免跟孩子接触。只有成功地控制住自己的怒气,我们才能冷静下来,不伤害到彼此。

刚约定好的“规矩”,孩子一会儿就违反,到底该怎么办?

调整好情绪之后,我们要尽量冷静地,不带主观情绪地跟孩子沟通。不去指责孩子,也不要去强迫他,应该为他分析利弊,让他明白后果。即便孩子最后没听我们的话,栽了跟头,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也有了经验,懂得如何应对。

总而言之,当孩子开始抵触规矩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哪里欠妥。不要总是追着孩子问:“你到底是怎么了?”“你为什么不听话?”而是应该想一想,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strong>先从自身找原因,只有调整好自己的态度,才能够从容应对孩子的各种“不乖”,进而冷静思考,寻找适合的技巧,去给孩子定规矩。


刚约定好的“规矩”,孩子一会儿就违反,到底该怎么办?

二:怎样定规矩孩子才会听——掌握定规矩的技巧,让孩子乖乖听话

当我们给孩子定规矩的时候,这个规矩一定要简单、具体,最好是只需要一个动作就能够完成。

举个例子,当我们想让孩子打扫房间的时候,尽量不要对他说:“去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这个要求太过于笼统化,对于孩子来说,不够明确,他很可能随随便便动两下,就没了耐性,结果还是收拾不好。我们可以这么说:“把你的衣服都放到柜子里吧。”“把地上的垃圾扫一扫。”

如果孩子比较倔强的话,我们就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去给他定规矩,最好停下手头的事情,坐在他旁边,跟他聊一聊。

跟孩子定的规矩要想有效果,需要注意三个要点:提醒孩子看着你,告诉孩子怎么做,站在旁边看结果。

史蒂夫的妈妈在给他定规矩的时候,自己却在厨房里进进出出,她根本不知道史蒂夫有没有按她要求的去做。这是家长们常犯的错,我们在定规矩的时候,一定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刚约定好的“规矩”,孩子一会儿就违反,到底该怎么办?

我们可以叫孩子的名字,对他说:“看着我。”接着要看着他的眼睛,跟他进行沟通。眼神的交流会有一种约定感,更有说服力。如果孩子没有看着我们的眼睛,他很可能在想别的事情,根本听不进去我们所说的话。

在告诉孩子怎么做的时候,我们要抱着尊重孩子的态度,千万不要去挖苦和讽刺孩子,比如“我就知道你不行。”“你看你,永远都不会收拾卫生。”类似这样的话,会让孩子十分反感,他更没有兴趣去听接下来你会说什么。

我们要尊重孩子,但是口气一定要坚定,不要说:“你能不能把你的玩具收拾一下?”而是要说:“请现在把你的玩具收起来。”我们还可以让孩子把定好的规矩复述一遍,加强他的意识。

在定好规矩之后,我们千万不能扭头就走,而是要站在旁边,看孩子执行的结果。否则,等你回来的时候,地上还是扔着一堆玩具,乱七八糟,前面定的规矩又成了摆设。

我们站在旁边看着,孩子也会感到压力,明白自己现在必须要去收拾玩具,进而服从。

当孩子执行规矩之后,我们也要夸夸他。但是不要说“你真棒!”“我为你骄傲!”之类的话,而是要表扬他一些好的行为,比如:“你说到做到,把玩具收了起来,真棒!”

当然,孩子是不可能永远乖乖地听家长的话,还经常会跟我们软磨硬泡,不想守规矩。那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玩出点儿新花样,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刚约定好的“规矩”,孩子一会儿就违反,到底该怎么办?

三:如何应对孩子的软磨硬泡——把规矩玩出新花样,让孩子乐于遵守规矩

就拿收拾房间这件事情来说,我们可以采取积分制。当积分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给予相应的奖励。

我们可以先给孩子列一个家务清单,上面分别写上孩子每天需要做的常规家务项目,比如扫地、擦桌子、叠被子、倒垃圾等等。我们可以规定,每完成一项,孩子就能得到一个积分。

除了常规项目之外,孩子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临时的家务项目,比如下雪天,我们需要孩子帮忙扫雪。一开始就可以告诉孩子,做这项任务可以得到一个或者两个积分,鼓励他去做。

我们还可以在家务中,给孩子灌输分类的概念。比如,扫地、收拾玩具、叠被子这三个小任务可以合并起来,属于整理房间的大任务,如果都完成之后,可以给孩子多积一分,或者适当地给一些小奖励。

还有一个小窍门,能让孩子更快地接受规矩。当我们让孩子做某件事的事情,如果只说一遍他就照做了,我们就给他额外奖励一个积分。

刚约定好的“规矩”,孩子一会儿就违反,到底该怎么办?

一开始我们可以设定一些简单的小任务,训练他的适应能力,慢慢地,可以增加任务的难度。只要我们说一遍,孩子就听从,就一定要去表扬他。很多时候,精神鼓励比积分更有效。

我们不光要鼓励孩子赚积分,还要鼓励他去花积分,这样他才会更有积极性去赚取新的积分。比如,我们可以对他说:“你可以用20个积分,换一次去游乐场的机会。”或者说:“你可以邀请朋友们来家里开party,这需要50个积分。”

积分不止可以用来奖励,也可以用来作为惩罚。我们在制定积分方案的时候,在一开始,就要告诉孩子,一旦他犯了某些错的时候,就需要扣掉他的积分。比如,孩子说脏话的时候,我们可以扣一分;他要是打人的话,就会扣十分。

<strong>特别注意,千万不要一次扣太多的积分,这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而是,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扣除积分所针对的行为不能超过两个。

举个例子,如果这周我们想要纠正孩子说脏话,扣分就尽量针对这个行为,而不要因为他乱丢东西或者不写作业等等,扣一系列积分。

因为孩子赚取积分很辛苦,如果一次性出现太多的扣分项目,他们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走进孩子的内心,用他喜欢的方式跟他定规矩,让他不再排斥。

刚约定好的“规矩”,孩子一会儿就违反,到底该怎么办?

关于给孩子定规矩的办法,我们总结一下:首先,家长们要先找到孩子抵触的原因,用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态度跟他定规矩;其次,要使用一些技巧,引导孩子乖乖听话;最后,要把规矩玩出新花样,让孩子乐于遵守规矩。

掌握跟孩子定规矩的技巧,让孩子更懂事。

如果本期内容,你有更多想法和提问,欢迎到未来春藤的交流讨论区,留下你的问题,等待导师们的详细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