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為什麼反對孔子的仁義?

生命解碼之易學堂


老子的《道德經》因為留著很大"空白",存在很大的"玄義",使得後人理解起來,產生了很大歧義,這也讓《道德經》遭受不少的誤解。而孔子思想主要在《論語》裡,他的弟子記錄他的語言卻平實、自然,理解起來出入很少,思想容易能被把握的。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不同點表現為:

1、孔子思想是語錄式的,散點式不成體系,文學、形象性突出;老子的思想是論文式的,自成體系,思辯風格、邏輯甚強。

2、學與反學之爭;孔子思想是積極入世的,通過人"修身"而學的過程達到一個有德有才的君子和聖人,讓有才能的人對社會有擔當;而老子是消積避世,主張"絕聖去智",反對禮樂文化,提倡"見素抱樸″、"返樸歸真"。

3、老子思維體系要比較孔子的思維度廣;孔子的思想探討的對象:人與人、人與國家的問題,即道德倫理;而老子的不僅探討在人與自然的問題,追求"道",以"道"為宇宙萬物本源,以"道"為永恆運動的規律,體現在《道德經》的上篇道篇;而下篇《德》篇也講的道德,展開對社會生活的探討,與孔子《論語》思想相重合的部分。

4、慾望之爭:孔子思想主張君子在對"仁"的追求中入仕做官,成為"勞心者"的統治階層,調動了人的功名利祿之心。同時,它又能抑制"小人"之慾;而老子認為功利名祿的世俗慾望是一切社會災難和心靈困惑的根源,主張清心寡慾達到"無為"、"不爭",過一種恬淡安閒的生活。

通過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不同點對比,發現孔子和老子相重合的"道德"方面的學術思想觀點是截然相反的,這就形成老子對孔子的學術的批判和反對。

下面我就老子和孔子的政論思想的不同展開論述,也就形成了老子對孔子的仁學的反對的主要原因。

老子的政論主要圍繞著孔子的仁學和禮樂制度展開批判的。

首先比較仁學;老子以“道法自然"之法則也規範他的善,即孔子仁,他希望人和大自然的物種一樣聽天由命,才是最明智的,人的積極進取違反了自然規律的。在對社會現象中,著力批評孔子那修身養德的"君子"、"聖人"之說,因為他主張"無為"和孔子的"有為"相抗衡,孔子的仁學,畢竟有益於人之心性的進化,推動人類社會文明化。

"是以聖人之志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

在老子的德篇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告誡作為統治者的"聖人","使民無知無慾也"的重要性。而孔子主張人而修德學習做才能的"君子",使自己才能為國為民有所擔當,體現出能力越大責任就應越大。

所以,孔子以學而修君子、聖人之德能為己任;而老子以"愚民"為天職。孔子力圖勸導君王仁為而為;老子則苦勸"聖人"諳不為之妙理。可謂一正一邪,兩相對立。

再次就"禮樂"制度比較。《論語》中講"禮"75次,孔子的禮是指"周禮"和"禮義",通過克己恢復禮樂制度,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等級制度下的行為規範,並要求人的思想行為置於"禮義"之下。而老子在人的行為中,著力攻擊孔子企圖構建秩序"妄想"一一他主張人皆不應有為有序,就是所謂的"道法自然"。所以老子認為孔子"禮樂"制序是偽的,什麼仁義禮智信,全是謊言。

從老子對理想社會的描述中: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無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可以體會到他追求一種無制度化的自由、寧靜、忘我的社會圖景。他的這一種理想被後世道學文人加以發展,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淵》中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無政府無官吏,沒有租稅和徭役的平等自足生活的描述,還有晉代葛洪和阮籍所提出的"無君論"的思想,都是老子的政治思想的發展

所以,老子的社會無為思想而追求的一種反禮樂制序,實則是返古守舊思想,與人類的社會文明化走向所相背的,這也是長期封建統治階級不予採納的原因。

老子在政治、道德思想相對孔子的思想有明顯的歷史侷限性,但是對中國人的心靈調節起到重大的作用,"達"時用儒家兼濟天下,"窮"時用道家思想獨善其身,因為兩者正反兩面的性質,達到儒道互補的作用。另外、我們不能否定老子《道德經》的"道篇"的宇宙終極關懷的價值,在當今,對現代科學的思維有重大突破,像解釋今天的奇點大爆炸的原理,超躍西方哲科思維的侷限,更具有超前思維格局。


夢裡花落知多少718


老子沒有在倫理(人與人關係的規則,下同)範疇中反對孔子的“仁義”,而是在真理客觀性這個唯物論的認識論範圍內反對孔子的“仁義”。老子在批評孔子的仁義觀時說:“……夫子若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其意思是:先生你想讓天下的人不失去養育生存的條件嗎?則天地運行的固有規律是永恆的,日月明照的固有規律是最公正的,星辰變化的固有規律是有序列的,禽獸活動的固有規則是成群的,樹木生存的固有規律也是可循的。先生也可以仿效天地大自然之大德而行,遵循這些大自然規律去做就夠了,何必竭力高舉‘仁義’這個旗幟行事。如果用“仁義”,如同擊鼓去追捕犯人一樣,會搞亂了。噫!先生擾亂人類社會之特性啊!

這是老子反對孔子仁義觀的哲學論據,用現代的話說,老子闡明的是:⑴自然界普遍存在辯證發展規律,它們是客觀的,人類生存和發展可以遵循這樣的客觀規律。⑵真理是與客觀事物相符合的認識,真理具有客觀性。而孔子所說的“仁義”,在老子唯物論的認識論上不能體現真理是客觀內容與主觀形式的統一,也就是不能體現真理的客觀性,所以老子理直氣壯地反對孔子的仁義觀。在這裡,“仁義”有一個邊界問題,就是老子反對孔子的“仁義”觀,只是在唯物論的認識論範圍內強調真理的客觀性,並沒有反對倫理範疇的“仁義”。而孔子所說的“仁義”,超越了老子這個邊界,誇大了“仁義”的作用。孔子被老子批評後,回到家裡三天不說話,之後心服口服,稱老子為“龍”,將自己比作醋甕中的小飛蟲(《莊子·田子方》)。這說明孔子對“仁義”的認識有轉變,《論語·子罕》記載孔子很少講仁,是符合這個邏輯範圍的。但是,後世諸儒出於為封建地主階級政治服務的需要,大肆宣揚和誇大孔子“仁義”的作用,這不能歸咎於孔子。我們的態度應該是:①人的認識是不斷深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孔子也不例外。孔子七十歲後才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說明他一生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個不斷深化的過程。②不能因此而貶低孔子文化的歷史地位和作用。⑶在真理客觀性方面,必須遵循老子的學說;在倫理道德範疇內可以說“仁義”、仁愛。要分清界限,這是我們現代人的責任。

 

 

注:①第一個若,你。②牧,養育。③明,貞明,公正。“明照於四方。”(《周易·象·離》)。④列,序列。⑤群,“獸三為群”(《國語·周語·上》)。⑥放德,仿效天德。⑦偈偈(jié),用力的樣子。⑧揭,高舉。⑨亡子,逃亡之犯人。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孔子找老子請教學問,老子問孔子最近在讀什麼書?

孔子曰:“易也。聖人亦讀之。”  

老子曰:“聖人讀之可也,汝曷為讀之?其要何說?”  

孔子曰:“要在仁義。”  

老子曰:“晚上睡覺的時候如果有蚊子這晚嗡嗡叫個不停,哪裡還睡得著覺啊。這仁義呢就像是這蚊子,不過是給人們增加一些煩惱和混亂罷了,能夠解決什麼實際的問題?你看那天鵝不用每天洗澡羽毛天生就潔白,你看那烏鴉不用每天染黑天生就漆黑。上天從來就是很高,大地從來就是很厚,日月自古到今都綻放光芒,星辰永遠都是有序的運行,花草樹木生來就各自不同。你如果想要領悟大道,那就應該從自然當中領悟存在的規律,又何必宣講什麼仁義呢?那不就和敲著鼓去尋找丟掉的羊一樣愚蠢可笑嗎?你現在這麼做,實在擾亂人的本性啊。”

這就是老子對孔子所提出的“仁義”看法的理解,認為孔子所說的“仁義”改變不了失本質,只是白白讓世人煩惱,只不過是增加一些當權者壓迫百姓的藉口罷了。

在老子的哲學中,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樣,是遵循著大道而行的,這個道,是最高理想,是最高價值和終極追求,這個道就是自然而然,就是人類社會原來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不需要你去幹涉,不需要你去為人類制定準則。而儒家所說的“仁義”正是定了一個準則,所以老子會反對。

孔子提倡的仁義,並非是治療社會大眾的心,而是為了統治者服務的,這是具有極強功利性的陰謀。在老子的觀念中,人類的心應該是一張純潔的白紙,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反倒把人類的心靈汙染了,你現在還儒家提倡什麼仁義禮智,你並不是為了匡正人心,反而是為了更好地維護統治者的利益。所以說盜亦有道,又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老子反對孔子的“仁義”觀點,因為老子講求順其自然,而所謂“仁義”就是訂立標準,逼迫人進行改變;其次老子認為政府不應該干擾人民,而孔子的“仁義”就是統治階級的武器,所以老子反對孔子的“仁義”。


帝國烽火


這個問題是個挺糾纏的問題。

第一,提問者為“仁義”加了“孔子的”定語是不確切的。孔子推崇仁義不假,但那不是孔子的。

第二,寫《道德經》的老子本不反對仁義,通篇《道德經》很仁義。

第三,王弼通行本,河上公本確實出現了三處反仁義的問題(十八、十九、三十八章)。但可以明確地說,《道德經》通行本出現的反仁義是被竄改的結果。

下面是我針對第十九章的竄改進行的考辨,藉此回答本提問。

還《道德經》第十九章本來面目

王弼本《道德經》第十九章是這樣的: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河上公本《道德經》第十九章是這樣的: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

長沙馬王堆出土帛書乙本《道德經》第十九章是這樣的:

絕聖棄知,而民利百倍;絕仁棄義,而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而寡慾,絕學無憂。

而湖北郭店出土的楚竹書《道德經》第十九章整理後是這樣的: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詐,民復孝慈。三言以為給不足,或命之或乎屬:視素保樸,少私寡慾。

需要強調的是,郭店楚竹書是迄今為止我們發現的最早版本《道德經》。

本章的“三絕三棄”,王弼本河上公本等通行本與已經發現最早楚竹書的版本是不一樣的。

“絕聖棄智”“絕仁棄義”與老子的思想嚴重衝突,楚竹書的“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詐,民復孝慈”不存在這個問題,還合乎邏輯。 陳鼓應在他的《老子今注今譯》(2009年版)中說:“老子以‘聖’喻最高人格修養境界,而通行本‘絕聖’之詞則與全書積極肯定‘聖’之通例不合。‘絕聖棄智’見於莊子後學《胠篋》《在宥》篇,傳抄者據以妄改所致。”“《老子》八章主張人與人交往要尚仁(‘與善仁’),可見老子並無棄絕(仁)義之說。郭店簡本出土,始知為人妄改。《莊子·胠篋》有‘攘棄仁義’之說,由此可窺見原本‘絕偽棄詐’被臆改為‘絕仁棄義’,可能受莊子後學激烈派思想影響所致。”

“聖人”在《道德經》中三十二見,是老子為統治者樹立的榜樣,通行本用“絕聖”明顯全篇相悖;“仁義”是好的品質,而且老子還主張“與善仁”,也互相沖突,不合邏輯。 用“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篡改“絕知棄辯”“絕偽棄詐”,不但荒謬,而且惡毒;不但違背了老子的本意,還把老子變成倡導不仁不義的惡人。可以斷言,用“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取代“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是惡意的篡改。

“絕學無憂”諸本均列為二十章的首句,結果使得這句話在二十章沒有著落,此乃後人初分章時形成的錯誤,帛書甲、乙本均不分章。郭店簡本已經把“絕學無憂”抄沒了。“絕學”與“見素”“少私”同類,且它與本章“此三者”緊密相連。“絕知棄辯”需要“絕學”,“絕學”就會“無憂”;要“絕偽棄詐”,就必須提倡“見素抱樸”;做到了“絕巧棄利”,就會促使人“少私寡慾”。 另外,要搞清楚“絕學無憂”中的“學”究竟是什麼含義?學的本義就是效仿學。了,音xiào,教,效仿。《尚書大傳》:學,效也。近而愈明者學也。由此可見,老子強調的“絕學”是棄絕攀比效仿。

這樣,經過更正和訂正的第十九章是這樣的: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強調,“知”同“智”。

全章通釋如下:

棄絕玩弄心機摒棄巧言辯解,百姓會獲得百倍的好處;棄絕弄虛作假摒棄誆騙欺詐,百姓會歸向孝順和慈愛;棄絕投機取巧摒棄謀取利益,盜賊就不會出現:用這三條作表面文章還不夠,應該讓百姓有遵循的標準:看見樸素就會持守淳厚,少了私利就會淡泊慾望,摒棄效仿攀比就會沒有憂愁。

在正確復原這一章後,解讀起來就連貫清晰了。

本章先破後立,從反面提出三個絕棄主張,又從正面提出因循的原則。

本章的三個“絕”與“棄”為互文形式,兩個字意思一致。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是老子對統治者的告誡。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指向明確,針對性強。

為什麼要“絕知”?為了百姓的利益。因為“以知治國”是“國之賊”,不“以知治國”才是“國之福”(第六十五章)。為什麼要“棄辯”?因為辯就是“詭辯”,“狡辯”,就是強詞奪理。“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第八十一章)。明明在愚弄、玩弄百姓,還要強詞奪理,冠冕堂皇地找出各種藉口。不跟百姓“玩兒花花心眼”,不去算計百姓,盤剝百姓;不用花言巧語唬弄百姓,百姓才得以休養生息,才會“我無事而民自富”(第五十七章)。要明確,老子的“棄知”是摒棄玩心眼,摒棄算計百姓,並不摒棄“明智”。

“絕偽去詐,民復孝慈”態度鮮明,目的明確。為什麼要“絕偽棄詐”?因為“偽”是假象,“詐”是欺騙,“偽”與“詐”是邪惡的東西,是“大道廢”的根源,敗壞了官風與民風,淆亂了人際關係。“偽”與“詐”帶來的是世風不穀。“絕偽棄詐”才會“我無慾而民自樸”(第五十七章)。“孝慈”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是最樸素的品質,不孝不慈的產生正是源於“偽”“詐”。“復”是恢復,是道德的迴歸。

“絕巧棄利”導民向樸,是“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策略(第八十章)。為什麼要“絕巧棄利”?因為巧、利是吸引人的東西,是來自外界的誘惑,是“難得之貨”(第三章)。“人多技巧,奇物滋起”(第五十七章),“難得之貨”與“奇物”淆亂了人心,汙染了官風和民風。“絕巧棄利”才能達到“使民不為盜”(第三章),達到清靜無為。

從老子提出的“三絕三棄”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子之時的社會狀態。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就是“只是把這三條放在口頭上談還不行”,應該怎麼辦呢?要讓人們有所遵循。三者指“絕知棄辯”“絕偽棄詐”“絕巧棄利”。 三個“絕~棄~”只是“破”,還要有所“立”,“故令有所屬”,應該讓人有所依循。屬,音zhǔ,連接,引申為跟隨,追隨,依循。棄絕了智辯、偽詐、巧利,還要用“樸”填補空白:見素就會抱朴,進而達到少私就會寡慾,絕學就會無憂的境界。

“見素抱樸”就是“見到樸素就會趨向單純”, 見,讀為“jiàn”;“少私寡慾”就是“少了私利就會減少慾望”;“絕學無憂”就是“摒棄學問就會沒有煩惱”。“見”是不是也可以解釋為“使……出現”,其實是不可以的,要注意,三個短語的施事者是相同的,按“使……出現”解釋,施事者就發生了變化,違背了同一律。 素,沒有染色的絲。樸,未經雕琢的木。 見素抱樸——看見素淡就會懷想質樸;少私寡慾——少了私利就會消除慾望;絕學無憂——棄絕效仿的攀比就會遠離憂慮。其實,“絕學無憂”與“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正是老子提出的三條參照標準。從語言結構和邏輯思維角度看,“見素”是“抱朴”的前提,“少私”是“寡慾”的前提,“絕學”是“無憂”的前提,在老子看來,只要“見素”“少私”“絕學”,就會“抱朴”“寡慾”“無憂”;而且只有“見素”“少私”“絕學”,才會“抱朴”“寡慾”“無憂”。它們的前後件之間是充要條件關係。“無憂”又總述“見素”“少私”“絕學”“抱朴”“寡慾”五事,就是說,“見素”“少私”“絕學”“抱朴”“寡慾”後,自然就會“無憂”。 從“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來看,老子並不是主張放棄必要的學問,放棄必要知識的學習,而是放棄對身外之物的利益追求,放棄對獲取利益的效仿和攀比。絕的是玩心眼和巧言狡辯,是虛偽和姦詐,是投機取巧和貪財好利。


陳廣逵


老子從來沒有反對過孔子的仁義,再說了,仁義也不是孔子發明的,但老子又確實是反對仁義的,不過此仁義非彼仁義而已。

那麼老子反對的究竟是哪個仁義呢?答案是:老子反對的是春秋各國為了一己私利而踐踏禮樂、爭求霸權,但又要拉塊遮羞布,所用來做打號的那個仁義,這個仁義才是害人害己,務除之而後快的仁義。

古今人性都是一樣的,比如象現在那些心靈導師、培訓大咖,自己對金錢充滿慾望,但卻到處卻告誡別人要保持平常心,要平淡寡慾,自己自私自利,卻要別人寬容,自己無惡不做,卻要號召別人懂得感恩等等等等,這和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並無二致。

生活在當今的我們,面對這些人口中的“義正詞嚴”,難道我們不想反對嗎?明白了這些,我們就知道為什麼老子要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這樣的話了,最後用一幅對聯來結尾。

上聯:今日有江湖,往日有江湖,其性近,其情近;

下聯: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


澡雪堂主談國學


老子與孔子是春秋時期最著名的兩位大神級的人物,後來一位被奉為道教祖師,一位成為了萬世師表。

老子比孔子大二十多歲,孔子聽說老子博古通今,曾經三次問道於老子,學習態度很端正。老子見到小孔很高興,倆人相見恨晚,秉燭夜談,孔子受益匪淺。回到魯國後,弟子們讓老師談談對老子的訪談感想,孔子感慨萬千的說:老子是人中之龍,太了不起了。比起他我就像是瓦罐裡的一隻飛蟲啊。看來聖人就是有境界,太謙虛了。

話說回來,當時老子還未出關,當然沒有道德經,孔子沒死,也沒有論語。但兩人對世界和社會的認知已經有了巨大的差距和分歧。

首先,老子已經具備了相當完整的世界觀,形成了辯證思想和辯證理論系統。而孔子在這方面是空白,對自然、宇宙沒有完整的認識,且缺少辯證思維。由此可見,在哲學領域,老子天人合一思想的豐富性與孔子在哲學理論上的欠缺,相形懸殊,有云泥之別。

其次,他們對社會的理解和人生觀不同。老子主張按照人的客觀自然屬性來建立人類社會,孔子主張按照人的主觀法定模式來建立人類社會。老子是用客觀平等的眼光看待人、自然和社會事物,在老子的世界裡人類理想社會應是建立在自然無為和人人平等的基礎上。而在孔子的世界裡,人類社會是建立在金字塔形階級制度基礎上的,人人不平等。王者和聖賢治理天下,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王者愛人並制定法律、分別善惡。賢臣忠心不二,仁義禮智信,維護王權一統。天下人則都是順民,人人認命,不犯上不作亂。順應朝廷者,生之納之,否則能教化則教化、不能教化則殺之,以絕其類。

後來,老子聽說孔子到處推銷他的仁義,就對人說:沒有什麼比仁義對人的禍亂更為厲害的了。要想讓天下不至於喪失淳厚質樸的本性,就該任由風起風落、自然而然地行動,一切都順應自然規律行事。何必那麼賣力地去宣揚仁義,好像是敲著鼓去追趕逃亡的人一樣呢?(《莊子·外篇·天運》)

孔子聽沒聽見老子關於仁義的批評不太清楚,他仍然一直在努力地宣傳仁義的思想。當時,魯國有一道法律,就是魯國人在外國贖回被賣為奴隸的同胞,國家就會給與重獎。這道法律執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鄉的魯國人因此得救,重返故國。子貢是個很有錢的商人,他贖回來很多同胞,但卻拒絕國家的獎勵,因為他認為不需要這筆錢,心甘情願為國分憂。孔子知道後卻大罵子貢,說他此舉傷天害理,禍害了無數落難的魯國同胞。孔子說:你的所作所為,看似高風亮節,為自己贏得了更高的讚揚,但同時也拔高了大家對仁義的要求。以後那些贖人之後向國家要錢的人,不但可能再也得不到大家的稱讚,甚至可能會被國人嘲笑,責問他們為什麼不像子貢一樣為國分憂。因此,因為你的所作所為,很多人就會對落難的同胞視而不見,更多國人將流落他鄉。

孔子大罵子貢,但他卻沒有問問自己,正是因為他到處宣揚仁義,才會造成這種畸形現象的產生。如果魯國人都是出於本心救助落難的同胞,那贖人之後要或不要國家的補助,又有什麼關係呢?並不會有損他們救人的本意。但孔子卻為這救人的行為附加上了仁義,並讓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種仁義之舉。於是人們的本心變了,只是出於追求仁義的目的才去幫助同胞。因此,當這種行為不能再讓他們得到仁義的榮譽名號時,哪怕是對同胞有再造之恩,他們也不會去做了。

正是因為孔子的仁義,結果卻培養了人們的功利心。所以老子才說孔子宣揚仁義的行為,是在人間播糠揚塵迷亂人眼,這就是老子為什麼要反對孔子的仁的原因。


盛世南迦


我是個學生,歷史書籍讀的少,很少。但有個體會,毛主席在生時要求我們讀書看報,是千真萬確的。我就是個學生,都認為:歷史書籍原著可能很少很少,甚至沒有了。都是些販子著作,加進了販子的觀點。比如,孔子對禪讓感興趣,刪古詩成尚書和中候,那古文化就不是原味了。他弟子子開對尚書又感興趣,子開若又出一本這樣的書,古文化不又更走味了。這是妙作走味。更有野史,雜文。雜記那純屬假貨,誤人弟子。比如謠傳孔子誅殺少正卯,卻能代代相代。前些天我又說了,孔子要弟子樊須不要去學種莊稼,種菜果,而要多讀書識禮,義,信,做領頭羊。後來封建統治者把領頭羊換成了管羊群的狼,還說是孔子說的。於是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髙,而且還有依據,孔子不是背後嘆:小人哉樊須也!逾演逾烈,孔子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流傳至今。老子什麼時候又批判了孔子的仁義,孔子的仁義和老子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是水火不相容嗎?況《史記》只記有在周京城老子和孔子在一起討論過禮。周公卒後五百年有孔子,孔子卒後五百年有太史公。太史公應是關心歷史的人物吧?太史公是二道販子,司馬遷多是三道販子,也有二道販子的貨。司馬遷的《史記》而且比較客觀記事。比如,他把子週記為孔子的弟子,但在註釋裡又有說明:馬融日魯人,家語無公伯繚(子周),而有申繚子周,而譙周雲疑公伯繚是讒愬之人,孔子不責而云,如其命何,非弟子之流也。今亦列比在七十二賢之數蓋太史公誤。且繚亦作遼也。象這樣的註釋,史記裡多有。你看《史記》多客觀。而《史記》老子離開周京城,只中途為關令尹喜書後不知所終了,哪裡還有批判仁義之說。我們相對地來說應相信《史記》。


用戶107932376027


按現在社會通俗來講老子是代表草根階級,孔子是代表上層階級。老子是弱勢群體遵循無為而治追求自由平等。孔子別名孔老二“老二”最大,“仁、義、禮”是講集權、威嚴、論等級。老子反對孔子從單方面角度來講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是孔子你會怎麼樣去思考……(贏家:“手中有票打牌不慌”)


愛杉W順


《論語》如是我解073:【救世須仁者之大勇:對境安心】

📚《易》曰「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先師對仁者的認知,不是簡單的“仁愛”、“仁者愛人”,讀到後面還有關於仁與弟子的幾次對話,大家就瞭解了。

📚仁呢,可以說是人降生於世的人格的完整與大成。

📚什麼是人格的完整?就是人從乳娃成長為任何境況下能自主且能擔當的心智。

📚這個境界並不容易達到,比如,能久處困境不氣餒、能長處順境不懈墮。

📚所以,仁者是能夠遭遇任何境況而務實應對,不幻想也不放棄。

📚這是仁者的真安住,安住自己。

📚這也是今天普遍難以安住自己的“焦慮現代人”所亟須的功課。

📚我們的內心很容易被外界左右,很容易不穩定,人格被稱為“巨嬰”。

📚正是缺少這種安住的成長教導。

📚時間久了,內傷外潰,輕則積怨,重則戾氣橫生,人人互傷。

📚這也是現代教育要變革的方向,光有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人格的成長與昇華,才能解決全球性的人類生靈的脆弱導致的暴戾。

📚急需普及大勇安住的「利仁」之教。

📚仁,不是那麼簡單的。

—— 垚順 2019.9.28 於重慶







悘言


老子並非反對仁義,而是反對人“故意去仁義”,也就是說,老子反對的是虛偽的仁義。

《老子》這本書中,記錄了老子對於“仁義”的看法,在表面上,老子將“仁義”的出現,看成是“道”的衰敗,於是許多人認為老子此舉是在反對仁義,其實並不是這樣,老子並沒有反對仁義的意思。老子所反對的,是為了仁義而仁義的“偽善”之行為。

1、要想了解老子對於“仁義”的看法,首先需要了解老子思想中的“正言若反”的特色

針對仁義,在老子一書中有這樣一句比較典型議論: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世事無道的時候,人們就會開始提倡仁義;當出現巧智的時候,虛偽欺詐的事情就多了;當親人之間不和氣的時候,於是人們開始提倡孝順慈愛;當一個國家變得混亂的時候,於是便有忠臣出現。

老子這句話是有其辯證的因果關係的。如果一個國家國泰民安,官員都是好官,哪裡會有奸臣和忠臣一分,大家都是忠臣,忠臣這個概念就不會因為善惡對立而被區分。如果親人間都是相親相愛,不離不棄,那麼大家都孝順,於是就不會有“孝順”和“不孝順”的分別。當一個國家混亂的時候,出現了奸臣,於是就有忠臣出現;當親人間出現了不孝不慈的情況,於是人們就開始大大讚揚慈孝之輩。

老子所描述的“因為人之間不慈不孝,所以人們讚揚慈孝”這一說法,是在反對人去慈孝?不,這是老子正言若反的思想特色。老子喜歡把一句話反著來說。同時,我們也能發現,當一些個道理能夠反著來理解時,往往更加深刻,這是道家經典難讀的原因,但是亦是其魅力所在。

老子批判的哪裡是慈孝,老子批判的,是因不慈不孝而出現的“提倡慈孝”這一現象。


2、老子看似是在反對仁義,實則是在贊成仁義

要說老子是在反對儒家之仁義?不對,不是這樣的。

孔子也是追求那種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狀態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其仁義已經內化到自己的內心之中了,自己並不是為了仁義而去做仁義。此時之仁義,對於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來說,就是如同餓了吃飯,渴了喝水的類似本能一般的存在,不是出於名利之類的顧忌,而去做名利之事的。

而老子所批判的仁義,就是外在的假仁假義,也就是內心並不認同這種做法,卻去做這種事,這是一種假仁假義的表現。或者說,一個人要在內心時刻去提醒自己去做仁義的事情,這也是某種程度上的一種“假仁義”。老子所讚揚之仁義,是這樣一種狀態:你根本就不知道“仁義”是啥,但是你做的事情就是符合“仁義”的,老子所稱讚之仁義,就是這種狀態,與孔子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我們可以做個總結,老子並非是反對儒家之仁義,而儒家之仁義,也並非表面上泛泛的那種假仁假義。儒家之仁義的最高境界,當屬孔子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而老子所讚揚的,正是這種“仁義”已經變成內在吃飯睡覺的一種本能一般的狀態,即人不是因為仁義而仁義,壓根不知道什麼是仁義,但是偏偏做的事情都是仁義的。可能有些繞口,但是大家細細品味,會發現其中的大智慧。


我是顏小二述哲文,喜讀聖賢書,最愛議人性,如果喜歡,請點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