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功臣林則徐,為何死在平定太平天國的路上?

用戶5547788937


太平天國鬧事後,咸豐帝對廣西叛亂是極度關切的,他先後派了數位名臣去平定。第一位欽差大臣是林則徐。他不顧病體上了路,但走了17天,還沒到廣西境內便溘然長逝

被太平軍攪得焦頭爛額時,不知咸豐帝奕詝有沒有動過這樣的念頭:從道光八年到道光二十三年(1828-1843),這15年裡的廣州知府和廣東學政都應該砍頭。要是他們當初稍微放放水,給洪秀全一個秀才的功名,很可能就不會有後來這場綿延14年、兵連18省的大禍。

1850年2月末,在大清帝國的都城北京,道光帝駕崩咸豐帝登基。一個月後,在帝國偏遠省份廣西,前教書先生、現拜上帝會教主洪秀全決定起事。不到一年,廣西桂平金田村聚集起一支兩萬人的軍隊。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登基,稱太平天王,正號太平天囯。所以,1851年既是咸豐元年,也成了太平天囯元年。

當時,廣西正大鬧“會匪”。咸豐帝並不清楚數十股叛亂孰輕孰重、孰急孰緩。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沒鬧明白“金田逆匪”的“賊首”到底是誰。洪秀全比奕詝年長17歲,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府花縣一個農民家庭,族名仁坤,小名火秀。洪家是由嘉應州(今梅縣)遷居此地的客家人。火秀6歲進村塾唸書,14歲第一次參加“童試”。當時童試共有縣試、府試、院試3次,連過3關就能成為生員,俗稱秀才。那一次洪仁坤縣試高中,府試卻失手了。這沒什麼,畢竟他還只有14歲。

1836年、1837年,二十出頭的洪仁坤又考了兩次,照樣名落孫山。第3次失利之後,他似乎連走回家去的力氣都沒有了,只得僱了兩個轎伕。之後他在鄰近的鄉村當了6年塾師。歷來塾師倒以科舉失意者居多。他們靠教授知識謀生,稱為“舌耕”。6年之後,已屆而立的洪仁坤最後一次赴考,依然落榜,憤憤不平地說了句大話:等我自己來開科取天下士罷。就在那一年他失去教席,開始了秘密傳教的活動。

咸豐帝對廣西叛亂是極度關切的,他先後派了數位名臣去平定。第一位欽差大臣是林則徐。他不顧病體上了路,但走了17天,還沒到廣西境內便溘然長逝(後人倒因此少了麻煩,否則人民英雄紀念碑上“虎門銷煙”、“金田起義”相對,多少會有幾分尷尬)。而後是當時的能人、前兩江總督李星沅,有名的酷吏、前漕運總督周天爵,已位極人臣的文華殿大學士、軍機大臣賽尚阿。結果卻是:李星沅病死、周天爵奉旨回京、賽尚阿革職拿問。



一家三高


鴉片戰爭後,林則徐因為抗英有功,遭到投降派誣陷,被道光皇帝革職並貶往新疆,1845年又開始起用林則徐調任陝甘總督,1847年調任雲貴總督,到任後林則徐積極維護邊境安定,撫民有功,被加封為太子太保,官居從一品。1849年秋,因為身體有病於是奏請朝廷回家鄉福建侯官治病,1850年3月抵達家鄉。

就是在這個時候,位於廣西的大大小小農民起義運動也處於風起雲湧之勢。從1847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家鄉創立拜上帝會,當年就發展了楊秀清、蕭朝貴等骨幹人員2000人,隨後的幾年裡不斷的發展會員,已經發展到幾萬人,同時他們的圖謀也被當地政府發覺,矛盾越來越深,1850年,洪秀全開始醞釀發動起義。

就是在這個關鍵時候,道光皇帝1850年2月底駕崩,此前剛剛即位的咸豐皇帝只是知道此刻廣西有大大小小多支“匪亂”,但是並不知道影響力有多大,匪首是誰,當他即位後得知太平軍勢力已經發展到幾萬人的時候,完全慌了神。與1850年9月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去廣西鎮壓拜上帝會。

此時林則徐的身體還未治癒,接到聖旨就匆匆忙忙的從福建的家鄉趕往廣西,但是病情越來越嚴重,在路上於11月22日病逝於廣東潮州。就在他病逝的消息還未傳到北京朝廷的時候,清政府還與11月27日任命他暫署廣西巡撫,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發動了金田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了。


聽月談史


問題不嚴謹,林則徐死的時候,還沒有“太平天國”的說法。

林則徐死於1850年11月22日,彼時連金田起義都還沒有發動,當時只是起義的力量大部分已經聚集在金田,開始反擊來犯的清軍團練。金田起義的發動是在1851年初,而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更是在那之後。

《清史稿》記載,“以廣西逆首洪秀全稔亂,授欽差大臣,督師進剿,並署廣西巡撫。行次潮州,病卒。”這裡只是說洪秀全作亂,沒有“太平”字樣。因為那時候洪秀全自己都沒稱“太平天國”。

簡單來說,林則徐是病死的。那麼是什麼病呢?《閩雜記》記載:“公患痔漏久……十一日抵潮州,復患痢,潮守劉晉請暫留養疾,不可。次日遂薨於普寧行館。”

也就是說,65歲的林則徐得痔瘡、肛瘻很久了,途中染上了痢疾,又急著赴任平亂,不肯安心養病,死在了途中。

另外,也有野史稱,林則徐因為早年禁菸得罪了人,被洋商買通廚子毒殺,甚至說主謀就是十三行的伍紹榮(伍秉鑑之子)。當然,這種說法並沒有多少證據。


史小煮


林則徐,則,學習、效法,則徐是林父取學習效仿體察民情、關心手下巡撫徐嗣曾之意(一說南朝才子徐陵)。九歲時,就能在學堂上寫出了“海到無涯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詩句,震驚四座。林則徐入仕後,道光十八年受命在廣東禁菸,採取查找煙館,命外國鴉片販子限期繳煙,並具結保證今後永不夾帶鴉片等措施,收繳鴉片近2萬箱,約237萬餘斤在虎門海灘上當眾銷燬。一方面,林則徐以虎門銷煙、奮力抗英主張學其優而用之而聞名中外,成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為後人稱頌。但也是因為禁菸和抗英,使林則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悲壯的流放生活。禁菸絕其英商貿易後,英軍船堅炮利,攻佔定海,威脅北京,使得道光驚慌失措,意欲將林則徐作為“替罪羊”, 漠視林則徐陳述禁菸抗英的合理性和正義性,下旨,革去林則徐“四品卿銜”,發往新疆伊犁效力贖罪。林則徐滿腔憤怒下寫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激勵詩句,慷慨踏上戍途。四年後,朝廷重新起用林則徐,先後任陝甘總督、陝西巡撫、雲貴總督,後清廷又命其為欽差大臣,去廣西鎮壓拜上帝會的反清武裝起義。他抱病從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於潮州普寧行館。享年六十六歲。


會理一介書生


準確來說是病死在為了這方土地,這個國家的路上。

道光二十九年(1849)因病辭歸,道光三十年(1850)任命欽差大人,去廣西清剿太平軍,當時林則徐的身體並未康復,帶病啟程,到了普寧,病入膏肓,於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1850年11月22日)病逝。

林則徐的一生皆是為了這個國家,抵禦西方入侵,雖然道路坎坷,前途艱辛,甚至在"虎門銷煙"結束後遭遇誣陷被貶遠走他方,仍憂國憂民,在這種情況下仍然作出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的激勵詩句。在國家危難之際仍然不計前嫌,慷慨就任安定陝西,方位新疆。一生為國家而奔波,重病仍為了守護國家,堅持就任,最後病逝在這條道路上。


閒人閒得慌


1850年2月末,在大清帝國的都城北京,道光帝駕崩咸豐帝登基。

一個月後,在帝國偏遠省份廣西,前教書先生、現拜上帝會教主洪秀全決定起事。不到一年,廣西桂平金田村聚集起一支兩萬人的軍隊。

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登基,稱太平天王,正號太平天囯。

所以,1851年既是咸豐元年,也成了太平天囯元年。

當時,廣西正大鬧“會匪”。

咸豐帝並不清楚數十股叛亂孰輕孰重、孰急孰緩。

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沒鬧明白“金田逆匪”的“賊首”到底是誰。

洪秀全比奕詝年長17歲,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府花縣一個農民家庭,族名仁坤,小名火秀。洪家是由嘉應州遷居此地的客家人。

火秀6歲進村塾唸書,14歲第一次參加“童試”。

當時童試共有縣試、府試、院試3次,連過3關就能成為生員,俗稱秀才。

那一次洪仁坤縣試高中,府試卻失手了。這沒什麼,畢竟他還只有14歲。

1836年、1837年,二十出頭的洪仁坤又考了兩次,照樣名落孫山。

第3次失利之後,他似乎連走回家去的力氣都沒有了,只得僱了兩個轎伕。

之後,他在鄰近的鄉村當了6年塾師。歷來塾師倒以科舉失意者居多。他們靠教授知識謀生,稱為“舌耕”。

6年之後,已屆而立的洪仁坤最後一次赴考,依然落榜,憤憤不平地說了句大話:等我自己來開科取天下士罷。

就在那一年他失去教席,開始了秘密傳教的活動。

咸豐帝對廣西叛亂是極度關切的,他先後派了數位名臣去平定。

第一位欽差大臣是林則徐。

他不顧病體上了路,但走了17天,還沒到廣西境內便溘然長逝。

而後世當時的能人、前兩江總督李星沅,有名的酷吏、前漕運總督周天爵,已位極人臣的文華殿大學士、軍機大臣賽尚阿。

結果卻是:李星沅病死、周天爵奉旨回京、賽尚阿革職拿問。

更多精彩內容請移駕“歷史怪誕說”!


瘋趣樂園


導讀:太平天國整死的第一個大清朝欽差大臣竟然是“虎門銷煙”的英雄林則徐,太平天國鬧事後,咸豐帝對廣西叛亂是極度關切的,他先後派了數位名臣去平定。第一位欽差大臣是林則徐。他不顧病體上了路,但走了17天,還沒到廣西境內便溘然長逝。

被太平軍攪得焦頭爛額時,不知咸豐帝奕詝有沒有動過這樣的念頭:從道光八年到道光二十三年(1828-1843),這15年裡的廣州知府和廣東學政都應該砍頭。要是他們當初稍微放放水,給洪秀全一個秀才的功名,很可能就不會有後來這場綿延14年、兵連18省的大禍。

1850年2月末,在大清帝國的都城北京,道光帝駕崩咸豐帝登基。一個月後,在帝國偏遠省份廣西,前教書先生、現拜上帝會教主洪秀全決定起事。不到一年,廣西桂平金田村聚集起一支兩萬人的軍隊。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登基,稱太平天王,正號太平天囯。所以,1851年既是咸豐元年,也成了太平天囯元年。

當時,廣西正大鬧“會匪”。咸豐帝並不清楚數十股叛亂孰輕孰重、孰急孰緩。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沒鬧明白“金田逆匪”的“賊首”到底是誰。洪秀全比奕詝年長17歲,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府花縣一個農民家庭,族名仁坤,小名火秀。洪家是由嘉應州(今梅縣)遷居此地的客家人。火秀6歲進村塾唸書,14歲第一次參加“童試”。當時童試共有縣試、府試、院試3次,連過3關就能成為生員,俗稱秀才。那一次洪仁坤縣試高中,府試卻失手了。這沒什麼,畢竟他還只有14歲。

1836年、1837年,二十出頭的洪仁坤又考了兩次,照樣名落孫山。第3次失利之後,他似乎連走回家去的力氣都沒有了,只得僱了兩個轎伕。之後他在鄰近的鄉村當了6年塾師。歷來塾師倒以科舉失意者居多。他們靠教授知識謀生,稱為“舌耕”。6年之後,已屆而立的洪仁坤最後一次赴考,依然落榜,憤憤不平地說了句大話:等我自己來開科取天下士罷。就在那一年他失去教席,開始了秘密傳教的活動。

咸豐帝對廣西叛亂是極度關切的,他先後派了數位名臣去平定。第一位欽差大臣是林則徐。他不顧病體上了路,但走了17天,還沒到廣西境內便溘然長逝(後人倒因此少了麻煩,否則人民英雄紀念碑上“虎門銷煙”、“金田起義”相對,多少會有幾分尷尬)。而後是當時的能人、前兩江總督李星沅,有名的酷吏、前漕運總督周天爵,已位極人臣的文華殿大學士、軍機大臣賽尚阿。

結果卻是:李星沅病死、周天爵奉旨回京、賽尚阿革職拿問。


文儒風


從明朝末年開始,英國、葡萄牙等國,開始向中國少量的輸出鴉片。隨著吸食人數的逐年增加,各國都開始擴大鴉片向中國的輸出量。

到了清朝時,尤其是乾隆以後,為了解決貿易的逆差問題,英國率先開始向中國大肆的運送鴉片。清朝的上層權貴和下層平民們,都在吸食鴉片,尤其是東南的沿海地區,鴉片館和大煙館幾乎是一間挨著一間,遍佈大街小巷。

到了19世紀30年代,也就是滿清的道光時期,嚴重的鴉片流毒,已經氾濫成災,造成了大量的白銀外流,農業勞動力的缺失,軍隊的腐化廢弛。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鴉片問題已經成為事關國家和民族存亡的首要問題了。


1838年9月,林則徐向道光皇帝遞交了聞名於後世的禁菸奏摺,力陳鴉片的危害和禁菸方略,並旗幟鮮明的提出:

“若猶洩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

左右搖擺的道光帝,終於被林則徐的當頭棒喝喚醒,批准了林則徐的奏章,決定開始禁除鴉片。

1838年12月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為特命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所有官員,開始查禁菸毒。

林則徐趕到廣東後,隨即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禁菸行動。為了徹底打消國人的疑慮,樹立禁菸的信心,林則徐公開宣佈:

“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林則徐在掌握了所有的國外菸商和國內汙吏之後,開始了雷厲風行的查辦,並且收繳所有的鴉片。甚至於,大義凜然的林則徐,直接代表大清政府,向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發出照會,質問英女王在明知鴉片有毒害,在英國國內嚴格禁止的同時,為何卻在英屬印度大範圍種植鴉片,並且向中國非法輸入。在照會的最後,他通知英女王,大清已經通過了《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將立即開始全面禁菸。

1839年6月3日,清道光十九年時,林則徐下令在廣東虎門海灘,當眾銷燬收繳的所有鴉片,史稱“虎門銷煙”。通過這次行動,極大地鼓舞了中華民族的抗爭信心,彰顯了中國人民的禁菸決心。

但是,此舉也徹底惹怒了英國佬,氣急敗壞的英國決心狠狠報復,國會很快便通過了軍事撥款法案,準備對中國開戰。


1840年6月,英國海軍組成聯合艦隊,艦船共計47艘,陸、海軍四千多人,由駐華商務總督義律率領,陸續抵達廣東省珠江口,爆發了嚴重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中,中國軍民打得很頑強,多次擊退了英國佬的攻勢,使其被迫放棄了攻擊廣東的原定作戰意圖,轉而北上尋求薄弱點攻擊。由於國力的巨大差距,鴉片戰爭最終還是失敗了。

之前,揚言“一戰到底”的道光帝,此刻面對氣勢洶洶的英國強盜時,竟然慫得像一隻kitty貓。非但不敢主戰,就連英國佬的一系列無理要求,不管割地還是賠款,通通答應。最終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其實,彈丸之地的英國,面對中國這個龐然大物,他們在戰前也沒有必勝把握,這次外出打劫,也就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沒曾想,大清朝這麼容易就被搞定了。於是,得寸進尺的英國佬,開始提高價碼,竟然還要清政府嚴懲主要的禁菸官員和主戰官員。

這時候,穆彰阿登場了。此人雖位列軍機大臣,但實際的業務能力和戰略眼光卻是零。而且,他長期和林則徐等實幹派的官員不對付,成心刁難,處處找茬。看來這是中國官場的傳統和通病,每一個“幹事”的人身邊,總有一堆“看事”的人在故意使絆。

在穆彰阿的極力慫恿鼓動之下,道光皇帝背信棄義,將忠實履行自己禁菸決策的林則徐罷官免職,發配新疆。

林則徐沒有上書求饒,雖然自己很委屈,很失望,但還是收拾行囊,奔向了遙遠的新疆。就這樣,在全世界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的同時,大清朝唯一一個“開眼看世界”的林則徐,卻被趕到了偏僻的新疆。

來到新疆後的林則徐,繼續發揮自己的英雄本色,儼然成為了一個民間的交流使者。他積極幫助新疆各族百姓興修水利,開墾農田,發展教育,至今仍然被新疆當地人稱頌。

若干年後,當林則徐這個“老農民”正在新疆忙於田間農活時。突然,天邊奔來一匹快馬,送來一道上諭。大致意思就是,道光皇帝已經歇菜了,現在的大清國由新皇咸豐帝說了算。新皇已經幫你報了仇,收拾了穆彰阿,即日起重新起用你。令你火速趕往廣西,將利用邪教組織造反起義的洪秀全等人,儘快剷除。


接受了新的使命,林則徐這個忠臣,火速啟程趕往事發地廣西。這樣一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在還沒趕到廣西時,就中途病逝了。


文史不假


1841年5月,昏庸、剛愎的道光皇帝為討好英帝國主義,將在廣東查禁鴉片立有首功的林則徐罷去欽差大臣和兩廣總督的職務,調往浙江軍營“戴罪立功”。一個月之後,林則徐又被道光皇帝一道諭旨發配新疆伊犁充軍。

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初冬,65歲的林則徐被朝廷重新起用為欽差大臣,他帶著兒子林聰勇和親信幕僚劉存仁,離開了家鄉福建,星夜兼程,直奔廣西。當一行人路經廣東普寧時,林則徐突然發病,且病情越來越重,不省人事了。

林聰彝急得一時手足無措,幸虧劉存仁老成持重,差人飛騎趕往潮州,請名醫連夜為林則徐切脈診病。林聰彝親自為父親煎藥,日夜小心侍候在旁。

3天后,林則徐的病情果然有了起色,這天一早醒來,他感覺腹中飢餓。林聰彝遂叫人到廚房傳飯。此時林聰彝覺得心中石頭已經落地,不覺渾身酥軟,支撐不住。於是把父親身邊的小廝喚過來叮囑一番,也就回房和衣躺下休息。

片刻功夫,只見新來的廚子從廚房端出一碗熱氣騰騰的雞絲小米粥,這是林則徐平時最愛吃的食物。到了上房,那廚子也不進門,只是悄悄地呼小廝把粥遞上前去。林則徐正斜倚在榻上養神,無意中睜眼掃了一眼那躬身退下的廚子。不由心中一驚:“好面熟啊”!一邊想著,一邊撥開碗中銀匙呷了幾口,覺得粥味有點異樣,驚詫之際,一張浮胖的黃臉又浮現在眼前,他猛然想了起來:那不是我在廣州查辦鴉片時,行轅內僱用的廚子鄭發麼,自從自己獲罪充軍伊犁,他不是為洋人做飯去了,今天怎會到此?

待林則徐省悟過來,命人傳喚鄭發時,廚子早已不知去向了。林聰彝聽到父親房中一陣騷亂後,立即直奔上房探視。只見父親臉色鐵青,一言不發,心裡納悶,可又不敢多問。當夜,林則徐腹瀉不止,竟又臥床不起了

到第4天,林則徐奄奄一息,命如遊絲。這天傍晚,他躺在病榻上,伸出乾枯的手緊緊握著兒子的手說:“聰兒,為父一生全力以赴,志在抗英御外……可恨壯志未酬,那班賣國賊仍在為非作歹,番鬼仍在我中華大地橫行不法……為父死不瞑目啊…… !”突然,林則徐鬆開手,直起身子,指著前方大叫:“新豆欄,新……”話未說完就“咚”地一聲倒了下來……

林聰彝見狀,一頭撲在父親屍體上放聲大哭,他怎麼也不會想到,父親在彌留之際已經悟出了自己被害的原因:新豆欄(廣州街名,是清代洋商聚集的地方)那夥發過鴉片財的洋商們,買通了廚子鄭發,用巴豆這種十分厲害的瀉藥熬粥,下了毒手。

林則徐死後,廣東一帶就傳說:有人親眼看見在廣州一家酒店,十三洋行總頭目伍紹榮手下的一名親信與鄭發竊竊私語,桌上有一堆白花花的元寶……

有關林則徐暴死的原因,還有其他說法,但仍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為100多年來的一個謎。


字字浮心


一,路途遙遠,道路乾旱缺水,交通欠佳。二,年紀大了,身體不支,病不起。三,任務艱臣,精神不好,過去與民同抗外敵,今日犯愁,又有怨心,早用自已何苦今日,皇上太隨意了。說是按病死說,避免不了自盡,以表清白。(他深知一個國家需要民眾,如何他參與了,新中國有關他的影視劇還會有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