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写作的人,如何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童欣乐


记得以前写信,都是很好的写作训练,因为写信没有写作行文的规范,能够交代自己想要说的话,即可,每一个人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

特别之处,能够带着感情,真实不虚的表现自己的想法。

特别是是亲情之间的信,都有朴实无华的语句,有时候告诉亲人,或许写想念的语句,或告知自己的生活状态。有时候抒情,有时候平平常常的唠叨直叙。

因而,写文具有动情的一面,写作必有的激情,若没有充满感情,以及意气投入,很难行文如水流。

初学写作,不同的文化水平,语言肯定有不同的文辞。

而今对于头条写作,属于大众审美,不同层次的语言风格,具有不同的阅读量。信息时代,没有多少人咬文嚼字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更加受众群体广泛。除非是美文群体欣赏圈。讲究行文的文采。

但是最起码的语句要通顺,读来流畅。同时语言精炼,对得起读者的宝贵时间。

因此没有写作经历的人,只要真情说一件事情,表白出自己的感情,传达出自己的思想,语句通顺的说出心里话,自然就会成为一名写文者。

开始或许写的不够理想,随着时间,写的多了,自然会渐渐入作文之境。


狂喜淡墨a


五年级之前写作能力不好,考试作文三十分会扣到8-10分,有时更多,后来家里人每天晚上让背作文,刚开始有点懒坚持不了,家里人看着没有办法,只能背,后来大概两个学期的时间,在我六年级的时候,我印象深刻,期末作文扣了一分,真的特别开心,背作文,然后套,时间久了,渐渐可以脱离背的文章,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后来初中高中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拿来在班上读[捂脸]虽然我现在觉得写的就一般,后来大学选择教育,学习语言,现在我毕业了,实现了自己儿时理想[玫瑰]自身经历或许有用[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傻楠楠是天才


你好,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想法,我们不是每个人生下就会写作的,我的一个朋友,她在微信公众号写作,写作水平刚刚开始的时候很一般,粉丝也少,阅读量也很少。但是她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写作,最近我在进她的公众号看到她发布文章时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写的真很棒,这篇文章的阅读次数达到了21万浏览量!我吃惊,她的写作水平怎么会变得这么好呢?带着疑问我就去找她聊天,她跟我说一下几个方便!

第一点:理想,她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写作理想,那就是她希望自己能够写一部小说。尽管现在距离目标很远,但是我每一天都去努力改变一些东西!

第二点:坚持,对于写作能力不好的人来说,每天必须坚持去写作,给自己布置作业,就像小孩被老师布置作文一样,每天写一个题目的作文,然后自己欣赏自己 作品,然后再去搜索类似作文的优秀者写的内容,从中吸取很多宝贵的经验,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写作的很多局限性,很多不足的地方,我找出来了很多,现在还有很多没有找出来!

第三点:精力专注,写作是一件很消耗时间的事情,需要集中精力,有时候遇到很多事情,她都会推辞到,专注写作,知道完成自己 小目标,才罢休。我感觉有点太痴狂了!我感觉她她写作看做自己的唯一兴趣了!太厉害了。

第四点:参加培训,就是参加一些写作会,与志同道合的人,经常的交流分享,让他们给她提出一些意见。同向更优秀的老师学习知识!我真实佩服她 的这种学习精神.

最后总结一下: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的成功,每一个你认为成功的人,背后一定付出了别人没有经历的事情!我把我朋友的故事分享给你,希望对您有帮助,感谢浏览,请点赞关注


夏义轩vlog


写作能力问题,是很多工科男及新入行职员头疼的事。今天简聊一下这个话题,希望可帮助到需要的朋友。

1,分步阅读,研究结构

看到好的文章,重点找一些名家大师的文章细看熟读,看优秀典型文章的结构与修辞。

2,学会剪贴,积累素材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制作多个剪贴本,将报刊及讲话稿等的精典段落分门别类的剪贴成册,多积累一些素材,在写作的时候拿出来用。

3,熟记精典,背诵古诗

对精典的排比句、拟人句烂记于心,平时注意熟记诗词,背诵唐诗宋词,我国的唐诗宋词里有写的非常精妙非常美的句子。

4,搭好骨架,随时填空

对于常用的文稿,特别是讲话及汇报稿,闲时可结合时事政治内容,拟写提纲,待正式写作任务下来稍作改动、“填充”后就是一篇有模有样的文章了。

“笔杆子”是日积月累才能成功的,没有捷径可走哦。


竞舟江上


写作的基础其实是阅读。只有不断的提升你阅读的能力,才能够高效快速的吸收大量优质的素材信息,最终去反哺你的写作。所以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在于写,更基础的在于读。

我推荐,《高效能阅读》阅读这本书。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本书能够提升你以后读每一本书的效率。



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你就要逼自己主动的去积累。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以跬步,无以至千里。要相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那究竟积累些什么呢?作者写作的方法。比如你要在文章中,表达思念一个人的情绪。最直白的写法就是:我很想他,我做梦都想他,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他。这样的表达方式就会略显浅薄。而作家戴望舒怎么写呢?他写的是: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那而海子就写: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是不是瞬间高级了很多?

所以,写作需要千锤百炼,不断的去打磨,打磨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积累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得也是这个道理。希望你多读书,多积累,最终能够触类旁通,写出精湛的文章。


琢磨文案


不会写作的人,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照样能提高写作能力,写出好作品。

一、写作并非高不可攀。有人这样说,写作就是说话、讲故事。能把一句话说清楚,能把一件事讲明白,这就是写作。我经常给那些刚入门学习写作的同学这样讲,并且反复强调“两巴掌故事”法。所谓两巴掌故事,就是学生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这一天当中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这些事情不会低于十件,即两巴掌。比如早晨喝稀饭塞牙了,上学路上贪玩迟到了,课堂上回答问题积极得表扬了,等等。这些事情不起眼,容易被大多数人忽视,其实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思考生活,从生活中提炼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写作材料,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说明离会写作已经不远了,其实写作并非高不可攀。

二、写作需要技巧。写作技巧哪里来?除了“读书,读书,再读书”,别无它法。读书是获得写作技巧和写作灵感的法宝,多读经典名著,学习借鉴文学大师的语言技巧,表现手法(如:巧设悬念、夹叙夹议、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卒章显志、咏物抒情等),文章结构……遇到妙词佳句美文,自觉背诵积累。读书是一个不断浸润、积累的过程,就像人吃饭汲取营养一样,日积月累就“长高了”“体壮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吸收,写作是输出。读书最容易让人产生灵感,有时一段话、一句话,哪怕一个词语都可能引发我们诸多思绪,及时捕捉住这些思绪,写下来就是最真实的内容。

三、写作需要坚持不懈。关于需要坚持不懈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根本用不着我在此絮叨。不过既然回答这个问题,那就再温习一下吧。从小聪慧的司马光,每天坚持读书写作。他在编写《资治通鉴》时,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他要与时间赛跑,最终想出了一个“警枕”的办法。晚上睡觉只要身子一动,头就滑落在床板上。正因为司马光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大文学家和史学家。

被誉为19世纪法国“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从小喜爱写作,他用了十年的时间积累写作素材,终于凭着短篇小说《羊脂球》震动文坛。成名后的他依然坚持写作,相继发表了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西蒙的爸爸》和长篇小说《漂亮朋友》《一生》等350多部。

今日头条也有几位大咖分享经验:每天答题5条以上,每条至少500字,还需3幅以上配图,且配图清晰明朗,主题鲜明;每天至少发布一篇微头条,每周发文两三篇……一天发文3000字,一个月就是十多万字,一年坚持下来呢,那该是多么巨大的一笔财富呀!

巴金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巴老的话虽然是谦辞,但也为我们这些不会写作的人提供了一条捷径……那就是用写作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释放自己的感情。

综上所述,不会写作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停滞不前。现在各种新兴媒体铺天盖地,全民写作模式悄然开启。心动不如行动,既然已经心动,还不赶快行动呢。


江山165940261


我是苏乐,担任过编辑做过写作课讲师,前份工作是IT公司的文案策划,一直跟写作打交道。

0基础想要提高写作能力,我认为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一.增加阅读

写作跟阅读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当你肚子里没墨水时,绞尽脑汁也无法写出什么,这就是因为没有输入。

写作需要3倍输入,才能有1倍的输出,所以读书特别重要。

如果没有持续的输入,很快就把自己掏空了,那些高产作家,就是因为每天都保持阅读,才能源源不断地写出东西来。



二.留意生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素材,也就无从写作,所以学会找素材很重要,我们总说,生活处处是素材,的确如此,关键是你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第一手素材:

第一手素材也就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我们亲眼见到的,听到的。

比如,看了《前任3》这部电影,回来你写成影评。

比如,身边的同事,邻居发生了什么事特别触动你,被你记录下来,写成文章。

比如,你自己亲身的经历,去云南玩了,见到了什么美景,沿途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或者跟男朋友有什么样的互动,是加深了感情,还是发生了强烈的摩擦。

这些称之为第一手素材。



第二手素材:

指的是你间接从互联网获得的信息,或者你从别人那里听到的新闻。

比如那天听到我们隔壁镇一家子联手迫害媳妇的事情,媳妇生了两个女儿,婆婆逼儿子去媳妇离婚,还让她把肚子里的第三胎打掉。

比如从网上浏览到的信息,最近刘嘉玲坦言自己放下往事,原谅了当年绑架她的人。

比如谁谁谁分手上热搜,谁谁谁结婚又火起来了。

这些就是第二手素材,也是我们可以写进文章的。



三.写写写

有个作家说过,写作没有什么秘籍,如果真有的话,就是不停地写写写。

深以为然,常常听到不少写作的朋友说,自己很想写,但是没头绪,担心自己写得太烂,还是多看些书再写吧。

结果呢,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大半年都过了,他们一直在准备,一直没写。

水平依然也跟半年前一样了。

写作不是炒菜,不能等所有材料都齐了才下锅。

只有写写写,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才知道怎么去提高,这样才能有进步的空间。

如果你一直不动手,读再多书也没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但是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以为读了一座图书馆,就会写作了,其实不然。

写作是一手手艺,需要不断锤炼,才有技艺娴熟的那天。

所以,想要从零基础写作,就拿起笔写了,很多你疑惑的问题,写得多了,也就迎刃而解了。


苏乐爱写作


如今写作已经逐渐成为一样必备的技能,甚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了;无论是学生还是职业者,写作这项技能对我们来说都很非常重要。那么提高写作水平从哪里下手呢?且看笔者分析:

1,明确写作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都涉及到写作,小学生要写作文,中学生要写作文,临近高考的高中生也要写作文;因为写作是语文考试的一部分,语文考不考的好,作文是决定因素。

对于职业者而言,写作虽不像语文考试那样紧张,但也很重要,因为现在的企业都比较重视企业文化底蕴,若你的文笔好,自然会得到青睐。拥有写作这项技能,你将会比同事以及同行更具竞争力,竞争力强了,那么你能抓住的机会也就多了。

因此,要灌输学会写作事关重要的思想。

2,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关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并且长期坚持下来。

(1)多读书,多看报

常言道,读写不分家,读书对于写作起着关键性作用,就如水对于鱼的重要性一样,若是不读书,那么写作就会是无米之炊,无水之源。所以,写作路上读书不可少,因为只有长期的输入,自我武装知识,才能更好的输出。读书和写作的比率建议是7:3,七分读书,三分写作。

(2)掌握写作技巧

写作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有条有理、逻辑清晰的去叙述一个故事或是论证一个道理,自此成为了一篇文章。所以,写作不仅要有料写,更要懂得和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对于写作技巧,可以购买写作书籍,因为里面有很多写作模板以及科学写作方法,无论是对写作小白还是写作大佬来说都会有帮助。

(3)多向同行先行者学习

写作大部分时间通常都是用来闭关修炼的,闭关研究文章,研究作品,这是独立写作以及写好作的重要方式;但有时也应该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世界,和别的写作者交流一下,毕竟思想的碰撞会产生灵感的火花,思想是互换的,也是相互影响的。也许你的迷惑点恰好是别的的熟练度,那么,疑惑自然会不攻而破。因此,多多交流,交换思想,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大利器。

3,心态放稳,稳中求进

读过大量书,学习过许多写作方法,开始着手大作后,心态一定要放稳;因为心态可以间接影响你的态度,而态度却能直接决定你所写文章的质量,若是没有个好心态,好心情,那么写出来的文章注定与你的糟糕的心情一样,一样糟糕。反过来,拥有和保持一颗好心态,用好心态去写作,去写一篇文章,那么好文章就会与你相距不远了。因此,写作路途中,拥有一颗好心态,将会使你受益无穷。

写作目标,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写作心态都明确之后,剩下的便是付诸行动,并且长期坚持下去;以心无旁骛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去挑战写作的未知,挑战作品中的自己。

千言万语胜不过你的一举一动,望君莫负小生一片言辞。





易心读书


一个人,如果想培养或者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务必从以下五个关键点着手:

第一个关键点:初学写作的人,首先要建立写作自信心

  很多人,因为很羡慕别人文采飞扬,写得一手好文章,而摩拳擦掌,想自己动手开始写作。可是,经常出现七天憋出六个字的“难产”现象。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也就是说,没有被别人打败,却先被自己打败了。归根结底,就是缺乏写作的自信心。只要一拿起笔来,心里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斗争,一个说写下去,另一个说放弃吧!因此,在你开始学习写作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先建立自己的写作自信心。而一个人建立写作自信心的前提,是首先得对“写作”这个行当,有一个宏观的,客观的认识。

  首先你得认识到:写作和说话一样,是每个健康人天生就具备的两种生理功能。但天生具备这两种生理功能,并不代表天生就具备这两种表达能力。正如,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不用学就知道吞咽母乳,但这并不代表每个人天生就能优雅地吃牛排一样。我们不用学,就会吞咽母乳,只是一种非条件生理反射,而优雅地吃牛排,是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才能掌握的一种生活技能。写作,也一样。我们每个正常人,天生就具备拿起笔来涂鸦的条件。虽然涂鸦,也是一种表达,但这不代表“写作”。确切地说:“写作,是比涂鸦更高级的表达。”换句话说,一个人只要有涂鸦的能力,就代表着具备掌握写作技能的条件。只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这种技能而已。所以说,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的人,必须首先认识到:一个人会写作,没什么值得骄傲的;而一个人不会写作,也没什么值得自卑的。写作,只是一种人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后掌握的技能而已。正如“卖油翁”,能通过铜钱的孔倒油一样,只是熟能生巧罢了!

第二个关键点:初学写作的人,务必要建立正确的写作价值观

  所谓建立正确的“写作价值观”,就是得明确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写作。是为了娱乐,打发时间,还是为了赚钱谋生;是为了“装逼”,满足虚荣,还是为了实现成为一位职业作家的梦想。是为了辅助工作,还是为了拓展某种事业。自己到底是为了实现什么目的而写作,这一点务必明确。只要你的目的,合情合理又合法,并且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就应当获得尊重。虽然写作目的,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务必明确。因为不同的写作目的,将引导你产生不同的写作效率,也将成就你获得高低不同的写作成果。

第三个关键点:初学写作的人,务必要懂得收集、整理、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作者写一篇文章,就如同一个厨师做一桌饭菜一样。如果没有食材,就是一流的厨师,也做不出饭菜来。因此,打算学习写作的人,一定要先认真的学习收集、整理、积累写作素材。那么,该如何收集、整理、积累写作素材呢?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通过道听途说,来收集、整理,和积累写作素材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听到很多信息。那么,这些通过道听途说来的信息,都可以用笔和纸快速地记录下来,并铭记于心,作为日后的写作素材。这些素材,就相当于一个厨师的油盐柴米一样,总有一天用得上。

2、通过自身经历,来收集、整理,和积累写作素材

  我们每个人在每天的日常的生活中,都要亲身经历很多的人,以及很多的事。这其中,有好人或坏人,当然也有不好不坏的人。会碰上好事,也会碰上坏事,也就是让我们不开心的事。无论我们碰上的是好人或坏人,好事或坏事,都可能触动我们的内心,让我产生一些思考,或者产生一些感悟。那么,这些亲身经历过的人,和事,产生的思考或感悟,就可以快速地记录下来,作为日后的写作素材。

3、通过虚拟经历,来收集、整理,和积累写作素材

  所谓虚拟经历,就是通过看书,观看影视剧,或者阅读互联网的信息,来获取别人所亲身经历的,有意思的人和有意思的事。当阅读,或者收看完别人的经历以后,似乎我们自己也亲身经历了一遍。这种恍若亲身经历的感觉,其实就是虚拟经历。就是虚拟化的人生经历。也就是说,一个人通过读书、看影视剧、上网所获取的信息阅读,就代表着他的虚拟经历越丰富。那么,这种通过读书、看影视剧、上网所获得的虚拟经历,也可以收集、整理,和积累成为日后的写作素材。

第四个关键点:初学写作的人,要想掌握写作技能,务必拜师学艺

  其实,很多热爱写作的人,虽然一直在坚持写作,但却一直徘徊在“涂鸦”的水平。究其原因,其实是他们从价值观念上没有把“写作”当成一门手艺来看待。他们通常认为:写作,是一种人人皆可为的能力。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只要是个人就能写作。其实,这是一种天大的误会。他们这是典型的,将“写作功能”误会成“写作能力”了。没错,只要有能力使唤写作工具的人,就具备写作功能。这里包括健全人,和残疾人。但“写作功能”不代表“写作技能”。正如:一个人,只要拥有两条健全的双腿,就标志着具备走路的功能,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就具备了成为马拉松长跑冠军的条件。其实,使唤两条腿走路,只是有效地行驶了两条腿的“走路功能”而已,但这“走路功能”并不是“走路技能”。如果“走路功能”就是“走路技能”的话,那么我们人人都可以像刘翔一样,成为奥运短跑世界冠军了。所以,一个初学写作的人,要想摆脱“涂鸦”的怪圈,就必须从自己观念上认识到:写作,是一门技能。它不仅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艺术。

  既然写作是一门技能,那么就标志这是要通过拜师学艺,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的。你想想看,就连成为一个会炒菜的厨师,都得拜师学艺。更何况,“写作”是一种智力活动性质的高等技能呢!因此,一个人要想真正掌握写作技能,就必须拜师学艺。这是别无选择的选择。因为这世上,没有哪个人,从娘胎里一生下来,就掌握哪一种技能。母体,只能赋予我们生理功能,不可能赋予我们某种技能。只要是技能,都得通过后天学习,才能掌握的。拜师学艺,其实是人的一生中,最廉价,也是最保险的投资。这种投资,其实就是花小钱,去购买老师的经验、方法、资源,换句话说,就是花小钱去换取老师的无形资产。

第五个关键点: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练习”比“学习”更加重要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说,跟着老师学艺,这很重要,而每天通过创作习作的方式,将老师所教的方法运用于实际,则更加重要。通过自身练习,一方面可以加深自己所学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将老师所传授的写作技能,逐渐转化为自己的技能,或者说,可以将老师的无形资产,转化为自己的无形资产。作为求学阶段的初学者,练习写作有三种方式:

1、记流水账

  每天坚持将自己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思,以“流水账”的方式记录下来。这种写作方式,不需要什么计划,也不需要带着任何目的,更不需要确立任何主题。只要将某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下来就可以。这是练笔的过程,也是为未来深度创作储备素材的过程。这相当于一个学绘画的人,站在街上画某个路人一样。他们的专业术语,叫:速写。而我们写作行业的专业术语,叫:练笔。写“流水账”,是每个业余作者和职业作家成长的必经之路。因此,写“流水账”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写一辈子“流水账”。在写作界,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有的人写“流水账”只是写一阵子,而有的人则写一辈子。那么你呢,打算写多久?

2、浅表性写作

  事先设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开展写作。正如一个人计划建一座房子,务必先计划好建几个房间,建几层楼。做好计划以后,则开始准备建筑材料。等材料备齐了,才开始施工建设。浅表性写作,也是一个道理。在动笔之前,先确定好自己的中心思想,然后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开始物色和搜集写作素材。当素材备齐后,再开始动笔。举个例子,你今天打算创作一篇作品,并且事先设定自己这篇作品的中心思想为:弘扬拾金不昧高尚精神。当你确定这个中心思想后,就开始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去物色和搜集两到三个拾金不昧的具体事例,来论证这个中心思想。

3、深度创作

  如果说,“浅表性写作”相当于建设简单民房,那么“深度创作”,就相当于建造复式的四合院别墅。建造简单民房,只要考虑建几个房间,建几层,每个房间多少面积就可以。而建造复式的四合院别墅,不仅要考虑房屋的整体构造:几间、几层、多少面积,还要考虑庭院的整体布局,以及里里外外所有细节的布局。例如:要建几个水池、几座假山、几棵树,装饰什么花纹,等等诸如此类。

  我们同样列举刚才以“弘扬拾金不昧高尚精神”为主题的作品为例子。如果你只是浅表性地写作的话,只要找两三个拾金不昧的具体事例来论证这个主题就可以了,但如果你试图进行深度创作的话,那么,你不仅要列举两三个“拾金不昧”的具体事例来论证主题,而且你要详细写出这两三个事例发生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是要详细写出起因、经过,和结果发生过程中的各种细节,以及这几起拾金不昧事件中的主人公,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变化,并且写出这不同事件中,不同人物在捡到贵重物品后,主动归还的心理动机。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哲学、等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深刻剖析他们拾金不昧的行为,最后再谈一谈你作为作者对这类行为的个人看法。

总之,学习写作和学习其他行业的技能一样,都要抱着循序渐进的态度,和耐心。都必须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过程。绝不可急功近利,否则要么功亏一篑,要么成为“夹生饭”或“半桶水”。另外,如果不经历一番拜师学艺的过程,那么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只能成为写作界的“账房先生”,也就是写“流水账”写一辈子。终身在自己开凿的流水账迷宫里转圈。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不但在持续不断地写“流水账”,而且还不自知。也就是并不觉得自己在写“流水账”,这将导致你终身在自己的错误中,原地踏步。


黎明教写作


不会写作的人,想提高写作,这种想法很现实,努力付出,勤奋锻炼,会有一定的进步。

不过,看着提问者描述,平时看影视剧,想根据影视剧的框架进行写作。这种目标明确的写作,其实是有“捷径可走”的。就是一开始就多模仿别的评论。模仿的多了,然后就自己试着写,写得多了,就有一定的辨识能力,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若提高写作,最重要的是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阅读。只有大量阅读,才能打开你的眼界,提高你的思考能力,丰富你的经验和看法。

二、多写作。平时可以当做日记来写,每天写一段内容,无论是流水帐还是一点感想,都要记下来。这是属于你的东西,与众不同的你的看法。哪怕这些想法很普通很平庸,也是你自己的。将来就是你积累经验的素材。

三、多走动。平时宅在家里闭门造成是不可以的。比如你喜欢看影视剧,你要走出去,能亲自去一二次电影拍摄的背景场地更好,会转换你的思路和提高你的见识。

四、多交流。现在各个城市乡村,都有或大或小的写作圈子。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更文友们讨论,交流。把你的作品拿出来,不怕被被人砸,不怕别人说写得不好。在别的提的意见中,自己思考一下自己的思路和语言。慢慢会提升。

不管用什么办法,你起码做到多读多写,只有这种笨办法,最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