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以下的车送去做保养,为啥维修工不建议使用全合成机油?

天生wo丽质


说实话,维修工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理论知识就不见得行了,你和他谈一谈发动机原理、机油润滑的原理、和他谈一谈全合成机油的优势,这些是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对于修理工来说,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在汽修厂学徒或者培训学校培训,很少见科班专业毕业去改行当修车工的,能修车不一定懂车!同理,很多懂车的汽车专业的教授也肯定不会修车。



任何时候,全合成机油都要比矿物质机油拥有更好的保护能力

矿物质油一般只是通过原油提炼而成,现代的矿物质油还通过加氢裂解提炼,而全合成机油一般采用矿物质油通过高度加氢裂解或加氢异构化蜡工艺产生,或者将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中的丙烯通过聚合、催化等化学反应生成基础原液,分子排列更加整齐、紧密,因此,全合成机油拥有更好的耐久性,其热稳定性、抗氧化性都要比矿物质机油好很多,同等基础粘度下,全合成机油拥有更好的高温抗剪力,同等抗剪力需求,全合成机油的粘度更低,流动性更好,对发动机保护更好。


全合成机油的基础粘度更低、低温流动性更好

机油的使用绝对不是粘度越高越好,发动机在长时间停放以后,机油会在重力作用下回流到油底壳,在发动机冷车启动瞬间,零件表面实际上处于“乏油润滑”,机油越快的泵送到润滑部位,对于发动机的磨损越小,而全合成机油的基础粘度低,拥有更好的流动性,理论上会更快的到达润滑部位。特别是北方冬季低温极寒地区,机油处于半凝固状态,使用全合成机油的意义更大。

全合成机油热传递能力更好,对于发动机升温和散热效果更好

实验证明,发动机在低温下行驶,其磨损程度相当于水温在工作温度(90℃附近)的5-8倍,这主要是由于润滑油在低温下润滑效果差以及发动机零部件的热胀冷缩导致,发动机在设计时,其零部件间隙匹配是正常水温正常时设计的,而相应的发动机在低温下其零部件匹配间隙肯定不是最合适的间隙。

全合成机油可以在同等高温运动粘度需求下,其基础粘度更低,热传递能力、流动性都会更好,这就缩短了发动机升温时间,同时,由于也会提供更好的散热能力,使热量迅速被带走。粘稠的油和流动的水哪个散热效果更好?当然是水更好。



为什么一般的修车工不建议使用全合成机油?

1、全合成机油进货价格高,利润少

对于一些低端车来说,使用全合成机油就意味着“直接保养价格”的上升,而这将降低一般的修理店的利润。此外,全合成机油的保养周期相对较长,这将减少保养次数,间接的减少汽车修理店的收入。

2、修理工对于发动机润滑理论了解不透彻

一般人普遍认为,粘度越高保护越好,作为一些修理工来说,他们也会这样认为,特别是因为很多德系车要求的粘度都比较高,于是他们也想当然的认为,这么高档的德系车使用这么粘度这么高的机油,而高粘度机油中有很多矿物质油,这就导致其认为高粘度机油保护更好的原因。

几万块的低端车能不能使用全合成?

有人说很多低端车型的发动机精度不够,间隙大,不能使用全合成机油,否则会导致烧机油,那么这些人真正进行过测试么?朋友的五菱宏光一直使用美孚一号5w30,最开始10000保养,后来12000保养一次,到目前7年了,行驶20万公里,仍然状态很好。


选择机油的标准:

1、翻出保养手册,选择粘度最低的那一个,能用20就不要用30,能用30就不要用40,能用0w就不要用5w。

2、尽量选择SN级别全合成,或半合成,不要选择矿物质机油。

3、部分车型需要符合欧盟的ACEA机油标准认证或者厂家自己的认证,比如大众发动机用机油必须符合vw50200标准。

4、不要忽视机油滤芯的作用。

5、只要机油消耗量不增加,就不要擅自增加机油粘度。

6、可以参考使用机油测试试纸测定机油的实际使用周期。


众口说车


其实修理工不建议20万以下车子换全合成机油,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从机油考虑的,而是从人来考虑的,因为这是无数的经验淘出来的。这个跟机油无关,而跟人有关

何解?很简单,你开个20万以下的车,一桶全合成机油600多 加滤芯加工时,正规二类汽修厂已经要报价800左右了,一些路边摊怎么也得收你个600 700的 请问真的有几个人接受呢?或许你可以接受,但不代表大多数人,因为车子的价格说明人的经济实力,这个基本是没有错的,而修理厂按人说话,看车下菜,是一个相对保险,不得罪人,不丢客户的好方法。这是淘出来的经验,真的跟机油一毛钱关系没有,跟发动机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其实在汽修界,流传的笑话就是,打个牌不贵,泡个吧不贵,逛个会所不贵,修个车几百块就嫌贵了,特别是现在网购这么发达,很多人都喜欢拿网上价格说事,甚至自带材料人家收个50工时费还嫌贵的人大有人在,这个,只有你开过修理厂你才会有体验,你不在修理厂老板的角度和位置上,你是不会有这个体验的。

市场环境导致修理厂不得不这么做,不出错比挣钱更重要

首先在中国车主中,4s店就是神仙,你扪心自问,你换油保养你去哪里,特别是你啥也不懂,买车就是为了符合丈母娘开出的条件而已😄,大多数人不懂车的,而真正懂的有几个?键盘车神何其多?

因此,修理厂见到一个来换油的小白车主,那就跟见到宝一样,你说它天生的反应是把你留下来,还是教你半天多挣你一点机油钱?你自己想吧。这时候,不给你说那么多,用便宜这一招,是最快见效的方法,你也满意,修理厂达到目的,你说何乐而不为?

第二,分析车子,20万以下能买到哪些呢,基本国产车,合资车,一些合资的B级车,带涡轮不带涡轮的都有,其实就机油本身而言,这样的车,质量过硬的半合成机油完全满足需要,只是很多人都会给你说带涡轮的要全合成,全合成而已。除了大幅打折接近20万的车外,半合成机油真的够了,更便宜的车矿物质油也够,这本身推荐也没错,而且更便宜,给你说个300 400你能接受,你还觉得靠谱,性价比高,如果给你说个800 900 一般人大概率会觉得比4s店都贵,他不会想到你收800 900用的全合成,而4s店大概率的是用的原厂半合成机油甚至矿物油(别跟我说4s店原厂机油有全合成的,你没做过机油行业的人,是不会懂其中门道的)(因为4s店的强势,成本更高,工时更高,也可能搭配一些清洗项目),人都有一个比较,这个你800 900给了 心里就会嘀咕,那家真贵,比我去4s店都贵,下次不去了,专整熟人。

所以,你的第一次停留非常重要,也就决定了修理厂不会给你推荐更好的东西。

而修理厂这边,报个便宜价,你觉得划算,换的时间又短,你下次去的时间间隔更短,可以多卖你几次机油,何必要给你说全合成机油巴拉巴拉半天呢?你不觉得他要这么做的话,更加愚蠢嘛?反正不懂油,不懂车的人比懂车懂油的人更多,小白更多,人家给你巴拉半天,你还是觉得4s店更靠谱!哎呀,他们傻啦吧?

而假如你开更贵的车去呢?古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你觉得呢?修理厂老板是傻的?兜里有钱,你推荐个便宜的,你在开玩笑嘛?别把我车搞坏了

这就是人性 正如同男女耍朋友一样的,互相要有好感!才能有下一步的搂搂抱抱亲亲我我,😚老司机你懂呗?😏

最后,并不排除修理工本身也不懂机油。说到这里,别看汽车的历史这么多年,把机油搞懂的没几个的,不是内行人永远搞不懂的,别看网上各种大v各种大神各种分析,真正把这种液体搞明白的人很少(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懂机油的配方,机油的调配,基础油炼制,基础油和添加剂的调配,台架试验等等,这都是人家吃饭的本事。)修理工也一样,很多修理工甚至自己也觉得全合成机油太贵没必要,说不定人家也是好心,也说不定人家是真不懂,觉得给你说个3 4百多机油应该够好了,配得上这车价了,不会把车子加坏的。而看到更高级别的车,肯定也觉得你买得起,会给你推荐更高的级别的机油。因为,他卖瓶好机油,修理厂毕竟还有更高的提成。

PS: 我看了下边的两个评论,重新编辑了一下回答。不懂机油的人非常多 从两个评论中就看的出来,你干脆跟火箭专家说那个火箭烧煤炭也可以飞上天好了,火箭专家鸟你了的话,他就输了。 所以 这正说明我上面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完全不懂 你能说什么呢?

所以 修理厂不推荐完全是正确的选择


六哥叨车


汽车在保养的时候可以使用矿物油,半合成机油或者是全合成机油。这几种机油只是添加剂的不同,实际上除了更换周期不同之外,并没有什么非常大的差距。

矿物油可以5000公里或者是半年进行一次保养,半合成机油的话可以在9个月或者7500公里保养,全合成机油可以一年或者一万公里进行保养。汽车保养要根据时间和公里数来决定,一般都是以先到者为准。

对于20万以下的车子,汽修工为什么不建议使用全合成机油呢?

可能这个维修工的用意是比较好的,因为全合成机油的价格更贵,对于相对便宜一些的车子来说,并没有必要使用太贵的机油,矿物油或者是半合成机油是能够满足需求的,使用全合成机油的话,他觉得可能有些浪费吧。

再一个可能性就是维修工的用意不太好吧。现在机油的价格都是非常的透明了,并且在网上购买机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去店里购买机油的朋友会越来越少,很多朋友都是在网上购买机油,然后去店里更换,此时汽修店也就赚个手工费,几十块钱左右,如果使用全合成机油的话一年更换一次,那么只能赚取一次的手工费,如果是用矿物油或者是半合成机油的话保养周期更短了,那么一年可能需要几次保养,维修工就可以多赚点钱了。

汽车使用什么样的机油,按照厂家的要求进行操作就好了,厂家要求的机油是能够满足需求的。这个还要根据自己的驾驶风格,用车环境等作出适当的调整,这个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strong>


CMC车主俱乐部


尊敬的题主您好!

20万以下的车辆送去保养,修车师傅不建议使用全合成机油,是因为,这位修车师傅对这个企业不满,让这个企业的20万以下的客户都流失,这位师傅盼着这个企业早日垮台,倒闭关门。

首先确定,20万以下的车子是完全可以使用全合成机油的,“全合成机油”的使用不是凭车辆档次来确定的,全合成机油流动性、热稳定性较好,动力热衰减更少,更省油且不易变质,润滑更好磨损更少;所有车辆都可以使用。

打个比方说,20岁以下的幼儿、幼童、少年、青少年,就可以不用吃有营养的食物吗?

不管多少钱的汽车,只要你买了,生平对自己来说就是个“大件”,是高档消费商品,就要爱惜、珍惜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就得让车子使用好机油——让车子健康运行使用的年限长一点。难道年轻力壮身体好的年轻人,就不用摄取“营养健康饮食”吗?

车子都买了,“葱钱”就别再抠门了。

仅代表个人见解,敬请师傅斧正,谢谢!



千年松树6393


忍不住想吐槽,这是哪家的维修技师?为啥我开着10万的小破车去保养,维修技师总是让我买全合成机油呢?并且无一例外,难道我去的都是假维修店?事实相反,现在只要去维修保养,维修技师都会以全合成机油有助于发动机更好的实现润滑为由,像客户推销全合成机油,并且这种现象在4S店最为严重。



不管其中的利益关系,如果是家用汽车去保养,“汽车概况”同样建议使用全合成机油,便宜点的车辆可以使用稍微便宜点儿的全合成机油,机油类型为API SL或SM价位大约300多,如果遇上打折优惠,价位会进一步降低,200多就拿下,找个小维修店,保养维修即可,方便省事!


稍微贵一点儿的车辆,比如题主所说,车辆价位在20万以上,开得起20万以上车的车主,也不在乎那几百元钱,直接上API SN机油,这种机油润滑效果非常好,零部件表面稍微覆盖一点儿机油,就可以实现良好的润滑,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一些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车主更喜欢使用SN机油,价格贵是贵了点儿,不过发动机润滑较好,不容易产生积碳,发动机寿命也会显著提升。

对于机油选用而言,现在经常使用的机油保养主要有全合成机油和半合成加油,全合成机油价格在300以上,基本上都是1万公里或12个月保养一次,半合成机油价位基本上都在150~250元之间,保养周期为7500公里或7~9个月,对于20万以下的车型,两种机油都可以满足要求,不过按照现在的保养选择,涡轮增压发动机一般都选用全合成机油,而自然吸气发动机则根据车主爱好选择。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机油,按时保养才是关键!




汽车概况


就我的个人经验而言,虽然不知道哪个维修工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做出的这样的建议,但是保养用什么样的机油和车子什么样的价位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是和发动机有关系的,如果是涡轮增加发动机,那最低也需要使用半合成机油,像奔驰宝马奥迪这类的豪华车,基本上用的都是全合成油了。

我觉得这个维修工做出这样的建议,应该是针对某些发动机的车型而言吧,通常用全车成油的车型价格也比较高端。但要理解的话,应该是根据发动机的年龄来看的,针对部分中低端不带涡轮增压的车型来说,如果发动机的使用年限比较久,那可能使用半合成或者矿物油比全合成要更好一点。

因为全合成机油的成分都来自于人工合成,相比于半合成和矿物油更稀一点,有些发动机使用年限久了,部件之间的间隙相对比较大,更粘稠的半合成或者矿物油在润滑和密封效果上可能比全合成更有效果些。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题主回答所说的,全合成通常建议1万公里保养一次,半合成通常建议7500公里保养一次,矿物油5000公里保养一次。同样的一万公里,更换全合成只能收取一次工时费,但却要更换两次矿物油,也就是可以多收取一次矿物油。

总的来说,对于部分比较懂车的车主,对于一些保养的建议有一定的辨识度,但对于不太懂的车主来说,很容易被人带偏。我们还是要多学习或者请教懂这方面的朋友或者师傅,这样被骗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到你,如果文中有错误之处还望指正,觉得有用不妨点个赞再走吧,如果有其他买车用车问题欢迎关注并私信我们,查看往期问答可获得更多用车小知识哦!


小梅的车友圈


20万以下的车子,人家汽修工不建议您添加全合成机油也是正常的,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惯性思维,因为汽修工往往会结合车子的价格,来判断您的承受能力,这种方式不一定精确,但比较符合绝大多数朋友的口味;就像十几万的车子,实际上都能烧95号汽油,但车企会考虑到广大车友的实际经济水平,都烧95号、恐怕会有很多朋友受不了,所以就推荐个应用面更广泛的92号汽油。。。

同理您所说的这个汽修工也是这个道理,因为您的车子不到20万,或者说不到15万,所以人家结合您的车价、经济实力,不推荐您使用昂贵的全合成机油并没有什么错,这还算是挺良心的汽修师傅了,如果换做鄙人,无论您开多钱的车,鄙人都会建议您用全合成,您觉得这样好么?现在是很无奈的一个时代,推荐您使用贵的机油、您不开心,推荐您使用更经济实惠的机构、您还是不舒服,觉得汽修工不建议您用全合成,您可以到4S店保养,保证推荐最贵的全合成,难道这样才是您想要的结果?

低端车型同样可以用全合成机油

从来就没有过低端车型,不能用全合成机油的说法,如果有也只是主机厂所提供的一个具备综合性优势的机油,什么叫做综合性优势?那就是在满足保护性、清洁性基础上的价格最低的机油;这种机油就是综合性最强的机油,保护性、清洁性不一定是最好,但够用,又能提供一个很实惠的价格、另绝大多数车友可以接受,这就是往往给低端车型建议使用矿物质与半合成机油的原因,价格实惠、具备更强的适应性!

主机厂当然没低端车不能用全合成的要求,甚至一辆微面用全合成一样没坏处,但车主恐怕会承受不起,所以矿物质、半合成机油只是给经济状况不理想的朋友提供个更理想的选择而已,因为推荐的意义在于因地制宜,什么样的购买力、推荐什么级别的商品才合理,比如说一个经济状况很差的人(只是比喻)顿顿吃馒头,难道它不能吃龙虾、松露?他同样可以吃这些顶级食材,但会有人想他推荐这些顶级食材么?当然是不会的,结合他的购买力,最多向他推荐包子,对比馒头也是一种升级。。。

全合成机油的性能永远是最好的

很多朋友认为,只要黏度别选错,矿物质、半合成机油与全合成机油的差异仅仅是使用周期与里程间的差异,但实际上性能上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如上图所示,同为40黏度的四款机油全合成机油的黏度指数高的离谱,这就是由于基础油更好的原因;所有的参数,都是全合成机油更强,当然了全合成机油性能的强大并不一定都被利用上,这就好比杀鸡焉用牛刀的道理,全合成机油的强大主要体现在极限条件下的更强保护能力。。。

比如说在日产代步、买菜的工况下,可能全合成机油的优势并不明显,但如果将场景改变成剧烈的工况,比如发动机在全负荷、高转速的状态下持续运转,那么这个时候全合成机油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全合成机油往往添加了更多的技术添加剂,这些金属粒子往往会在发动机内部形成保护层,而全合成机油的基础油也更具有高温下的稳定性,所以全合成机油具备抗热衰、高温条件下更好的保护能力!

机油永远是基础油与添加剂所组成,基础油与添加剂的好坏往往决定机油的好坏,买全合成机油在某种角度上看就是在买添加剂,添加剂就是秘方,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外面卖的那种散装基础油会比成品机油的性能更好,机油的配方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全合成机油的顷点要更低(相同标号的全合成机油更耐低温)、闪点更高(相同标号的全合成机油更耐高温),所以全合成机油的保护性永远是最好的,尤其在一些极端的条件下,比如高速、全负荷状态下的稳定性更强?

全合成机油的寿命更长

矿物质机油由于原料、工艺问题,本身所含有的杂质、硫化物就偏多,这些物质会加剧机油的氧化,要知道任何机油都极容易在高温的条件下与硫化物、氮氧化物发生反应,从而加速氧化过程,所以机油自身的纯净度与寿命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就是矿物质、半合成机油使用周期、里程更短的原因,比如壳牌的机油清洁能力、耐久度为什么都强?原因就是大面积使用GTL,这种新型合成机油自身的清洁性就很强,硫含量为零。。。

其次就是全合成机油的添加剂品质更好、添加量更大;要知道机油中都会添加抗氧化剂(防腐剂),所以全合成机油的耐久度一定比矿物质、半合成机油要长很多!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机油的氧化过程需要在高温的条件下,没有高温机油的氧化过程并不快,所以如果车辆长期停库、不开,那么这段时间并不应该计算在氧化周期内,所以那种机油开封、或即便车子不启动,到了时间也要更换的说法并没有实际依据,实际上机油在常温条件下、不接触高温并不容易氧化。。。

黏度的选择

谈黏度时,首先要摒弃掉的就是日系车只能用低黏度机油、而德系车只能用高黏度机油的惯性思维;实际上除了早期的德系发动机对黏度极为依赖,现如今的德系发动机已经可以承受30黏度、20黏度的机油了;而日系车同理,从来就没有日系车不能烧高黏度机油的说法,用什么样的黏度,通常要结合发动机的常用工况来决定,厂家推荐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对于日系车而言,厂家所推荐的标号最适合日常代步时、买菜时使用,因为这就是常用工况,但却并不适合极端的条件。。。

比如开日系车就喜欢天天高转速运转,那么这个时候20黏度的机油已经不再适用,而应该提高标号;任何主机厂都不会对同一款发动机只提供一款机油,而通常会提供不同黏度、不同品质的多款机油,来应对不同承受能力、不同驾驶风格的车友选择!不剧烈驾驶的就选择燃油经济性优、保护性差的20黏度,经常剧烈驾驶的就选择使用燃油经济性差、保护性优的40黏度,适当剧烈驾驶的就选择30黏度,这才是最合理的机油黏度辨别方式!

斯巴鲁BRZ所使用是偏高转速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厂家建议的机油就有三种黏度,分别就是20、30、40黏度,分别来满足不同驾驶需求的车友选择,如上图就是40黏度、具有高负荷条件下更好的保护性,如果只是日常代步,那么20黏度机油足矣,如果经常高负荷持续运转发动机就需要40黏度、甚至更高的黏度来提供足够的保护性,所以选择机油不要有什么、什么车系就只能用什么、什么黏度机油的惯性思维,一切与常用的实际工况为主!

机油的具体选择方式

如果是自然吸气发动机,那么只要把机油标号弄准确即可(黏度可高、但不能低,20黏度机油如果厂家不建议使用、那就不要用),对于自然吸气发动机而言,并不挑机油;一般只要黏度适合、保证真油,就不会出现问题;相比较之下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是很皮实的,即便用矿物质机油,只要把周期、里程搞准确,就可以了,不过如果是经常拉高转速,那么还是建议使用全合成。。。

涡轮增压发动机鄙人建议一律使用全合成,与自然吸气发动机相比较,涡轮增压发动机多了涡轮系统这一热源,所以对机油要求更高,尤其是不要使用杂质、灰分过高的机油,因为这些矿物、金属盐成分很容易在机油被正常烧掉后(自然消耗、非烧机油),残留下矿物、金属盐颗粒,这些颗粒硬度极大,很容易对发动机产生磨损,要知道涡轮增压器轴承的精密程度超高,被这些坚硬物质磨损等于废了;所以涡轮增压车选择机油时,别怕麻烦、仔细阅读车辆手册的要求,如果要求使用低灰分、就一定不要使用高灰分。。。

上述就是选择机油的方式、方法,实际上机油的选择是灵活的,并非外界说的那么死板,也并不存在20万以下车子不能用全合成机油的说法,重点在于是否舍得,不怕花钱微面用全合成同样可以,绝对可提供更好的保护,不过这样做有必要么?经济条件允许当然天天吃龙虾鲍鱼(全合成),条件不允许咱们吃包子、麻花(矿物质机油)也同样可以生存,所以不存在什么车、适合什么机油的说法,只看您愿不愿意花更多的钱去用更好的机油!

修理厂的汽修工不建议20万以下的车用全合成机油,只是想帮您省钱、给您提供一个更具综合性优势的选择,而并非您车子就真不适合全合成机油;如果换作鄙人,无论您啥车一定只会推荐全合成,而这样做就是您所想要的结果么?我们每个人都在承受着生活的压力,所以在我们想买更好的东西时,也需要结合自身的经济状况去考量,汽修师傅看到您车子在20万以内,认为全合成机油的高价格并不适合您的消费能力,所以才会不建议您去使用全合成机油,这是很良心的表现。。。


非专业车评


汽车发动机对机油的选择其实和车辆价格没有必然联系,
按照车辆价格选机油是非常错误的观念。机油作为发动机的血液有润滑,清洗,散热,密封,减震等多重作用,发动机保养对机油的选择需要根据厂家要求来执行,不能自己随意使用。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80%以上的维修人员并不太了解汽车全部的知识,大多数维修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是在技校经过学习或跟着师傅学徒学习的汽车维修,虽然他们可以进行零部件的拆卸维修,但汽车深层次理论知识他们并不了解,用错机油的情况比比皆是。就算是4S店里也就售后服务经理和维修车间技术主管知识比较全面,所以普通维修人员给出的建议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发动机在选择机油的时候需要根据发动机类型来选,涡轮增压发动机只能用合成机油,而自吸发动机矿物油合成油都能用,不存在便宜车只能用矿物油的说法。
说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例子,丰田卡罗拉1.2T车型价格在10万左右,但这款发动机就需要使用合成机油,而同品牌的陆巡车型价格60万以上,由于使用的自吸发动机用矿物油保养也可以,所以如果哪个维修人员告诉你的车太便宜了,没必要用合成机油,你就知道他的水平了。


售后服务技术总监


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从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和工作环境开始谈起,再者说,题主你是钱多还是怎么回事,如果随便一辆什么车去更换机油,修理工都让我们更换全合成的机油,那这个修理工就是没有道德,就是诈骗。

发动机的工作环境决定一切

汽车发动机使用哪种型号的机油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环境来决定的,为什么有的发动机使用全合成机油,第一,发动机工作在高压高温的环境,高温高压的环境需要机油在发动机全速运转的温度下,要有能力提供有效的润滑,第二,全合成的机油可以在高温的工作状态下比普通机油更抗燃,更抗剪切,说白了,就是因为发动机温度高,普通机油在这种状态下工作,发动机容易烂,容易抱缸。

再说说普通车,普通车就和普通人一样,在家吃点馒头喝点稀饭,吃饱就行了,难道非要和跑步的举重的运动员吃一样的饭吗?真让你每天和他们吃一样的饭,三个月就把你吃成四高了,运动员每天进食都被消耗了,普通人每天吃除了长肚子,添毛病,没一点用。这就和普通的机器用全合成机油一个道理,普通的自吸发动机没有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矿物油就行,半合成更行。

看到这里,懂了吗朋友们,你要去健身你就每天补充一些蛋白粉,你每天在家坐着你还吃蛋白粉,我靠,能把你吃到尿蛋白。


车光熠然


全合成机油无论是从抗氧化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流动性、抗磨性都要优于半合成或者矿物油。这样一来,延长保养周期,提升燃油经济性,减小发动机噪音等等优点!不管是昂贵的车还是廉价的车,坚持使用全合成,肯定是能延长发动机寿命。不存在低端车不能使用全合成机油的,在差的发动机,使用保护性更好的机油,那肯定比用差的要好上不少。

至于维修工不建议使用全合成油,我估计是因为使用普通的机油,可以缩短换油周期,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多收工时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