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載: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真的是九個腦袋嗎?

用戶7518564910296朱


不請自來,見諒。

作為上古三大奇書之一的《山海經》,主要記載了上古的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內容,也涉及了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信息。但其真實性一直備受爭議,就連司馬遷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在《山海經·海外北經》載: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其所歍所尼,即為源澤,不辛乃苦,百獸莫能處。禹湮洪水,殺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為池,群帝因是以為臺,在崑崙之北。

大意是說:相繇,又稱相柳,是共工的臣子。相傳,相柳九個腦袋,蛇的身子,食人無數且所到之處盡成澤國。相柳巨大的能同時在九座山頭吃東西,它能嘔吐出又苦又辣的惡臭沼澤,發出的臭味能毒殺附近的飛禽走獸。身上流出的血液,落地則五穀不生,土地被汙染後連莊稼都無法生長。

然而這世上真有九首蛇身的兇惡怪物嗎?眾所周知,《山海經》是述圖之作,也就是說先有圖,後有書,文字只是對一幅圖畫中內容的解釋。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流觀山海圖”、學者郭璞的“圖亦作牛形”和“在畏獸畫中”的記載和論述,說明最晚在東晉時代,“山海圖”還曾流傳於世。

回到相繇的問題上,“九首”的意思很可能不是真的長了9個頭,而是”看起來很多頭”的意思。

清代汪中《述學釋三九》中說“:凡一二 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三,以見其多;三之所不能盡者,則約 之以九,以見其極多。此言語之虛數也。實數可稽也,虛數不可執也。”《周易》也有云“九乃陽之極,物之廣,數之多”,表明古漢語中額‘九’數,很可能不是‘九’數”,而是“極其多”的意思。佛經每舉五百之數,泛言其多,也出於同理。

這種實數虛化的方式在《山海經》中很常見。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山海經》中有那麼多看起來荒誕不經的怪物。他們很可能只是《山海經》的作者錯誤讀圖,然後以訛傳訛,附會上去的結果。

真相很可能是這樣的:在大禹生活的年代,共工的領地內有許多大蛇肆虐,這些蛇佔據了許多山頭,還把這些地方的地面弄得坑坑窪窪的。禹後來殺了這些蛇,蛇血掉在地上,加劇了土地的鹽鹼化,不能種植五穀。

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是定論,大家可以繼續探討。


岐黃問答


實際上,在中國古代故事裡,存在兩個共工。一個是怒觸不周山的共工,是神話人物;一個是共工氏部落,現實存在。

《山海經》裡所提到的,那一位拿腦袋撞山的好漢,是根據現實改編而來的。

歷史上的共工氏部落,擅長水利。當時天下洪水,顓頊的部落無處存身,於是幹掉了共工部落,搶了他們的領土。歷史上的事情,就只是這樣而已。

“怒觸不周山”,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編的。這裡的共工,成了一個代表。

代表什麼?共工兩個字加上三點水的話,就變成了——洪江。<strong>

所以《淮南子·本經訓》裡才說,【禹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苟子·成相》裡也說,【禹有功,闢下鴻,闢除民害逐共工。】

也因此,很多人才搞不清,為什麼在顓頊時代撞死一個共工,大禹時代又出來新的共工。實際上,共工在後來已經衍變成了洪水的代名詞。

《山海經·大荒北經》裡說的,【共工臣名相由(相繇)……禹掩洪水,殺相由。】大禹幹掉的,也不是真實存在的人物,也是與共工一樣的——表記。洪水的表記。

這也就是考古學對神話中撞山好漢共工的真實面目考證後的結論。

共工代表洪水,相由(相繇)也一樣。只不過,相由代表的洪水要小得多。

九首,這是人類對洪水的擬人化印象。洪水來時,各處氾濫,根本不清楚哪個才是其主流,哪個是支流。這種擬形並不奇怪,不僅中國古代有,外國也有,幾乎全部用多頭怪物來作為洪水的擬形。很多人可能知道日本神話裡的“八岐大蛇”,就是著名的洪水擬形化後的怪物了。

所以,後來出現的共工,以及相由,實際上都是自然災害人格化後的形象。這也同時解釋了,為什麼大禹的父親鯀竊息壤治水失敗,大禹通過疏導的方式治水成功。洪水嘛,堵是堵不盡的。

至於蛇身,就更容易理解了。水流嘛,自然是長長的。

所以,所謂“大禹殺相由”實際上就是大禹治水的過程和結果。相由,就是水災人格化後的產物,九頭蛇神,是古先民用將水的特徵賦予了這個神話人物而已。


純鈞LHGR


共工應該是一個能力超群的族群領導人,他可能像蛇一樣靈活,尤其像蛇一樣可以水陸兩棲(所以,能領導手下人對付水患)。這個人比一般人聰明很多很多,腦袋好使。於是,崇拜他的人就不斷神化他。這個神化過程是漫長的,由於沒有文字,人們口口相授,添油加醋,於是就有了這個美麗的傳說了。


瀟湘子41563803


作為上古三大奇書之一的《山海經》,主要記載了上古的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內容,也涉及了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信息。但其真實性一直備受爭議,就連司馬遷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在《山海經·海外北經》載: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其所歍所尼,即為源澤,不辛乃苦,百獸莫能處。禹湮洪水,殺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為池,群帝因是以為臺,在崑崙之北。

大意是說:相繇,又稱相柳,是共工的臣子。相傳,相柳九個腦袋,蛇的身子,食人無數且所到之處盡成澤國。相柳巨大的能同時在九座山頭吃東西,它能嘔吐出又苦又辣的惡臭沼澤,發出的臭味能毒殺附近的飛禽走獸。身上流出的血液,落地則五穀不生,土地被汙染後連莊稼都無法生長。

然而這世上真有九首蛇身的兇惡怪物嗎?眾所周知,《山海經》是述圖之作,也就是說先有圖,後有書,文字只是對一幅圖畫中內容的解釋。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流觀山海圖”、學者郭璞的“圖亦作牛形”和“在畏獸畫中”的記載和論述,說明最晚在東晉時代,“山海圖”還曾流傳於世。

回到相繇的問題上,“九首”的意思很可能不是真的長了9個頭,而是”看起來很多頭”的意思。

清代汪中《述學釋三九》中說“:凡一二 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三,以見其多;三之所不能盡者,則約 之以九,以見其極多。此言語之虛數也。實數可稽也,虛數不可執也。”《周易》也有云“九乃陽之極,物之廣,數之多”,表明古漢語中額‘九’數,很可能不是‘九’數”,而是“極其多”的意思。佛經每舉五百之數,泛言其多,也出於同理。

這種實數虛化的方式在《山海經》中很常見。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山海經》中有那麼多看起來荒誕不經的怪物。他們很可能只是《山海經》的作者錯誤讀圖,然後以訛傳訛,附會上去的結果。

真相很可能是這樣的:在大禹生活的年代,共工的領地內有許多大蛇肆虐,這些蛇佔據了許多山頭,還把這些地方的地面弄得坑坑窪窪的。禹後來殺了這些蛇,蛇血掉在地上,加劇了土地的鹽鹼化,不能種植五穀。


玄冰95


相柳,又稱相繇,是水神共工最厲害的戰將,上古凶神。根據《山海經·大荒北經》的記載,相柳蛇身九頭,食人無數,所到之處,盡成澤國。它喜歡吃土,一次就能吃下九座小山;它噴出來的水比洪水還歷害,又苦又辣,吃了就會送命,因此,這種水澤連禽獸也不能生活。禹見相柳如此猖獗,就運用神力殺了相柳,為民除害。相柳身上流出的血,一沾土地就五穀不生,把大片地方汙染了。禹嘗試用泥土陘塞,但三陘三陷,禹只好把這片土地劈為池子,各方天神在池畔築起一座高臺,鎮壓妖魔。現在,相柳是遊戲中的一種魔獸。


鳳凰王兮


神話傳說伏羲時期有一個共公氏書的部落,共工氏在天上有一個對應的神,他就是水神共公。它人面蛇身,長著紅色的頭髮性情殘暴。他有兩個手下,一個是長著九個腦袋的相柳,人面蛇身,全身青色,性情暴虐貪婪,以殺戮為樂。一個是長相凶神惡煞一般的浮游物也是一個作惡多端的傢伙。

所以九頭蛇身的不是共公而是共公的手下!


未央末裔


三和九這兩個數字,常用來表示多,不一定是準確數字,可去讀清人汪中的《釋三九》。

共工丶相柳(繇),都是神話中人物,無法證實他究竟有幾顆頭,更無法理解它為什麼會長那麼多頭,而我們人類只長一顆,所以總怕掉腦袋。


用戶3253102189658


能寫山海經,算數也肯定差不了。應該沒數錯。


用戶360241878546183


世界幾個頭的物種時不時出現,我們應該接受。


李震宇77574876


古傳遙遠今人不怎見也難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