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認為“亡國之君”崇禎比其他亡國君罵名要少?

雨後冬季


顧炎武說過一段話,私以為很是客觀公正,即“一個帝國的衰亡,是各種勢力相互作用的綜合結果,以至於積重難返,非革故不足以鼎新。”亡國絕不是一個人的責任,也不是同一時期的一群人的責任。實際上亡國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恰好你就趕上了量變積累到最大值,那沒辦法,你只好做這個亡國之君了,拋開大環境不說,亡國之君也絕不是說絲毫沒有責任,只是這種責任往往被後世所誇大 。一般來說,亡國之君的優點會被儘可能忽視,而缺點則被無限擴大,用“天下之惡盡歸焉”來形容雖有誇大的成分,但也沒有什麼不妥,比如帝辛。後來的亡國之君雖然不至於惡行滿滿,但都有共同的愛好,即大興土木、荒淫好色、寵幸奸佞小人,後人極力渲染這種愛好,好讓亡國之君配得上這個亡國之君的稱號。

但在歷史上,有一個亡國之君似乎有些例外,後人很為這個亡國之君辯解,不忍心將亡國的責任壓在他的身上,更不願意去罵他,反而覺得他如果不是晚生了很多年,定然是一個好皇帝,他就是崇禎帝朱由檢。《明史》之中這樣評價崇禎帝:“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這除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同情心在作祟,大約還有就是崇禎帝是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皇帝,這多少讓後人對他產生了懷念之情,人們喜歡將他歸於無可奈何國滅亡之列,似乎崇禎帝真的不必為大明的亡國負責,似乎他真的原本應該是一個好皇帝而被時代所誤、被大臣所誤。如果真的這樣簡單的定性,歷史上有很多的亡國之君都有類似之處,倘若早生個多少年也是好皇帝。

其實,我們拋開個人情感不談,大明的滅亡有大勢所趨的原因,當然也有崇禎帝自己的原因。

朱由檢繼位的時候,面對的就是一個積弊已久、風雨飄搖的江山,大廈將傾,個人的努力是很微薄的,即便是一國之皇帝也是如此。實際上,明朝的滅亡早在萬曆一朝就埋下了伏筆,當時的文官集團就已經內耗嚴重,之後江河日下,大明江山岌岌可危,老祖宗在留下江山的同時,也把積弊一併留給了羸弱的崇禎,而到了崇禎時期是同樣的無力,社會矛盾繼續加劇,天災人禍不斷,內憂外患吃緊。

崇禎皇帝執政時期,西北地區連年旱災不斷,與此相配套的水利設施和賑災政策卻遲遲難以到位,旱災之後有蝗災,蝗災過後還有瘟疫,天災頻現,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政府的盤剝,農民起義自然不可避免。與此同時,當時明朝與後金的對峙則嚴重拖滯了明朝的發展。明朝長期於遼東用兵,戰事不斷,從而使得財政一度處於吃緊且虧空的狀態。國家經濟只要處於停滯狀態,那麼諸方面後果將不堪設想。放眼於當時,一方面,國家財政吃緊就會耽誤賑災救濟的進程,由此便會促進國內農民起義勢力的星火燎原;另一方面,部隊後勤難以供給,就很難保障明朝對後金的前線用兵,從而使得後金勢如破竹、步步緊逼。崇禎對著這樣的一個爛攤子日日絞盡腦汁苦思冥想尋找治國良方,但實際上崇禎並不是一個亂世之能君。

崇禎帝的童年並不快樂,他原本也不是皇位繼承人,但在時代裹挾中,他還是被推著登上了帝位,那一年他17歲,和很多初登帝位的皇帝一樣,崇禎也需要做一件事來立威,震懾朝廷,他登基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收拾了魏忠賢,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這件事最大的受益人卻不是崇禎,也不是百姓,而是那群東林黨人。魏忠賢一除,東林黨失去了掣肘,更加的無法無天,文官集團本就在明朝時期高度成熟,即便皇帝存在感低到嚇人,朝廷也能自如運轉,當然成熟的背後就是內耗,文官集團的內耗是驚人的,他們不思為國盡忠,反倒為自己的利益斤斤計較,即便是皇帝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崇禎皇帝當政時,曾因遼東戰事緊急,情不得已之下,便召集群臣籌集銀兩。雖然是崇禎帝親自動員,並且以身作則帶頭將國庫銀兩皆數一供而出。但接下來令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在場所有官員竟然捐出不到幾千兩碎銀,這群東林黨人“窮”的叮噹響,但果真窮嗎?當然不是,待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竟然從任意一個官員之家就搜出了幾千兩黃金白銀。

除掉魏忠賢不能不說是崇禎的一步壞棋,倒不是說魏忠賢不該殺,而是崇禎除掉了魏忠賢之後,並沒有解決黨爭的問題,反而讓一方獨大,不受控制。這就暴露了崇禎帝的一個缺點,即太過急躁,以至於急功近利,他太想扭轉大明的劣勢,但是太過急躁的壞處就是他很多事未經思考就做了,然後很快就錯了,錯了再做,再錯,一再循環,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中興,卻沒想過積弊之所以成為積弊,豈是一年半載能夠革除的?

崇禎帝另一個缺點就是猜忌心很重,為此他殺了很多的官員,兵部尚書就殺了十幾個,即便能力出眾的人才也難免被殺的命運,內閣他也換了數十個,彷彿用誰都可以,用誰卻都不放心,這樣的結果就是根本沒辦法做大事,所有人的時間都糾結在小事上,也讓官員膽戰心驚,同時也心寒到不會真的為大明賣力。

崇禎帝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推卸責任,他自認好皇帝,不允許自己犯錯,一旦有什麼錯,他就推卸責任,讓大臣來承擔。大臣確實有責任,但崇禎帝真的就沒有一點過錯?恐怕只有他自己認為自己是全然無辜的。兵部尚書陳新甲被殺一案中,崇禎帝並沒有在關鍵時期保住陳新甲,當初陳新甲主張和後金議和,崇禎也是願意的,他密令陳新甲主持議和之事,最終議和之事卻被洩露,陳新甲被殺,大明和後金也再無議和的可能,這加劇了大明的滅亡。這中間的曲折當然不能直接說崇禎帝甩鍋給陳新甲,但是崇禎帝確實將自己摘了出來,在文官集團的強大面前,崇禎帝只有被牽著鼻子走的份。

崇禎帝完全把控不了文官集團,就只能將亡國的責任推給文官集團,他曾下過六次罪己詔,但仍舊認為“諸臣誤我”、“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推卸責任、不思己過本身就是大忌。這種盲目的自信只會讓他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當然,崇禎帝也並非真的是個昏君,至少他勤政愛民,他的勤奮程度在古代歷史上應該是能排在前幾位的。白天看奏摺、見大臣,晚上還是看奏摺,甚至出現幾天不眠不休的時候,但這種勤奮實在是過了頭,事必躬親的只是因為不信任官員,不敢放手。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渺小的,沒有那樣大的能力做好,卻又事必躬親,這也許也是崇禎帝自己的矛盾之處,他想當一個好皇帝,想讓明朝強大起來,但是他沒有可以信任的人,他也不敢信任官員,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官,他只能也去信任太監,但信任太監幫不了他任何忙,只換來了臨死的時候王承恩的生死相隨 。

救國的理想折磨著這個少年,讓他變得急躁、易怒,他忘記了“事可緩緩矣”,他滿腔的熱血在冰冷的現實面前不堪一擊。但我仍舊心疼這個皇帝,他在臨死的時候血書: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尚宮女史


歷史上有許多亡國之君在稀裡糊塗的葬送自己的皇位之後,都留下了許許多多的罵名。朱由檢作為明朝的“亡國之君”,明朝大片的山河在他手中丟失,可朱由檢卻沒有承受什麼罵名,反而有很多人同情朱由檢,這是怎麼回事呢?<strong>

朱由檢因何丟了大明還被後人所原諒,甚至南明的大臣將其抬舉到千古聖主的地位,筆者認為乾隆對朱由檢的評價非常全面的概括了其中的緣由。乾隆帝認為,明之所以亡國,是因為萬曆、天啟皇帝不理朝政,以致法度廢弛。崇禎繼位時,“國事已不可為”,他雖然辛苦經營17年,仍不能“補救傾危”,最後以身殉國。

朱由檢受後人同情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一是因為朱由檢的勤政,二是因為明朝到了朱由檢手中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有些積重難返,最後朱由檢還在煤山殉國,這一舉動極大地贏得了後人的尊重。

對於朱由檢的勤政可以說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即位之初就雷厲風行的剷除了“閹黨”,結束了明朝中期以來皇帝不理政事,大權旁落的局面。由於過於勞累,朱由檢三十餘歲就有了白髮,最操勞的時候每天只睡一兩個時辰。《野史無文·烈皇帝遺事》記載朱由檢“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但朱由檢的這種勤政已經嚴重干涉了明朝內閣的正常運行,朱由檢事事都要親力親為,並不相信文武百官,17年間他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這樣的行為導致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內閣的作用被忽視,皇帝做出的決定即使出錯也沒有糾正的機會,偏偏朱由檢自身的能力又沒有達到朱元璋、朱棣的水平。

再來說明朝後期面臨的無法短時間解決的問題,以明朝中後期地方官員的腐敗為例,這種長期積壓的官吏問題,是不會輕易解決的。更何況朱由檢連朝中的大臣都沒有搞定,還荒廢了廠衛,使得明朝最後的一點監督機制形同虛設。朱由檢十分痛恨腐敗,但卻拿這些地方官吏無可奈何。

地方官員的腐敗可能在太平盛世不會引發什麼大問題,但一遇到災荒就會暴露出問題,巧的是崇禎年間天災不斷。水災、旱災、雪災、蝗 災在朱由檢在位的17年間都有出現,特別是旱災,旱災往往會與其他自然災害併發,持續時間長,會造成大量饑民流離失所,四處逃荒。地方官吏賑災不力,中飽私囊的現象十分嚴重,流民不斷產生,但朝廷卻沒有精力去應付。

常年災荒導致朝廷稅收降低,但明末北方的邊患較多,各地民變也需要鎮壓,導致軍費開支不斷增加,面對入不敷出的財政情況,朱由檢直接決定增加農業稅,導致了西北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最後用明末清初史學家張岱的一段話結尾:“古來亡國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窮兵黷武亡者,嗟我先帝,焦慮心求治,旰食宵衣,恭儉辛勤,萬幾無曠,即古之中興令主,無以過之”


鄧海春


崇禎並不是“亡國之君”,而是“末代君主”。明朝只是在他當做皇帝的時候亡國,而真正把國家搞滅了的責任算不到他的頭上。



“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這就是崇禎皇帝臨死前的遺言。算起來,比較大的王朝裡面的末代君主,除了被陸秀夫抱著跳海的南宋小皇帝,真正為了避免受辱而自裁的,只有他一個。而他的遺言,也充滿著悲涼。尤其是“勿傷百姓一人”這句話,令無數大明遺老淚目。

明朝的滅亡,從嘉靖開始就已經有所預兆,到了萬曆更加明顯,再由天啟和魏忠賢齊心合力一折騰,到了崇禎手裡基本就已經是奄奄一息了。



朱由檢並不是不想挽救這個行將就木的國家。在勤政方面,他足可以排名明朝皇帝的前四位。他為這個國家殫精竭慮,但最後明朝還是亡了。

當然,他必須為他的用人不明和剛愎自用負責,但是明朝的官員當時已經爛到了骨子裡。“諸臣誤朕”,並沒有說錯。

身為一個勤政的皇帝,一個從生活作風到工作態度都沒得挑的皇帝,這個國家的滅亡實在不能全怪他。而他臨死前還心繫百姓,不僅讓民眾為之動容,更連他的敵人——李自成和多爾袞都對其肅然起敬。



青言論史


怎麼罵,罵不出來!心塞…

本想力挽逛瀾,成為一代中興之主,卻不料事與願違,成了亡國之君!



崇禎帝大概是最矛盾的一個皇帝了。勵精圖治卻又無治國之謀,事必躬親又任人乏術,渴求治才又猜忌多疑,剷除閹黨卻擺不平東林(明熹宗臨終前曾對崇禎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崇禎甚至在亡國前確有悔意,事實證明祖宗祖制雖有弊端,但有其合理之處,廠衛和文官集團是大明皇帝的兩架馬車,互相依存又互相掣肘,一方失控另一方便不可控),加上天災起義不斷,北方皇太極虎視眈眈,種種亂象,一時無二……令無數明粉痛心疾首!

天災不斷

《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天行瘟疫,朝發夕死。至一夜之內,一家盡死無孑遺。百姓驚逃,城為之空”

急於求成,屢殺諸臣,與滿朝文武處境尷尬

用人乏術,無識人之明,屢冤殺大將(盧象升,孫傳庭,王恰,陳新甲…這個陳新甲死的實在太冤,因為議和外漏,崇禎覺得丟面子就…)



曾六下罪己詔,卻臨終大呼“諸臣誤朕”。節衣縮食,卻管不住貪官汙吏橫行。國難當頭,卻指望不了士大夫階層忠恤體國。內憂外患,豈能不亡!

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崇禎帝臨終遺言

李自成《登極詔》“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李自成也說崇禎帝並非昏暈,在剷除奸佞上也頗有貢獻,只是大臣們離心離德,忠於朝廷的甚少!



剛愎自用,數失良機

李自成兵臨城下,仍派人向崇禎帝議和,他並不想滅了大明王朝,條件是封他西北稱王,百萬銀兩,然後,他還可以北出關外,對抗滿清。然我們這位崇禎帝不知道再想什麼,此時不該在信任所謂的朝臣,應該放下顏面,請李自成入宮談判,事情或有轉機…

以史為鑑,我是蟄伏夢成傷,一個有溫度的文史愛好者,歡迎關注評論交流!


蟄伏夢成傷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崇禎作為大一統朝代的亡國之君,相比夏桀商紂、秦胡亥、漢桓靈、隋楊廣卻並沒有揹負多少罵名,這在歷史上還是比較少見的。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崇禎的罵名相比其餘人要少很多呢?我想從三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崇禎個人的原因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肯定還是因為崇禎自己,崇禎雖然談不上是什麼雄才大略的明君,甚至在性格方面還有很多缺陷,諸如剛愎自用,優柔寡斷。對大臣不夠信任,經常過河拆橋,導致最後都沒人肯為他背鍋。

但是,儘管有著這樣那樣的優點,但是作為一個皇帝,崇禎還是有他的優點的。比如他確實是宵衣旰食勵精求治,想要拯救大明這條已經千瘡百孔的爛船,在個人品德上,也並無多少指摘之處,他在宮中不近女色,厲行節儉。

上面說的這些在很多書中都有提到,這也是當時文人以及後世學者的一些共識。因此,面對大明亡國,我們可以說崇禎能力不行,但是不能說他不努力。面對一個日夜操勞還最終亡了國的皇帝,你又能罵他什麼呢?


清朝官方的宣傳

明清易代和其餘時期的朝代更換不太一樣,雖然大明的滅亡跟滿清脫不了關係,甚至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原因。

但是具體到崇禎個人,那又不一樣了。崇禎畢竟是被李自成攻下北京後自縊而死的,直接害死崇禎的是李自成而不是滿清。而且當時清軍入關打的就是消滅李自成給崇禎報仇的口號。

不止滿清自己這麼想,就連當時身處南方的弘光朝廷也是這麼想的,他們甚至打出聯虜平寇的旗號來給崇禎報仇。誰是虜,後金八旗。誰是寇,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是也。

正是清朝並不認為崇禎是自己害死的,所以後來在修前朝史書也就是《明史》的時候,也不用像周武王詆譭商紂王,李世民詆譭隋煬帝一樣,把崇禎說成十惡不赦胡作非為的昏君壞蛋,反而不吝溢美之詞。

明朝遺民的需要

看過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不管是《書劍恩仇錄》裡的紅花會,還是《鹿鼎記》裡的天地會,打的都是反清復明的旗號。

這倒不見得是在明朝的統治下多麼舒服,而是清初的高壓政治,異族統治讓廣大漢人很是不爽。不爽就想推翻你,推翻你就得找個號召,大明好歹也是延續了近三百年的大一統王朝,人心還是有的。

崇禎作為有骨氣的亡國之君,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受到明朝遺民的追思,自然要打著他的旗號反清復明,當然崇禎早就在煤山自縊了,但是崇禎的兒子或許還流落人間啊,這也是他們都打朱三太子的旗號造反的原因。

你要打朱三太子的旗號造反,總不能說他爹崇禎皇帝是個壞蛋吧,當然也得誇誇崇禎是如何的節烈,如何的勵精圖治。


所以綜合一下,我認為崇禎罵名比較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作為皇帝,崇禎算不上雄才大略,但是稱得上宵衣旰食盡心盡力。可以罵他不夠聰明,不能罵他昏庸無道。

2)作為接替明朝政權的清朝政府,他是給崇禎報仇的,而不是害死崇禎的,所以他沒必要詆譭崇禎,甚至還要誇一誇。

3)作為漢族遺民,面對異族統治,難免會覺得天下還是姓朱的時候好。而且要打著他兒子的旗號造反,總不能罵他老子是混蛋。

4)唯一有足夠理由詆譭崇禎罵崇禎的李自成政權,一是沒什麼筆桿子宣傳,二是存在時間太長,也沒這個機會。



鳳妖


崇禎可以說是最悲催的一個皇帝了,前任把一個爛攤子丟給他,甩手駕崩了。

要說整部明朝歷史所有皇帝能比崇禎勵精圖治的沒有幾個,絕對不超過3個。所謂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要傾。崇禎是有這樣一個志氣的皇皇帝,可惜卻沒有這樣的能力,也沒這個時間。

他是亡國之君沒錯,但是歷史之上大多數亡國之君江山其實都是亡在了他們自己的手上,而崇禎不是,可以說大明半壁江山是毀在了奸臣和上幾任皇帝身上的。

如果崇禎早十年登基,也許大明還能在國祚延長百年,他好好的做一箇中興之主。可惜到了他繼位的時候天下各路藩王造反,義軍凸起,外有滿洲虎視眈眈,隨時準備一口吞下整個大明。

他是屬於無力迴天的帝王。

他在位的時間不算很長,卻是所有皇帝裡面最節儉的,為了節約軍費,甚至節省自己的用度。像這樣的皇帝極少見,和後世窮奢極欲的乾隆帝更是天壤之別。

最後他自己吊死在了煤山,一死殉國。亡國之君卻是最有氣度的一位。不像其他亡國之君,有的巴不得帶著一群人投降,運氣好還能混個王侯來噹噹。

所以大明亡在崇禎身上,不是他的錯,而是時代的大勢,無力迴天的遺憾。一顆大樹根全部腐爛了,就算是再厲害的園丁也救不回來


一夜書


確實,在亡國之君中,崇禎的名聲是不錯的。而談這個現象我想從網上比較流行的一句話開始:明朝歷史是清朝編的,清朝總是在抹黑明朝。

說這話的朋友他的知識結構絕對是:網絡段子+民間故事。

明清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捋清當時的事件順序:李自成滅了大明,建立大順,八旗軍入關,打的是大順,而且當時八旗軍的口號是為大明報仇。正是這樣的政治口號,八旗軍獲得了中原文人士大夫,地主大族以及軍隊,人民的大力支持。

大家一定要明白,八旗軍入關總共十二萬人,能打到緬甸、臺灣,統治這麼大的一片國土,不要說中原人反抗,即便是中原人袖手旁觀,清朝都是不可能入主中原,當漢家人的皇帝的,是漢人齊心合力把滿洲人抬到皇帝的寶座上的。

大清與大明在關外打了那麼多年,為什麼?是因為大清在爭取與大明平起平坐的資格。大清當初是絕對沒有野心取代大明的。崇禎與李自成的戰爭,大明與大清的戰爭,是有著本質區別的。李自成是要滅掉大明,而皇太極只是希望:你別小看我。

八旗軍進關,就是鄰居家著火,進來賊,他們過去幫忙。只不過把賊打跑了,鄰居太熱情,直接把他們留了下來。所以,明亡之際,大清把自己劃到大明盟友的裡面,當然,大明當時已無法拒絕。

所以,滿洲人登上皇位,是要大力捧明朝的,因為他捧明朝,才能體現自己的正義。後來,順治皇帝還哭拜了崇禎:大哥呀,你死的好慘啊。他倆這輩兒咋論的,我也沒考證。現在,崇禎的好名聲哪來的?清朝人捧出來的。

清初,崇禎的名聲被大清捧的很高,但到了乾隆期間,滿洲人發現了問題:崇禎畢竟是前朝的亡國之君,把他捧的過於完美,總會顯得大清不那麼光彩。但畢竟捧了已經100年,直接再抹黑也說不過去。辦法總是比困難多,這個問題也容易解決:換一個捧。

捧誰:袁崇煥。記住,袁崇煥的偉大形象也是清朝人捧出來的。其實,在明朝,袁崇煥是有蓋棺定論的,在清初,名聲也是很一般的。但到了乾隆年間,他就變成了大英雄,完美無缺,死的冤,死的慘。誰殺的:崇禎!

至此,崇禎的形象基本上就定下來了:很勤政,很努力,很簡樸,很認真。但是,心胸狹隘,偏激,刻薄寡恩。殺了袁崇煥,自毀長城。也就是不那麼完美了。

不獨崇禎與袁崇煥,其實很多的漢家民族英雄:史可法、陸秀夫、文天祥... ...一直到關羽、岳飛、孔子都是在清朝被捧出來的。

當然,清朝捧這些人的目的是很清楚的,獲得廣大漢家文人,世家大族的認同,維護自己的統治。

看明白沒?大清才是最大的明粉。


銳度何老師


崇禎就是一個亡國之君,完全沒有任何能力領導群臣,明知寵臣個個家財萬貫,卻不能使其捐款救國,可見其領導能力或威嚴很低下。打另外內閣大臣走馬換燈,不停地更換,東林黨,閹黨餘孽,楚浙黨不停爭吵卻無法統一意見,可見其決策力是很低下的。在黨爭之中,殺掉袁崇煥,罷免孫承宗,抑制盧象升,使抗擊農民軍與清軍一線的領導層人員不停地變更,不能對敵軍實施持久的抗戰方法。另外崇禎不斷更換內閣也證明了他內心的多疑和對權力的迷戀,怕權力旁落,無法實行皇權統治,可惜他個人決策力,個人能力卻又不能使他履行皇權統治,明亡前崇禎為魏忠賢大葬,想必時羨慕魏千歲可以領導群臣快速決定國策,而自己卻天天面臨不睡覺,早上朝,卻只見群臣為雞毛蒜皮的事在朝庭上爭吵不而,又拿不到實際方法而發愁,大葬魏千歲時內心應該時充滿了悔疚與羨慕了。崇禎十七年,年年天災打仗,卻有兩三個機會反敗為勝,是孫承宗,袁崇煥,曹文詔,洪承疇,左良玉,盧象升,孫傳庭他們的功勞,但又被崇禎的多疑,決策力低下,皇權統治力不足,威嚴低而浪費掉,導致了整個大明崩潰。可以說崇禎少罵名與他手下名將輩出有關,卻亡國卻完全由他而起


刺迷8732660


我們看一下歷史,明朝末年(1644年),農民起義軍領袖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崇禎帝上吊殉國,享國276年的明朝滅亡。亡國之君崇禎帝,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皇帝。

後世之所以,對亡國之君崇禎帝的同情多於罵名,我認為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原因:



1、漢民族感情

清朝取代明朝,是關外少數民族滿族取代華夏漢族。關外滿族女真人,當時被漢族視為蠻夷、野蠻種族,不識華夏文明。明朝雖亡,但明朝仍是漢人江山,出於漢民族感情,被滿族壓迫的漢族人,對前朝更多的是心痛和追憶,對明崇禎帝更多的是惋惜和同情。

“舉杯忽見明天子,且把壺(胡)兒拋一邊”,“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等民間流傳的詩句,也是漢民族感情一種體現。


2、皇帝很勤奮

明朝崇禎帝,雖說是亡國之君,但並不是昏君。相反,崇禎帝是一位非常努力勤政的皇帝,每天忙於處理政務,從來沒有懶政怠政。但怎奈積弊日久的大明王朝傳到崇禎帝手上時,已是積重難返、矛盾重重、千瘡百孔,崇禎帝只能是到處忙於滅火。



雖然崇禎帝想成為英明之君,怎奈能力侷限、決策亦有失當,但是崇禎帝很努力也很勤奮,對待江山的態度是很好的,所以後世對他同情多於罵名。


3、天災人禍

明朝滅亡,雖說是綜合因素所致,但天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明朝末年,發生了規模性天災,導致社會動盪、饑民四起,農民沒飯吃就容易發生造反。



加上明朝朝堂之上東林黨人為禍、黨爭日盛,連崇禎帝也輕易動不了抱團文官集團;而朝堂之外地方貪官橫行、橫徵暴斂,這天災+人禍一發酵,農民起義就爆發了。明亡多亡於黨爭及醜惡的東林黨人控政下的上下腐敗,以及關外滿族人的趁火打劫。明亡,非崇禎帝一人之過!


4、滿人趁火打劫

明朝國內農民起義軍,揭竿而起,大順李自成、大西張獻忠等攻城略地;明朝山海關外滿族女真人,虎視眈眈,皇太極、多爾袞蓄謀已久。



明朝在內憂外患之下,李自成破北京不久戰敗,吳三桂臨陣倒戈,開關引滿族入關,滿人坐收漁利、趁火打劫,而闖王李自成滅亡明朝的勝利果實,最終卻落到了滿人手中。雖然滿人得了江山,但漢人對其“趁火打劫、乘人之危”的竊國行為,多有不恥。

明亡漢人中央政權垮臺,李自成敗北,吳三桂叛國,正值中原無主之際,滿人藉機乘虛而入,於是,這才有了後來的少數民族滿人統治漢人長達268年的大清王朝。不然,僅憑滿人之力,豈能入主中原?

文 | 峰子哥 關注“峰子奇觀”一起聊史!

峰子奇觀


答 | 亞歐研究寮·獬執事

這實在都是比出來的——看看別人家皇帝,哦不,亡國之君,就差不多明白了。作為亡國之君,崇禎帝比歷史上任何一個亡國君主都多了一份勤政之德。在民間傳說中,崇禎在李自成即將攻入北京時曾對閣臣嘆道:“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這個傳說雖然是杜撰的,但換成表達了人們對崇禎的憐惜之情。

我們盤點一下歷史上那些亡國之君,就知道人什麼人們同情崇禎了。從三代開始,夏桀的“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商紂的“酒池肉林”,西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都是出名了的暴君。東周赧王雖有所為,其事蹟畢竟年代久遠,語焉不詳了。

秦亡於二世(就不問三世子嬰了),是殘害手足、陷害忠良的無能之輩;西漢孺子劉嬰是一個五穀不分六畜不識的傻子,東漢獻帝與其說是皇帝不如說是傀儡。西晉愍帝被漢趙所虜,東晉恭帝為權臣篡位,均無所書之處。

南朝的宋順帝劉準、齊和帝蕭寶融、梁敬帝蕭方智清一色都是被權臣脅迫禪位,而到了陳朝又出了一個陳後主,是出了名的荒淫無道——倒是善詩詞音律,“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一句中的後庭花就是陳後主寫的。

之後是隋煬帝楊廣,一直是後人眼中“磬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暴君;唐哀帝李柷也是傀儡皇帝,後被鴆殺。北宋有欽徽二宗,南宋少帝趙昺直接被陸秀夫揹著投海自盡。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後期沉湎享樂民變四起,之後清朝的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不說了,連故宮的文物都能賣到國外去換錢花……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你一圈看下來,哪個亡國之君能與崇禎比?不服來戰啊。《明史·流賊傳》中有一語:“莊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於上十有七年。”莊烈帝是清朝給崇禎加的諡號簡寫,這一句評價也算是中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