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能代替核酸檢測作為新冠病毒確診的標準嗎?

CT能代替核酸檢測作為新冠病毒確診的標準嗎?

近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教授疾呼:“別再迷信核酸檢測了,強烈推薦CT影像作為目前2019nCoV肺炎(診斷)的主要依據”,並迅速在網上熱傳。

那麼CT真的能代替核酸檢測作為新冠病毒確診的標準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各路專家怎麼說。

臨床專家如是說-翟介明教授

瑞金醫院黨委書記、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主任委員瞿介明教授指出:

1. 核酸檢測對於一個傳染病的病原學檢測來說是金標準,不能用CT替代。尤其對於新發傳染病,必須要做核酸檢測,以期準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2. 疾病的診斷是由臨床醫生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做出的綜合判斷。對於肺炎,影像學檢查尤其是胸部CT掃描是非常重要的輔助檢查,它不僅是診斷肺炎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且特徵性影像學表現能夠對肺炎的致病原作出提示。

3. 胸部CT徵像及其組合有助於臨床醫師判斷肺炎致病原的大方向,如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如果CT上有相對特異性的徵像,有經驗的臨床醫師結合患者流行病學史、免疫狀態和臨床表現不難一眼“猜出”致病原。但是影像學診斷領域有句老話叫做“同病異影,異病同影”,就以病毒性肺炎而論,其致病原可以是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狀病毒等等,而混合感染更增加了僅從CT推論致病原的難度,對於基層或者非專科醫師準確度更低。

對於傳染性很強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如果將CT表現作為確診標準,就會存在將流感等其他病毒性肺炎誤判為新冠狀病毒肺炎的風險;而如果將這些患者當作確診病例與真正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收入同一個病房治療,則可能存在被傳染風險。

目前,在湖北以外地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發病率低於流感等其他冬春季常見病原體所致肺炎,病原學檢測仍應是確診唯一的標準

4. 在武漢湖北等新冠病毒感染人數較多的重點區域,就診患者量大,對於核酸檢測不夠及時,或者有時候核酸檢測一次為陰性結果,但臨床症狀和影像學檢查高度接近新冠肺炎的患者,這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決不能輕易放過。

臨床醫生應該綜合判斷,比如臨床症狀有發熱、乾咳、乏力,血常規顯示白細胞低、淋巴細胞低,以及影像學顯示中外側帶的多肺葉浸潤表現等,應該充分懷疑新冠病毒肺炎,在五版國家診療方案中已列為臨床診斷病例,應單間隔離治療,並進行病原學檢測。

5. 對於核酸檢測,要不斷提高檢測有效率,要更強調採樣方法的正確(比如咽拭子的取樣)、快速送達和運輸等規範操作,因為病毒的RNA容易降解,如果採樣、送樣過程不規範,可能會導致明明陽性的,但檢測結果呈陰性,即為假陰性。

6. 只要核酸檢測陽性,提示能夠排出活病毒,在傳染病防控實踐中認為具備傳染性。

檢驗專家眾說紛紜

1. 對於核酸檢測試劑質量進一步提高,標本取材要合格正確是關鍵。儘管胸部CT徵象改變有很大價值,但檢測到呼吸道病毒核酸仍然是確診的金標準。

2. 現在核酸檢測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標本採集,新冠診斷有其特殊性,主要是早期無症狀或輕症時,來自上呼吸道採樣的咽拭子容易漏檢,下呼吸道樣本取樣又不方便,導致近期頻頻出現連續幾次才檢出陽性的情況。所以規範樣本採集、提高試劑檢測靈敏度,都是需要完善的地方,畢竟核酸檢測依然是金標準。

3. 目的不一樣,側重點不一樣,CT是早篩查疑似病人而不是早確診,感染性疾病確診應該是病原學說話。

4. 胸部CT影像只是胸部X光(CT或胸片)的表現,這種陰影在各種肺病都可以出現,比如,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肺部腫瘤、肺結核擴散期和矽肺都會出現,所以,只依據胸部CT影像作為診斷依據是有侷限性的。

核酸PCR檢測是肺炎病原學檢測方法之一,但是,檢驗有個檢測程序性能驗證的問題,比如,核酸檢測的正確度、精密度、檢測範圍、最重要的是最低檢出限是多少?這些指標驗證過嗎?因此,在被檢測標本中病毒含量不足最低檢出限,PCR檢測會是陰性,或者,患者體內有病毒,由於取標本不合理而沒取到陽性標本,當然檢測也會是陰性結果,而此時患者做胸部CT可見陽性影像,這是必然存在的原因。

因此,不能因為檢驗和影像結果不一致就就排除核酸檢測

病原學專家有話說-陳唯軍教授

中國科學院大學陳唯軍教授主要從事微生物基因組學、感染性疾病病原學及新發突發病原體檢測新技術研究,對此也發表了看法。

1. 對於新發傳染病,核酸檢測是病原學檢測的主要方法。

2. CT等影像檢查與病原核酸檢測相互協同、補充,但都具有一定的侷限性。

3. 早期核酸檢測產品存在一些良莠不齊的現象,但國家藥監局緊急審批了一些符合標準的產品並已將其應用於一線,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證核酸檢測的有效性。

4. 湖北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較多的重點區域,核酸檢測陰性而臨床症狀和影像學檢查高度接近新冠肺炎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觀察和複測,不輕易放過;在湖北以外地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發病率低於流感等其他冬春季常見病原體所致肺炎,病原學檢測仍應是確診唯一的標準。

檢驗可以無限逼近真相,但並不相交。

CT能代替核酸检测作为新冠病毒确诊的标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