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我们一起战“疫”

这些日子,很多人和教育小新一样,每天一睁眼,就开始关注疫情。最近,教育小新收到很多温暖人心的故事,通过一篇篇报道,教育小新看到了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教育小新想和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

他们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人,

但是在疫情面前,他们拿出了自己的担当。

疫情防控,每个人都能有力量!

万众一心抗击疫情

中国一定赢!

湖北23岁北大在读学子,“火线”增援家乡“抗疫”

主动请缨,她走入没有硝烟的战场;承担使命,她心系家乡人民的安危,她就是2017级北大药学院化学生物学专业直博生黄雨佳,疫情阻击战中她和父母一起“逆行”。

谢谢你!我们一起战“疫”

寒假回家,疫情蔓延,黄雨佳对此心急如焚。她的家乡位于湖北省松滋市,也是经受疫情考验的重要地区,而她的父亲正是人民医院感染科的医生,日夜奋战在第一线。

从爸爸的口中,黄雨佳了解到医院医生护士人手紧缺的情况,于是她向爸爸提出主动“请战”的愿望。

2020年大年初一。,她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逆行者。黄雨佳征得父母同意后,便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走进了人民医院感染科,和父亲黄胜并肩站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队伍中。

谢谢你!我们一起战“疫”

黄雨佳的聊天记录

身着防护服、戴好口罩的黄雨佳,每天都紧张有序地归档整理住院部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及时向医院及市里上报相关信息,尽心尽力地协助其他医护人员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走进一线,就意味着再出病房后需要被隔离。每一天的工作结束后,黄雨佳就和爸爸一起,住在医院为医护人员设置的隔离区休息,以免影响到其他家人。

初二早上,妈妈带着热腾腾的早餐,送给在医院奋战的丈夫和女儿。穿戴着厚厚的防护服,相聚短暂,但他们坚信,“战胜当前困难,共同迈过这道坎”。

谢谢你!我们一起战“疫”

黄雨佳工作中

“虽然有苦有累,但是能和爸妈站在一起,父母在的地方即是家,这里就是温馨港湾。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再加上北大医学的知识储备,还有那么多逆行者是榜样,所以我并不怎么害怕。”(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

长沙理工大学访学教师海外积极联系口罩货源

万余只N95口罩已运往国内

危润初是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学院的教师,2019年11月,他赴南非的西开普大学开始为期一年的访学。虽然远离故土,危润初却一直心系国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除夕开始,危润初就踏上了寻求口罩货源之路,频繁出入开普敦各大药店,询问固定联系的口罩批发商。

他搭乘在当地价格昂贵的Uber一家一家跑药店。“开普敦当地不流行电子支付,为了随时准备垫付定金,我的背包里每天都背着十几万的南非兰特。”危润初说。开普敦的治安情况并不好,危润初在忙碌奔波和对祖国的担忧中忘记了害怕。几天下来,他跑了40多家药店,手机里存下了8家口罩批发商、两家口罩生产厂商的联系方式。

大年初五(1月29日),危润初联系上了一位在南非经商十年的中国籍朋友石先生,和他一起终于找到了能供应较多N95型口罩的批发商。他马上联系了国内的朋友,沟通情况后立即垫付现金,采购了一万多只口罩,火速运往国内。同时,他还向几家厂商预订了13万余只口罩。

然而,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息一出,南非国内的舆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销售商纷纷“变卦”,表示不能按约定出售口罩,并把定金退给了危润初。这13万余只口罩落空了!危润初强忍泪水,又跑去药店买了不少零售的普通外科口罩,连同5000元现金一起捐给了南非的华人华侨组织,运往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抗击疫情不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事,需要我们每一个国人的行动。身为一名党员,这时候必须积极主动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时候党员不上,谁上!”危润初说。(刘飘逸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李伦娥)

大学教师夫妇跨国购买2万口罩

众人接力捐赠一线医护人员

敖永才、杨娟分别是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文理学院的青年教师。1月19日,两人趁着寒假赴印尼巴厘岛旅游。虽然身在国外,但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却让这对青年夫妇揪心,也无心旅游了。

“看到国内严重缺乏口罩,尤其是地市级城市受到较少关注,物资相对会更缺乏。我就和爱人商量,能否在这里买些口罩带回国去,捐赠给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敖永才的提议,立马就得到了爱人杨娟的同意和支持。

于是,两人暂停了自己的旅程,开始了口罩的“购买之旅”。

谢谢你!我们一起战“疫”

敖永才在购买口罩

经过一天的奔波,一个口罩也没有买到。就在两人快要绝望时候,有一家药店回电了,称可提供2万只普通一次性外科医疗口罩和1020只N95口罩。顾不上一天的劳累,敖永才想也没想,就带着杨娟坐着摩托去了药店,付了2.3万元人民币的费用,买下了这2万多只口罩。

谢谢你!我们一起战“疫”

购买的口罩

让两人没有想到的是,比购买口罩更困难的是,如何把口罩第一时间运送到国内。

为了快速清关,让口罩能第一时间送到国内,杨娟第一时间联系了一家医院,医院同意可以帮助清关。

就在敖永才和杨娟以为手续办理得差不多的时候,一笔不菲的快递费却成了难题。按照印尼巴厘岛快递费用测算的话,这批口罩要在最快4天到达成都,至少要5万人民币。不得已,杨娟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求助,希望能找到愿意承担运费的团队或个人。

在家人朋友及社会组织的鼎力帮助下,一场爱心接力开始了。四川省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的牵线帮助下,两人联系了自贡市红十字会;由自贡市红十字会提供口罩捐赠相关文书,帮助口罩顺利通过海关;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动认捐,承担费用;成都旅游联盟的旅行团领队和队员的热心帮助,通过随身携带运输的方式,免费帮忙把这批口罩从巴厘岛托运回广州,并免费通过顺丰快递,将口罩发送回自贡。

谢谢你!我们一起战“疫”

让敖永才感动的是,旅游团团员们都腾出个人物品,甚至有些团员还主动舍弃个人物品,把更多的物品运送额度留给这批口罩,最终这批口罩在一天之内就全部从巴厘岛运回国内。

谢谢你!我们一起战“疫”

右边粉色衣服为杨娟

截至2月1日下午,这批12箱凝聚众人爱心的口罩已全部到达自贡,经鉴定后,明天将由自贡红十字会分发到自贡市第一和第四医院,送到医护人员手中。(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鲁磊通讯员曹正)

长沙教师发起跨国接力,

游客清空行李箱,“人肉”运回万余只口罩!

出国前,长沙雅礼洋湖实验中学张锡老师一家三口,谁也没想到身在异国,会开启一场牵动各国华人的爱心接力。

谢谢你!我们一起战“疫”

张老师及家人

1月22日,张锡老师和家人前往希腊,开启了为期12天的自由行。得知国内口罩等医疗物质极为紧缺后,张老师一家在雅典每天逛得最多的就是药妆店。

几经周转,张老师联系上了远在西班牙的华人朋友包昌宇,并通过他在马德里采购到了200只N95口罩,2000只FFP2口罩以及1万只医用外科口罩。

可是如何将这批“庞大”的物资运回国内呢?情急之下,张老师又联系上了此前旅游认识的上海华程旅行社领队张晓寒,她刚好带团在巴塞罗那,即将启程回国,可以帮忙将这批物资转运回来。

谢谢你!我们一起战“疫”

不过,马德里距离巴塞罗那还有600多公里,怎么办?张老师一家焦急万分。此时,一位当地的华人司机伸出了援助之手,他连夜开车6个多小时,火速将物资顺利送达巴塞罗那机场。

随后,张晓寒及全团的游客作出了让人暖心的决定,他们自发缩减各自的行李,为救援物资腾出空间,通过全团人员分散携带的方式,将这批物资运送回国。目前,这批物资已在运往长沙途中。张老师及家人准备将这批物资免费捐赠给省内医疗机构。

张老师说,最让她感动的是,此次爱心接力中,每一位华夏儿女所表现出来的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凝聚力。那些素不相识的“驴友”,其实每个人都想给家人和亲友带口罩,可是面对这批物资,他们没有一个人提出要私用,而是主动缩减自己的行囊,只为物资尽快回国,为在一线战斗的医护人员送去最急需的保障。(湖南电台《全省新闻联播》记者刘畅向绪安)

中学教师义务接送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上下班

凌晨六点半,起床穿衣洗漱、戴好各种防护工具、去停车场进行汽车消杀工作、于七点二十前到达当代国际花园,接上夏方妹医生直奔省中医院送其上班。之后,再送其他去汉口社区工作的医护人员上班,完成任务后回家,停车对车进行喷消毒液开车窗通风消毒。下午五点半,开车到省中医医接送夏方妹和其他医生下班回家。

这是武汉市鲁巷中学徐浩老师近断时间每天必须重复的规定动作和运动轨迹。

自1月23日武汉市紧急宣布“封城”后,看到疫情不断升级,徐浩老师从渐渐地产生出应该为生养自己的家乡,做些对战胜疫情有帮助的事情!正好自己的朋友在“封城”后自发紧急成立了“善缘义助公益志愿者先锋队”微信群,徐浩老师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该志愿者队伍。

在301人的志愿者群里,看到手机屏上发出的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的司机志愿者招募信息,徐浩老师赶紧联系上了湖北省中医院的夏方妹医生,开始了接送其和其他医护人员上班的任务。因为冠状病毒传染性很强,担心回家传染到年迈的爸妈身上,徐浩老师每次进家门前都把外套喷洒消毒液,晾在屋外。进门后也及时消毒洗手,生活上与家人也隔离开来,碗筷、餐饮、洗漱都隔开,不集中,自己也独立关在书房和自己的卧室内活动,每天早晚对体温进行测量记录,做到防患于未然。

徐浩老师说:“武汉抗击冠状病毒的肆虐,这是场战争,人人概莫能外!”目前武汉市内有四千多辆志愿者的私车正奋战在转运医疗物资,接送医护工作者上下班的路上,这无数的点带动形成了战胜的疫情的越来越大的有利面,英雄的武汉必将凝聚全体精神战胜这次疫情!(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程墨通讯员董辍文)

她用压岁钱购买1300多只口罩发给群众

近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拉茸追玛和她的父亲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故事受到当地群众点赞。

从大年初三开始,拉茸追玛和她的父亲每天穿梭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噶丹松赞林景区门口,香格里拉第二、第三农贸市场内,给行人、商户、执勤的特警和环卫工人免费分发口罩,做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拉茸追玛家住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噶丹松赞林景区内。每年的寒暑假,景区游客比较密集。今年寒假期间,拉茸追玛通过新闻了解肺炎疫情后,她们家一直在关注,并开始准备口罩。但是,她们发现,周围很多人依然外出游玩,有的甚至还不知道疫情是什么。“这个时候,我和我的父亲意识到必须要尽快告知大家重视疫情。”拉茸追玛说,“我的爸爸是一名村干部,我是学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方向的,看到每天的疫情,我就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做一些关于疫情防控的宣传,让大家都重视起来。”

“香格里拉当地群众有的听不懂汉语,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引起重视,了解疫情的真实情况,共同防疫。”拉茸追玛说,“在发放口罩的过程中,很多群众是接受的,并对我们的行为表示感谢,但是也有少部分人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我们发放的口罩。有些群众不关注新闻,不了情疫情,我和爸爸只能尽力用当地的藏语耐心地向他们解释。”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给家乡的人们普及防疫知识,呼吁大家戴口罩,共同做好防疫工作。”拉茸追玛在微信朋友圈写道。截至目前,拉茸追玛一共免费发放了1300多只口罩,包括在市场遇到的一位记者向她捐赠的200元钱,她也用来买了口罩。

“外出发口罩时,一开始我也很担心自己和爸爸的安全。”拉茸追玛说,“爸爸鼓励我,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不能怕。我们只要多宣传一个人,就有可能多宣传到一个家庭,大家就会积极做好防控,这样就会给国家减少负担。”(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刘艳记者李配亮)

德国伯乐中学为武汉加油

在德国伯乐中学,学生用歌声为武汉加油。据介绍,伯乐中学中文合唱团部分学生在去年九月去过武汉参加秋令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牵动着伯乐中学师生的心,汉语课的学生们纷纷给上海和昆明的伙伴学校写信慰问,伯乐中学中文合唱团用歌声表达对武汉的爱和支持。(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张东)

我把爸爸借给你,你们一定要好起来啊!

“我把爸爸借给你,你们一定要好起来啊!”安徽省天长市12岁的小姑娘汤瑷对远在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们说。

日前一封写给正在战“疫”一线的父亲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汤松兵的信,看哭了许多网民。

谢谢你!我们一起战“疫”

信中写到:“亲爱的爸爸:您还好吗?您累不累?今天是您在战疫一线工作的第五天,我和妈妈、弟弟都很想您,家里这几天也少了很多笑声,我多么想让您再陪我玩游戏、教我做题,可是以前天天能做到的事情,现在却变得遥不可及。想到您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工作,在科室忙碌的身影,我的泪水就哗啦哗啦像断了线的珠子流了下来。”

“从新闻上我知道疫情很严重,那些连续工作的医生叔叔,连工作服都没换下就累得躺在角落里睡着了,那些漂亮的护士姐姐脸上留下了口罩的勒痕,有的都已经破了!他们劳碌的身影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多么想看看爸爸您现在的样子呀!”

“我听妈妈说,这种病毒通过接触就可以传染给别人。您每天都与病人接触,我特别害怕您也被传染上,每晚睡觉前我都祈祷,不停地告诉自己爸爸一定会没事的!爸爸正在救治的这位病人,我把爸爸借给你了,你们一定要好起来啊!”

“爸爸,医院的工作餐您还吃得惯吗?口罩都戴了吗?护目镜戴了吗?您想我们吗?你一个人会感到孤独吗?如果您很寂寞可以在休息时打电话给我,我可以给您讲笑话!爸爸,您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您说寒假里要教会我骑自行车的,您还记得吗?我每天都在等您回来,我答应您我一定不再怕困难,把自行车学会!”

谢谢你!我们一起战“疫”

“今天是大年初六,每年的今天家里都会拍全家福,那一张张全家福上您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可是今年的全家福上却少了您的笑脸,等病毒被您打败了,等您平安归来时,我们再拍一张完整的全家福!爸爸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您的女儿:汤瑷2020年1月30日。”(新华社客户端)

武汉医生“千里走单骑”

疫情暴发后,一位身在上海的武汉医生毅然决定“千里走单骑”回到武汉。他是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医师朱彬。

作为科室年轻骨干,当时朱彬正在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进修学习。原定计划是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但随着疫情的发展,朱彬敏锐地发现在协和感染科的工作群中,压力与日俱增。关键时刻,他有一个朴素的想法:“一定要和大家在一起!”

如何回武汉,成了个问题,朱彬当即动身。回武汉航班取消,火车停运,他,听说华山医院有赴武汉支援的医疗队,想试试能否随队出发。由于医疗队当天晚上即紧急出动,并未通过他的临时申请。最后,抱着试试的心态,他选择了先飞赴长沙,再租车回武汉。租车的费用是3000多块钱。朱彬当时只想尽快赶回,对费用问题并没放在心上。租车公司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免掉了所有费用。

医院给他出了在职证明和调令,同时带好工作证。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跋涉,27号下午5点多,他终于回到了武汉。朱彬想尽办法回来,一直瞒着她妻子。朱彬的妻子也是一名医务人员,同样奋战在抗疫一线。

一旦穿上防护服,朱彬必须6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否则一脱一穿就是半个小时,病人的诊疗就耽误了。他坦言,长时间闷在防护服里面,从生理到心理都是一种煎熬。

自打回来之后,朱彬就没有见过孩子。两口子都在抗疫一线,他们害怕自己哪一天感染,对孩子不安全,因此早早就把孩子送到了岳父岳母家。即便再思念,也不见面。而且工作太忙,每天基本连轴转,也根本没时间思念。(新华社记者黎昌政胡喆)

3500片消毒棉片、1000只口罩……

江苏无锡一癌症教师的爱心“战疫”

3500片酒精消毒棉片、1000只医用口罩、500只医用乳胶手套、1000片成人纸尿裤、50000元现金……这是江苏省无锡市湖滨中学一名普通教师滕凌的爱心。“我通过新闻报道一直关注疫情,也在思考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自己能为抗疫工作做些什么?”

1月28日,滕凌将儿子的2万元压岁钱和自己的3万元积蓄一起捐至武汉市红十字会官方账户。

得知抗疫一线工作人员所需防护用品短缺的消息后,滕凌再次忙碌起来。她多次联络无锡当地医院了解情况,向医生朋友咨询相关信息,开始四处采买张罗。当前是特殊时期,口罩、酒精等物资紧缺,滕凌跑遍了很多药店都未买到。最后,她通过网络购买到了第一批物资,将其中1000片成人纸尿裤寄往武汉,其余的医用物品则分别送给了身边有需要的教师、医务工作者及社区民警等。

滕凌的爱心行动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与鼓励,一些学生和家长开始主动联系她,向她了解如何为疫区捐款捐物。然而,少有人知道的是,滕凌本身还是一名癌症患者,心态乐观的她笑对病魔,积极治疗,目前病情稳定。她表示,或许正是病魔让她更加懂得了什么是爱,并不断地给予爱,“我相信大家齐心协力定能战胜疫情”。(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记者潘玉娇通讯员万娟)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到的入党申请书:请党组织在防控疫情的战斗中考验我

“我志愿加入共产党……”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最前线,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赴鄂医疗队员郭宗海、王雪娇,赴市传染病院医疗队员宋宏宇等郑重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在武汉市第七医院,郭宗海被分到重症监护室。这里都是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任何一个操作失误都有可能被感染。为了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护理,他每次至少提前一小时做上岗前准备;为了减少外出时间及交叉感染的机会,他上班前减少饮水量,并穿上纸尿裤,保质保量完成每项护理任务。

30日晚,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郭宗海写下了入党申请书:请党组织在防控疫情的战斗中考验我!”他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向身边的共产党员学习,希望早日加入党组织,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在今后的每一天,发挥更多的光和热。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身边的中国共产党员争先恐后,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冲在最前面。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信念。”王雪娇说道。来到武汉后,王雪娇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脏活、累活、危险的活,她总是抢在最前边,勇挑重担、不畏艰险、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工作之余,王雪娇写下了这份入党申请书。滚烫的入党申请书,凝聚着她的赤诚心声,表达了她对党组织的高度信任和热切向往。(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网记者周洪松通讯员薄建柱)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3名优秀毕业生奋战抗疫一线

1月26日,大年初二,本该是与家人享受春节欢愉的时刻,而铁岭卫生职业学院的3名优秀毕业生李晶、闫舒和房鑫却随辽宁省铁岭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逆行出征,驰援抗疫一线。

1998年出生的房鑫是铁岭卫生职业学院2017届护理专业毕业生。“作为一名男护士就应冲在第一线。参与抗疫工作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荣耀。出发前,母校老师一遍又一遍叮嘱我注意安全,想到有这么多人支持,我心里更加坚定了。”房鑫说。

李晶和闫舒是2016届毕业生。面对疫情,她俩第一时间报名参战。她们的行李箱里,没有衣服与化妆品,而是装满了消毒液、口罩、防护服等用品。“母校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学着做一名优秀的医护工作者,虽有危险但绝不退缩,这是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责任。”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刘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