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真的说过“除生我养我者不可,其他皆可”这句话吗?

凉城318295


这句话出自电视剧《隋唐演义》并不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的《隋唐演义》,所以这句话杨广说没说过答案是没有的。

我们对杨广的偏见主要来自于民间流传和史书上的记载,以及对“炀”这个谥号的偏见。其实“炀”这个谥号是唐朝加上去的,人家真正的“谥号”是隋世祖或者隋明帝,庙号为大隋世祖明皇帝。

既然唐把“炀”这个谥号硬加给杨广那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炀”这个谥号的意思。《周书·谥法》上面说“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肆行劳神曰炀。”把这个谥号加在杨广的身上也就是给杨广定性了等同于说他好色无理,不尊礼法,背信弃义,倦怠朝政,欺压百姓。

杨广这个人作为一个皇帝可以说是奇葩中的奇葩,历史上没见过有哪一个皇帝可以在短短十三年的时间里把一个皇朝的盛世变成人间的地狱。

杨广在他父亲在位时极力伪装,把自己装成一个喜好读书不近女色非常节俭的一个好儿子形象,当然这个伪装极其成功,骗过了独孤皇后也骗过了杨坚,使杨坚对杨勇有意见。

后来杨广弄死了杨勇弑兄篡位。也有史书上面说杨广逼死隋文帝弑父淫母,当然这些都是唐朝的记载,我们都知道唐朝为了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对隋朝进行极力的抹黑,所以这件事的真假我本人是存疑的。

杨广为后人诟病的主要还是他三征高句丽,修复大运河,西巡张掖劳民伤财。但放在后世来看杨广做的这些事你会发现杨广很有眼光和抱负。他始定科举建立国子监削弱了士族的地位降低了平民入官的门槛间接提高了平民的地位。他修建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水路把全国的水网链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水运体系。西巡张掖开拓了丝绸之路,带动了沿路地区的发展。他修筑的长城为后世抵御游牧民族的侵犯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唐朝前期能有这么大的发展除了明君能臣之外还有隋朝的奠基。


但不能因为他做了这些事就可以说他是一个好皇帝,本质上杨广还是一个昏君,暴君,他好大喜功,性格自负,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导致朝廷混乱不堪,百姓水深火热搞不好政治平衡可以说他是一个实打实的不称职的皇帝


云在青山月在天10


真的,这件事绝对是真的,隋炀帝的确说过,不信,还有视频为证。但是炀帝的原话是“女人之于本王,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余者无不可。”

隋炀帝说这句话的时候,躺在一堆女人中间,心里还惦记着他叔父靠山王杨林的女儿玉郡主,也就是他的堂妹。杨广的原配萧美娘进来说,玉郡主给他送来了礼物,结果打开一看,竟然是一个空盒子。

萧美娘还提醒杨广,说玉郡主是杨广的妹妹。杨广就说出了这句惊世骇俗的名言。但,这只是12版《隋唐演义》电视剧中,第一集结束时上演的桥段罢了。

历史上真实的杨广,可是“美姿仪,少敏慧”,而且是“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这么一个聪慧有城府的杨广,是不会说类似“除生我、养我者不可,其他皆可”,这么遭天下人唾弃之语的。

杨广三征高丽、广建宫苑、修建运河、数下扬州,的确是劳民伤财,也直接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大爆发,以及隋朝的灭亡。但是,如果因此就说隋炀帝“荒淫无道”,那就有失偏颇了,最合适的说法应该是“好大喜功”。

史书上关于炀帝“好色”的记载,可信的只有一次。

杨广率大军伐南朝陈,灭陈之后,看上了陈后主的妃子张丽华,就想纳其为妾。但是,随同出征的长史高熲说:“武王灭殷,戮妲己。今平陈国,不宜取丽华。”然后把张丽华杀了。杨广虽然不高兴,但也没怎么样。

还有一个有争议的杨广好色的记录,就是非礼庶母。

独孤皇后去世后,压抑良久的杨坚极其宠幸宣华和容华二夫人。杨坚病重,杨广入内探望,看到了宣华夫人更衣,便色性大发,就上前非礼庶母。结果,宣华夫人挣脱了杨广的纠缠,衣履不整的跑去杨坚病榻前告状。这才引发了杨广勾结杨素,命张衡(不是发明地动仪的那位东汉大科学家张衡)毒杀了杨坚。

杨广在杨坚去世的当晚,就奸淫了他的两位庶母宣化夫人和容华夫人。而杨广正妻萧皇后发现后,威胁杨广必须送走二人,否则就将杨广的丑事公布于天下。杨广无奈,只能送走了宣华夫人。

近代学者都认为这是在污蔑杨广,毕竟那么多年都等了,根本没必要在父亲去世的当晚做禽兽之事,而且杨坚也不一定就是被杨广毒死的。

即使退一万步来讲,即使杨广真的“因色弑父”,从杨广惧怕萧皇后的行为来看,杨广也不敢说如此大逆不道,让天下人耻笑的话。要不然,他何必将宣化夫人送走,说明杨广还是知道廉耻,要脸面的。

根据史书的记载,和对杨广墓的考古发现,杨广应该从来没有嫌弃过萧皇后,包括萧皇后年老色衰之后。杨广下扬州时,还是带着萧皇后一起的。如果杨广淫乱无度,他不带萧皇后岂不是更方便。

史料可查的隋炀帝的后妃仅有八位,相当的少了。而炀帝仅有儿子四人,有史可查的女儿两人,另外可能还有数名女儿史料无记载,加起来也就十余名孩子。杨广可是活了59岁,说明杨广年轻时的精力,还是主要花费在治国之上的。他想建立伟大的基业,只是操之过急,屡屡遭挫,最后才学起了鸵鸟。

这句话呢,还有人说是纪晓岚说的,也有说是马步芳说的,甚至还成了乾隆的至理名言,这……看来真正造出这句话的人,应该是一位有阅历、有经历,还有点闷骚的伪言制造家呀。然后,又被好事者将这句话按到了诸多历史名人身上。


奕天读历史


隋炀帝杨广,以清心寡欲、不近女色的伪善面目骗取了父亲隋文帝杨坚和母亲独孤皇后的信任,又以狡黠卑鄙的挑拨离间手段妖魔化长兄杨勇,使独孤皇后撺掇隋文帝将已被立为太子的杨勇废黜并贬为庶人,改立次子杨广为储君。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已病入膏肓,急召太子杨广入宫,此时的杨广不是在想如何请医救治,使老爹早日康复,而是急不可耐地谋算着怎样尽快接班上位,他写信给尚书左仆射(相当于丞相)杨素讨教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坐上皇位,并且乘父皇的宠妃宣华夫人更衣时,动手动脚,调戏侮辱她。

隋文帝听罢宣华夫人的哭诉,得知杨广所作所为后,急怒攻心,悔之莫及地恨骂道:“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随即诏命废太子杨勇回宫。

杨广得知后,立即派亲信带人将文帝的心腹大臣—— 兵部尚书柳述和黄门侍郎元岩抓捕起来,同时派军队将仁寿宫团团包围,并命左庶子张衡闯进去将奄奄一息的隋文帝活活殴死。史载,当时隋文帝哀嚎连连,“血溅御屏,冤痛之声闻于外”,被驱逐出宫的宫人们听到文帝的惨呼声,个个吓得面无人色、心胆皆碎。

接着,杨广伪造遗诏,将废太子杨勇和他的10个儿子全部诛杀。弑父杀兄登基后的杨广,很快原形毕露。之前他为了夺得皇位极力装出一副仁孝恭俭、坐怀不乱的“佛系”虚假之象,一朝坐拥天下,很快就暴露出追香逐臭的登徒子本色。穷极奢华的苑囿宫室,羽仪千里、挥金如土的江南巡游,莺歌燕舞的后宫,穷奢极欲的欢宴,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

史载,杨广弑父篡位的当晚,就和宣华夫人强行发生了关系。隋炀帝杨广本就是个好色之徒。只不过在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善于掩饰罢了。他的后宫中环肥瘦燕,佳丽三千,除了萧皇后和为数众多的贵人、美人外,还有养在西苑的十六院夫人及宫婢数千人。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炀帝命江淮诸郡每年挑选姿容俏丽的童女送入宫中,以供拣选。无论在洛阳还是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的宫苑中,还是在千里巡游的画船龙舟上,炀帝都要带着这些美少女们寻欢作乐。

在史书里,弑父篡位登基后的杨广,终成一代暴君,他肆意游玩,穷奢极欲,远征西域,两伐高丽,用6年时间开凿了长达5000里的京杭大运河,还在两都大兴土木营建宫室......这一系列大规模的用兵以及土木工程,不仅掏空了国库,还堆砌着民众的累累白骨。

在位仅仅13年 ,隋炀帝就亲手把一个好端端的大隋锦绣江山给彻底葬送了。

那么,隋炀帝淫乱后宫甚至与庶母乱伦一事是真的吗?他真的说过:“女人之于本王,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余者无不可”吗?答案是:捏造,没有。

隋炀帝虽然不是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但也具有一定的文武才干,只是他步子快了些,手段狠了些,终使其才能没有化茧成治国理政的优势,反而成为他妄自尊大、嫉贤妒能的资本。隋炀帝杨广是暴君或许不假,但他也是被黑、被泼粪水的最厉害、最惨的古代帝王之一。他或许是和文帝的宠妃宣华夫人有染,但其他很多色欲淫行与秽乱丑事都是笔记小说以及私家野史给他强加上身的。史载,隋炀帝一生一共有8个老婆,除发妻萧皇后,还有萧嫔、陈婤、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陈氏、王氏、崔氏等7个嫔妃,大约有6个儿女,虽比不了一夫一妻的文帝,但在封建帝王中尚不算过分,也算比较节制的了。什么“......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余者皆可”都是后人栽赃炀帝或电视剧中的台词,《隋书》、《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中根本没有记载过这段话,在“成王败寇”的传统叙事语境下,这也是惯用伎俩了。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辛苦 严禁剽窃 】


铁马冰河wu


隋炀帝说过没说过不知道,纪晓岚是真的说过,生我者不敢,我生者不淫。栖霞阁野乘》记载 :一日不御女,则肤欲裂,筋欲抽。



楠哥不开心吖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来回答!

隋炀帝可以说是被妖魔化的最为严重的一个人。这句话在很多关于隋炀帝的野史中,经常出现。电视剧《隋唐演义》里面,也曾出现过隋炀帝杨广说出这一惊世骇俗话的情节。在电视剧里面,隋炀帝杨广被美女包围着,但是他还是不满足,连自己的亲妹妹都想要占为己有,便说出了“除生我养我者不可,其他皆可”这句话!稗官野史,民间小说对隋炀帝过度抹黑,将其描述为一个极度荒淫之人。可以肯定地说,隋炀帝绝对没有说过这句话!

隋炀帝绝非极度荒淫之人

从隋炀帝的孩子数量上面便可以看出来!隋炀帝也就有5个孩子,其中有3个是男孩,2个是女孩。对于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来说,孩子数量确实是少了点!看看清朝时期的康熙皇帝,孩子达到了50多个,怎么没被人说是荒淫无度呢?

隋炀帝好色是绝对的,哪个男人不好色。在还没登基的时候,他便对隋文帝的妃子产生了好感,更是在杨坚病重的时候,与其妃子做了苟合的事情。但是,要是说从他口中说出“除生我养我者不可,其他皆可”这句话,那绝对是不可能的,除非这人是傻子,傻到让自己成为天下的笑柄,荒淫无度的代名词。就算他的内心产生过这种想法,那也不可能说出来的,这又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而且,隋炀帝的妃子根本就不怎么多,和大多数的皇帝相比算少的了。

自从唐朝以来,历朝历代几乎对隋炀帝都是过度贬低的,几乎所有不好的词语都被强加在他的身上,但是正史上面记载,隋炀帝可以称之为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他的功绩是大于他的过失的。

开创科举制度,为一大功绩

科举制度的开创是有着极大的意义的!在隋朝以前,普通百姓想要当官的话,那绝对是不可能的。隋炀帝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打破阶级固化的现象,加强中央集权,便开创了科举制度。而科举制度,自从隋朝以后,便不断完善,成为了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一种主要制度。

有首诗写的不错,朝为田中郎,夕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便是写出了科举制度对于普通家庭,翻身的重要性。十年寒窗苦读,通过自己的努力,便能够报朝廷,也是一种不错的事情了。

隋炀帝这一创新之举,对后来者那是影响深远啊!

修大运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不少人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方便自己游山玩水,更好地看美女。其实,这是有点扯淡的,作为皇帝,从某种意义上面来说,天下的女人其实都是他的女人,而修大运河极为消耗人力与物力。

修大运河其实是为了促进国家的经济,贯通南北,富国强民罢了。这一目的与想法确实很有野心,可是就是在修建的过程中,太劳民伤财了,令百姓是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别说富国强民了,国家的经济都给整虚了,而且当时也死了不少的人,所以在民间很多人便对杨广这一做法极为排斥,便强说大运河只是为了方便他的玩乐才修的。

结束语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丑,同时也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在《隋书》中对于隋炀帝是有很多正面描述的,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以秦皇汉武为偶像,同时在对外作战中也是取得不错战绩。但是在唐朝编写的相关史书中,隋炀帝就不是这样的了。


徐聊


在《隋唐演义》中,锦衣玉食的隋炀帝,慵懒地倚靠在几位香艳的佳人胸前。原本已然微醺的杨广,自鸣得意地说下了这样一段台词:

“女人之于本王,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余者无不可。”

相信,这句台词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一情节,算是将隋炀帝的荒淫演绎到了极致,以至于不少人隔着屏幕都想把他拉出来痛揍一顿。当然,在许多历史小说中,那些揭竿而起的英雄豪杰们,也正是看不惯这个昏庸无道的皇帝。

客观地讲,如以私德品评古代帝王,自然难有近乎完美之人。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这些清史留美的皇帝,都难逃一个色字。这一点,隋炀帝也难以超脱。

正史中,杨广就曾在父皇病重时,对庶母见色起意。为掩盖丑闻,他竟先下手为强,联合党羽谋害了父亲。这一情节,后为稗官野史和历史小说演义,很快塑造起了一个弑父杀兄、奸母淫嫂的暴君形象。

不过,隋炀帝之所以遭世人唾骂,离不开李唐统治者的煽风点火。杨广虽然好色,但也不至于大张旗鼓地到处宣扬。作为隋朝臣子的李渊父子,在乱世中夺取了江山。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于是乎,一个昏庸、残暴、贪婪的隋炀帝,就成了最好的借口。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如今再次考究史书中的春秋笔法,很难准确地说明哪些是美饰、哪些是丑化。但可以肯定的是,杨广绝非愚蠢到不怜惜自己的羽毛。即便这样的潜台词,在其内心中重复过千遍万遍,可终究不会拿到明面来说。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的隋炀帝,绝非是个泛泛之辈。他的才略,不见得就逊色于唐太宗。只是,太过急于求成,未能预见到过度征发徭役的恶果。

开凿大运河、率文武百官南巡,原本都是对经济开发和稳固江南有益的举措。可是,他的步子终究迈的太大,周围又有太多觊觎皇权的野心家。民怨一生,自然成为了覆州的洪水猛兽,而隋炀帝也就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史海烂柯人


隋炀帝是觉得不会说这种话的。隋炀帝最大的问题实际上是他太好大喜功了,而隋朝本身建立的时间不长,没有足够的国力让他实现自己的壮志雄心。

至于说好色,隋炀帝在国家奔溃以后才开始纵情声色的,早期的时候他根本没有什么时间。因为隋炀帝是个非常有追求的皇帝。他和一般的昏君是不一样的。比如陈后主一味享乐,根本不考虑国家大事。

隋炀帝可不是这样的。他当上皇帝以后,他便给自己定下了非常高的目标,那便是建立“子孙万代莫能窥”、“奄吞周汉”的王朝。

接下来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隋炀帝开始开凿大运河、营造东都、游江都、远征高丽,可以说都是有着正当的理由的,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但是问题在于隋炀帝做事情太急躁了,可以说他干的事情,任何皇帝干成一件就很了不起了。现在他违背客观条件,同时做这么多事情,大隋的国力自然是吃不消的。

过去的传统历史中,隋炀帝的名声是非常差的。不过1959年以后,开始有陆陆续续的文章来为隋炀帝翻案。

对于隋炀帝的功过如何评价一直都是有争议的。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他办的工程并不是单纯为了享乐,基本上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比如大运河的成功开凿,可以说泽被后人。隋炀帝先是昭告天下,然后开始进行详细论证,最后才进行具体实施。可见,他还是一个办事能力非常强的皇帝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隋炀帝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

首先他肯定不是昏君。因为他非常的有政治才干,文采也好,这和历史上的昏君是有区别的。

那么如果他不是昏君,那么他是不是暴君呢?这种说法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毕竟历史上完成任何重大的工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他这么干,老百姓自然受不了。不过这也没办法,他个人为了完成这些事情也是拼命的干,自己不辞辛劳四处巡视。


历史是什么


隋炀帝杨广最大的错误是好大喜功,虽然他也十分贪色,但是他并没有荒诞到这种地步。生我者,不淫;我生者,不淫;余者皆可淫之。这种话稍稍有点水平的皇帝都不会说的,杨广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比起白痴胡亥,工作狂崇祯来说,杨广的执政水平算是较高的了。李世民当了皇帝后,他比杨广还好色,为了转移人们的视线,就把杨广描写成一个昏聩暴虐之君!后世灭亡唐朝的梁武帝朱温确实做到了文中的这句话,也可能就是朱温他说的,或者是文人骚客们臆想出来的。


杨广的发妻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萧皇后,夫妻俩伉俪情深,相敬如宾;杨广的母亲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独孤皇后,她对男女夫妻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杨广在两位伟大女性的教导下,不可能荒淫无耻到了极点。杨广一生都在最求功业,他多次指挥隋军远征高句丽,又主持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工作,因此杨广的精力不可能全放在女色上。杨广一生只有四子两女共六个子女,比秦始皇的子女都少,如果杨广真的贪色无度,何至于子女稀少?秦始皇跟杨广都是被抹黑严重的皇帝,不可否认他们滥用民力过度,但不能以此认为他们也贪色好淫。

汉武帝一生佳丽无数,有名有姓的嫔妃就有十多个,无名之女就更多;可以说汉武帝对于女色十分的贪婪,他在感情上始乱终弃,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渣男。曹丕当了皇帝后,将父亲曹操的所有嫔妃都据为己有,十分的荒淫无度;曹丕的生母卞太后对曹丕的行为评价是:狗彘不食。曹丕还拥有三国第一美女之称的甄洛,他依然广召天下民女入宫侍奉。李世民爱江山更爱美人,他不仅娶了杨广的女儿,还强娶了弟妹齐王妃杨氏。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来,杨广在好色方面并非名列第一名,可以说他的名次还十分靠后。

朱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禽兽皇帝,他的贪色好淫没有哪位帝王可以比拟。皇后张氏病死后,朱温开始纵情于声色,朱温的儿子们常年在外统兵,于是朱温常常召自己的儿媳们入宫,与之私通。朱温还喜欢到大臣家逗留留宿,他在大臣张全义家的会节园避暑,逗留了数日,张全义的妻女都被朱温一一奸淫! 朱温的儿子们对朱温的乱伦,不仅毫无羞耻,竟然利用妻子争宠,博取欢心,争夺储位,真是旷古丑闻!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长相很美,朱温尤其宠爱她,并时常想以朱友文为太子。朱温最后被儿子谋逆杀死,葬在寝宫之中,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大秦铁鹰剑士


隋炀帝真的有说过“除生我养我者不可,其他皆可”这句话吗?

纵观历史,对隋炀帝杨广这个人物的评价其实是褒贬不一的,存在巨大争议的。

这个和编写史书的人有关,尤其是隋唐这一块的历史,要谨慎对待,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大多依靠二十四史,在唐朝之前,历史都是私人编写的,但是唐朝开始,历史就都是官方编写的了。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时候,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就大肆修改史书,尤其为了证其玄武门之变的合理性,将他在晋阳起兵反隋过程中的事迹被夸大。

作为敌对的一方,隋炀帝的形象必然会受到刻意的打压,总之他的好坏并不是我们亲眼所见的,所以我们要理性客观的去看待他。

隋朝国祚很短,只有38年,作为隋朝第二任皇帝的杨过,在历史上名声一直不佳,除了上述唐朝官方改史外,就连民间的小说《隋唐演义》都将杨广贬低的一文不值。

可以说,杨广给人的印象就是昏庸无道,奸淫掳掠,残暴不仁的一个皇帝,因此才有了坊间杨广曾说过“除生我者养我者不可,其他皆可”这样的话,其实这句话的原话是“女人之于本王,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余者无不可。”

意思就是,除了生他和养育他的女人不可以,其他的女人都可以成为他的后宫。

当然,答案肯定是没有的,隋炀帝还没有这么浅薄。

这句话不是出自史料,而是出自电视剧,拿电视剧中的梗当历史,在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作为一名文史知识普及作者的纵横表示,任重而道远啊!

如果评价一个古代的帝王从私生活去看待的话,估计这些帝王没有几个是能够经得起考验的,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其实还是应该看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隋炀帝在位期间主要有两大功绩,一个是开创科举制度,另一个是修建了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开创的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人说隋炀帝最主要的功绩是建立了京杭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统一,实际上,我认为隋炀帝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科举取士的考试制度。

很多人都认为科举制兴起于唐朝,实际上是被发明于杨广在位期间。

南北朝以来的三百多年的政治动荡局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势力弱,而地方权力大,尤其是门阀士族更是掌握巨大的力量。

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使得门阀大族基本垄断了朝政,使得平民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政治当中,为了能够打破这种贵族世袭制,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终结了过去人才选拔以大臣们的推举和引荐为唯一方式,使得那些寒门出身且有一定才华的人,也能够得到从政的机会。

科举制度就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个制度,最终结束于清朝末年。科举制在我国教育历史上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同时也产生了深远的形象。

尽管隋炀帝时期的科举制只是草创时期,并为从彻底改变官员的选拔制度,但是这已经是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

当然,科举制制度在后来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活着那样的问题,但是那都是后话,不应归结于隋炀帝,在隋朝的科举制应该与以前的九品中正制进行对比,它是明显带有进步性质的。

通过,科举制度减轻门阀家族对政治的垄断,也达到了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的目的,可以说,唐承隋制后创造的盛世局面,跟隋朝的奠基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隋炀帝建造的京杭大运河,对维护国家统一做出的贡献

其实隋炀帝在位的时候,名声并不是这样差,在《隋书·炀帝纪》这本书中就高度评价隋炀帝“天下皆称广以为贤”,意思就是说天下的人都称赞杨广,是一个有贤能,有才华的一个人。

在隋灭陈之战中,杨广受命率领五十万大军灭掉了南朝陈朝,使得隋朝建立了大一统的朝代,隋炀帝在位期间,更是一改过去南北朝以来三百年南北对峙的局面,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团结。

如果没有隋朝的大一统,中国难保不会持续这种南北方的分治而立的局面,在维护南北统一的问题上,隋炀帝更是修造了中国第一条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的创造使黄河、长江、钱塘江、淮河还有海河连接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新的文明。

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可达两千多公里,对于古代人民来说大运河开通之后,更是提高了生产力,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现。

京杭大运河将南北朝以来南北对峙的双方连结在一起,单单从这个层面来说,隋炀帝的贡献就是不可磨灭的。

隋炀帝是一个需要被历史重新评价的一个人

在我看来,隋炀帝可能至今都没有想到,自己死后世人对自己的评价居然是这样的,用现代的话来说,他应该算是被黑的最惨的一任皇帝了。

虽然在电视剧中,隋炀帝是一个反派人物,但是在真正的历史记载中,隋炀帝并不是后世所传的昏庸、好色的。

但是隋朝最后的结局,杨广也是难辞其咎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国力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他的脑海里可能还有更宏伟的蓝图,但是却超出了国家百姓乃至社会的接受和完成的能力。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在细细的分析隋炀帝这个人物之后,发现他并不是历史书中和电视剧里那个昏庸至极,荒淫无度的形象了。失败的人,就没有自主权。我们一直在被“昏庸、好色”等等这些词语所熏陶,而忽略了他的一些功绩,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无论是对一个人物的评价还是面对一个难题,我们都要客观理性全面的去看待。


史论纵横


电视剧《隋唐演义》中,杨广躺在温柔乡中和站在对面的萧美娘说:“女人之于本王,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余者无不可。”然后萧美娘就向杨广献计娶靠山王的女儿玉郡主以得到靠山王的支持。

那么历史上杨广真的说过这句话吗?答案自然是没有。隋炀帝杨广是一位被黑惨了的帝王,这基本是毋庸置疑的了。虽然他对隋朝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历史上的杨广绝不是演义小说或者影视剧中那样的昏庸不堪和荒淫好色。

之前四姑娘已经写过几篇关于杨广的文章,他其实算是不错的帝王,只是太过着急,太想建立不世帝业,然而欲速则不达,结果是致命的,隋朝直接毁在了他的手中。我们在看待他的时候,不能一味的褒或者贬,而应该客观一些。杨广性急了些,以至于没有考虑帝国的官员和百姓能不能承受得了他所施加的压力,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很多事。

但是若说杨广荒淫好色则是冤枉了他,杨广妃嫔很多吗?实际上史书中记载下来的并不多。古代帝王后宫的妃嫔是有规制的,从记载来看,杨广完全达不到那个数量,而所谓的大肆扩充后宫,也只是简略一说,实际上他后宫的妃嫔实在没有多少,子女也并不多。

杨广的私生活其实在隋唐时期的帝王中也算不得特别混乱的,之所以有人把这句话放在杨广身上是因为杨广做了这几件事:

其一、杨广在做晋王的时候曾任灭陈的统帅,在活捉陈后主以及孔张二妃后,杨广曾想留下张丽华的性命,不过高颎却认为张丽华就是苏妲己一样的存在,留着只能是祸害,必须杀掉,杨广对高颎暗恨于心。实际上即便杨广得到了张丽华也无可厚非,张丽华作为亡国之君的妃子,命运本来就是这样,很可能会被杨坚赏赐给有功之人。

其二、杨坚在独孤迦罗去世之后,有两个宠妃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杨坚病重之际,杨广曾调戏宣华夫人,导致杨坚想废了杨广。不过这件事疑点重重,很难说是不是真实的。后来在杨坚尸骨未寒的时候,杨广就迫不及待的让宣华夫人侍寝,而容华夫人后来也成了杨广的妃子。相当于说杨广娶了两个庶母。

这在现在看来是匪夷所思并有违伦理的,但在当时这也不算什么大事,隋唐皇室都有鲜卑人的血液,父死子娶继母或者庶母算是常例,并不是多么稀奇的一件事。但正是这件事,让后世人觉得杨广荒淫不堪。

其三、就是杨广后期下江都后,在江都大肆扩充后宫,在民间广选美女,然后醉倒在温柔乡中不肯回京。

这三件事做下来,再加上后世的有意渲染,杨广就真成了荒淫好色之徒。但实际上杨广并没有过分到哪里去,看他妃嫔的数量就知道。除去萧皇后之外,正史记载中他的妃子不过才七个:萧嫔、称后主的两个女儿、李渊的外甥女、宣华夫人、容华夫人、崔氏。

而萧皇后始终是杨广最爱的人,可以说两人一直是不离不弃的,杨广做晋王的时候就和萧皇后很恩爱,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说恩爱是做给独孤迦罗看的。但是,在后来,萧皇后一直还是杨广的最爱,杨广去哪里都会带着萧皇后,并不曾冷落过她半分。杨广的深情和专情虽比不得其父杨坚,但也算是很难得的了。

不过杨广也并非只有这几个妃子,只是这几个在史书中留下了些许痕迹,其他的很多都是默默无闻的,甚至很多被选进宫中却从来没有得到杨广的宠幸。

在蒋一葵所著的《尧山堂外纪》中,杨广还有几个比较特别的妃子,比如下面这四位:

吴绛仙,曾是在龙船上服侍萧皇后的殿脚女,是杨广眼中真正秀色可餐的美女。

还有一个御车女袁宝儿,也很受杨广的宠爱。

还有一个叫韩俊娥,服侍杨广就寝很有一套。杨广夜晚自己睡觉很容易惊醒,因此非得身边有人伺候着才能睡着,而韩俊娥每每都能让杨广迅速进入睡眠状态,因此有了个“来梦儿”的称呼。

还有一位侯夫人,进宫很久一直没有得到临幸,写下了不少的诗句,最终以上吊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杨广知道后非常伤感。实际上当时杨广建了一座迷楼,里面有数不清的美女,只是大部分都和侯夫人一样,从未得到杨广的临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